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建蘭中學校長饒美紅:數據賦能,讓因材施教成為可能

2020-12-27 浙江在線

2020-12-12 17:28 |浙江新聞客戶端 饒美紅 編輯 張留

編者按:
日前,「第七屆中國教育創新年會」在重慶閉幕,本屆年會共同探討了近300所學校創新案例以及教育生態的重建等問題。
杭州市建蘭中學校長饒美紅現場分享了該校「建蘭大腦」建設經驗。以下內容是浙江新聞客戶端根據現場演講整理的演講實錄(略有刪減)——

01

為什麼需要AI系統組建的「學校大腦」?

「從前,最容易讓我們迷路的地方,是月黑風高、野獸出沒的荒郊野嶺;現在,最容易讓我們迷路的地方,是燈火通明、人來人往的街頭鬧市」。

這段話讓我想到了教育的現狀:

改革從未止步,理念層出不窮,但誰都無法解釋清楚教育領域諸多焦慮的本質,就像站在一個燈火通明的教育廣場,卻迷失了方向。面向未來,到底應該為國家、社會培養怎樣的公民和人?

我和我的老師們認為,教育有自己的社會屬性,有自己的使命。

以前的教育關注的是群體,是宏觀的歷史演進,如今的教育更需要關注的是個體,是微觀的價值突圍。教育要成就每一個人,並讓其獲得生命意義的圓滿。

這樣,我們又回到了因材施教的話題上。因材施教的重大意義就是使教育真正做到「目中有人」,看到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性。

於是,我們所在的建蘭中學走向了一條不同的探索之路,也就是近三年我們一直著手建設的「學校大腦」。進一步說「學校大腦」之前,我們先說說與其誕生有著密切聯繫的杭州「城市大腦」。

「城市大腦」的總架構師王堅院士曾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紅綠燈跟交通監控攝像頭的距離,它們都在一根杆子上,但是從來就沒有通過數據被連接過。」

其實這樣的現象同樣發生在教育中。假設我們的老師是「攝像頭」,學生也許就是身旁的「信號燈」,兩者的距離有時也非常「遙遠」;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會學習許多知識點,但我們老師應該真正要研究的,是那些學生感興趣的、適合他的部分。其實,科技的邊緣就是教育創新的邊緣,數據能夠改變城市,數據也能夠改變學校。

02

如何讓學習的每個細胞閃爍意義之光?

王堅院士曾來到我們學校開設了一個講座:《讓數據替學生做題目》。他說,這個題目取得或許有些噱頭,但根本上我是想告訴大家,要充分利用數據,用AI技術減輕學生負擔,為學生學習和個性發展提供充分的時間和有效的支持。

此外,王堅院士還建議我們:要拓寬孩子生命的寬度,讓更多的學生,因為有學校大腦,可以騰出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可以看看閒書、踢踢球、聽聽音樂。

於是在2018年1月,建蘭中學成立了數據資源部,成為全國第一所有數據資源部的學校。「學校大腦」同時啟動開發,和「城市大腦」的理念互通。我們學校稱之為「建蘭大腦」。

「建蘭大腦」其實就是一套打通了教育教學數據的人工智慧系統,它能對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無感沉澱,自動形成豐富、清晰、多維度的學校數據資源,並能進行及時分析、診斷、預警、評價、反饋,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

這樣一套人工智慧系統有3個核心:數據連通、數據流動、數據賦能,定位於輔助支持老師們由大一統的教轉向精準性的教;支持學生們由原來重複低效的學轉向基於「自我畫像」的學。

那麼,錨定好目標、框架和功能之後,人工智慧系統如何在學校落地運行?我們打造了三個載體。

03

通過AI系統為學生減負

我們基於「建蘭大腦」搭建了一個核心交互平臺:小蘭書童。它是一個貼近教學現場的平臺,由三端構成:教師、管理員登陸使用的管理後端;由教師、學生登陸使用的用戶前端,在學校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和智能音箱進入;面向全校所有人的可視化展示端(如下圖所示)。

我們如何使用它助力課前、課中、課後三個階段的教學轉型呢?我著重分享一下整套系統的核心點。

其一,數據沉澱和學生畫像。

「建蘭大腦」沉澱了縱向數據(學生個人數據)和橫向數據(班級、同年級等),涵蓋了學生在校的所有日常行為表現(常規、學習品質和課外活動參與等)。「小蘭書童」有「學生畫像」功能,它會基於「建蘭大腦」的數據和知識圖譜技術,及時對學生進行分析診斷,對學生進行精準畫像。

