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劉墨林為何被清流排擠?其實,他的「囂張」就已決定

2021-02-13 發芽文化

歡迎點擊關注,每天分享好看的文章!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劉墨林,雍正皇帝用以向舊制傳統發起衝擊的代表性人物,用以彰顯改革精神的說明性人物。從未參加會試、殿試前的「內定」,到將其欽定為「探花」的據理力爭,再到將其破格任命為「御前侍讀」,劉墨林自開始便被貼上了明確的「雍正皇帝政治勢力」標籤,如無意外,劉墨林會順利替代張廷玉的朝中地位,會成為乾隆皇帝的肱股重臣。

所以,劉墨林在雍正皇帝和「清流官員」之間的對抗中,成為了必然的牽連者和受害者,逐漸被排擠出了「清流」隊伍。

只是,劉墨林被清流們瘋狂進攻,真就是因為他對雍正皇帝的支持?

和青樓女子鬥藝,雖然讓劉墨林身陷漩渦之中,更是讓雍正皇帝和清流官員發生了一場著名的「禮法」、「規矩」之爭,但劉墨林並未因此事而成為眾矢之的。

更重要的是,為了保護劉墨林,雍正皇帝還有過一次令人叫絕的操作。

新科進士「陛見」的時候,雍正皇帝為他們列了三個楷模人物,其中就包括一定要讓劉墨林落榜的「會試主考」——李紱。

「李紱就是朕為你們樹立的第二個楷模,忠的楷模。後來,有人告發你們進士當中有些考生去了青樓,他竟然不顧朕的主張,頂撞著非要把有些考生刷下來。他認為代朕辦差就一定要為朕負責,就要把這個事情辦好。這就是忠,忠心不二!」

要說雍正皇帝到底是修煉了幾十年的阿哥,到底是「六部辦差、民間闖蕩」出來的皇帝,他的這句話最起碼能達到三個作用:

1、作為天下讀書人的精神領袖,清流官員的代表人物,李紱對於雍正皇帝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雍正皇帝的這段話無疑會進一步穩固李紱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和影響,能夠換回李紱「鞠躬盡瘁,一定不辜負皇上厚望」的回應,也屬情理之中。

2、不管是提前內定,還是雍正皇帝看中了劉墨林「敢於打破常規」的行事風格,劉墨林的書確實讀的很好,絕對是一個可塑造、可培養的人才。但如果雍正皇帝真想將其收為己用,還必須讓他明白他是如何僥倖成為「探花」的。

所以,雍正皇帝必須明確說明當初和李紱的爭論,讓劉墨林明白皇恩到底如何浩蕩!

3、最後一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劉墨林雖然被雍正皇帝強行欽點為「探花」,但李紱等清流官員仍然將其視為「異類」,甚至還認為劉墨林所為是「有辱斯文」。為了保護劉墨林,更為了平息李紱的怨氣和不平,雍正皇帝索性將劉墨林說成了成就李紱「忠心不二」楷模的功臣。

如此一來,即使李紱對劉墨林心

生怨氣,也不便再發作,劉墨林今後的仕途生涯勢才會更加順當。

可就算如此,甚至在雍正皇帝將劉墨林欽點為「御前侍讀」,給了他一個大大的平臺和施展空間以後,劉墨林竟然沉默不言,既不拒絕也無謝恩。

不拒絕,是因為劉墨林懂的這次機會難得,自己十年寒窗不就是為了等這個機會嗎?

不答應,是因為劉墨林已經答應了蘇舜卿返回蘇州老家過小日子,如果答應了雍正皇帝,豈不辜負了紅顏?

也就是雍正皇帝看中了劉墨林的才華,也就是雍正皇帝需要這樣一個尖銳人物,否則,就劉墨林在御前的表現,別說是仕途發展,能不能保住性命都難說。

所以,這份骨子裡的「囂張」,才是劉墨林最大的缺點;才是劉墨林始終不被「清流」接受的真正原因所在。

當然,劉墨林這一次的「囂張」畢竟還有情可原,風流才子嘛,總有個對青割捨不下的時候,但在其在「殿試」過程中的表現就屬於絕對的「作死」了。

「殿試」中,劉墨林洋洋灑灑、一揮而就,第一個交了考卷。

注意,這可是皇帝親自監考的「殿試」,是科舉考試的最後一關,基本相當於天下學子的終極夢想,縱然你有大才,縱然你再胸有成竹,是不是應該更加認真、更加慎重地對待?

