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對「臺灣同胞」改稱「臺灣居民」?國臺辦回應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17日電 國臺辦1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針對「臺灣居民」稱呼一事回應稱,「臺灣居民」也好,「臺灣同胞」也好,「臺灣民眾」也好,都是他在發布會上交叉使用的稱呼,大家不要多心,更不要被「有心人」利用來做政治文章。

資料圖:國務院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在北京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中新網記者 張勤 攝

有記者稱,自己昨天剛剛抵達北京,發現入出境的時候,不管是入出境的公務人員或者安檢人員或者衛生檢疫都改稱「臺灣居民」,已經不再稱「臺灣同胞」,是不是國臺辦或者大陸這邊有正式下公文改名稱?

馬曉光強調,沒有這樣的通知。「臺灣居民」也好,「臺灣同胞」也好,「臺灣民眾」也好,都是他在發布會上交叉使用的稱呼,所以大家不要多心,更不要被「有心人」利用來做政治文章。

相關焦點

  • 國臺辦回應「免籤致臺灣居民大陸公民化」:「臺獨」怕得要死
    今天上午,國務院臺辦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針對臺胞往來大陸免籤注政策出臺後出現的「臺灣香港化,臺灣居民大陸公民化」等言論,發言人馬曉光回應稱,對於任何有助於兩岸同胞交流往來的措施,「臺獨」政客們都怕得要死,恨得要命,然而他們那些歪曲基本事實的誤導性言論也太低估了臺灣民眾的判斷力,因此是不值一駁,甚至是不值一哂的。
  • 國臺辦:臺灣同胞可同大陸同胞享受一樣的求職就業環境
    海外網9月12日電9月12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就《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正式實施、日本右翼一代表腳踢慰安婦銅像等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9月3日,四川省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川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70條具體措施,在擴大經貿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加強人文交流等方面,為臺灣同胞提供當地居民同等待遇。8月28日,浙江省湖州市發布《湖州市貫徹〈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實施辦法》,在投資和經貿合作、創業就業、文化交流、生活待遇等4方面推出60條具體措施。
  • 國臺辦:「26條措施」是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造福臺灣同胞的生動體現
    在13日舉行的中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馬曉光表示,「26條措施」與去年出臺的惠臺「31條措施」一脈相承,都是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的生動體現。日前,中國大陸多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包括為臺灣企業和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各13條,因此也被簡稱為「26條措施」。
  • 【臺灣地區未能加入RCEP引發擔心 國臺辦回應】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
    【臺灣地區未能加入RCEP引發擔心 國臺辦回應】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我們注意到,當前島內各界對於臺灣經濟未來的發展,尤其是傳統產業可能因此遭受的衝擊感到擔憂。我們再次重申,歡迎臺灣同胞、臺灣企業到大陸投資、創業、生活,參與和融入大陸經濟發展,共享大陸發展的戰略機遇。
  • 大陸考慮給「有家不能回」的臺灣人發身份證?國臺辦回應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5月30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安峰山就近期熱點問題作出回應。相關內容如下:記者:最近有報導說臺當局如果繼續用懲罰恫嚇的手段,讓大陸發展的一些臺商臺師臺生有家歸不得的話,大陸方面考慮給這些臺灣人發大陸的身份證。
  • 大陸給臺灣同胞發「身份證」了!
    對於臺灣同胞,大陸的優惠措施,那是一項接一項啊。    中國大陸鐵路部、民航部等相關部門也積極調研,設法改善持卡式臺胞證使用公共運輸服務系統的便利性,盡最大可能改善臺灣同胞的臺胞證不如大陸居民身份證的狀況。   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稱,透過優化調整鐵路售票系統,加裝改造自助售取票機等措施,積極改善臺胞「出行難」的問題。
  • 國臺辦:臺灣同胞在上學、醫保、住房上享有同等待遇
    為讓公眾更好地理解「26條措施」的實質與內涵,12月11日及12月25日,國臺辦兩次召開「26條措施」政策解讀專題記者會,詳細介紹「26條措施」中為臺灣企業、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各條措施,讓廣大臺胞臺企有更多實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 大陸正在戰術消耗臺灣?國臺辦回應
    據島內綠媒15日報導,解放軍軍機近期連續「襲擾」臺灣鄰近空域, 15日8時許、9時許及10時許三度進入臺西南空域,報導援引「臺灣西南空域」臉書粉絲專頁統計,解放軍本月累計進入臺空域13天,本月「廣播驅離」紀錄共計33次。