縱向數據(學生畫像)

橫向數據

其二,課後通過數據幫助孩子挖掘他的學習偏好、認知風格、認知結構、能力水平、學習特徵。

比如,在學科知識點層面,通過橫向(年級得分率)與縱向(所有知識點得分率)對比,及時查漏補缺;通過對每次考核的一級和二級知識點分類分析,鞏固薄弱知識點。

知識點掌握情況和學科能力分析

在作業方面,首先,平臺將相關預習、鞏固檢測和拓展深化三個類別的作業進行重新整合,還包括由教師和學生共同開發的微課(主要有閱讀拓展類,語音朗讀類、實踐練習類等作業的講解)作為學生課後學習的輔助資料;

其次,學生做題痕跡沉澱到小蘭書童後臺,「建蘭大腦」進行分析診斷再次推送作業,形成一個提升學習能力的閉環;

此外,「建蘭大腦」還會根據學生的學情,點對點給學生推送微課進行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構建了一套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系統——為每名學生「種」下了一棵不斷生長的知識樹。「建蘭大腦」會基於學生知識樹的情況進行運算,把「建蘭題庫」中貼有不同難度標籤的習題,推送給不同學生。

為了保證習題質量,學校教研組重新設計了各學科的知識圖譜,用來分析知識點間的聯繫,並構建學科精品題庫。

推送作業背後,是教師們在根據數據為學生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課後定製個性化作業,讓每個學生拿到的作業都不一樣。

學生的個性化習題

其三,形成學生的個性報告。

以前,學生在考試結束後只能拿到寫有冷冰冰數字的成績單。現在,我們的學生、家長,在考試結束後打開手機客戶端,會拿到一份個性報告,就像打開支付寶就能得到年度帳單。

這份個性報告旨在實現對學生的綜合評價。

學科方面,例如數學部分,對孩子抽象思維、邏輯分析、數學運算、直觀想像、數學建模五個方面都有系統評定,從診斷分數跨越到診斷知識、能力掌握狀況;德育方面,它會生成學生「行為表現關鍵詞」,用於反映學生道德品質、勞動實踐和身心健康等方面情況(如下圖所示)。

事實上,學習方式的轉變意味著個人與世界關係的轉變,也意味著存在方式的轉變。「建蘭大腦」這套AI系統的本質就是轉變從數據到人的存在方式,將零散的信息沉澱聚集,讓教育數據回歸教育者主體,進行教的突破。

04

借力AI系統實現動態評價

長期以來,人們把教學評價看成是對教學結果的一種純「客觀」「公正」的描述,因而關注於測量技術的完善和評價標準的建立。

一個盲區由此出現了:學生處於被評價的被動狀態之中,評價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素質、能力的提高。

針對這個痛點,我們通過「建蘭大腦」讓動態性評價變成現實,可以多元展示每一個學生的才能。

在建蘭中學,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會被隨時記錄,成為過程性評價依據;學生的活動參與情況會被打標記錄,成為發展性評價依據;學生的個性發展情況會被有效記錄,成為個性化評價依據。

對學校來說,首先擺在面前的難題是:如何通過AI系統採集學生數據?

根據國家頒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我們進行了校本化實踐,提出了建蘭中學五大核心素養,並以加德納九大多元理論為依據,生成了66個標準,形成學生個性化成長成熟度(IGPM)評價模型,並嵌入日常學習生活的中予以評定。

接下來,66條標準會呈現為9個維度構成的雷達圖:複雜的溝通能力,領導和團隊協作能力,運動健康、勞動實踐,全球化視角,問題解決和數據分析,思維習慣,自我實現,藝術審美,道德素養。我們稱之為「建蘭修煉」,它將學生素養發展具象化、可視化。

下圖是學生A初入初中的成長報告①。從中可以看出其較為突出的能力或素養是:道德素養,全球化視野,運動與健康、勞動與實踐;比較弱的能力或素養是:自我實現、領導和團隊協作能力、問題解決和數據分析。

學生A在進入初中前成長報告①

進入到各項能力和素養詳情,即66個維度中去分析,例如學生A在「複雜的溝通能力」模塊「關注傾聽」方面較好。在報告單②中,黑體字表示已擁有或初步擁有的能力;而灰體字則為需要努力的部分。