所以,雍正皇帝才有了這樣一問:

「這麼快就寫完了?」

好了,劉墨林開始作死了:

「回皇上,聽說皇上每日批閱的奏摺在萬字以上,同皇上相比,臣算慢的了!」

首先,能夠參加「殿試」,說明劉墨林已經擁有了「貢士」身份,但這和進入仕途、擔任官職還差著十萬八千裡,自稱為「臣」,這是典型的「作死」!

皇帝問話,而且是「殿試」過程中的問話,劉墨林回答的每一個字都直接關係著他的未來乃至性命。可劉墨林的回答說好聽了叫不卑不亢、應對得體;說難聽了,就是巧言令色、不知死活。皇上那句「這麼快就寫完了」的問話,本就有著責備的意思在內,劉墨林竟然直接將拿自己和雍正相比,也難怪雍正皇帝會漏出不悅神色。

沒等雍正皇帝給出反應,看出雍正神色不對的隆科多主動站了出來:

「放肆!你是什麼人,敢拿自己和皇上相比?」

為什麼偏偏是隆科多站了出來?

根據清朝規定,「領侍衛內大臣」的責任範圍並不只是負責皇帝的安保問題,君前奏對時的僭越表現、言語犯上乃至一切對皇帝權威的挑戰、威脅都在其職責之內。

也就是說,劉墨林的話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犯上」,所以,隆科多這個時任「領侍衛內大臣」才會發聲。

不過,也好在只是隆科多站了出來,鏡頭掃過的李紱、張廷玉和廉親王胤禩還都在等待雍正皇帝的態度。如果這三位人精站出來,肯定不會向著劉墨林,都是飽讀聖賢書的大儒,都是深諳官場規則的老狐狸,將劉墨林駁倒絕對是分分鐘的事。

一旦劉墨林被駁倒,雍正皇帝會如何看待這個「不知死活」的書生?又會如何顧慮三位重臣的面子,又會如何作出處理決定,可想而知。

只是,劉墨林似乎並沒想到這一點,認為只要拍對了雍正皇帝的馬屁,其餘的朝廷重臣只是渣渣兒而已。於是,劉墨林繼續自己的「作死」:

「追比聖賢本事讀書人的願望!」

對當朝重臣直接反駁,會給劉墨林帶來多大的仕途隱患,我們暫且不說;追比聖賢是讀書人的願望,這沒錯,但聖賢有沒有告訴你「上下有別」、「君臣之分」?更何況,現在的劉墨林壓根還算不上「臣」,只是一個有了功名的讀書人而已。

當著當代大儒、會試主考——李紱的面,當著前輩翰林、老輩進士——張廷玉的面,當著滿朝飽讀聖賢書的朝臣面,劉墨林的回答就算不上賣弄也會被人貼上賣弄的標籤。朝廷重臣、官場前輩訓斥一句,跪下認錯就是了,非得針尖對麥芒的回擊一句,這不是「作死」是什麼?

除了這次御前的「作死」外,我們再往前推,來到劉墨林剛剛參加完「會試」的時候。

考完「會試」以後,尹繼善給出了「放鬆」的建議:

「咱們呀有三件事急著要做,第一,找個酒樓去大吃一頓;第二,找個澡堂子,咱們痛痛快快洗個澡;第三,回客棧好好睡個覺。」

對此,王文昭給出了這樣的回應:

「洗澡呢,我看咱們就算了吧,大吃一頓呢咱也沒錢,我看咱們還是睡覺吧!」

再來看劉墨林的回應:

「俗人、俗人,咱們就沒有其他的事可做了?」

劉墨林口中的「其他事」,自然就是前往青樓和蘇舜卿見面!甚至還認為「沒有錢能見到她,那才是真風流」。

這個時候是你玩「真風流」的時候嗎?十年寒窗,父母期望,就是讓你冒這個風險的?王文昭知道「朝廷有制度,還是不去為好」,你劉墨林就管不住自己那點德行?甚至還恬不知恥的拿出「白樂天、蘇東坡」作比較,這就是你想要追比的「聖賢」,就是一直激勵你苦讀聖賢書的楷模?

