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信信託急引戰投破兌付危局 欲68億元出讓控制權謀自救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周報

特約記者 陳風

種種跡象表明,華信信託或許已行至「賣身」求存都難的境地。

11月24日,銀保監會官網披露,對《中國銀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進行修訂,形成《中國銀保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下稱《辦法》)。

《辦法》最大亮點是強化信託公司股東的要求:一是強化非金融企業入股信託公司資質要求,對擬成為信託公司控股股東的非金融企業,在權益性投資餘額比例、盈利能力、淨資產比例等方面提出更嚴格的準入標準;二是強化股東入股資金來源審查要求,嚴格要求自有資金出資。

25日,粵財信託相關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辦法》已醞釀一段時間,主要目的是希望信託公司在引入新股東、轉型的時候要謹慎,要引入有利於信託公司回歸本源的股東,而不是借道搞融資的「野心家」。

這對於包括華信信託在內,急於引入戰投求流動性的信託公司而言,無疑有直接的影響。

19日晚間,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信信託」)再次發布延期兌付公告。公告指出,信託底層資產的清收處置時間和金額存在不確定性,引進戰略投資者、轉讓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等,涉及金融監管部門審批,綜合考慮自相關信託產品到期日起,延期八個月兌付。

「兌付延期本質上屬於產品違約了。首先要看雙方協議是否有約定。如果沒有約定,原則上雙方商議。」11月23日,萬商天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烽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

時代周報記者統計,從9月24日至今的2個月內,華信信託共發布17次產品延期公告,涉及華冠、華悅系列的27隻產品延期;在兌付4個信託計劃之後,還有23隻產品尚處於延期狀態。

11月17日晚間,華信信託在官網和微信公眾號上貼出一則關於徵集戰略投資者的公告。

公告稱,華信信託現面向全國徵集戰略投資者,擬引入單一或多家戰略投資者,引入資金34億-68億元,註冊資本增至100億-134億元,並附加了相應的其他要求。

18日,華信信託進一步透露,若此次單一戰投最高注資68億元,持有股份超50%,便可成為華信信託控股股東。

23日,中融信託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雖然今年5月的《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對信託牌照價值有一定衝擊,「但如果資產質地優良,仍然可以引進戰投。能第一時間引戰投,而不是處理資產,看來他們還是很有信心。樂觀一點,就像原來的中江信託一樣,戰投進入,穩妥處理負責兜底。最壞的處理結果就是清算項目底層資產」。

令人感到詭異的是,11月19日發布的華信信託延期兌付公告目前已刪除。

底層資產高度集中投資和地產

華信信託前身為1981年中國工商銀行大連市信託投資公司,是遼寧省唯一一家信託公司。

從2006年至2016年十年間,華信信託完成6次增資,註冊資本增至66億元。截至2020年6月末,其淨資產為119億元,管理信託規模492億元。

9月24日,華信信託發布了首個延期公告,涉及華信·華冠325號、華信·華悅18號集合資金信託,聲稱延長30個工作日兌付本金及收益,延期期間按原合同約定預期收益率計付收益。

用益信託網的數據顯示,華信信託違約產品中最新的是「華冠336號」和「華悅47號,「華冠」和「華悅」系列產品成立時間最晚的分別是「華冠368號」和「華悅55號」。

據華信信託相關公告,為了讓相關延期信託產品如期或提前兌付,華信信託正在多方面發力,包括清收處置信託底層資產;轉讓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引進戰略投資者。

截至發稿前,華信信託方面並沒有披露清收處置信託底層資產的進度。華信信託一直對外強調,「我公司發行和管理的全部集合資金信託,全部運用至底層運用企業,包含40家融資企業,抵質押物主要分布於大連、瀋陽、北京、上海4座城市。我公司相關信託計劃的權益合計約238億。」

華信信託暫未公布具體是哪些融資企業違約,並導致相關信託產品延期兌付。

時代周報據天眼查數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以華信信託作為質權人並處於「有效」狀態的股權出質企業有36家。

根據主業劃分有15家投資企業,10家房地產企業,3家農牧漁養殖企業、3家數控機械企業、2家商業賣場企業、2家貿易企業和1家藥品企業。

在這15家主營投資的企業中,跟華信信託有股權關聯的有2家公司,包括瀋陽品成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瀋陽品成」)和公司名看起來為實業公司,實則經營「項目投資」的西藏海涵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西藏海涵」)。其中,西藏海涵在華信信託和華信匯通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信匯通」)分別佔股4.48%、11.59%,實際上為華信信託股東之一。

