在我國近代,清王朝滅亡後,中華民國軍閥蜂起,"終日見徵戰,連年聞鼓鼙",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據勢力。
各派軍閥生存、發展、擴張勢力的基石就是軍隊和地盤,而在1922年秋,孫中山聯合奉系軍閥張作霖、皖系軍閥段祺瑞等人形成"鐵三角"聯盟,旨在對抗以曹錕、吳佩孚為首的直系軍閥同盟。
由於"鐵三角"聯盟政要家的"官二代"們年紀輕輕就涉足政壇,因此有了眾說紛紜的"民國四公子"之名,並漸漸與紈絝玩樂等"名士風流"韻事密不可分。其中,盧小嘉作為皖系軍閥代表人物盧永祥的兒子,將上海視作自己的地盤,行事十分囂張。
衝名伶露蘭春喝倒彩,暴打青幫頭目黃金榮
民國軍閥的"開山鼻祖"可以溯源至晚清名臣曾國藩為鎮壓太平軍所創的私屬武裝——湘軍。他開了"督撫專政"的先河,初衷是維護風雲飄搖的清王朝統治,卻又最終掘斷了清王朝的"龍根",為民國時期軍閥割據的四分五裂政局埋下了禍患。
由於軍閥混戰導致政局動蕩,"民國四公子"的名單歷來莫衷一是,位列其上的有陳錦堂、袁克讓、張伯鈞、宋傳興、袁克文、溥侗、張伯駒、張學良、盧小嘉、孫科、段宏業等權貴"官二代"。
這些人之中不乏有擔當的"清流公子",如反對父親袁世凱稱帝的"袁二爺"袁克文,將畢生收藏的珍稀文物悉數捐給新中國的張伯駒,但也有行徑囂張得像"泥石流"一樣的"官二代",如盧小嘉。
1923 年,孫中山在張作霖的財力與武力支持下,將陳炯明逐出了廣州,並接著討伐靠賄選當上大總統的直系軍閥曹錕,而此時被直軍勢力所圍,卻牢牢佔據著浙江、上海地盤的皖系軍閥、浙江督軍盧永祥也積極向孫中山、張作霖靠攏。
如此權勢之下,盧永祥的兒子盧小嘉在江浙一帶堪稱可以橫著走,連上海青幫的勢力都完全不放在眼裡。
當時上海青幫"當家人"黃金榮的徒弟張師有一個學京劇的養女,藝名叫作"露蘭春",擅長青衣和老生戲,正聲名鵲起。而戲子在那時屬於"下九流",想要走紅成為"名角"又不受欺負,就必須要有過硬的"靠山"。
黃金榮酷愛聽戲及美色,因此不僅樂於充當保護傘,還不惜豪擲重金力捧露蘭春,並親自率眾為她的演出捧場,現場只聞喝彩之聲。
偏偏盧小嘉也看上了這位正當紅的名伶,派人送上鑽戒,還發出了吃飯約會的邀請。露蘭春左右為難,暫時收了鑽戒,卻婉拒了邀約。
露蘭春當晚登臺演出時心神不定,頻頻失誤,連踢三下都沒能把腰上的垂帶踢上肩頭,本就心存不滿的盧小嘉正好幸災樂禍地連聲喝起了倒彩!