白樂天、蘇東坡做「護花使者」的經歷,你是看見了;他們苦讀聖賢書、恪守朝廷規矩的時候,你怎麼沒看見?

教育起別人、給自己找理由,這些所謂的讀書人總能找到前輩楷模,聖人之言;殊不知,這些楷模和名言可以說成是「擋箭牌」,也可以說成是「遮羞布」。

見到王文昭、尹繼善被大轎子抬走,劉墨林也知道失落;知道自己落榜,劉墨林也知道心灰意冷,懸梁刺股了;從客棧走出來的時候,劉墨林看到了一個彈棉花的師傅,這個場景說明了什麼?

彈棉花,劉墨林老家——江南的古老營生,讓劉墨林想到了自己的老家,看到了自己落魄的將來。

所以說,做人要時刻認清自己的位置,什麼時候說什麼話、什麼時候辦什麼事,莫要提前享樂,莫要言語過頭!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來源網絡,全部轉載,內容未經核實,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康熙信任張廷玉、雍正重用李衛,弘曆的心腹之臣會是誰
    能夠讓蘇瞬卿改變主意,甚至「不得不」再次回到劉墨林身邊的辦法就是「釜底抽薪」,就是直接讓漱玉院關門。那麼,劉墨林為何不直接找到雍正皇帝,讓雍正皇帝直接下令,不比胤祥管用嗎?這就是劉墨林的聰明之處!(筆者聽完劉墨林的回答也是頗為震撼,如果劉墨林不在弘時暗殺弘曆的時候被害,他肯定會成為響噹噹的官場大佬!)聽完劉墨林的回答後,雍正皇帝不再只是嘴角上揚, 而是放身大笑。並給予了寵溺般的更正:「你懂什麼,在這妄談佛法,朕推行新政,行的是聖人之道,而不是佛法。什麼是佛啊?眾人拜的並不是那尊泥胎,而是他自己,他自己心中的那尊佛。
  • 雍正王朝:科場舞弊案——雍正皇帝最為精妙、腹黑的一次權謀算計
    在看《雍正王朝》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科場舞弊案」的演變過程,產生過懷疑。反正小編覺得,整個「科場舞弊案」,乍看之下合情合理,可是細想之後,卻迷霧重重、非常詭異。而且,他剛一落座,就有人來向他兜售考題,是不是有點巧合?第四、那個突兀出現的道士是誰?他怎麼知道劉墨林三人會取得「三鼎甲」的成績?如果是神機妙算,難道他不知道有人已經買得考題,可以作弊?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那麼篤定三鼎甲必定高中,難道劉墨林等人的實力,真的比人家作弊還要強?
  • 《雍正王朝》7位女性角色:鄭春華苦命痴情,年秋月一生被安排
    《雍正王朝》作為一部「男人戲」,展現了有著血緣關係的男人之間的鬥爭和衝突,導致大家容易忽略劇中的女人們,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雍正王朝》的7位女性角色。後來雍正留她在自己身邊,讓她用眼睛看一看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君主。時光流逝,她開始對雍正轉變看法,在她眼裡雍正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同時也是一個有血有肉、孤獨脆弱的皇帝。許多人可能對雍正為什麼獨留下喬引娣,其實看過小說就知道了,小說中的喬引娣其實是雍正的私生女,後來她還成為了雍正妃子,這是一段不正常的關係。兩人了解真相之後,雙雙自盡而亡。
  • 雍正王朝:年羹堯為何甘心被殺,原來他已是沒有牙的老虎,如何造反
    都沒讓雍正失望過,尤其是在控制十四阿哥軍需糧草,讓老十四那時吃了他的虧,沒有反抗的能力,這事辦的讓雍正很滿意,那是功不可沒。話說年羹堯從一個實力派的人,年羹堯對於雍正是不可或缺的。為何要讓他死,下場還如此悲慘呢?那麼,年羹堯手握軍權,又是西北大將軍,為何甘心被雍正處死,卻不敢造反呢?
  • 雍正王朝:語言是種藝術!為領導解圍,張廷玉的這波操作滿分