華信信託2019年財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華信信託股東總數20家,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東分別為華信匯通、北京萬聯同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萬聯同創」)和瀋陽品成,分別持股25.91%、19.9%和15.42%。其中,華信匯通間接持有萬聯同創100%股權,總共持有華信信託45.81%的股權,為實控人。

11月23日,廣州一位信託分析師表示,如果信託產品的底層資產大部分是融資企業的股權出質,會存在較大風險。原因在於:其一,股權價值產生波動的市場風險,尤其是對上市公司而言,當股價下跌時,股東沒有辦法追加質押股票,此時風險較大;其二,出質人存在信用缺失下的道德風險,股權質押可能導致出質公司股東圈錢,甚至出現掏空公司的現象。

其次是在房地產行業,與華信信託有股權質押關係也有10家企業,與華信信託的信託資產行業配比呈正相關。

財報顯示,2019年華信信託的信託資產在房地產、金融機構、實業、基礎產業的佔比分別為29.68%、24.6%、14.67%、14.42%。其中,房地產行業的信託資產比重最高,達到182.8億元。

22日,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小房企熱衷找信託公司融錢,主要還是因為信託的資金用途管控會少一點,發行相對容易,而發行公司債以及其他債券,資金管控基本上都比較嚴格。」

對於這些中小房企與華信信託之間目前存在的融資債務問題,嚴躍進表示,中小房企質押給信託的資產質量和流動性,與房企的相關開發項目是關聯的。事實上,中小房企的樓盤項目如果在市場上沒有相對優勢,風險就可能會傳導給信託機構。

針對股權質押類信託產品,用益信託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喻智表示,「大概在2017年之前,股權質押類信託產品很常見,之後一段時間因為經濟下行加上股市暴跌,風險暴露的情況很嚴重。信託公司之後,在股權質押方面的產品就少了很多。」

自持金融資產難扭轉乾坤

近年,華信信託業績持續下滑。據百瑞信託對國內56家信託公司在銀行間市場披露的未經審計2020年半年度財報數據統計,2020年上半年華信信託以-5.55億元淨利潤位居倒數第二位。

在此次處理兌付危機的過程中,華信信託也提及轉讓其持有的金融資產,不過並未引起多大反響。

11月23日,廣東一位信託行業資深人士表示,轉讓信託公司自持金融資產存在合規性問題,不過目前來看,信託公司變現自持金融資產解決信託資產流動性問題還有操作空間。

目前,監管要求與信託公司的業務操作之間尚留有餘地。「比如,監管說過自己管理的多個信託計劃之間不能交易。但是又可以用受讓融資方債權的方式去解決。」上述信託行業資深人士補充道。

財報顯示,在自營資產經營方面,截至2019年期末,華信信託的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為26.5億元,自營股票投資期末數為31.1億元。

該信託行業資深人士進一步表示,「股票雖然流動性高,但是量太大著急著減持一定會砸盤,只能技術型的緩慢推出或者大宗交易。股權不存在公允定價,也就是說26億元長期股權投資存在不確定性,成交價有縮水可能。」

「因為剛兌不合規,走訴訟的時間更漫長,只能等清算。中間還可能牽扯其他優先債權人,最後信託公司自證勤勉盡責,這樣一來的話就只有分配處理後的信託資產了。」上述信託業內資深人士還分析說,「然而,26億元長期股權投資,31億元的自營股票是自有資產,和信託資產和產品沒有直接關係。」

引戰投才是王道

底層資產流動性出現問題,自有資產鞭長莫及。

對於華信信託選擇的紓困路徑,用益信託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喻智表示,因為信託公司本身想通過負債的手段獲取流動資金是受限的。除了增資、轉讓資產等形式,還可以向信保基金申請短期流動資金。

《信託公司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信託公司不得開展除同業拆入業務之外的其他負債業務,且同業拆入餘額不得超過其淨資產的20%。」

「更重要的是,同業拆借最長時間只有7天。」喻智表示。

上述路徑遠水難解近渴。目前,華信信託只有積極引進戰投以解決其資產流動性問題。

華信信託對於引入戰投,早有籌劃。據《大連日報》9月報導,有10餘家企業先後向華信信託拋出了橄欖枝,表示了強烈的投資意向,多家企業已進行了盡職調查,其中不乏全國優秀的企業集團,也有大中型企業組成的聯合體。華信信託還與其中一家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集團籤訂了增資協議。

