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如果要評選民國最美情話,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這句話絕對可以名列前茅。
提起他們的愛情,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那些信。在信中,他叫她三三,現在寫信的人和讀信的人都已不在了,憑著這些信,他們的愛情成了一個最動人的傳說。
沈從文遇見張兆和時,她才18歲,正是人生中最燦爛的年華。她皮膚有點黑,所以有個外號叫」黑牡丹「。那這位皮膚黑黑的,像個男孩子,樣子胖胖的,一點都不秀氣的兆和是如何打動沈從文的呢?
據他們的兒子沈龍朱回憶說,一次沈從文看見張兆和在操場上邊走邊吹口琴,走到操場盡頭,張兆和瀟灑地將頭髮一甩,轉身又回來,仍是邊走邊吹著口琴,動作利索,神採飛揚,讓人心動。
沈從文喜歡」小獸「一樣充滿活力的女子,也許正是這一瞬間,渾身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張兆和一下子抓住了他的心。
作為老師的他開始對這位女學生的追求。當時張兆和的追求者很多,不少男生給她寫情書,她把這些情書編為」青蛙1號「」青蛙2號「……,收到老師沈從文的信後,她也沒給回信。二姐充和取笑說,這大約只能排為」癩蛤蟆13號「。
沈從文的情書攻勢一發不可收拾,這令張兆和煩透了,於是跑到校長胡適那裡去告狀。胡適還做和事老撮合他們,但張兆和不客氣地說:」我頑固地不愛他!「
胡適聞言愕然,只得給沈從文寫信說:「這個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愛,你用錯了情。你千萬要堅強,不要讓一個小女子誇口說她曾碎了沈從文的心。此人太年輕,生活經驗太少……故能拒人自喜。」
不得不佩服胡適的眼光,她的確不了解他,也欣賞不了他。信中提到的拒人自喜雖然有些刻薄,但張家三小姐把追求者們的情書用「青蛙N號」來編號,實在是有點過分。
沈從文這個湘西人,看起來斯文溫和,其實骨子裡一腔湖南人的熱血和蠻勁,認準的事九頭牛也追不回。張兆和的拒絕,胡適的勸解,他都不管,仍一個勁的用情書轟炸意中人。他還為她著想,在情書裡還叮囑她不要因為幹擾荒廢了學業,弱弱的問一句,他難道沒意識到最大的幹擾來源是誰嗎?
在他自己都快絕望的時候,張兆和緊閉的心扉居然被炸開了一道縫,對人說:」自己到如此地步,還處處為人著想,我雖不覺得他可愛,但這片心腸總是可憐可敬的了。「
沈從文特意去蘇州看她,張家人對他挺友好的。二姐允和對他印象挺好,叫他到家裡玩,還叫妹妹去旅館看他,後來提起這段往事,允和也笑稱自己是「媒婆」。兆和的弟妹都很喜歡他,因為他會講故事。
兆和最終選擇接受沈從文,固然是由於」他的信寫得太好了「,也離不開家人的推波助瀾。
在蘇州住了一段時間後,沈從文帶著眷戀和希望離開了,臨走前特意叮囑兆和:「如爸爸同意,就早點讓我知道,讓我這個鄉下人喝杯甜酒吧。」允和幫他向父親提親,得到許可後,趕緊給三妹夫發了個電報,上面只有一個「允」字,一語雙關,既是同意的意思也是發信人的名字。兆和生怕她的沈二哥看不懂,偷偷又發了一封電報給他:「鄉下人喝杯甜酒吧!」
這場持續了四年的苦戀,終於通向了婚姻。在新婚之初,沈從文和張兆和一起喝著愛情的甜酒,有過一段快樂的時光。
結婚沒多久,沈從文回了一次湘西老家。對於一般人來說,分離意味著痛苦,可對於他們來說,分離帶來的甜蜜也許要大於痛苦,原因很簡單,一分開他們就可以痛快地寫情書了。而只有在信裡,他們的愛情才能保持著火一般的熾烈。
出現在信中的兩個人,完全是一幅膩味小兒女之態。誰能夠想到,一個知名的大作家,一個穩重的大小姐。愛情就是有這種魔力,可以讓再堅硬的人也能呈現出柔軟的一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