現場坐鎮的"流氓大亨"黃金榮勃然大怒,認定他是專門來拆臺的,當場派出打手教訓盧小嘉,扇了他兩個耳光,由此惹來一場牢獄之災。
向來跋扈的盧小嘉哪裡肯吃這個虧,第二天就倚仗著父親的權勢找上盧永祥的舊部、上海淞滬護軍使何豐林,借出武裝把黃金榮綁架到龍華的何公館暴打了一頓還不罷休,將人關進了地牢,揚言要他有進無出。
黃金榮的夫人林桂生、杜月笙、張嘯林等人多方託求,耗資300萬之巨,甚至還出讓了一部分公司股份給盧小嘉作為"賠禮",才救出黃金榮。
被盧小嘉暴打、囚禁一事讓黃金榮顏面盡失,再加上他還做出了不惜與髮妻林桂生離婚也要明媒正娶露蘭春的自斷臂膀之舉,青幫頭目的地位漸漸被杜月笙所取代。
而露蘭春嫁給黃金榮不到三年,就毅然捲走財物與機密文件與愛人私奔,甚至堅決離婚,這些都是後話了。
買兇王亞樵,暗殺上海警察廳長徐國梁
盧小嘉深知自己肆意橫行的底氣就是父親盧永祥的權勢,因此對皖系的"正事"也十分上心。
那時浙江是盧永祥的地盤,江蘇則在齊燮元的統治之下,兩方勢力為上海這塊公認的"肥肉"明爭暗鬥。
如前所述,上海最高軍事長官護軍使何豐林是盧永祥的舊部,而坐擁7000多警力的警察廳廳長徐國梁卻認齊燮元做靠山,自然被盧永祥視為眼中釘。
善於結交三教九流人物的盧小嘉為父分憂,通過朋友的牽線搭橋找到安徽合肥人、"斧頭幫"幫主王亞樵,許以重金讓他暗殺徐國梁,並承諾事成後還把湖州地區劃歸他的勢力範圍。
1923年11月10日,經過王亞樵的親自謀劃、部署、指揮,瞅準徐國梁下午去上海愛多亞路大世界對面公共租界溫泉浴室沐浴的時機,派出殺手鄭亦庵趁他浴畢出門上汽車的瞬間,扣動暗藏於衣服裡的手槍連續開槍,徐國梁重傷身亡。
轟動一時的"刺徐案"成為1924年江浙戰爭的導火線之一。儘管有奉軍的支援,盧永祥還是在孫傳芳與齊燮元的反攻下敗退到南京組織宣撫軍。一年後,盧永祥受到奉系軍閥的排擠,辭職隱居天津當"寓公",失去庇護的盧小嘉不得不去北京避禍。
與末代"福晉"的一段情緣
盧小嘉在北京期間雖然不再恣意妄為,但依然不改"民國四公子"之一的風流紈絝做派,與末代皇帝溥儀親弟弟溥傑的"福晉"、奉系少帥張學良的情人唐怡瑩打得火熱,惹得他大罵"混蛋透了"!
唐怡瑩的父親是光緒帝珍妃、瑾妃的弟弟志錡,曾受"珍紀賣官案"牽連被革職,此後積極倒向維新派,思想新銳,戊戌政變後被迫逃亡上海。唐怡瑩則由姑母瑾妃留在宮中長大,與溥儀的"選妃"擦肩而過,卻成為了溥傑的妻子。
唐怡瑩比溥傑大三歲,兩人的結合由瑾妃"指婚",婚後感情並不和睦,婚姻很快走入死胡同,她先後在交際場上結識了張學良、盧小嘉。
1931年冬,張學良的"不抵抗"導致東北落入日軍之手,溥儀與載灃等一眾皇親國戚離開天津去了"偽滿洲國",溥傑遠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進修,唐怡瑩與盧小嘉聯手盜運醇親王府的大批財物,逼得載灃不得不抬出了日本人,才制止了他倆的行為。
為了促成溥傑與嵯峨浩的"親善婚姻",日本軍方派吉岡安出面辦妥了溥傑與唐怡瑩的離婚手續。唐怡瑩於是與盧小嘉一同前往天津英租界,不久後又低調躲進了上海租界,深居簡出。
但由於盧永祥的極度不滿,唐怡瑩最終也沒有和盧小嘉修成正果。這位堅決反對建立偽滿洲國的剛烈女子,潛心繪畫、詩詞、書法,1947年在中國畫苑舉辦了個人畫展,後來移居香港。
在香港大學東方語言學校執教,還在香港、臺灣兩地舉辦了畫作個展及聯展,活出了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在唐怡瑩在中國畫苑舉辦個展的前一年,因父親盧永祥病逝而決定遠走高飛的盧小嘉最後去了臺灣。他一改紈絝做派,拿出過去積攢的資本,老老實實發揮經營天分做起了進出口的生意,後來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逝世。
民國時期,各路軍閥圍繞軍隊和地盤進行權力爭奪的烽煙四起,遠交近攻、縱橫捭闔,甚至暗殺徵戰不斷,將近代中國拖入內憂外患之中,最後他們也一起淹沒在滾滾的歷史洪流裡,包括那些一度站在政治權勢塔尖的"民國四公子"們。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