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百年酒廠巧蛻變,親子共遊

2020-12-17 百家號

導語: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百年酒廠巧蛻變,親子共遊

大家好,我是本期旅行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

六月底和好友來趟花蓮半日遊,逛完了花蓮舊鐵道街後,一路漫行來到了位於花蓮市中華路144號的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前身是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花蓮港酒工廠,是一處佔地3.3公頃,涵蓋26棟老廠房倉庫的歷史聚落,歷史可回溯到1913年,當時由宜蘭振拓株式會社向花蓮港廳花蓮港街租的1520坪土地,並成立花蓮港工場,以製造紅酒、米酒為主,幾經政權交替,至今已走過百年滄桑歲月。1944年,花蓮酒廠遭到美軍空襲,遭到了嚴重損害。國民政府接收花蓮酒廠之後,對廠房進行修復,並繼續生產酒類產品。1988年,花蓮酒廠搬遷至美侖新廠。2002年,在閒置多年之後,舊花蓮酒廠廠房,規劃為現在的花蓮文化創意園區。

文建會配合政府推動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在花蓮舊酒廠原址設立創意文化園區,定名為花蓮創意文化園區,原來不只臺北有華山與松山文創園區改建自酒廠與煙廠,在花蓮,還有這處比臺北歷史更悠遠,如今蛻變成一處複合式展演空間,內容包括展覽、演出、餐飲、特色商品、育成講座、旅遊資訊等,成了一處不僅花蓮當地市民親子休閒好去處,也是愛好藝文展演的國內外旅人可前來參訪的一處表演空間。

當天下午,我們走到了自由街與節約街口,雖然已經遠遠看到了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招牌,卻被民國路與明義街交叉口一排被竹籬笆圍繞,未對外開放,卻又隱約可窺見其內的日式老宅建築所吸引。我們順著中華路右行,一路走進了園區內,跨過了停車場與老榕樹,沿著日式建築的圍籬繼續前進,這中間已經可以窺見其間保留得十分完整的建築與房間,以及屋外的木板棧道。

一路走到了盡頭左轉,才看到了門前有著類似門牌的燈柱,上面寫著緩慢,上網搜尋才知道這些日式建築,最早是提供給來花蓮酒廠工作的日本高級職員,作為員工宿舍使用,後來臺灣光復時一事轉,曾經由國賓大飯店改裝成高級住房,讓觀光客入住,如今則是由薰衣草森林的創辦人,也是緩慢的創辦人——兩個女生慧君與庭妃所開設的民宿,從日本北海道,到臺灣金瓜石、石梯坪再到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內的日式建築群,希望能將她們在北海道慢活的氣息與步調引進來臺。

而位於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的這片百年日式宿舍,便成了其中的一環,只是目前還在申請經營許可執照,何時會對外開放的日期都尚未明確。走過了這片日式古建築後,一路往右進入園區的市集廣場,可以在牆上看到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歷史沿革簡介說明,不同時期的演變,圖文對照,讓人一目了然。整個園區分成了144廣場、綠蔭廣場、中央廣場與市集廣場,每棟建築都印有瓶蓋號碼,標示是第幾棟建築,園區內佔地夠大,放眼望去規劃完善,讓人可以悠閒自在漫行其間,我們是從市集廣場進入,這區塊有第8棟1913歇心、複合式空間與彈性展館。

接著來到了中央廣場,有美麗的水池,還有事事創藝空間,與中、大型展館。走進建於1938年原為調和澄清室的23號展館內,可以看到完整釀酒的步驟解說與所需的器具,以及當年留存的歷史文物十分有意義。展館建築中還看到了規畫成販賣咖啡、茶飲品與輕食的餐廳,可在室內或室外享用美食,一派地舒適輕鬆。再往內走來到了綠茵廣場,這區域涵蓋了生活選品概念館、大型展館、19號劇場,會議室,遊客服務中心,有很多值得一看與購買作為紀念或伴手禮的文創商品,累了也可在綠蔭廣場周邊休息。最後來到了144廣場,有盥洗室、警衛室、文創館與大型展館可參觀,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佔地甚廣,如果細細瀏覽,至少需要一整天的時間參訪,才能窺得全貌,下次有機會前來花蓮,千萬別錯過這座由百年酒廠蛻變而成的藝文與商業巧妙融合的複合式展演空間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旅遊資訊,最後在這裡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如果文章有不理解地方請在留言區留言一下,小編會為大家一一解注。