    於是,胤禩接過雍正皇帝的話頭,回答道:「臣以為,應該駁回田文鏡參羅鎮邦等人的摺子,恢復羅鎮邦他們的職務!」胤禩的態度,為何會如此堅決,給出的意見又為何會如此明確?因為他不怕,甚至還希望能激怒雍正皇帝,讓雍正皇帝訓斥甚至責罰自己:如果雍正皇帝因為胤禩為「清流」說話而對其嚴加訓斥,「清流黨」對胤禩的印象勢必會有大的改觀,甚至會一股腦的站在胤禩一邊。所以,對於胤禩的回應,雍正皇帝不能回應,也實在沒法回應。但是,別擔心!
  • 再看《雍正王朝》:五個風姿綽約的女人
    胡玫雖然是女導演,但她導演的《雍正王朝》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男人戲,裡面並沒有如《甄嬛傳》一般的後宮宮鬥。儘管如此,裡面幾位女性的表演,還是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雍正王朝》導演:胡玫幾位演員所飾演的角色,共同特點是雖然素麵朝天,依然難掩其天姿國色。更難得的是,這些低調的演員,有著不輸於她們顏值的演技。1、鄭春華。
  • 雍正王朝:科場舞弊案其實是案中案,除了弘時外還有一個幕後主使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第215篇文章:有好幾個讀者私下留言,問到雍正帝即位後的首次科舉考試,那個在伯倫不歸酒樓出現的神秘道士,為什麼能精準預測出恩科三鼎甲?究竟是那個道士確實有兩下子,還是說蹊蹺的事情背後,還有隱情?
  • 《雍正王朝》雍正死亡時一口血滴在奏摺上,這是在暗示著什麼?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也有雍正吃丹藥養生的橋段,比如他送喬引娣到景陵,喬引娣說:賈道士送來的丹藥好是好,但是也得慢慢調理才成。雍正臨終前,還蹣跚著打開黑盒,抓吃丹藥的鏡頭。這似乎就是對歷史上那個真實雍正的回應,暗示著雍正皇帝之死與吃丹藥有很大的關係。
  • 雍正王朝:雍正明知胤祀是最大的政敵,為何任命他為總理王大臣?
    從雍正的角度出發,他最需要的是穩定朝局,現在滿朝文武大臣依附八爺黨的不在少數,從康熙議立新太子之事就知道,八爺黨勢力盤根錯節、非常龐大,不是那麼容易連根拔起。也因為如此,雍正非常需要八爺黨起碼做到不鬧事、不生是非。
  • 《康熙王朝》為何省略雍正?只因《雍正王朝》珠玉在前要揚長避短
    而緊隨著《雍正王朝》的,便是於2001年播出的《康熙王朝》,也是一部經典的歷史愛情大劇,雖然在深度上不及《雍正王朝》,但正因為《雍正王朝》太有深度,所以很多人看不透徹,而《康熙王朝》相比之下加入一些愛情元素,還有些許個人英雄主義,或者說傳奇色彩,顯得滿朝文武都是庸人,不論什麼困難,面對康熙的英明神武,只需熱血操作一番就可以迎刃而解
  • 雍正王朝:沒有弘曆求情,李紱真會死?雍正帝布局,不得不服
    2、誠親王胤祉連「御前免跪」的恩典放棄都沒法勸動雍正皇帝,為何弘曆叩了幾個頭,雍正皇帝就拿出赦免恩旨,赦免了李紱呢?以下,筆者就根據《雍正王朝》的具體演繹橋段,對上述兩個問題予以解析。01 雍正皇帝對李紱的處理,並不是簡單表面上看,雍正皇帝決定處決李紱等人的原因在於他看到了前明時期的「朋黨」狀態,這也是雍正皇帝處決李紱等人對朝野做出的交代。但實際上呢,是處於對田文鏡的維護,對河南新政推行的維護。
  • 雍正王朝:弘時為何要自取滅亡?其實當初在熱河鄔思道就已搖頭!
    可是他的三個弘時命運就沒有這麼好了,不信命的他非要跟弘曆爭,結果命喪黃泉……在雍正帝剛剛即位之後,就組織了一次科舉考試,可是這次考場洩題的主謀就是弘時,那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雍正王朝解密》102: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弘時要洩露考題?弘時:先生,先生,我要撒尿!
  • 《雍正王朝》為何看似不起眼的十三爺一到,形勢就發生了變化?
