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配》姐妹篇:《天仙緣》亮相,董永七仙女的愛情結局喜人

2020-12-25 金秋情感苑

文/金秋情感苑

作為一個本地人,對本地的風景,內心或多或少都很淡然,以為熟悉,缺少了神秘感,近處無風景。

然看了大型仙幻情景劇《天仙緣》後,我改變了這種成見。

《天仙緣》與桂林的《印象劉三姐》風格相近,都是實景演出,但比劉三姐在燈光、舞蹈、服飾上,更炫麗多姿,更令人震撼。

趕在氣溫降至零下之前,我和先生在12月的第一個周末,下決心去看了這場戲。

走進東臺西溪董永七仙女文化園,說實話,剛進大門,就被驚到了,這裡的變化太大了,眼前古香古色的建築,完全是條古代小街,讓人疑心穿越到了東漢,這演出還沒開始,就一腳踏入了董永的朝代了嗎?這代入感也太強了吧!

趁著演出前的空閒,我和先生在小街內逛了逛。每家小店前都有一位身著漢服的導購小姐,對著過往的顧客禮節性地招呼:歡迎光臨!

這些小店有部分陳設的是本地特產,繡花鞋店,陳皮酒店,二胡店等等。小街不長,卻也縱橫交錯。

店旁掛著的燈籠,獨軲轆車,作裝飾用的草帽,或站或立的古裝人像雕塑,招徠顧客用的小旗,繁體字的店面橫匾,無一不滲透著古代的氣息,站在小街通道遠望,那店旁掛著的燈籠散發出微微的光,給夜色籠罩中的商街增添了一份跨越時空的錯位感。

從古代街道逛到現代裝備的劇場入口前,才恍惚又穿越回來。我們檢票入場。饒是本地人,對這裡的大變樣也是稀奇得很。

鳳凰池前原來的開闊地,變成了現在的觀眾席,鳳凰池正北仍然是摹雲閣——文化園的坐標建築,一棟飛簷的三層高樓,鳳凰池的東西兩側新建了高大的像城堡般的建築,這裡應當是燈光造景的後臺。

沒有燈光時,眼前的一切沉浸在夜色裡,靜默著,絲毫不起眼。待演出開始後,在五顏六色的燈光照射下,這裡的水、臺、柱、樓,甚至觀眾都成了劇情中的道具。

《天仙緣》的演出,無論從聲、光、樂、服飾、造型、演員、故事情節、背景,都堪稱大片,與春節聯歡晚會的實景演出不輸上下。

整場演出看下來,就兩個字,驚豔!

01《天仙緣》對神話故事作了改編

神話故事《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因在天宮孤獨寂寞而思慕人間生活,一日隨六位姐姐去往凌虛臺遊玩的路上,偶見下界年輕的董永在賣身葬父,七仙女被他的孝賢忠厚所打動而萌生愛意,不顧天宮戒律森嚴,偷偷下凡與董永結為夫妻,並幫助丈夫成功贖身。

而《天仙緣》是在《天仙配》劇情的基礎之上,根據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增加了玄的神話故事。細節方面也有所不同。

董永賣身為奴,在鹽場為救小鹽工遭曹員外鞭打,被下凡人間遊玩的七仙女俠義相救。

之後二人在上元節燈迷會上進一步相識相愛。二人結為夫妻後,七仙女栽桑養蠶織布,一個月織得三百匹彩錦,終於為董永成功贖身,可七仙女卻因日夜操勞過度,而香消玉殞。

換回自由身的董永悲痛欲絕,他的痴情幻化成神秘的魔力,在老槐樹的幫助之下,七仙女的元神得以聚合,重喚新生,董永七仙女二人歷經磨難,終於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天仙配》最後以七仙女被天帝抓回天界,夫妻二人永分離的悲劇結束,《天仙緣》最後是夫妻二人大團圓的結局,是喜劇。

