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做了個美夢,醒來寫組奇詩,初讀平平,倒過來讀才知他的厲害

2020-12-17 美詩美文

讀了多年古典詩詞後,筆者一直在想:真正的文字高手寫詩文能到什麼境界?當看到蘇軾的一組迴文詩時,筆者才明白,能把字句運用到如蘇軾寫詩般得心應手就算是入了化境了。

蘇軾一生寫了2700多首詩作,題材豐富,風格多樣,經典頗多。這組名為《記夢回文二首》的作品,並不是很有名氣,但從中我們卻能看出蘇軾的水平。大家且看:

(其一)酡顏玉碗捧纖纖, 亂點餘花唾碧衫。歌咽水雲凝靜院, 夢驚松雪落空巖。(其二)空花落盡酒傾缸, 日上山融雪漲江。紅焙淺甌新火活, 龍團小碾鬥晴窗。

在這組詩前面,蘇軾還寫了一個序言,大意是說:12月15日的一場大雪後,自己做了一場美夢,夢裡有一位佳人給自己用雪水烹了熱茶喝,然後還和自己一起唱歌飲酒,讓自己沉醉於美夢中。在夢裡他還為這位小姐姐寫了句詩:亂點餘花唾碧衫。夢醒後,蘇軾覺得這句詩寫得不錯,便為它添上前後句,寫成這樣一組詩。

這組詩共兩首,初讀平平,歌詠的就是一位佳人。但如果以為僅是這樣,那就太小東坡了。大家把這首詩倒過來讀一次試試,就會發現,它其實是組迴文詩。也就是說,這組詩可以正讀,也可以倒讀,而且兩首讀法敘述的都是同一件事。這樣倒著讀一次,咱們就知道東坡的厲害。

迴文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的一種特殊體裁,自東晉蘇伯玉妻在盤子裡寫過一首回文《盤中詩》後,就開始在古代文壇風靡。到了唐宋,迴文詩更是十分流行。白居易、王安石、秦觀、黃庭堅等名家,都寫過迴文詩。一般來說,迴文詩不僅僅需要正讀反讀皆成詩,而且兩種讀法在格律上也得工整,最難的是意思不要發生改變。在眾多愛寫迴文詩的文人裡,蘇軾是最牛的一位。

我們以這組詩的第一首為例。首句中「酡顏」指的是醉酒後的樣子,女子用纖纖細手捧著玉碗,和自己共飲。次句「花唾碧衫」用的是趙飛燕的典故,當年皇后嫉妒趙飛燕把唾沫吐到她的水袖上,趙飛燕不但不生氣,反而說這仿佛是石上開花一樣美。這個典故表明,一個真正美麗的女子,不管遇上什麼,都不減其麗。

後兩句寫的是佳人的歌聲,她的歌聲如咽水雲,讓靜謐的庭院別有情致。哪怕在夢裡,這樣的歌聲也十分驚豔,令大雪紛紛落到巖石上。縱觀這首詩,有視覺也有聽覺,有比喻也有典故,沒用一個抒情語,卻寫出了自己對佳人的一片深情。而把這首詩反過來讀,大家看一看:

巖空落雪松驚夢,院靜凝雲水咽歌。衫碧唾花餘點亂,纖纖捧碗玉顏酡。

同樣是寫佳人捧著玉碗和自己共飲的情形,倒過來讀則是先由現實寫到夢境。現實中的巖石上落下了雪花,驚醒了詩人的美夢,從第二句開始就是他對夢中人的回憶。第二句同樣是寫佳人的歌聲,第三句同樣是用典故,第四句同樣是寫佳人微醉後的樣子。

一首好的迴文詩,在結構上的安排一定要夠巧妙。蘇軾這首詩最巧的地方,就在於他用了夢境和現實的轉換關係。正著讀時,是由夢境寫到現實,這是正敘。反著讀時,則是由現實回憶夢境,這是倒敘。至於字句上,為了讓兩種讀法都更通順,蘇軾也是費盡了心思。大家看他用的詞,酡顏、空巖、碧衫等詞,倒過來讀後,都會由形容詞加名詞變成名詞加動詞的形式,這顯然是刻意安排的。

