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公子都有誰?

2021-01-10 騰訊網

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民國期間被譽為民國四公子的都有誰?

首先袁克文

(1890年—1931年),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號寒雲,又署龜庵,河南項城人,崑曲名票,被稱為民國四公子之一。袁世凱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朝鮮人)所生。1931年死於天津。長兄袁克定。袁克文是袁世凱的次子,1890年7月出生於朝鮮漢城。他從少年時代即有過目成誦的天賦,記憶力非一般人能比。因此,袁世凱對所生17子、15女最寵愛者就是袁克文。袁克文出身在這樣高貴的門第,接受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特殊教育,這是他後來在詩詞楹聯、琴棋書畫、文物鑑賞等諸多方面無所不能、無所不精的重要條件。與他的父親大不相同,袁克文無心於政治權位,其作派瀟灑風流,十分熱衷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年輕時的袁克文便粉墨登場,飾演京劇文丑,成為著名的票友,與梨園名家打得火熱。1915年袁世凱稱帝時, 他與其兄袁克定意見相抵,觸怒了袁世凱,於是他便遊居上海,加入青幫。後因無心爭爭鬥鬥的事情,又移居天津。「隙駒留身爭一瞬,蛩聲催夢欲三更,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袁克文反對帝制的著名詩句

袁克文性情散淡,寫得一手好字,與方地山、黃二南等文人雅士多有往來。但他不善理財,揮金如土,後來竟至貧寒落魄。

1931年患急症病故,享年41歲,身後留有《寒雲日記》一冊。有報評之:「天下莫不識寒雲,詩酒風流,多才多藝。」

二是張伯駒

張伯駒(1898(戊戌年)—1982),字家騏,號叢碧,別號遊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項城人,中國第一大收藏家。張伯駒先生是集收藏鑑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於一身的文化奇人。

張伯駒的父親張鎮芳,字馨庵,河南項城人。自幼天性聰慧,7歲入私塾,9歲能寫詩,享有「神童」之譽。據有關資料介紹,他是光緒三十年進士,袁世凱的表弟,歷任長蘆鹽運使、直隸(地名)按察使等職。中華民國成立後他曾任河南都督,但因鎮壓白朗起義不力而被免職。1915年袁世凱稱帝,他作為籌劃者之一,組織更變國體全國請願聯合會,任該會副會長和登基大典籌備處副處長。

三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少帥張學良

張學良(1901-2001)字漢卿,遼寧省海城人。民國四大美男之一。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是民國初年有名的大軍閥,以武勇於亂世之秋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大軍閥。少帥數度揮兵入關,兩次直奉大戰成名。

日本人炸死張作霖後,少帥統領東北,同蘇軍打了一大仗,又頂住日本人的壓力,「改旗易幟」。為保存實力、避免被日軍挑起事端而被當時稱為「不抵抗將軍」率東北軍撤離東北,「九·一八」之後同楊虎城將軍「兵諫」,被蔣關了大半生,2001年以101高壽去世於夏威夷檀香山。

張學良為當時花花公子之魁首,鴉片、古柯鹼、女明星無所不好,可謂快意人生。

四愛新覺羅溥侗

誕辰:1871年,同治十年(辛未)

逝世:1952年,農曆壬辰年

溥侗是溥儀的族兄,愛新覺羅氏,字後齋(一作厚齋),號西園。因排行老五,內外行尊稱其為"侗五爺"而不呼其名。溥侗從小酷愛崑曲與京劇,因是清室宗親家中富有,又兼常接觸一些當時的京昆著名藝人,再加本人悉心鑽研,刻苦練功,遍訪名師,終於達到了文武昆亂不擋,六場通透的化境。

紅豆館主精於崑曲、京劇,對於京劇則生、旦、淨、醜全能。《群英會》一劇能演周瑜、魯肅、蔣幹、曹操、黃蓋五個角色,且都技藝精妙,出神入化。他有深厚的文化素養有關,能書善畫,通曉詞章音律,精通古典文學,對所演劇目的故事情節、人物身份及規定情境有深刻領悟,又兼見多識廣,博採眾長,因此對不同人物都有惟妙惟肖的表現。紅豆館主還精於文物賞鑑,實乃才藝俱佳,冠蓋絕倫,系中國戲曲史上一大奇才。

