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是拿破崙激勵士兵的一句名言。現在也可以勇於,不想當領導的員工不是好員工。其實做領導,考驗的不是業務能力,而是一個人思維、眼界、擔當和領導力。所以當領導的人,無論從權利、福利、還是社會地位上都更加優越。
但成年人都知道,並不是誰都能當上領導!那如何判斷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當領導的料呢?李玫瑾教授曾在演講中說過,小時候就能看出來,有一類孩子特別令家長頭疼,卻是當領導的料。家長不要埋沒了!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也是研究生導師,對於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都有比較深入的研究。所以她經常在講座中分享如何培養孩子性格、分析孩子性格的知識。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下李玫瑾教授的觀點。
李玫瑾教授談到真正當領導的人,業務能力都不太強,但他知道每個人都有什麼脾氣!並強調真正當領導的業務也不能太強,如果太強的話就覺得別人做的都不如自己。結果弄半天,自己累夠嗆不說,還鬧個人緣不好。
所以真正當領導的人業務能力都不太行,這讓他們很謙虛,就很尊重做業務的人。同時他又會觀察人、了解人、跟別人很熟,很會打交道。而這種當領導的人,其實在孩子小時候就能表現出來。這樣的孩子有這幾個特點,小嘴巴巴、聰明伶俐但學習成績一般、就喜歡關注別人的情緒。
每天就關注老師今天穿什麼衣服?老師今天高不高興?這個同學上課有沒有搞小動作?因為把專注力都用在了關注他人情緒身上,所以這些孩子雖然聰明,但很難將注意力集中與學習上,所以讓很多家長頭疼。但他們雖然成績一般,但將來很可能成為大領導。
如果你發現自己家的孩子,確實是這個類型,先不要打罵、衝他吼,或許你打壓的方式最終會埋沒一個領導界的天才,你要學會正確引導。心理學家將人類的性格分為四大類,領導型、親切型、表現型和思考型。
如果你家孩子性格外向,喜歡與他人溝通,喜歡關注別人情緒,在孩子中還常常充當領頭羊的角色,那麼他就是領導型的性格。但是這種性格的孩子,也可能出現不達目的不罷休、不尊重他人、叛逆的缺點,建議做好這幾點幫孩子完善領導型的性格。
一、給孩子創造鍛鍊領導力的機會
其實領導力在西方是非常注重的一項品質!在2000年,曾經加州大學的學者針對北美學生領導力做過一項調查,發現每個孩子都有成為領導者的可能,同時領導力每個孩子都應該具備,但好在領導力可以是被教育出來的。
比爾·蓋茨的父母在他小時候,就給他經常創造展示自己、鍛鍊領導力的機會。我們家長平時可以通過一些團體活動鍛鍊孩子,比如旅行前試著讓孩子做旅行攻略;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家裡做客;邀請小朋友一起去野遊或者參加夏令營等等。
二、教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當然發現了孩子領導型的性格,鼓勵孩子多參與團體進行鍛鍊以外,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非常重要。這才能完善他不考慮他人情緒這一缺點!一個真正的領導者,就要像前面李玫瑾教授提到的謙虛、了解別人情緒、懂得與他人溝通。
有遠見的父母尤其會在這方面,下更多的力氣,我建議平時可以用一些情商提升的繪本,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學會與他人相處。
三、全情商的培養
如果孩子真是當領導那塊料,自然不能僅僅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而應該進行全情商培養。因為領導需要洞察力、決策力、用人能力,這對於眼界和情商甚至是財商、逆商都有高要求。而這些重要能力的形成卻在兒童時期!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每個孩子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我們父母需要做的是發現孩子的特長,然後幫他誇大自己的優勢,完善自己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