有業內人稱,因涉及控股權問題,華信信託的相關增資一直沒有最後完成。此次華信信託突破常規,出讓控股權或可招得「如意郎君」。

相關焦點

  • ​華信信託急引戰投破兌付危局 欲68億元出讓控制權謀自救
    25日,粵財信託相關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辦法》已醞釀一段時間,主要目的是希望信託公司在引入新股東、轉型的時候要謹慎,要引入有利於信託公司回歸本源的股東,而不是借道搞融資的「野心家」。這對於包括華信信託在內,急於引入戰投求流動性的信託公司而言,無疑有直接的影響。19日晚間,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信信託」)再次發布延期兌付公告。
  • 董事長錘傷總經理背後:虧損、引戰,華信信託尚未走出兌付危機
    1月8日午間,華信信託發布聲明稱,董事長董永成現已刑事拘留。王瑾傷情穩定,正住院治療。當前公司全體工作人員狀態穩定,公司各項業務正常進行。在高管上演「全武行」背後,是華信信託密集暴雷,至今仍處於兌付漩渦中,欠著約70億元未還,去年11月公司宣布引入戰投。董事長與總經理矛盾何來?有業內人士稱,華信信託董事長和總經理可能就是對不良處置存在分歧,或是總經理向監管部門舉報了公司違法違規行為。
  • 華信信託關於信託計劃延期兌付的說明
    關於信託計劃延期兌付的說明受新冠疫情持續影響經濟、部分融資企業惡意賴帳等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融資企業未按約定償還融資本息,我公司管理的部分集合資金信託,根據現況以及合同相關約定,出現了延期的情況。目前,我公司註冊資本66億元,行業排名第十一位,2019年末我公司經審計淨資產123億元。我公司在不同風險情況下,公司自有資產評估為115-127億元。相關信託資產權益為238億,第三方機構在不同風險情況下作出評估分析的可回收金額為197-202億元。無論是公司自有資產規模,還是相關信託資產規模,都遠遠大於社會募集信託規模。
  • 雲南信託欲引入新戰投
    本報記者 萬佳麗 上海報導雲南信託正迎來變化的可能。《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獲得的消息表明,雲南信託正在考慮並嘗試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一位雲南信託的人士告訴記者,雲南信託有意引入戰投,以增強資本金實力。目前,雲南信託註冊資本金為12億元,處於行業中位數以下。這位人士稱,目前已經有意向企業展開了盡調。
  • 信託風險劣變啟示錄:華信信託「資金池」危局如何化解
    在風險難測的背景下,信託公司的動向也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11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深陷產品延期的華信信託股權拍賣再度因無人響應而慘遭「滑鐵盧」,且該公司4隻「資金池」信託產品已過了兌付的日期,但華信信託目前仍未發布兌付公告。
  • 華信信託董事長捶打總經理最新進展來了 引發矛盾或許是這個原因
    昨夜,一則華信信託公司董事長掄錘打傷總經理的消息在行業裡不脛而走。這一事件有了最新進展。據西崗公安分局微博消息,2021年1月6日17時許,西崗區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辦公樓內發生一起故意傷害案。經初審,犯罪嫌疑人董某成(男,64歲,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與王某(女,54歲,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因工作產生矛盾,董某成持械擊打王某致其身體多處受傷。
  • 董事長錘擊女總經理的華信信託:倆月前大規模延期兌付
    該公司初期5000萬註冊資本,至2019年年末,經審計淨資產為123億元。但這家公司也被稱為「最神秘信託公司」。幾個月前,有關該公司大股東佔款、資金被挪用、抽屜協議的傳聞甚囂塵上。從去年9月24日到11月3日,華信信託發生產品延期兌付事件,這期間發布了10多封公告宣布27支產品延期兌付。
  • 華信信託內訌背後:被指設70餘關聯公司倒款 信託資產湧向金融地產
    數據顯示,2017-2019年,華信信託與大通證券發生關聯交易的期末數分別為56.81億元、55.34億元、38.96億元,其與關聯方關聯交易金額保持在30億至60億元區間波動。對於上述關聯交易的內容,華信信託稱為認購關聯方大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通證券」)定向資產管理計劃,而大通證券則為華信信託控股子公司。
  • 華信信託董事長打傷總經理:年前多隻產品延期兌付 資金缺口達70億
    對於延期原因,華信信託稱是由於融資企業無法按期償還融資本息,導致信託產品按信託合同約定進入延期。  2020年11月3日至11日,華信信託宣布對「華信華冠323號集合資金信託」等進行信託資金的兌付及信託收益分配,彼時有數據顯示,華信信託尚有23隻產品未兌付,資金缺口約70億元左右。
  • 華信信託明確引戰條件 三家信託公司困局待解
    11月17日晚,一直謀求引戰的華信信託公布了引戰方案。華信信託發布《關於徵集戰略投資者的公告》稱,公司計劃引入1家或多家戰略投資者,引入資金34億-68億元,註冊資本增至100億-134億元。目前,華信信託面臨超過20隻產品延期兌付的局面。