總結不足希望大家諒解如有不足之處敬請原諒。

相關焦點

  • 李宗翰VS陳坤:誰是民國第一貴公子?
    《春去春又回》《故夢》兩部戲同是民國背景,同是當紅小生獨挑大梁,自然難免讓觀眾評判比較一番。而兩位小生南翰北坤,一個擅演上海灘豪門少爺,一個擅演北方大宅門公子,究竟哪個才是你心中的民國第一貴公子?
  • 戰國四公子都有誰
    戰國時期,山東六國為對抗逐漸強大的秦國和挽救本國的滅亡,各貴族禮賢下士,廣納賓客,養士之風盛行,而當時以養士之著稱的有魏國的信陵君、楚國春申君、趙國平原君、齊國孟嘗君。我們高中語文課本中也學過關於他們的文言文,如《信陵君竊符救趙》等。信陵君魏無忌:戰國四君子之首,魏昭王之子,也是趙國平原君的小舅子。信陵君禮賢下士,養士數千人,自成勢力。
  • 民國四大公子,除了張學良之外,其他三個人大家了解嗎?
    眾所周知,我國擁有著數千年的文明,在歷史中曾經出現過很多著名的人物,他們都在歷史舞臺中留下過很多痕跡。民國是中國非常有意思的一個時期,期間湧現出很多厲害的人物。在民國有這樣四個人,他們被稱為民國四大公子,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張學良,其他三人各位了解嗎?
  • 民國四公子盧小嘉:暴打青幫頭目,暗殺警察廳長,拐跑溥儀弟媳
    由於"鐵三角"聯盟政要家的"官二代"們年紀輕輕就涉足政壇,因此有了眾說紛紜的"民國四公子"之名,並漸漸與紈絝玩樂等"名士風流"韻事密不可分。其中,盧小嘉作為皖系軍閥代表人物盧永祥的兒子,將上海視作自己的地盤,行事十分囂張。
  • 民國四大公子中,此人地位最低,但做事卻最囂張
    關於「民國四公子」,其實有很多版本,比如張學良、袁克文、溥侗、張伯駒,還有孫科、張學良、段宏業(段祺瑞之子)、盧小嘉,或是張學良、袁克文、盧小嘉、張伯駒。 在這些人當中,名氣最小、地位最低的,應該算是盧小嘉了。
  • 戰國四公子,誰的名氣最大?
    說起戰國四公子,首先會想到誰?戰國後期,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和楚國的春申君並稱為戰國四公子。他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比如都有大量門客,在各自的國家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能對當時的政治產生影響。他們在自己所處的時代,名氣都不小,但是在後世民間,似乎孟嘗君更有名一些。
  • 在民國四大公子中,他的地位最低,但做起事情來卻最囂張!
    可能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經常都聽說過某個時代非常有影響力的公子們,今天在這裡要跟大家說的是民國的四公子,關於這幾個人有不同的說法,但是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這個人物確實是四個人裡面地位最低的。盧小嘉可以說是四個人中名氣最小、地位最低的,但是他做的事情可是幾個公子中名聲最大的。
  • 戰國四公子的排名:他們四個人中誰是最厲害的?
    戰國四公子指的是戰國時代末期的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齊國的孟嘗君田文,在人才輩出的戰國這四人的出現可以說帶來了不少的亮點,戰國四公子中誰更加厲害一點呢?戰國四公子排名:一、信陵君魏無忌魏無忌,號信陵君,戰國四君子之首,魏國第六個國君魏安釐王魏圉的異母弟,由他匯集手下門客思想言論編纂成《魏公子兵法》。
  • 此人是民國四大公子,家底兒最弱,地位最低,做事卻極其囂張!
    歷史上關於「民國四大公子」有不同的版本和說法,這當中有張學良、袁克文、溥侗、張伯駒這樣的排序,也有孫科、張學良、段宏業(段祺瑞之子)、盧小嘉這樣的排序,但總體來說,這其中名氣最小,地位最低的應該算是盧小嘉了。
  • 民國人物四大公子之盧小嘉有多狠?
    眾所周知,清朝時期最有權勢的子弟是八旗子弟。而清朝滅亡後,最有權勢的子弟則是軍閥和政要的兒子們。而在一幹軍二代中,又以「民國四公子」最為出名。關於「民國四公子」的版本有很多,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民國四公子」,則是:孫科、張學良、段宏業和盧小嘉四人。而在這四人,又以盧小嘉最狂。那盧小嘉狂到什麼程度呢?接下來就帶大家認識一下。
  • 他是劣跡斑斑的民國公子,打過黃金榮,泡過皇家王妃,橫行上海灘