相關焦點

  • 臺灣花蓮酒廠 觀光工廠的體驗經濟之道
    花蓮酒廠文創產業園區——懷舊風與現代感同步呈現的藝術空間   在臺灣,有相當一部分文創產業園區是由城市工業遺產改造而成。花蓮酒廠文化創意產業園,這個佔地近4公頃,涵蓋26棟老廠房倉庫的歷史聚落,其前身為花蓮酒廠。在日治時期為民營的「宜蘭振拓株式會社花蓮港稻住工場」,以製造紅酒、米酒為主。
  • 以創意孵化夢想 盤點臺灣地區別具特色的文創園區
    官方對外的口徑中,臺灣有五大文創園區:臺北的華山1914文創園區、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中的TADA Center(臺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此外,還有各類園區散落在臺灣的各個角落。
  • 以創意孵化夢想 盤點臺灣那些別具特色的文創園區
    官方對外的口徑中,臺灣有五大文創園區:臺北的華山1914文創園區、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中的TADA Center(臺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此外,還有各類園區散落在臺灣的各個角落。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它位於臺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後身也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是臺灣的文創櫥窗和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
  • 深圳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
    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位於享有「中國鄉鎮之星」美譽的深圳龍崗區橫崗街道,環境優雅舒適。遠眺逶迤含黛的梧桐山脈,近繞碧綠如洗的觀音山,塘坑水庫一衣帶水,菩薩端坐超然普度,一排渾然天成的人文氣息和自然寫意躍然而至。
  • 南寧文化創意產業園揭牌
    2020年12月31日上午,南寧文化創意產業園揭牌儀式在園區的樂高廣場隆重舉行。南寧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名稱在廣西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申請獲得審查通過。這是園區深入實施文化發展戰略,突出廣西民族特色文創園區的發展理念,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南寧首府的首位產業,推動非遺工匠、產學研銷深度融合,實現文創和產業無縫對接。   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周建洪、廣西旅遊商品行業協會會長朱永、廣西雲紛享文創集團董事長唐紹欽分别致辭。
  • 蘇州陽澄湖文化創意產業園開業
    8月8日,蘇州相城區舉行「蘇州陽澄湖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集中開業暨產業園B區啟動儀式」。蘇州陽澄湖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為江蘇國家數字出版基地,該園將圍繞一年形成產業聚集、三年推進產業聚核、五年實現產業聚變的發展目標,確保2015年產值超100億元。
  • 蕪湖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園
    1月8日,坐落於鳩江區的蕪湖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正式開園。作為以數字文創為特色的專業化產業園區,蕪湖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將打造繼國家廣告產業園區之後、我市又一文化企業、文化人才集聚高地。2020年,我國數位技術+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取得了更加矚目的成績,數位技術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文化+科技」「文化+旅遊」「文化+服務」等呈現出全新發展格局。鳩江區始終堅持文化產業及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擁有國家級廣告產業園區等四個國家級品牌,已建成運營6個主題公園,是中國主題公園集聚程度最高的區域,初步實現了文創產業的高位布局和產業集聚。
  • 杭州市認定新一批「市級文化產業園、文化創意街區」
    其中,杭州之江文化創意園、西溪創意產業園、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區等40家園區入選 「杭州市文化產業園區」,鳳凰山南影視文化街區、五柳巷歷史文化街區、杭州新天地文化創意街區等12家街區為「杭州市文化創意街區」。文化產業是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要的戰略性產業。
  • 晨光1865打造國內文商旅超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園
    開放融合、創新創意、轉型升級晨光1865文化創意產業園總經理鄒超:築優巢、引良禽、謀融合、共進取探索文化創意產業園轉型升級新途徑150年後的今天,晨光1865創意產業園老總鄒超在描繪園區新的發展藍圖時說,走過8年的創新求進之路後,今天的晨光1865,在時代精神感召下,正積極探索文化創意產業園新一輪轉型升級發展之路。
  • 達之路鑽石文化創意產業園
    達之路鑽石文化創意產業園是由達之路國際控股集團投資興建的高端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位於上海金橋開發區的核心位置,與7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為鄰,盡享無限財富機遇。金橋碧雲國際社區的完美的配套設施,更讓投資者暢享時尚便利生活。園區總佔地3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13萬平方米,是一個由9幢5A級大樓組成的城市綜合體,辦公、生活、娛樂於一體。
  • 鄴都文化創意產業園
