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風險劣變啟示錄:華信信託「資金池」危局如何化解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商報

今年以來,信託產品兌付延期、「資金池」問題頻繁見諸報端,令信託行業風險曝光度快速提高。近日央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更是提到,少數信託公司已劣變為高風險機構,需要予以高度關注。在風險難測的背景下,信託公司的動向也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11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深陷產品延期的華信信託股權拍賣再度因無人響應而慘遭「滑鐵盧」,且該公司4隻「資金池」信託產品已過了兌付的日期,但華信信託目前仍未發布兌付公告。

3000萬股權無人「接盤」

二次登陸拍賣臺的華信信託3000萬股股權並未受到投資者青睞,再次處於無人問津的尷尬局面。11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上,大連坤達鑄鐵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坤達鑄鐵管」)持有的華信信託3000萬股股權二次拍賣依舊未果,最終慘遭流拍。

根據拍賣信息,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於11月15日10時至11月16日10時止(延時除外)對大連坤達鑄鐵管持有的華信信託3000萬股股權進行二次拍賣,這筆股權的評估價為5550萬元,起拍價為3538.125萬元,保證金為353萬元,增價幅度為2萬元(或其整數倍)。

這已經是上述股權第二次被拍賣。10月29日,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就決定對上述股權進行拍賣,彼時,這筆股權首次拍賣的起拍價為4162.5萬元,二次拍賣的價格相較首次拍賣出現縮水,打了8.5折,這筆股權首次拍賣時就因無人報名而最終流拍。

天眼查信息顯示,持有華信信託 10%以上股份的股東有三家,第一大股東為華信匯通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佔比25.91%;二股東為北京萬聯同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股份佔比19.9%;第三大股東為瀋陽品成投資有限公司,股份佔比15.42%。大連坤達鑄鐵管是華信信託小股東,持股比例為0.45%。2019年,大連坤達鑄鐵管已被最高人民法院公示為失信公司。

深受華信信託兌付事件的影響,此時拍賣該公司股權的交易也並不被投資者看好。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此次股權拍賣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本身交易對手早已陷入困境,去年就開始著手處置華信信託股權,今年開始拍賣的時候華信信託已經深陷產品延期兌付風波,市場傳聞四起,股權有價無市。至少得底層情況明晰後,價格合適才會有機構接手。

年內已有27隻項目現延期

華信信託成立於1987年,是遼寧省唯一一家信託公司,今年以來,華信信託深陷兌付危機,早在今年9月,一則「華信信託業務被暫停」的消息就在信託業引發波瀾,在隨後的9月24日-11月3日期間,華信信託相繼發布17份公告稱,由於融資企業未按期償還融資本息,導致信託產品按信託合同約定進入延期期間。這17份延期兌付公告總共宣布了27隻集合信託產品的延期兌付,這27隻集合信託產品中「華冠」「華悅」均具有「資金池」特徵。

作為融資類信託業務的一種,「資金池」信託業務一直以來備受市場詬病,往往會被認作是用來兜底掩埋「不良」的工具。而「資金池」信託業務的投向也較為模糊,主要泛指資金運用方式為組合投資的信託產品業務,其特點是泛資金投向,擁有多個大方向限定,沒有直接披露的投資具體標的,由信託公司自主管理。

以華信信託11月3日發布的延期兌付公告為例,華信·華冠336號集合資金信託資金運用方式為:受託人將信託資金以股權投資、權益投資、貸款、權益融資或其他債權等單一或組合方式運用於經營管理規範、具有較好成長性、收益穩定的企業或項目。受託人將信託資金投資於證券公司資產管理計劃、商業銀行理財計劃、資金信託及銀行存款等金融產品等。

11月3日-11日,華信信託在官網更新兌付信息,宣布對「華信·華冠323號集合資金信託」「華信·華悅42號集合資金信託」「華信·華冠324號集合資金信託」「華信·華悅17號集合資金信託」進行信託資金的兌付及信託收益分配,這也是華信信託陷入「延期兌付潮」後首次密集宣布成功兌付的產品。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另有4隻產品已過了兌付的日期,但公司方面並未公布相關信息。按照華信信託此前的公告承諾,華信·華冠325號集合資金信託兌付日不晚於11月10日,華信·華冠326號集合資金信託、華信·華悅43號集合資金信託、華信·華悅18號集合資金信託兌付日不晚於11月12日。但目前華信信託仍未發布這4隻集合信託產品的兌付公告。北京商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從華信信託客服處了解到:「目前上述4隻產品確實沒有發布兌付公告,我們也在等公司通知,並未接到更多最新消息,但也沒有接到不進行兌付的通知。」