  • 國臺辦:希望在大陸居住的廣大臺灣同胞積極支持配合人口普查工作
    中國臺灣網11月11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福建廈門衛視記者: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在進行,這次普查會隨機抽取10%的住戶填寫普查長表,調查更詳細的信息。請問發言人,這是否包括臺胞?這次普查會不會洩露臺胞個人隱私?謝謝。
  • 國臺辦:「31條措施」讓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享受到更多...
    國臺辦:「31條措施」讓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享受到更多同等待遇 時間:2019-11-27 16:46   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在11月27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與臺灣同胞切身利益最密切相關的是他們在大陸學習
  • 未申報大陸居住證將被處罰 國臺辦:壞臺灣同胞好事
    人民網北京5月15日電 (劉潔妍 田婉晴)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5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主持發布會並答問。 新華社記者提問:日前臺陸委會負責人稱,初步掌握有十萬人左右領取大陸居住證,未來會有一套登記機制,若未申報,擬罰新臺幣1到5萬元,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北京訊(記者楊娜)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日前民進黨發言人發表有關,「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的言論,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作出了反駁。
  • 李登輝叫囂讓臺灣「正常化」 國臺辦回應:做夢!
    李登輝近日揚言,「臺灣的經濟好或不好,不需要靠『中國』」。同時他再次否認有「九二共識」。國臺辦馬曉光回應道:現在臺灣有一句時髦的政治術語叫「裝睡的人叫不醒」。我想李登輝就是沉迷在「臺獨」迷夢中的那個叫不醒的人。
  • 大陸惠臺31條是所謂「統戰措施」?國臺辦用兩句名言回應
    【環球網綜合報導】在9月12日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臺當局聲稱大陸的「31條措施」是所謂「統戰措施」一事時,發言人安峰山引用兩句名言回應:「百姓心中有稈秤」「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臺當局陸委會9月6日公布所謂「因應中國大陸對臺31條措施的成果報告」,聲稱「31條措施」是大陸的統戰措施,並說這是利誘臺灣居民而且實施後尚無明顯影響。在12日的國臺辦例行記者會上,安峰山被問及此事時回應表示:兩句話。第一句,「百姓心中有稈秤」。
  • 大陸可能推出《國家統一法》?國臺辦回應了!
    今天上午,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就臺陸委會妄稱大陸依賴自臺進口、解放軍在臺海地區組織實戰化演練、民進黨當局下架大陸抗疫兒童繪本等熱點問題,發言人朱鳳蓮一一回應。
  • 國臺辦:臺灣同胞在海外遇到困難 祖國是堅強後盾
    2018-09-12 13:08 | 中新網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12日就「日本颱風地震臺胞受到大陸駐外使館協助脫困」一事表示,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臺灣同胞在海外無論什麼地方,無論遇到什麼困難,祖國都是他們堅強的後盾,我們都會提供協助
  • 國臺辦新發言人朱鳳蓮用閩南語、客家話向臺灣同胞問好
    用普通話「開篇」後,她隨即「無縫對接」的用閩南語和客家話對自己進行了簡短介紹及向臺灣同胞問好。她先用蠻南語說到:我是廣東客家人,在此先向臺灣鄉親問一聲好。用閩南語和客家話進行了簡短的自我介紹及向臺灣鄉親問好後,她又切換回「開篇」時的普通話說到:我也希望和各位朋友一起努力,幫助兩岸同胞及時、準確、全面、客觀的了解大陸對臺政策和立場,增進兩岸同胞之間的了解、理解和信任。
  • 臺灣居民持大陸護照出境被臺當局註銷戶籍 國臺辦回應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中國臺灣網11月15日北京訊 國臺辦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環球網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有報導稱一名臺灣居民近日經吉林琿春口岸前往俄羅斯海參崴旅遊,因持大陸臨時護照出境,返臺後被臺當局註銷臺灣戶籍
  • 國臺辦:兩岸經貿交流合作造福廣大臺灣同胞
    國臺辦:兩岸經貿交流合作造福廣大臺灣同胞 時間:2020-12-16 17:17   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在12月16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近期兩岸分別公布了今年前11個月貿易數據,據臺灣方面統計,今年1
  • 國臺辦:民進黨等綠營阻撓大陸生納入臺灣健保
    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 (劉潔妍、李警銳)國臺辦今日舉行例行記者會,關於馬英九一行人原計劃12月12日前往太平島進行視察,但是後來取消一事,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責任。這一態度和立場是明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