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提示:孩子是不是當領導的料,小時候就能看出,不用等長大

2020-10-03 父母講堂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是拿破崙激勵士兵的一句名言。現在也可以勇於,不想當領導的員工不是好員工。其實做領導,考驗的不是業務能力,而是一個人思維、眼界、擔當和領導力。所以當領導的人,無論從權利、福利、還是社會地位上都更加優越

但成年人都知道,並不是誰都能當上領導!那如何判斷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當領導的料呢?李玫瑾教授曾在演講中說過,小時候就能看出來,有一類孩子特別令家長頭疼,卻是當領導的料。家長不要埋沒了!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也是研究生導師,對於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都有比較深入的研究。所以她經常在講座中分享如何培養孩子性格、分析孩子性格的知識。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下李玫瑾教授的觀點。

李玫瑾教授談到真正當領導的人業務能力都不太強,但他知道每個人都有什麼脾氣!並強調真正當領導的業務也不能太強,如果太強的話就覺得別人做的都不如自己。結果弄半天,自己累夠嗆不說,還鬧個人緣不好

所以真正當領導的人業務能力都不太行,這讓他們很謙虛,就很尊重做業務的人。同時他又會觀察人、了解人、跟別人很熟,很會打交道。而這種當領導的人,其實在孩子小時候就能表現出來。這樣的孩子有這幾個特點,小嘴巴巴、聰明伶俐但學習成績一般、就喜歡關注別人的情緒

每天就關注老師今天穿什麼衣服?老師今天高不高興?這個同學上課有沒有搞小動作?因為把專注力都用在了關注他人情緒身上,所以這些孩子雖然聰明,但很難將注意力集中與學習上,所以讓很多家長頭疼。但他們雖然成績一般,但將來很可能成為大領導。

如果你發現自己家的孩子,確實是這個類型,先不要打罵、衝他吼,或許你打壓的方式最終會埋沒一個領導界的天才,你要學會正確引導。心理學家將人類的性格分為四大類,領導型、親切型、表現型和思考型。

如果你家孩子性格外向,喜歡與他人溝通,喜歡關注別人情緒,在孩子中還常常充當領頭羊的角色,那麼他就是領導型的性格。但是這種性格的孩子,也可能出現不達目的不罷休、不尊重他人、叛逆的缺點,建議做好這幾點幫孩子完善領導型的性格。

一、給孩子創造鍛鍊領導力的機會

其實領導力在西方是非常注重的一項品質!在2000年,曾經加州大學的學者針對北美學生領導力做過一項調查,發現每個孩子都有成為領導者的可能,同時領導力每個孩子都應該具備,但好在領導力可以是被教育出來的。

比爾·蓋茨的父母在他小時候,就給他經常創造展示自己、鍛鍊領導力的機會。我們家長平時可以通過一些團體活動鍛鍊孩子,比如旅行前試著讓孩子做旅行攻略;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家裡做客;邀請小朋友一起去野遊或者參加夏令營等等。

二、教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當然發現了孩子領導型的性格,鼓勵孩子多參與團體進行鍛鍊以外,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非常重要。這才能完善他不考慮他人情緒這一缺點!一個真正的領導者,就要像前面李玫瑾教授提到的謙虛、了解別人情緒、懂得與他人溝通。

有遠見的父母尤其會在這方面,下更多的力氣,我建議平時可以用一些情商提升的繪本,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學會與他人相處