一位信託行業觀察人士直言,華信信託「資金池」主要還是底層資產的流動性問題導致的產品本身延期。只要沒有足夠的流動性引入,延期動作會持續下去,直到產品底層現金流恢復或者額外的流動性注入。

資金缺口承壓難解

陷入兌付危機也讓華信信託新發產品受到了影響,2020年4月以來,除了一款慈善類信託產品外,華信信託再未有新產品公開發行。針對大規模信託產品違約、兌付原則和方案,一向三緘其口的華信信託在近日選擇了公開回應。

華信信託稱,根據後續各類資產的處置和回款進度,公司正在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信託產品兌付原則和方案,以保障廣大投資者利益。

華信信託此番公告表示:「我公司發行和管理的全部集合資金信託,全部運用至底層運用企業,包含40家融資企業,抵質押物主要分布於大連、瀋陽、北京、上海4座城市。我公司相關信託計劃的權益合計約238億。」不過,華信信託並未公布有哪些融資企業賴帳導致的項目延期兌付。華信信託還特別在公告中提到,「我公司不存在大股東佔款或資金被挪用情況」。

關於引進戰略投資者的進展問題,華信信託表示,引進戰略投資者是為增加公司註冊資本和淨資產,增加公司的現金流,提高公司抗風險能力,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利益。根據目前的監管政策,對新進股東資格有新的審核批准要求,並非一蹴而就。

針對後續兌付解決方案、引戰投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數次致電華信信託方面進行採訪,但電話始終未有人接聽。

信託公司「資金池」業務風險頻發也為行業敲響了警鐘,「在目前幾家出問題的信託公司裡,華信信託較為溫和,但如果「資金池」流動性出現問題則會演變成高風險。之前全國信託公司絕大多數業務都趨同,導致業績、創新等方面分化明顯,中小信託公司差異化競爭迫在眉睫。華信信託事件顯示出經濟周期業務判斷的重要性,在經濟下行周期,需要更多地關注資產流動性問題,收縮周期頂部資產配置、做逆周期業務調節、及時提升資本水平、加強流動性管理能力都是中小信託公司渡過寒冬持續發展的手段。」廖鶴凱如是說道。