以上只是舉例了第一首,第二首也一樣很經典。一組迴文詩,我們就能看出蘇軾的筆力。真正的高手,文字不過是他抒情達意的工具,把它們用得如火純青後,就能玩各種文字遊戲。蘇軾不但喜歡玩這種文字遊戲,而且還能玩出水平,玩出詩境之美,這是入了化境。這組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一首男人應該順著讀,女人應該倒著讀的奇詩,怎麼讀都滿是愛意
    今天就來說說,一個叫李禺的小詩人,和他的千古奇詩《兩相思》。李禺《兩相思》李禺宋朝人,其他不詳,算是個不知名的小詩人吧。史料上他的記載非常少,就連強大的搜尋引擎都搜不到他多少信息。就是這麼一個不知名的詩人,卻寫下過一首千古奇詩。這首詩名叫《兩相思》,它是一首迴文詩。也就是說,整首詩順著讀也可以,反之倒過來讀也行。
  • 明代員外偶得蘇軾名畫,請來狀元題詩,初讀平平仔細一看拍案叫絕
    據記載這幅畫曾在明代被一位出手闊綽的員外所得,愛不釋手,他聽說好畫要配好詩,於是便想到請個當世的大才子來給此畫配上首詩。一向只有蘇軾給他人的畫題詩,世上能有幾人配給蘇軾的畫作寫詩呢?員外郎思來想去,便想到了當時的狀元郎倫文敘。倫文敘雖出身貧寒,但9歲就能寫詩文,在當時被稱為神童,長大後更是連中會試第一和殿試第一,是欽點的狀元郎。
  • 有一首千古奇詩,男人順著讀,女人卻必須倒著讀
    之所以被稱為奇詩,原因是這首詩順著讀和倒著讀都可以,但它表達的意思卻變了個樣,也就是所謂的「迴文詩」。 男人通常順著讀,女人卻必須倒著讀。這首詩是一篇七律,順著讀下來,是一首《思妻詩》,全篇內容如下: 《思妻詩》 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
  • 千古奇詩竟可正反兩讀:男人正著讀「思妻」,女人倒著讀「思夫」
    一首詩,如果既可以正著讀,又可以倒著讀,並且皆成章句、語義順達,我們便稱之為迴文詩。在《樂府古題要解》中的釋義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一首合格的迴文詩,不僅正讀倒讀都要音順意通,而且必須符合詩詞用韻標準,要求苛刻,創作難度極大,所以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迴文詩大多是牽強附會之作,縱然勉強可以讀通,也絲毫沒有美感。
  • 蘇東坡最厲害的一首詩, 正、反讀都是千古名句
    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文/柿子蘇東坡最厲害的一首詩,正著讀是千古名句,反著讀還是千古名句現在學生們背誦的古詩都是來源於古時的朝代,現在回想一下我們當學生時,背誦的古詩大部分都是宋朝的,在這些宋朝的詩人中,我們背誦的差不多都是蘇軾的詩,蘇軾真是一位很高產的詩人,同時也是一位很有才華的人,他的很多詩作都流傳了下來,並且被後人一直傳頌。
  • 蘇軾寫下一首口吃奇詩,能一次讀通順的人,考普通話絕沒有問題
    漢字的發音可以切成2個部分,前半部分是「聲」,後半部分是「韻」,像我們經常說的「押韻」,其實就是把韻母互相諧音的文字安排在固定位置,讀起來相當順口,聽起來耳朵也很舒服。
  • 宋朝詩人寫下一首奇詩,正反表達的意思不一樣,女人需要反著讀
    無名詩人「迴文詩」《兩相思》這名詩人叫做李禺,雖然他在當時詩人輩出的時代不算非常優秀,也一直默默無聞,但是他也有一首詩非常有代表性,而且也彰顯了他的才華,因為這首詩非常獨特,因此還被後人稱為千古第一奇詩,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都好奇這是一首什麼樣的詩了吧,那接下來就一起說說吧。
  • 蘇軾這首詩正著讀是經典,倒著讀還是經典,文字駕馭能力無人能及
    蘇軾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天才,他在文學上的造詣,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無論是他詩歌,還是他的詞,那都是中國古典文學裡的經典之作,而且他還寫過一些非常有意義的迴文詩,可能有的朋友對於迴文詩,不是太懂,其實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詩體,只有駕馭文字能力較高的人,才能夠寫成,通常我們說到迴文詩
  • 中國最奇特的一首詩,未婚男子可以順著讀,已婚女子卻必須倒著讀
    唐詩和宋詞,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皇帝們個個愛詩詞,臣子們個個作詩詞,百姓們個個吟詩詞,堪稱奇景,無數優秀作品,詩人、詞人都被我們牢記心中,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帶來一首「千古奇詩」,男人可以順著讀,已婚女人卻必須倒著讀,它就是《兩相思》。
  • 宋朝有一首古詩,男子必須順著讀,而女子卻只能倒著讀,聽著熟悉
    唐朝有人寫詞,但詩還是主流,就像是宋朝有人寫詩,同樣也是名不見經傳,作為歷史上國粹,唐詩、宋詞也是並列。 宋朝詞人很多,流傳千古有李清照、蘇軾、柳永、王安石等等,想必這位宋朝的小詩人李禺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若不是他寫下了一首千古奇詩,恐怕李禺這個名字都不會出現在歷史當中。