    陶器的產生和發展,是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在生產鬥爭中辛勤勞動的結果,是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代,文化已成為世界範圍內經濟社會發展的價值維度。習近平多次在重大場合引經據典,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掀起了中國文化熱。
  • 阜陽一廢舊老廠變身高端文化創意產業園 9月或運營
    近日,一組558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效果圖在阜城朋友圈流傳,引來網友一片讚嘆,「畫風太美」「這是在哪兒?」短短半天,該微信閱讀量便破萬次。其實這是一個利用廢舊廠房改建的項目,位於阜城潁上南路,建成後將成為我市首個由廢舊老廠改建而成的高端文化創意產業園。目前改建工作正在進行中,預計今年9月投入運營。
  • 文化創意產業園之發展及運營模式分析
    在對文化創意產業園概念詮釋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具體實情,嘗試將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概念界定為:文化創意產業園是一系列與文化關聯的、產業規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區域,是一具有鮮明文化形象並對外界產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產、交易、休閒、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園區。文化創意產業是下一波房地產的概念,也就是用文化創意產業來帶動房地產的開發。文創產業所帶動房地產的特色就是複合性及大規模。
  • 文化創意產業園展館設計的方法方向
    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展館設計是很有文化形象的,由於其獨特的文化形象,它對外界有足夠的吸引力,文化創意工業園是生產、貿易、休閒和居住的結合,是文化生產和消費的結合,目前該園區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巨大引擎,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展館是一個重要的宣傳陣地,是一個以展示工業園區的公眾形象、未來發展規劃和產業戰略布局為重點的公眾展示平臺
  • 「1958高原文化創意產業園」落戶西寧南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1958高原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在原「青海汽車製造廠」舊址落地,標誌著這個曾經為青海經濟建設作出過重要貢獻的老廠區將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1958高原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預計總投資5.26億元,是集綜合性物流、倉儲、商業、辦公、旅遊、文化創意、網際網路生活體驗、5G網紅孵化、淘寶大學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產業園。
  • 東夷文化創意產業園:強強聯合建設臨沂高端創意文化產業標杆
    6月16日,美麗的沂河之濱,央企中國建築一局集團與北京理工大學聯姻攜手參與建設的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經典之作,總投資10.1億元的東夷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正式奠基開工。 文化與商業結合是東夷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核心,創意產業是東夷文化創意產業園最重要的戰略支點和靈魂。
  • 北京朝陽區來廣營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園[圖]
    圖為12月10日北京朝陽區來廣營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園儀式暨"高佔祥繪畫藝術展""陳長芬攝影藝術展""清代外銷瓷精品展"三展開幕式現場。當日,北京朝陽區來廣營文化創意產業園正式開園。隨著"高佔祥繪畫藝術展""陳長芬攝影藝術展"和"清代外銷瓷精品展"三展開幕,北京朝陽區來廣營文化創意產業園於12月10日正式開園。 "來廣營文化創意產業園是北京朝陽區來廣營地區為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立足區位優勢,促進地區文化繁榮而建設的一個重要公共文化項目。"來廣營鄉黨委書記張克斌告訴記者。
  • 安徽澤龍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企業正式入駐
    嶽西網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雲峰 劉辰 見習記者 馮小倩)8月21日,安徽澤龍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招商項目集中簽約暨企業入駐儀式舉行。市委常委、縣委書記周東明,縣領導江春生、李昌群、查盛生、程謙、李偉偉、江峰、王文森,安徽澤龍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負責人張慶龍出席籤約入駐儀式。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程謙主持籤約入駐儀式。園區招商集中簽約分3批次進行。
  • "越界"園區獲首批"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園"授牌
    10月31日,市文創辦關於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暨授牌工作會議在市政府召開,會議由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文創辦主任宗明主持,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文創辦主任徐逸波出席會議。此次會議對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