02表演形式新穎別致

《天仙緣》的整場表演,因故事情節的變換,而一幕幕舞臺景致也隨時更新,每一場表演有一個主題,所有的背景、服飾、人物、道具都會隨著劇情的變換而變換。

表演過程中,演員常常會跑到觀眾席前與觀眾互動,把觀眾代入到劇情中去。演出開始前,演老槐樹的演員在觀眾席前,先來了番賣萌魔術熱身,老槐樹的裝扮還真是維妙維肖,非常像一棵老槐樹;

七仙女下凡後,拎著花籃飛到在觀眾席上方撒花,引來觀眾陣陣興奮的尖叫;

曹員外的爪牙舉著賣身契來到觀眾席前,找人「賣身」,我們坐在第一排,被他們看中了,伸出賣身契示意我們在上面摁手印,先生樂呵呵的配合了,我想拒絕,那人十分兇地朝我「嗯?」了一聲,那一刻,我覺得他真是地主老財的爪牙,只好摁上紅手印,把自己「賣了」一回。

董永七仙女拜堂成親時,有演員到觀眾前灑喜糖。

這所有的一切,讓觀眾置身其中,覺得自己也成了這劇中的一員,也是這個舞臺上的一份子。

03演員們非常敬業

演員們就近站到觀眾席前表演時,能看到他們穿得非常單薄,有的男演員還露著胳膊。為了展現出水中倒影之美,多數演員表演都必須踩在鳳凰池的水裡完成。

當天氣溫最高個位數,夜間零度左右,觀眾們坐在露天劇場看戲,羽絨服帽子裹得只露出眼睛,還凍得瑟瑟發抖,不用說那些演員有多冷了。

可演員們個個十分敬業,冒著嚴寒,腳下踩著溼鞋,沉浸在劇情中表情輕鬆而自然。最後出來謝場時,個個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04聲光為實景劇增色

《天仙緣》是由東臺市董永七仙女文化園有限公司和北京龍影威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大型實景旅遊秀。由國內「威亞教父」徐龍濤擔任總製作人,北京電視臺項目製片人韓蒙擔任總導演,「文華獎」等九項國家級金獎獲得者郭爽擔任舞蹈總監,多次獲得國家燈光設計獎項的劉陽擔任燈光總設計。

舞臺背景利用文化園的亭臺樓閣、河水、植被等實景為基礎,結合燈光秀、威亞秀、雷射秀、網幕、水幕、霧森、花燈船、歌舞表演、煙火進行綜合藝術呈現。水、陸、空全方位打造出美輪美奐,天上人間如入仙境的震撼場面。打造出了渾然天成的水邊舞臺和空中立體舞臺的視覺效果,給在場觀眾以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一場震撼人心的藝術盛宴。

那美如仙境,不斷變幻的場景,精彩絕倫的表演,徹底徵服了在場觀眾,最後摹雲閣上空升起了五光十色的煙花,炫麗耀眼的煙花也點燃了觀眾的激情,觀眾席上空響起了一片整齊有序的掌聲。

我是@金秋情感苑,一位愛讀書,愛寫作的天秤座女子,與你聊人生情感,說人間百態,歡迎關注或點讚,讓我知道你來過!