  • 蘇軾寫了一首「口吃」詩,能一次讀通順的人,考普通話絕沒問題
    其實是編者在寫它的時候,故意把若干雙聲、疊韻詞,或者發音相同、相近的字詞放在一起,讓人讀起來有種「舌頭打架」的感覺,要想一口氣把繞口令念完,可得有相當紮實的發音基本功。900多年前,大詩人蘇軾就曾寫過一首「繞口令詩」,目的是為了幫助他的一位口吃朋友,專門寫給他來練習,這首「繞口令詩」叫做《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大家不妨來試試看能不能一口氣讀完!《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 蘇軾江幹高居堅關扃(jiōng),犍(jiān)耕躬稼角掛經。
  • 我國歷史上最奇特的一首詩,男人要順著讀,女人要倒著讀
    還有王勃、李商隱、孟浩然等人,個個都是驚才絕豔之輩。而在宋朝時期,有個不知名的小詩人寫了首詩,居然流傳千古,名氣還在他們之上。至今此詩還被譽為「古今第一奇詩」。這首奇詩的創作者就是宋代詩人李禺。李禺生卒年不詳,相關事跡不詳,小編查遍了資料,也沒有找到他更多的信息。但就是這個只留下名字的詩人,卻難以遮掩他出色的才華。李禺這首名為《雙相思》的詩,是一首迴文詩。
  • 中國最奇特一首詩,順著念是丈夫思念妻子,倒著念是妻子思念丈夫
    至前秦時,女詩人蘇若蘭為丈夫竇滔寫就八百餘字的《璇璣圖》,無論反讀、橫讀、斜讀、交互讀、推一字讀,皆能成詩,構思極為精妙。 這首詩描寫的是江畔月色至晨光破曉之間的景象,倒過來讀則又是另一番光景:「輕鷗數點千峰雪,水接雲邊四望遙。晴曰曉霞紅靄靄,晚天江樹綠迢迢。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 李清照被嚴重忽視的妙詞,前幾句如詩如畫,讀到最後才知她的大膽
    當年李清照寫過一篇《詞論》,僅這一篇文章她就把兩宋文壇得罪了個遍。文中他批了歐陽修、晏殊、王安石、秦觀等人也就罷了,甚至連詞壇一哥蘇軾她都瞧不起,她的原話是這樣的: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
  • 蘇軾隨手寫下一首奇詩,順著來讀是千古絕句,值得收藏!
    如果不細心讀的話,這首詩看起來也並沒什麼出奇之處,事實上這首詩恰好把蘇東坡的文學功底呈現的淋漓盡致。由於這首詩無論是沿著讀還是倒著讀,都堪稱是千古絕唱。沿著讀是那首意境深遠的山水詩,倒著讀一樣還是那首意境深遠的山水詩。並且兩種讀法所敘述的山水景色大不一樣,沿著讀是月夜泛舟,倒著讀是江天破曉,確實是讓人讚不絕口。
  • 中國史上最神奇的一首詩,順著讀天亮了,倒著讀天黑了
    不知道大家看過這副對聯嗎——「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黃山落葉葉落山黃」,大家不妨再倒回去讀一遍,是不是發現了它的巧妙之處?沒錯,這是一幅「迴文聯」,順著讀倒著讀句子都沒有發生變化。
  • 小和尚在牆上寫了一首詩,蘇軾也仿寫一首,相比之下,蘇軾敗了
    即便是文學大家蘇軾,在模仿這方面也是有翻車的時候,即便是有人因為他的模仿走進了世人的視線。那麼究竟是怎樣的高人,能夠讓蘇軾都能夠在作詩方面都能夠自愧不如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奇詩吧。厲害到什麼程度呢,就連蘇軾有一天路過寺廟的時候,看見了這首孤獨的作品,都是嘿嘿一樂。感嘆這麼好的作品怎麼能只被寫在牆上,而且還那麼可愛。於是蘇軾就順手寫出了一首模仿的詩,便有了傳世的下面這兩首。
  • 蘇軾最有趣味的一首詩,順著讀是日出,倒著讀是日落,妙不可言!
    歷代雖說湧現出了很多詩詞大咖,但是其中有一個人很特別,他不是帝王將相,卻被後人稱作「千古一帝,千古一相」,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我們翻看蘇東坡的詩詞,讀上幾首後,就能看出他的性格。沒錯,蘇東坡的性格是豪放豁達的,他總能在人生的低谷中,找到生命的真諦,去迎接新的未來。蘇軾一生經歷過一個大案,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從而被貶黃州。
  • 清代的一篇奇文,共56個字有4種讀法,本來是詞改改標點又變成詩
    往事知多少」,詞中之帝這首詞水平之高是兩宋許多文人難以企及的。事實上在李煜寫完此詞後,蘇軾、秦觀、辛棄疾都曾寫過這個詞牌,但都無法超過李煜。到了清代,納蘭性德更是一連寫下了三首《虞美人》。相較於蘇軾、辛棄疾等人的作品,納蘭性德這三首詞算得上是十分出彩了,其中「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和」紅箋向壁字模糊「都算得上是絕美了。
  • 蘇軾:詩酒趁年華 |「為你讀詩」
    詩酒趁年華。」 蘇軾喝酒時,有一股英雄氣。四十歲,他在密州喝酒,喝得耳酣臉熱去打獵。「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蘇軾打獵是假,想匡扶社稷是真,「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想做英雄,也崇拜英雄,用酒來表達對英雄的敬佩。在黃州的長江某段,有一處風景叫做赤鼻磯,很多人把它當作三國時期的古戰場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