相關焦點

  • 信託風險劣變啟示錄:訴訟纏身的安信信託何去何從?
    安信信託兌付問題爆發風險以來,信託行業保底「剛兌」的法律風向出現了明顯變化,也再次將信託產品如何打破「剛兌」的問題推向風口浪尖。在信託業觀察人士李奎霖看來,前幾年金融市場寬鬆時,一些信託公司為擴大業務,在募集資金環節給資金方出具「兜底函」「回購函」,是業內公開的秘密。金融機構以為自己掌握了真理,導致對金融市場的風險重視不足。2017年去槓桿以來,信託市場也發生了批量出現風險的案例,如安信信託這般。
  • 通過華信資金池業務叫停,看哪些信託產品容易爆雷
    來源:顧問雲在上周傳出華信信託據說高達40億元資金缺口的資金池業務被叫停之後,華信信託成為了當前最容易爆雷的信託公司(安信信託和四川信託已經爆了),和川信一樣,華信也是資金池業務出了問題。那麼,當下哪些信託產品容易爆雷,投資者見到之後要「繞道走」呢?
  • 延期信託產品或再延期?華信信託最新回應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11月12日,此前延期的三款信託產品也已到最晚兌付日。後續19款延期的信託產品也將於年底前陸續密集到最晚兌付日。對於上述27隻信託產品的投向,市場傳聞多稱為資金池產品。對此,一位信託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具體是不是資金池產品根據上述描述也不能判定,最終要看信託資金實際是如何運用的。近日,華信信託對其發行的信託產品的底層資產進行說明。華信信託表示,公司發行和管理的全部集合資金信託,全部運用至底層運用企業,包含40家融資企業,抵質押物主要分布於大連、瀋陽、北京、上海四座城市。公司相關信託計劃的權益合計約238億。
  • 華信信託董事長捶打總經理最新進展來了 引發矛盾或許是這個原因
    2020年4月,監管部門叫停了華信信託的「資金池業務」,華信信託也開始集中暴露風險並陷入困境。去年9月24日至今,華信信託陸續在其官網披露了27款信託計劃延期公告,延期原因均為,由於融資企業無法按期償還融資本息,導致信託產品按信託合同約定進入延期期間。截至目前,27款延期產品已兌付了4款。
  • 華信信託明確引戰條件 三家信託公司困局待解
    11月17日晚,一直謀求引戰的華信信託公布了引戰方案。華信信託發布《關於徵集戰略投資者的公告》稱,公司計劃引入1家或多家戰略投資者,引入資金34億-68億元,註冊資本增至100億-134億元。目前,華信信託面臨超過20隻產品延期兌付的局面。
  • 董事長錘傷總經理背後:虧損、引戰,華信信託尚未走出兌付危機
    「華信信託內部可能有矛盾甚至派系。」一位信託業資深人士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華信信託當前仍處於兌付漩渦中,公司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董事長來自大股東,王瑾是從公司內部做起。從時間線看,王瑾去年1月剛上任公司總經理,年內公司被暫停資金池業務並連續暴雷。日前王瑾被打傷後,也很快就有知情人士透露給了媒體。
  • 一家被叫停業務的信託公司 名字叫華信
    有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華信信託所有業務均已被叫停,其中,資金池業務在今年4月份前後被叫停,目前資金缺口高達40億元,華信信託方面正在籌集資金。 1.記者注意到,華信信託2018年年報提到:「2018年,大連銀保監局對公司開展了大客戶授信業務、資金池業務、信息科技、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等多項監管檢查。」 近日,有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華信信託資金池業務已經於4月份前後被叫停,無法續發。目前華信信託資金池業務資金缺口達40億元。 2.
  • 華信信託急引戰投破兌付危局 欲68億元出讓控制權謀自救
    《辦法》最大亮點是強化信託公司股東的要求:一是強化非金融企業入股信託公司資質要求,對擬成為信託公司控股股東的非金融企業,在權益性投資餘額比例、盈利能力、淨資產比例等方面提出更嚴格的準入標準;二是強化股東入股資金來源審查要求,嚴格要求自有資金出資。
  • 信託貸款資金購買自家前期發行產品 華信信託被罰50萬元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吳林璞7月26日,銀保監會網站公布了對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的行政處罰決定。大銀保監罰決字〔2019〕113號處罰決定書顯示,華信信託通過發放信託貸款形式,將信託資金用於購買本公司前期發行的信託產品,被銀保監會大連監管局罰款50萬元。
  • ​華信信託急引戰投破兌付危局 欲68億元出讓控制權謀自救
    《辦法》最大亮點是強化信託公司股東的要求:一是強化非金融企業入股信託公司資質要求,對擬成為信託公司控股股東的非金融企業,在權益性投資餘額比例、盈利能力、淨資產比例等方面提出更嚴格的準入標準;二是強化股東入股資金來源審查要求,嚴格要求自有資金出資。