學生A在進入初中前成長報告②

有了這張成長報告單後,孩子對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一目了然。這也就幫助孩子認識自己,從而找到努力的方向。

如學生A在「領導和團隊協作能力」方面不足,為了提升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他參加了班委的競選和學生會競選,參加了學校的辯論社團,同時組織同學參加學校的元旦文藝演出;

為了提升自己「問題解決和數據分析」的能力,他參與了學校的創新社團,並且研發了「智能斑馬線」,在杭州市、浙江省的創新大賽中獲獎;

同時,他在學科尤其是理科學習中,給自己設立了一個目標:每天問一個問題,以此提升自己的問題意識。

兩年以後,他的成長報告單發生了變化:

學生A在進入初中兩年後的成長報告③

打開學生成長報告後,還可以進入各項能力和素養詳情頁面中(如下圖所示),即在66個維度中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到,經過兩年的努力,學生A在「自我實現」部分表現出的特質:樂於探索和實驗、勇於面對不熟悉的情景、主動拓展自身的靈活性等等。

圖中還可以看出,與兩年前的圖比較,學生A在自我實現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並且有了團隊協作意識,與人溝通能力增強,擁有較強且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

學生A進入初中兩年後與入學時個別模塊和維度的比較

66條標準還會構成針對孩子各方面的雷達圖。比如,以下是某位同學體育能力的雷達圖,其中包括初中體育對學生8個維度的評價:體型、柔韌、靈敏、肺活量、耐力、速度、力量、跳躍。

對應雷達圖,孩子的速度、爆發力特別強但耐力不行的個性一目了然。雷達圖能幫助教師進行科學的揚長避短。學校體育教師拿到這位同學的數據後,推薦他進入學校田徑隊。

05

基於AI系統拓展孩子生命的寬度

建蘭中學在以下三個方面作了探索:

第一,建蘭中學的課程由70多門增加到140多門包括STEAM創課、賽艇、戲劇表演、詩經解讀等各種門類,為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提供「沃土」。

課程內容和數量豐富之後,也產生了一個問題:學生如何選課?如何確保課程真正滿足學生成長需要?

於是我們做了第二個方面的探索:定製「私人課程」,讓「個性差異」學習有奔頭。

「建蘭大腦」將選課的熱度、課程體系目標一起進行最優化求解,來發現哪些課程對學生能力培養是有效的,哪些是低效的,並為每個學生生成個性化課表。

此外,我們還設有數位化成長檔案——每個孩子都有一棵自己的「成長樹」。哪怕孩子畢業很多年以後再回來,也能找到他曾在學校生活了三年的痕跡,其中包含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記錄。

第三,呵護學生發展,激發學生潛力,讓學習有深度。我們不僅關注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更是通過構建未來數字學校,通過數據化、智能化和深度開放共享,讓學習更有深度,讓學習者變得更有智慧。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向著他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出發,他的人生會因為我們的助力而變得更加有精彩。

如此一來,那些曾經冰冷的數據,因為有懂數據的人進行內化,變成了鮮活的數據。

06

我們應以未來教師為尺,積極擁抱技術

在很多場合我曾提到,現在的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負擔和責任非常重,不僅要帶好班級,管好學習,還要關心學生方方面面的生活。特別在疫情期間,很多孩子心理上出現了問題,他們要顧及的方面越來越多。與此同時,也有很多人問,對於學校教師招聘,你有什麼樣的想法?未來的教師隊伍應該如何形成?

經過梳理總結後,我認為教師隊伍應該由三種類型組成

其一,傳道授業型。也就是通常我們理解的老師。 

其二,學校大腦數據工程師。他不只指我們過去定義的信息技術老師。 

其三,專業班主任。他能走進學生內心深處,幫助孩子規劃人生,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讓他們的人生少走一些彎路。

未來,教師就是如此重要。所以,當我們真正的把老師解放出來,我們的學生才有可能改變世界。

我們說,教育的本質是基於美好創造美好,是讓每一個人在自己的生命傳承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軌道。

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應該思考如何利用技術以及所能掌握的東西來輔助孩子、賦能教育,讓學生成長過程中那些原本沉睡的數據生命化,助力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讓因材施教、個性化發展成為可能。

數據資源被重新認知後,教育資源才能被公平化、集約化使用,讓學校自洽於數據時代,變革現有的學習觀、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和管理觀。