    中國人就是喜歡將很多人和事集合起來並論,比如說二李,鐵三角,四大名著,五虎將,八仙,十大元帥等等,前幾年我們還有過「京城四少」的說法,不過這個京城四少相比起民國的「四大公子」可就差遠了。民國四大公子,孫科,段宏業,張學良,盧小嘉。
  • 公子一詞古今有哪些差異?在古代要是瞎稱呼可能會遭來殺身之禍!
    在觀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一些帶著自己手下喬裝打扮出來玩的公子們,這裡的公子大多指的是富貴人家的孩子,一般的人家是不會有這個稱呼的,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古代所說的公子與現代公子的含義有什麼不同。
  • 戰國四公子誰最有名,有你不知道的嗎
    四公子之信陵君魏無忌公元前277年,魏昭王去世,魏無忌的異母哥哥登上魏國王位即魏安嫠王,第二年魏無忌被封於信陵(今河南寧陵縣),世人便稱其為信陵君。因為信陵君禮賢下士,為人寬厚,投奔他的人絡繹不絕,最多時有三千門客,各國諸侯對此很是忌憚,十多年不敢來侵犯魏國。
  • 戰國時期的合縱與連橫略記,戰國四大公子都有誰?
    秦國攻一國,其餘五國共同出兵救援,有不如約定者,五國伐之。「各國國君都很贊同,達成聯盟,蘇秦成為聯盟的」縱約長「,腰掛六國相印。 六國單獨都不是秦國的對手,合縱不成,連橫又屢屢被騙,因為都是秦國蘇秦的計謀嘛!因而大多顯得彷徨無策。
  • 戰國四大公子是哪四個?在你眼裡誰最厲害?
    該內容節選自《史記·魏公子列傳》,記敘了信陵君禮賢下士和竊符救趙的始末,表現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謙遜作風和救人之困的義勇精神。當然,語文老師在講解這篇文章中,通常還會由信陵君擴展到戰國時期的四大公子。也就是: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不過,在不少後人看來,其實戰國四大公子的稱呼,遠比戰國四大名將更加有爭議。
  • 戰國四公子都有誰?信陵君和平原君是親戚?魏無忌為何敢竊符救趙
    戰國四公子分別是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齊國的孟嘗君田文,以及趙國的平原君趙勝。 這裡面魏無忌和趙勝,都是王族,魏無忌的父親是魏昭王,而趙勝的父親則是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
  • 他是「民國四大公子」中最不成器的,但是最囂張,敢暴打黃金榮
    「民國四大公子」是指民國四個傳奇的人物,他們有的人有錢、有的人有權,有人的有才。四公子的風採從民國一直流傳到現在,將近一百多年,但是四公子的神採依舊讓大家嚮往。不過四公子的版本不一樣,有一版本說四公子分別是張學良、袁克文(袁世凱二兒子)、張伯駒(民國最大的古董收藏家)、溥侗(皇族)。還有一個版本是張學良、孫科(孫文之子)、盧小嘉、段宏業(段祺瑞之子)。
  • 戰國四公子怎麼來的?戰國四公子是哪四個?
    戰國四公子在戰國時期是非常有名的人物,戰國時期有才之人不在少數,有些人物被給予響亮的稱號,那麼戰國四公子怎麼來的?戰國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竭力網羅人才。
  • 民國最牛四位軍閥,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和西南王都是誰嗎?
    民國最牛四位軍閥,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和西南王都是誰嗎? 民國時期,中國各地湧現出大大小小几十位軍閥,勢力最大的有桂系軍閥、皖系軍閥、直系軍閥、奉系軍閥等等,他們大多就用所在地區來命名。雖然這些派系軍閥的司令大多是國民政府的都督、省長。
  • 戰國四公子中誰的結局最慘?
    戰國四公子指的是中國戰國時期四位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分別是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齊國的孟嘗君田文、趙國的平原君趙勝,他們都出身高貴,且身居高位,但是在那個戰亂的年代,地位越高往往也意味著命運會更加的撲朔迷離,那麼戰國四公子最終都是什麼下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