  • 資金池信託緣起何處,判定標準、監管現狀如何?
    同樣的,也引發了關於資金池信託的討論。在最近的業務交流中,筆者也陸續收到了投資者關於資金池信託的提問和留言。現實中由於資金池信託給出的較高的業績比較基準(預期收益率不合規)以及模糊的底層資產,使得投資者購買此類產品的時候往往意願強烈但是猶豫不決,處於一個兩難的困境當中。
  • 信託扎堆爆雷引發監管升級,川信、華信、安信等面臨存亡危機
    記者了解到,在目前爆雷的信託公司中,安信信託(600816,股吧)的重組進展最快,但接近面值的股價讓其保殼壓力很大;四川信託的資金缺口可能超300億元,因其交易對手不乏有中小城農商行,目前被牽扯進多宗訴訟中;華信信託則選擇通過「引進戰投+出售資產」的方式來化解危機,有意向外出售旗下大通證券股權。
  • 華信信託關於信託計劃延期兌付的說明
    關於信託計劃延期兌付的說明受新冠疫情持續影響經濟、部分融資企業惡意賴帳等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融資企業未按約定償還融資本息,我公司管理的部分集合資金信託,根據現況以及合同相關約定,出現了延期的情況。因為我公司信託資產權益遠大於社會募集信託規模,而且自有資產規模較大,所以投資者不必擔憂信託產品的安全。以2020年3月31日為基點,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的一家完成對我公司的自有資產和信託資產評估分析工作。我公司自有資產和信託資產是充實的,信託資產普遍存在抵質押等擔保措施。
  • 董事長錘擊女總經理的華信信託:倆月前大規模延期兌付
    但這家公司也被稱為「最神秘信託公司」。幾個月前,有關該公司大股東佔款、資金被挪用、抽屜協議的傳聞甚囂塵上。從去年9月24日到11月3日,華信信託發生產品延期兌付事件,這期間發布了10多封公告宣布27支產品延期兌付。延期原因都是:由於融資企業無法按期償還融資本息,導致信託產品按信託合同約定進入延期期間。從官網披露的兌付公告來看,只有4支後續完成兌付。
  • 華信信託六旬董事長打傷總經理被刑拘 公司尚未走出兌付危機
    經初審,犯罪嫌疑人董某成(男,64歲,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與王某(女,54歲,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因工作產生矛盾,董某成持械擊打王某致其身體多處受傷。目前,王某正在醫院救治,犯罪嫌疑人董某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工作中。1月7日晚間有媒體報導,華信信託董事長董永成在大連辦公樓的電梯裡,使用錘子打傷其公司總經理王瑾。
  • 華信信託董事長打傷總經理:年前多隻產品延期兌付 資金缺口達70億
    對於延期原因,華信信託稱是由於融資企業無法按期償還融資本息,導致信託產品按信託合同約定進入延期。  2020年11月3日至11日,華信信託宣布對「華信華冠323號集合資金信託」等進行信託資金的兌付及信託收益分配,彼時有數據顯示,華信信託尚有23隻產品未兌付,資金缺口約70億元左右。
  • 曝信託公司逆勢發行資金池產品「無法監管」
    有信託公司逆勢發行資金池產品竟然「無法監管」?各地監管政策的不統一正在引發信託公司在不同市場間的套利行為。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發現,註冊在西北、東北、華南等地的信託公司,不顧「資管新規」壓降資金池類業務的監管要求,在北京、上海等地區大規模銷售資金池類產品,有信託公司的「資金池」業務規模在過去一年內逆勢增長近200%。「資金池產品的收益率固定、期限靈活,投資者比較熟悉,所以好賣。
  • 四川信託產品接力爆雷,兌付危機如何化解?
    在6月12日這次小範圍溝通會上,四川信託監事會主席孔維文向投資者釋放出來的信號如「驚天大雷」:四川信託資金池業務目前遇到流動性問題,「目前出現的缺口在30億~40億」,目前正在考慮處置資產和引進戰投。6月15日,數百名投資者前往四川信託總部,向四川信託高管、四川省銀保監局以及四川省金融監管局相關領導反映情況。
  • 全面剖析信託行業及68家信託公司(2020年版)
    這主要是因為資管新規給了資金池業務兩年過渡期,使得一些信託公司利用TOT(信託中信託)或TOF(信託中基金)的形式繼續開展資金池業務,並造成了一系列整頓壓力。另外北方信託2019年淨利潤同比同樣大幅下滑。2020年7月9日,天津銀保監局批覆北方信託總經理韓立新擔任北方信託董事長任職資格(9月14日正式升任)。5、華信信託:最神秘的信託公司,近年業務困境突出2020年4月華信信託資金池業務被暫停,據悉其資金池業務的缺口達40-45億元。
  • 華信信託內訌背後:被指設70餘關聯公司倒款 信託資產湧向金融地產
    董事長持械打傷總經理背後,中國科技新聞網發現,華信信託自2015年後業績一路下滑,同時期卻與控股子公司大通證券頻繁發生關聯交易。此外,華信信託還被指參與設立多家公司進行倒款。資金真實流動情況存疑。2020年,華信信託業務曾一度被暫停,信託資產處置變現成難題,華信信託到底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