未來應該讓技術更多地介入、打破校園的邊界,讓跨界更多真正的發生,讓數據為孩子們的成長服務。我相信,「學校大腦」不斷被餵養,讓學校教育變得更加強大之時,也將是孩子生命最精彩最蓬勃的時刻。

1607765302000

相關焦點

  • 杭州市建蘭中學校長饒美紅:人工智慧進校園,如何實現「目中有人」?
    這樣,我們又回到了因材施教的話題上。因材施教的重大意義就是使教育真正做到「目中有人」,看到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性。  於是,我們所在的建蘭中學走向了一條不同的探索之路,也就是近三年我們一直著手建設的「學校大腦」。進一步說「學校大腦」之前,我們先說說與其誕生有著密切聯繫的杭州「城市大腦」。
  • 線上開學典禮 杭州建蘭中學校長講述關於疫情的人生「大課」
    編者按: 記錄一線故事,匯聚抗疫正能量,浙江新聞客戶端杭州頻道推出《戰疫·杭州日記》專欄,銘記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2月9日晚7時30分,杭州市建蘭中學線上開學典禮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校長饒美紅在開學典禮上發言,演講時間長達20分鐘。
  • 見多識廣的教育線記者,被建蘭中學的期中成績單震驚了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梁建偉11月21日晚上6點,杭州建蘭中學的1000多名家長都拿到了孩子的期中考試成績單。這次成績單有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每個學生的都不一樣,是私人訂製形式的。建蘭中學副校長陸韻對記者說,學校在打造一個大數據分析決策平臺,從探索到「學校大腦」初步成型有三年時間了,前期大量沉澱學生的作業、考試數據,分年級試點也有一年了。「期中考試一結束,我們就把考試成績導入這個平臺,1個半小時後個性化成績單就推送給全校的家長了。」陸老師說。
  • 你們是我的星光——與你一起回望建蘭2020
    你們是星光,陪伴建蘭成長。你們是星光,與建蘭一同擁抱燦爛。你們是星光,讓我們驕傲回望2020……建蘭中學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業務發展、以黨建領航團隊文化」的發展路徑。2020年建蘭黨委以「價值引領,數字賦能,精準服務,科學管控」的指導方針深入開展各項活動。
  • ​昨天杭州這兩所學校運動會點燃無數人的心
    本次運動會由杭州亞組委宣傳部、上城區亞運城市行動領導小組、上城區教育局和杭州中學共同舉辦。作為唯一一所與杭州同名的學校,杭州中學積極響應「亞運進校園」活動,全力辦好這次運動會。校長楊昕珠說,2022年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辦,代表著杭州人的自豪、中國人的榮耀。杭中學子用最大的真誠和熱情迎接亞運、宣傳亞運。
  • 上城這所中學成立首個5G科學實驗室!未來課堂將發生神奇
    11月12日,杭州市建蘭中學與杭州移動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打造5G全覆蓋智慧化校園,並成立首個5G校園科學實驗室,學校也成為了杭州移動的「5G+智慧校園」示範基地。2017年,建蘭中學開展了「建蘭大腦」建設項目,今年9月25日,在2019杭州·雲棲大會上,「建蘭大腦」正式發布。這是城市大腦在教育領域應用場景的落地,構建了一個新的教學場景,讓學生的學習行為沉澱下來成為數據資源,並利用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重構教與學的關係,實現個性化的教育教學,以「解放學生」、「解放老師」為目標,讓教育回歸本源。
  • 杭州建蘭中學運動會亮點多 國旗隊校徽隊惹人注目
    今天上午,杭州市建蘭中學第九屆「建蘭杯」體育節暨第20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歷史發展主題運動會正式拉開序幕。建蘭中學本次體育盛會備受各界關注。從開國大典、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一路走來,到杭州G20峰會、展望2022杭州亞運、2050展望,三個年級沿著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成長與發展的歷史脈絡,展現70年來國家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的一路艱辛和砥礪前行。青蘭學社組成的國旗隊、體育組的校徽隊、紅旗隊、鼓樂隊、家委會隊以及各代表隊方陣展示之後,全場齊唱《我和我的祖國》,向祖國母親獻上最真摯的祝福!
  • 體育好,英語棒,喜歡做公益 老外校長給這樣的學生點讚