    《雍正王朝》為何看似不起眼的十三爺一到,形勢就發生了變化?文/愛上閱讀喔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中,出現了許多皇帝,有勵精圖治的明君,也有昏庸無能的昏君。萬事都有例外,在《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應該是中國歷史上還原的最為真實的一位了。儘管,在古代皇帝是權威的象徵,也被眾人推崇為「真龍天子」,但無論是九五之尊還是平民百姓,作為一個人都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七情六慾,這些不僅僅是個人情感的豐富,同時也會影響個人決策的實行,那麼對於皇帝來說便更是如此。然而,皇帝必須是理智的,所做決定也關乎著千萬人的生命,那麼作為人的七情六慾同作為皇帝的冷靜克制便必然會起衝突。
  • 雍正王朝:雍正和老十四才是親兄弟,為何與他最親密的卻是老十三
    文/青史留名 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 雍正無疑是雍正王朝裡的最主要的人物,雍正王朝用了將近一半的劇集來記錄九子奪嫡的爭鬥,為雍正皇帝的統治來進行鋪墊
  • 雍正王朝:胤祥被圈禁,十阿哥胤俄為何第一個求情?這才叫聰明
    關於胤俄,相信大家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劇中敢同康熙皇帝犟嘴的,胤俄排在第一位;敢罔顧朝廷規矩、肆意妄為的,胤俄排在第一位;甚至,連廢太子、皇十三子胤祥,他都是說罵就罵,一點面子都不留。皇十子胤俄,為何如此囂張?
  • 雍正王朝:年羹堯,最不應該得罪張廷玉!兩句話,就能要了他的命
    只是,雍正皇帝的態度也很明確,「殺年羹堯很容易,只是一句話而已,但朕決不允許這樣子糾眾要挾」,所以,縱然壓力巨大,但年羹堯還一直活著。只是,年羹堯到底還是被賜自盡,而且雍正皇帝的這個決定就發生在他問及張廷玉的意見以後。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逼宮為何會失敗?其實雍正帝早已插入了臥底!
    在《雍正王朝解密》上一期我們談了轟轟烈烈的八王議政逼宮事件,在這場逼宮大戲中,貌似老八胤禩一直佔據主動,實際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雍正帝的掌控之中。在《雍正王朝解密》上一期我們談了轟轟烈烈的八王議政逼宮事件,在這場逼宮大戲中,貌似老八胤禩一直佔據主動,實際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雍正帝的掌控之中。
  • 雍正王朝中弘時臨死前為什麼喊八叔是阿其那?老八胤禩:跟我鬥!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95期)上一期我們談到了雍正王朝中弘時的滅亡,說到底還是他自己的貪婪害了自己,同樣都是師從鄔思道,可惜弘時的聰明沒有用到正地方,關鍵時刻非要撒尿,結果沒有聽明白鄔思道說的萬事講究一個「理」字!
  • 《雍正王朝》為何被稱之為神劇,看看這些細節就知道了
    已經播出二十年之久的雍正王朝,隨著時間推移,並沒有泯然眾人矣,而是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著,甚至很多人稱其為經典之作,而這部神劇也的確是一代人心中的經典之作。雍正王朝電視劇的經典在哪裡呢,宋安之認為它的經典在於劇情的精彩絕倫,演員的神演技,特別貼近現實,深刻反映了中國古代的宮廷政治。
  • 胤祉不爭儲還帶頭跪雍正,為何被圈禁而死?這才是清流王爺真面目
    在《雍正王朝》裡,胤祉一副學究氣,只關心讀書著作,對政治興趣不大,更無心捲入奪嫡。他還表現出清廉自守,李紱送他一塊寶石,他先問一句是不是貪來的?而正史中的胤祉,其形象恐怕要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