相關焦點

  • 「牛郎織女」和「董永七仙女」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傳說故事
    小時候就一直聽老人講農曆七夕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但是很多人容易把「牛郎織女」的故事和「董永七仙女」的故事相混淆。很多人會說七夕到了,董永和七仙女又要相會了,但是其實這並不正確。「董永七仙女」和「牛郎織女」完全是兩個故事,他們的故事起源和情節都不同,只是都是仙女愛上凡人男子的美好傳說,所以人們容易搞混。牛郎織女的傳說是這樣的:從前有個叫牛郎的男子,家裡條件不好,隨哥哥嫂子一起生活,但是哥嫂對他並不好。牛郎就和家裡的一頭老黃牛感情深厚,沒人的時候就和老黃牛說心裡話,而老牛似乎也能聽懂牛郎所說的話。一日牛郎正忙,老牛突然開口說話了,把牛郎下了一跳。
  • 去江蘇東臺西溪,見證旅途中的愛情
    碰巧這一次,和夥伴們一起遇見《天仙緣大型仙幻實景秀》的演出,見證了旅途的愛情故事,是一次很圓滿的旅程,值得被記錄!怎麼「花式過小長假」成為最近大家閒聊的熱議話題,經過預演階段的旅遊達人、抖音網紅打卡,線上的各種花絮流出,天仙緣公演「仙幻之夜」成為市民大眾翹首以盼的節日驚喜。而公演期間強勢助陣的明星、音樂人陣容更是將大眾的期待推到頂點!
  • 七夕鵲橋相會是"董永七仙女"還是"牛郎織女"?(圖)
    對此,有網友發帖問:七夕鵲橋上相會的是「董永七仙女」還是「牛郎織女」?一部分網友認為是一回事,而另一部分網友則認為不是一回事,雙方由此引發熱議。  現代快報記者搜尋發現,這一爭論由來已久。專家表示,「牛郎織女」和「董永七仙女」不屬於同一個故事,兩對人物的起源年代、情節、結果都不相同。但故事闡述的中心思想是有一定關聯的,皆為反映古代人們對自由愛情、男耕女織、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的嚮往。
  • 大型仙幻實景秀《天仙緣》震撼來襲!
    講述了董永和七仙女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董永在奸佞惡徒面前剛正不阿七仙女為愛冒險無所畏懼這份愛不僅包含兩情相悅情投意合更是對正直良善之舉的深情禮讚>作為江蘇省首部超現實飛天仙幻實景劇《天仙緣》汲天地之靈氣,取自然之大成以愛情傳說為載體,現實和神話相結合集自然景觀、現代化高科技
  • 天仙配為古代男人在愛情資源配置極不均衡情況下提供了幻想對象
    (天仙配劇照)(一)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中國流傳極廣的牛郎織女「天仙配」的故事,雖然只是一個神話傳說,但卻包含了深刻的民間生活內容。(黃梅戲《天仙配》)(二)另一個版本:蠶仙子和小黃牛有專家考證,脫胎於牛郎織女鵲橋會傳說的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則演繹了這個神話故事的另一個版本。
  • 東臺西溪天仙緣人氣持續飆升 草市街128種美味小吃香飄十裡
    中國江蘇網1月2日鹽城訊 草市街、董永七仙女文化園、犁木街、海春塔苑,人潮湧動,川流不息。草市街遊客服務中心裡,前來充值的遊客排起了長龍一般的隊伍,東臺西溪天仙緣到處充滿了新的氣象。    夜幕降臨,夜色中的天仙緣更是驚豔動人、色彩斑斕,道路兩旁各種亮麗奪目,璀璨耀眼的燈組將美麗的天仙緣裝扮的絢麗多彩。
  • 鹽城東臺稻田現「董永七仙女傳說」畫
    近日,江蘇鹽城東臺市五烈鎮現代農業示範園內,航拍鏡頭下的「董永七仙女傳說」稻田畫充滿著古典神韻。東臺西溪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董永傳說的發祥地,當地據此創作的4幅稻田畫佔地50畝,分別是《邂逅》《成親》《織錦》和《夢圓》。
  • 古代神話人物雕刻 大型石雕董永七仙女的相傳 牛郎織女雕塑