    原標題:體育好,英語棒,喜歡做公益老外校長給這樣的學生點讚 11月13日上午,13所美國頂級私立學校的校長、招生官走進杭州建蘭中學,和杭城這所知名的民辦初中一起探討心目中的「模範學生」。 在這些私立學校中,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的身影,比如在夏洛特中學有14名中國學生,瑞文斯克羅夫特中學有18名中國學生;巴特爾格朗學院有7名中國學生,表現優異。 這些美國私立學校的校長,欣賞什麼樣的學生呢?要進這些學校,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素養呢?
  • 有些同學已經拿到了小學校長的推薦信
    有些同學拿到了小學校長的推薦信  這個學期還沒有完全結束,杭州一些民辦初中已經啟動了2015年招生諮詢。和往年比,今年招生動得早。一位六年級班主任說:「往年民辦初中基本上從第二個學期才開始有消息,但今年一月份開始,就有一些民辦初中在組織優秀學生面談了。」
  • 共探數據時代學校教育的創新模式 首屆全國中小學「學校大腦」高峰...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黃展 黃琰珉)首屆全國中小學「學校大腦」高峰論壇於11月27日在杭州建蘭中學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論壇為期兩天,由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和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局聯合杭州市建蘭中學等單位舉辦,邀請了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及校長、教師,聚合產、學、研、用的各方力量,共同探討數據時代學校教育的創新模式。
  • 蘭心已久 愛心依舊——建蘭中學2019屆畢業典禮
    2019年6月21日上午,杭州市建蘭中學2019屆畢業典禮隆重開幕。這是屬於全體九年級學生、老師最美好的時刻。第一篇章饒美紅校長用《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脊梁》為題,為畢業生們送上最後一場演講。告別的日子,我們會追問:當我離開這所學校時,我可以帶走什麼?饒校長認為:你們可以帶走建蘭中學的logo。
  • 杭州建蘭啟用學校大腦 千餘份個性成績單評語來自AI老師
    杭州有所學校,成績單與你當年的不一樣!有根據校園大數據自動生成、對學習過程與學業成績的「全方位掃描」,配上了小清新的「學期畫像」,還有來自人工智慧老師的學習建議……杭州建蘭中學大數據個性化成績單,竟能讓孩子們對領成績單,有了一份期待。建蘭中學副校長陸韻告訴記者,11月21日下午4點半,學校完成所有期中考試成績的導入。
  • 教育已經普及了,但技術賦能的因材施教剛剛開始
    技術讓因材施教成為可能宋代教育家朱熹說:「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這句話說的就是因材施教的道理,當教育普及之後更個性化的教育就變得尤為重要。「學生的情況千差萬別,所以就產生了基礎和能力參差不齊。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的做法是『有層次、無淘汰』。」
  • 杭州19所初中曬出「成績單」
    建蘭中學  出了中考狀元,一半進前八所  學校今年拿了一個中考狀元,其他的數據也很漂亮:畢業生640人,參加中考的458人,中考500分以上156人,進前三所高中的144人,進前八所高中的學生316人。
  • 文瀾中學、建蘭、育才穩居前三!
    文瀾中學杭州文瀾中學是杭州學軍中學與拱墅區教育局聯合建辦的以國有民營性質運作的學校,校區位於杭州市拱墅區。建蘭中學杭州市建蘭中學,簡稱建蘭中學、建蘭。創辦於1995年,原是一所依託百年名校、浙江省首批重點中學——杭州二中創辦的全日制民辦初級中學。
  • 建蘭中學發布2019自主招生公告 包含這兩項內容
    建蘭中學 今天下午,民辦初中將進行電腦派位。上午,杭州市建蘭中學發布2019自主招生面談及學能測評公告。建蘭中學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未來創新型拔尖人才,適合具備以下條件的小學畢業生就讀:(1)學習習慣良好,基礎知識紮實;(2)大氣開放、健康睿智,綜合素養高,小學階段獲得過區、市級及以上榮譽;(3)會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社會實踐能力強,積極參加志願者活動並獲得好評;(4)有胸懷社會、兼濟天下的潛質,具備一定的領袖氣質,主持過校級及以上社會活動。
  • 杭州市建蘭中學2018年中考成績單
    浙江24小時記者 梁建偉今年建蘭中學參加中考人數380人(參加中考人數比2017屆少52人),保送生71人,被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外知名高中錄取20人,被外地高中創新班錄取5人,被上海等外地的國際學校錄取12人;被美院附中、浙音附、上海藝校等錄取5人,直升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