  • 華信信託再次回應超20隻產品延期,「自信託產品到期日起,延期八個...
    今日,華信信託在官網網站發布公告稱,有部分媒體對該司延期產品存在誤讀,現正式聲明如下:1、若僅通過信託資產清收保障信託兌付,資金回籠時間較長。其中,華信匯通集團間接持有北京萬聯同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也就是說,華信匯通集團總計持有華信信託45.81%的股權,是華信信託的實際控制人。今年4月份左右,監管部門要求華信信託暫停業務,在資金池清理完畢之前不得新發產品。
  • 信託扎堆爆雷引發監管升級,川信、華信、安信等面臨存亡危機
    據四川信託此前公告看,公司管理的TOT類信託計劃總規模超過250億元,其中2020年底前將有近百億元的信託計劃集中到期。從《紅周刊》記者從四川信託多位投資人處了解到的情況看,四川信託方面近期提出了「主動管理型的風險項目按底層資產兌付」,但對此方式有不少客戶強烈反對,希望能夠按照委託人的財產份額實施統一兌付,並且能夠在2020年12月底之前啟動兌付。
  • 華信信託六旬董事長打傷總經理被刑拘 公司尚未走出兌付危機
    經初審,犯罪嫌疑人董某成(男,64歲,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與王某(女,54歲,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因工作產生矛盾,董某成持械擊打王某致其身體多處受傷。目前,王某正在醫院救治,犯罪嫌疑人董某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工作中。1月7日晚間有媒體報導,華信信託董事長董永成在大連辦公樓的電梯裡,使用錘子打傷其公司總經理王瑾。
  • 延期信託產品或再延期?華信信託最新回應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玉靜)自9月24日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信信託)在官網陸續披露27個信託產品延期後,第一批延期的信託產品已到約定的最晚兌付期限。根據華信信託此前披露的信託產品延期兌付日期,華信華冠325號集合資金信託(以下簡稱華冠325號)兌付日不晚於2020年11月10日,但截至11月11日記者發稿時,華信信託官網尚未就上述信託產品的兌付情況進行說明。對此,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致電華信信託官網聯繫方式,接聽人士表示,目前兌付情況以網站披露為準。
  • 董事長錘傷總經理背後:華信信託股權關係盤根錯節 激進擴張踩雷
    2007年銀保監會發布信託"新兩規"後,華信信託曾通過先將實業類資產轉到子公司名下,再讓子公司變為母公司的方式成功實現實業資產的剝離,以滿足監管要求。  然而在2017年後,公司收入結構發生明顯轉變,業績一路下滑。近期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華信信託的資金缺口大約在70億元左右。"為解決資金難題,公司先後採取股權質押、募集戰投等方式。
  • 「獨家」光大信託一政信項目產品兌付延期,規模超2億元
    記者 | 胡穎君2月27日,界面新聞記者獨家獲悉,光大信託-弘信6號基礎設施投資集合資金信託多期產品兌付出現逾期。增信措施方面,該項目以融資方新蒲經開投享有的對新蒲經開區管委會的應收帳款不低於8億元,向信託計劃進行質押,該應收帳款由新蒲經開區管委會與融資方新蒲經開投進行雙方確權,開展專項審計,並辦理相應的質押登記,質押率不超過60%。遵義市新區建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新區建設」)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 中國68家信託公司踩雷延期超級匯總!|中信信託有限...
    (2)青海省投危機事件:去年以來,青海省投深陷債務危機,截至2019年3月末,年內需償還有息負債196.16億元,逾期債務本金為67.87億元,其中逾期信託貸款17.62億元、明股實債15億元、銀行貸款13.91億元和貿易融資11.97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82%。目前青海省投的主體長期信用被標普下調至CCC+,被中正鵬元下調至BBB。
  • 又一信託平臺產品逾期,兌付危機如何收場?
    近日,又一信託平臺被爆出現兌付危機。 據悉,中泰信託——中泰·弘泰21號集合信託計劃(以下簡稱「弘泰21號」)共分四期成立,總規模2.6億元。
  • 三款產品陷入延期兌付風波 光大信託發生了啥?
    光大信託近日被捲入輿論漩渦,原因是多位投資者反映光大信託-信益21號信託計劃兌付延期。該公司網站顯示,信益21號近期發布了臨時信息披露,除此之外,智興5號發布了重大事項臨時公告,信益28號發布了臨時信息披露。據此前報導,智興5號和弘信6號也延期兌付。
  • 華信信託發生男董事長暴打女總經理血案 保不齊揪出驚天秘密
    近日,大連華信信託董事長用錘子把總經理王瑾打成輕傷一級,引發高度關注,而背後真相是什麼,更引人關注。 首先,這裡牽涉到大量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