    說到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傳說,置信大家也並不生疏。七仙女是天上的神仙,董永是一個凡人,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董永七仙女人物石雕-凱巖石業石雕董永賣身葬父,來到傅家灣給傅員外幫長工。勤勞百而仁慈的董永,被天上王母娘娘的第七個女兒(七仙女)所打動,因此七仙女嚮往人世自在的生活和純真的美妙愛情,來到人世與董永在「槐蔭樹」下結為夫妻,並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叫董仲。後來的王母娘娘,將七仙女召回天上,只剩下董永和孩子,只能在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一家才能團聚。
  • 那些人仙相戀的故事:天河配、天仙配、天緣配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流傳了數千年,依然優美動人。在影視和戲曲作品中,也有不少關於平民與仙女戀愛的題材,除了牛郎和織女,還有董永和七仙女,崔文瑞和張四姐。  市民高大航的家庭曾被評選為瀋陽十大魅力家庭中的「收藏之家」,在他的藏品中,便有一系列與「七夕」有關的收藏,高大航發現,每件藏品上,都印著三個小字「天河配」,他拿著藏品來到報社求教:「很多人認為七夕是天仙配,但這上面怎麼印成了天河配?」
  • 東臺西溪,流傳著董永七仙女的愛情故事,七夕遊玩的美麗聖地
    原來,傳說中的西溪是七仙女與董永相依相存的地方,美好的愛情故事也一直在這裡流傳,這兒有當時的傅家遺址,就在西溪古寺,泰山寺的門前。每當七夕節的時候,都有很多情侶們聚集在這裡欣賞美景,十指相扣聽著說書人講著溫婉美好的愛情故事。
  • 首屆天仙緣小鎮國潮七夕季在東臺西溪浪漫綻放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 李夢瑩)8月3至8月4日,江蘇廣播首屆天仙緣小鎮國潮七夕季在東臺西溪舉行,150對夫妻緣聚西溪,共同打造了一場純正的漢式集體婚禮。活動持續兩天,現場還設置了啤酒音樂節、七夕相親角、金婚惜緣典禮等豐富的內容,吸引了來自周邊區域的數百名遊客來此參與活動,共度浪漫而有趣的七夕。
  • 重溫《天仙配》,七仙女怎麼會愛上這麼虛偽討人厭的董永?
    前段時間,因為群裡的小夥伴聊董永和七仙女,聊起他們最後的結局,好像是七仙女被剔去仙骨成為凡人,但是有一版的董永特別虛偽,明明玉帝給了他們另一個選項,讓董永修煉成仙,結果董永卻假惺惺地表示不想浪費與娘子恩愛的時間去修煉,於是讓七仙女去忍受巨大的痛苦來剔仙骨……於是我好奇地去翻來2007年楊子黃聖依主演的這版《天仙配》來看。
  • 七仙大福村·東方情源地揭牌暨東方情源愛情文化品牌系列活動發布
    南京江寧七仙大福村作為董永和七仙女民間愛情文化的起源地,與「我們的節日·七夕」文化元素十分契合。近年來,南京江寧七仙大福村圍繞七夕傳統文化,重點打造七仙文化與鄉村旅遊、養生度假和美麗鄉村示範區等,已成功建設成為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遊區。
  • 盤點八版七仙女,還是霍思燕的最經典,楊子版董永讓人哭笑不得
    講述七仙女與董永曠世奇緣、人仙之戀的故事《天仙配》流傳至今,家喻戶曉,今天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影視劇中的七仙女。1956年黃梅戲曲電影《天仙配》《天仙配》原本是黃梅戲曲目,著名橋段《夫妻雙雙把家還》大家耳熟能詳,而最早的影視作品《天仙配》也是黃梅戲曲電影,影片在1956年由上海製片廠製作出品,是一部黑白電影,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成為了影史上第一個七仙女,同為黃梅戲戲曲演員的王少舫成了第一個董永,劇中七仙女並未全部出現,只出現了七仙女的一個大姐。
  • 四版七仙女扮演者:林依晨70分,黃聖依80分,最後一位比霍思燕美
    2.黃聖依《天仙配》是2007年拍攝的,由神話小說大師周濯街的小說《七仙女正傳》以及民間傳說《天仙配》的部分故事聯合改編而成。裡面的七仙女由黃聖依飾演。那時候的黃聖依滿臉的膠原蛋白 ,如水的眼神,笑魘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