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才子佳人的故事,沈從文和張兆和就是其中之一。不論從哪個方面衡量,沈從文都是一代才子,他創造的《邊城》曾經風靡全國,影響了無數人。而他的夫人張兆和也是當時公認的佳人,曾經是中國公學的校花,追求者眾多,她最終選擇了沈從文,今天我們就說一說這對才子佳人的故事。
沈從文原名沈嶽煥,湖南鳳凰縣人,出生於1902年。因為家裡窮,沈嶽煥只讀了幾年私塾就被迫輟學了,後來為了餬口,來到舊軍閥的部隊當兵。因為性情耿直,不屑於逢迎拍馬,因此他在軍中幹了5年多時間,依然只是個大頭兵。1922年,20歲的沈嶽煥決定棄武從文,他脫下軍裝,借了點盤纏,隻身來到北京發展,為了表示自己從事文學創作的決心,他改名為沈從文。
雖然學歷不高,也沒有名師指點,但沈從文在文學方面卻頗有天賦,他創作的作品陸續被多家報刊採用,並得到了一些圈內前輩的認可。著名詩人徐志摩就對沈從文很欣賞,並把他推薦給了自己的好友胡適,胡適讀過沈從文的作品後對他讚不絕口,稱他為中國最有希望的小說家。當時胡適正擔任中國公學的校長,為了讓沈從文有一個穩定的創作環境,他特聘沈從文為該校的講師。
不料沈從文第一次登臺講課就出了醜,由於他當時已經小有名氣,因此慕名前來聽課的人很多。望著臺下黑壓壓的人群,沈從文緊張的好幾分鐘說不出話來,臺下的學生譏笑不已。呆愣的站立半天后,他背過身,提筆在黑板上寫到:「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學生們善意地笑了,寬容了他的驚惶。
當時張兆和就座在臺下,而且位置很靠前,本來她認為沈從文既然是胡適特聘過來的,水平肯定很高了,不料他竟把課講成了這樣。於是張兆和對沈從文的第一印象極差,認為他「不是個值得尊敬的老師,只會寫白話小說」。但沈從文卻對張兆和一見鍾情,並展開了瘋狂的追求。當時張兆和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家境也極好,因此追求她的人如過江之鯽,所以她並沒有把沈從文放在眼裡。
沈從文是一個很執著的人,認準了的事情決不輕言放棄,不管時間有多緊,每天他要抽空給張兆和寫一封情書,一堅持就是半年。最後張兆和不勝其擾,拿著這些書信直接去找校長胡適。她的本意是想讓胡適出面阻止沈從文,不料胡適看罷這些情書後一個勁地誇沈從文的文採,還要聯繫張兆和的父親給她當媒人,以便促成二人的好事。
那麼胡適為何要這樣做呢?一方面他確實欣賞沈從文,另一方面他從沈從文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胡適早年留學美國時,曾經瘋狂追求過一個名叫韋蓮司的青年女畫家,給她寫過一百多封情書。就在好事將近的時候,母親卻在老家給他定了一門親事,胡適侍母極孝,最後只得回國和江冬秀結了婚,這件事也成了他心中一個不小的遺憾。
如今的沈從文像極了當年的自己,因此胡適才決定要幫他一把。張兆和見胡適幫沈從文說話,很是無奈,但依然不打算和沈從文交往。之後的兩年多時間裡,沈從文每天都要雷打不動地給張兆和寫一封情書,其中有許多優美的句子,堪稱世上最美的情話,比如我們摘錄的這一段:「望到北平高空明藍的天,使人想下跪,你給我的影響恰如這天空,距離得那麼遠。我日裡望著,晚上做夢,總夢到生著翅膀,向上飛舉,便看到許多星子,都成為你的眼睛。」
沈從文的文採和痴情最終打動了張兆和,1933年9月9日,二人在北京完婚。婚後,寫出了世上最美情話的沈從文,卻把婚姻過成了一地雞毛。沈從文不善理財,為人又極為慷慨,因此儘管收入還算不錯,但家中卻沒有積蓄。孩子出生後,經濟狀況就更糟了,張兆和過慣了富家生活,從來沒有為錢發過愁,如今卻要被迫為每日的柴米油鹽精打細算,心裡很感委屈。
於是抱怨和爭吵就發生了,人在氣頭上往往會說一些過火的話,比如張兆和就說沈從文不知節儉,總是「打腫了臉裝胖子」,「不是紳士而冒充紳士」。這些話深深刺痛了沈從文的心,兩人的婚姻開始出現裂痕。一次沈從文去拜訪自己的老鄉熊希齡,在他家中遇到了自己的忠實粉絲高青子,高青子不僅對沈從文的小說如數家珍,而且穿衣打扮完全是按照沈從文小說《第四》中女主角的穿著來配備的。
張兆和晚年的時候曾回憶說:「高青子長得的確很美,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文藝青年,一張白白的娃娃臉,身材高挑,打扮時尚洋氣,一頭黑而光柔的頭髮,一點陌生羞怯的笑,給人一個優雅而脆弱的印象。」貌美如花,又善解人意,而且還對自己極為崇拜,沈從文感覺自己遇到了紅顏知己,最終做出了對不起張兆和的事情。
後來在友人的勸說下,沈從文決定向妻子坦白,並請求她的原諒。但張兆和不僅沒有原諒沈從文,反而帶著孩子回了老家。這下沈從文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每天給妻子寫一封長信勸她回來,但張兆和是一個十分驕傲的人,始終不願意原諒沈從文。
雖然最後在家人的不斷勸說下又回到了沈從文身邊,但婚姻的裂痕已經無法修補。直到生命終結,她也沒有真正原諒他。這世間有太多的紅男綠女來往穿穿梭,但經得起誘惑的婚姻卻屈指可數。妙筆生花的沈從文寫出了世上最美的情話,卻把自己的婚姻過成了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