三、全情商的培養

如果孩子真是當領導那塊料,自然不能僅僅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而應該進行全情商培養。因為領導需要洞察力、決策力、用人能力,這對於眼界和情商甚至是財商、逆商都有高要求。而這些重要能力的形成卻在兒童時期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每個孩子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我們父母需要做的是發現孩子的特長,然後幫他誇大自己的優勢,完善自己的缺點。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能看出,特徵很明顯
    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很正常,不過,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讀書,有的孩子仿佛天生就是為讀書而生,別人需要學好久背好久的問題他們好像看一遍就會。而有的孩子即使再努力學習也始終攆不上他們。這樣的孩子是不是就不是讀書的料呢?我們都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
  • 李玫瑾提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
    李玫瑾提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主要看這3方面導讀:在中國的家庭裡,父母們都尤為看重孩子的學習問題,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好了,以後才能夠出人頭地,因此,會不斷地對孩子施加壓力,讓孩子好好學習,但是,有時候,孩子的學習就是上不去,這也是讓很多家長糾結和頭疼的事情。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了,不用等長大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了,不用等長大讀書學習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現如今這個社會,很少存在「讀不起書」這個現象,只有「樂不樂意讀書」這個現象。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
  • 李玫瑾提示: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不用等他長大
    我在寶媽群中,會發現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問題,自己家的孩子平時看機靈的,但是好像學習方面並沒有什麼突出表現。 難道自己家的孩子真的不是學習的料嗎?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一眼就能夠看出來,不用等孩子長大
    父母都知道成績並不是衡量一個孩子的唯一標準,但是每一個父母面對孩子學習時還是會無法避免的焦慮感,多少父母因為孩子不好好上課、不用功寫作業、成績不好等問題氣到捶胸頓足。圖片來源網絡,侵則立刪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小時候就可以看出端倪
  • 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小時候的眼神中就能看出,不用等到他長大
    聽完阿姨的話之後,我一下就想起來李玫瑾教授在很多講座中說過的一段話,她說:小時候特別活躍的孩子,學習都不會太好。還強調說: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小時候的眼神中就能看出來。李玫瑾教授說,有種孩子眼神是不太跟人對視的,比較安靜,給個玩具就能坐著玩一天,這種孩子屬於學習的料,社會性不高更適合做一些研究。
  • 李玫瑾坦言:娃是不是學習的苗子,從眼神能看出一二,不用等長大
    孩子適不適合學習,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了?說實話,當我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內心是不太相信的。學習是一件非常困難且複雜的事情,怎麼可能從一個眼神就能看出孩子適不適合學習。不得不說,有時候真的能從眼神中看出一個孩子是不是學習的苗子,不用等長大。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不用等10年後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王女士在為兒子的小升初而到處奔波,就是想要自己的兒子能上最好的小學,不在起跑線上就輸給別人。,不用等十年後再看,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了。從這三個方面能看出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1、提到學習就不開心有部分孩子對學習這兩個字是很反抗的,只要聽到父母喊他去學習整個人的心情和狀態都變了,可能前一秒還在很開心地玩耍,下一秒一聽到&34;整個人的臉色都不對了,就是有這麼強大的牴觸情緒,這樣的孩子就不是學習的料。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料,不用等長大,幼兒園的時候就能看出來
    事實上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有些時候不論我們怎麼努力地培養孩子,孩子和學霸之間就是有很大的差距,就像是命中注定一樣,直到不久之前看完李玫瑾教授的講座,我才恍然大悟。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上表示,學習並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也並不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但是學期確實是最簡單、最好走的一條道路,而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其實也不用等長大,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主要體現在這3個特徵上。
  • 活潑的孩子學習好?李玫瑾:娃是不是學習的料,不看性格看眼神
    文/麗麗育兒達人每個孩子是不同的,有些孩子活潑,有些孩子安靜,不過學習這件事,可不是看孩子活潑還是安靜的。李玫瑾教授曾說:娃是不是學習的料,不用等十年後,從眼神就能看出來。:娃是不是學習的料,不用等10年,從眼神就能看出來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裡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娃的眼睛裡就能看出來。
  • 李玫瑾: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可看出,有明顯特徵
    :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可以看出,有明顯特徵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研究了很多年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對於孩子的心理了如指掌,也很會教育孩子。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是從孩子幼兒園時期就可以看出來的,因為他們身上會有非常明顯的特徵。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聰不聰明,不用等長大,從手指就能看出端倪
    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智商無疑是孩子嶄露頭角最重要的一個能力,為此家長們也是在不斷努力著,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超高的智商,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輾壓群雄,但是也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聰不聰明,長大後才能看出來,所以小時候的培養並沒有什麼意義,但真的是這樣的嗎?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幼兒園就能看出,主要看這3點
    導語:有些家長提起來孩子學習的時候,就特別憂心,他們總說自己的孩子很調皮,不是學習的孩子,將來不知道怎麼辦。家長常常說自己的孩子不會學習,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比較笨,在上課的時候不能夠及時地把老師說的知識學會。其實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這個孩子以後會不會學習。
  • 李玫瑾:孩子聰明與否,從手指就能看出端倪,不用等長大
    每一個孩子出生,家長都希望孩子將來是一個聰明的人,所以多給孩子找了各式各樣的培訓方式,希望孩子將來聰明,學習上不用操心。李玫瑾:孩子聰明與否,從手指就能看出端倪,不用等長大李玫瑾,我國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家,她對育兒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李玫瑾教授也認為:孩子是否聰明,其實從手就可以看出來。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出端倪,不用等長大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長大後能出人頭地。但我們如何去判斷孩子聰不聰明呢?有的人說孩子愛笑聰明;還有的說孩子耳朵大聰明,其實這些都很片面,根據研究發現真正能看出孩子聰明與否的地方就是「手」!
  • 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李玫瑾:不用等他長大,看眼神就行
    古有先生私塾教學,現有學校老師傳道,從古至今,我們都是一個注重知識學習的社會,肚子裡有多少墨水,就能書寫多少壯闊的人生。在以前可能有很多孩子因為家庭原因從而放棄求學之路,但是現在國家有九年義務教育,和很多政策補貼。能保證每個孩子都可以進行學習,但是並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歡學習。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不用等10年後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王女士在為兒子的小升初而到處奔波,就是想要自己的兒子能上最好的小學,不在起跑線上就輸給別人。王女士聽說如果兒子通過入學考試就能進那所最好的小學,所以王女士在那個假期就開始督促兒子準備入學考試,王女士每次都得哄著兒子看書,可是兒子一讀書眼睛就開始流淚,好像對他來說讀書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不用等十年後再看,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了。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特徵很明顯
    李玫瑾教授表示:「並不是學習不好就不聰明,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考試,難道孩子只有學習這一條路,學習音樂美術這些的孩子就沒有未來了嗎?」李玫瑾教授的女兒,上學時,數學成績非常糟糕,有一次考試只考了15分,而回到家,李玫瑾教授並沒有發脾氣,而是對孩子說:「沒關係,我們以後選擇沒有數學的專業就好了!」
  • 李玫瑾提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主要看這3方面
    李玫瑾教授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和考試,難道選擇學習音樂、美術的孩子就沒有好的未來了嗎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認為,其實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能看出來。而自控力的背後,其實還包含著孩子強大的執行力和自律性,自控力好的孩子,即使不用家長過分的督促,自己也會好好的去學習。而這一點是非常關鍵的,畢竟,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懂得自主學習的孩子,才能更好的學習。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從小就能看出來
    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 李玫瑾教授曾提出過這樣一個理論「太活躍的孩子,學習都不會太好 1、求知的眼神 有的孩子你一眼就能看出來他是不是學習的料,因為他的眼神總是透露出一種求知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