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寶寶的身高發育和顏值變化之外,出牙問題也是不少家長非常關注的。
編 輯:柔山
很多父母在聊天中,總會提到一個問題,就是寶寶出牙了沒?寶寶是什麼時候出牙的?做父母的生怕自己的寶寶和別人發育的不一樣。
通常情況下,寶寶萌出第一顆乳牙的時間是在出生之後的第6個月左右,大部分的寶寶差不多到了3歲就能出齊20顆乳牙。
有些寶寶出牙偏晚一些也是正常的,畢竟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都是不同的,出牙的時間自然也就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父母不必過分擔心寶寶出牙晚。
不止是出牙的時間,就連寶寶的出牙順序也是存在一定規律的,通常來說寶寶會按照一定順序,一顆一顆的出乳牙。
不過也是存在個別的寶寶出牙順序顛倒的情況,主要是由於受牙齒和牙周組織的發育影響,但並不會影響到寶寶整體的出牙情況哦。
據統計數據調查顯示,約有10%以上的寶寶會在5個月前萌出第一顆乳牙,還有10%的寶寶會到11個月或者更晚才出牙。
其實像4個月大就出牙的寶寶,和快一歲半才出牙的寶寶,這都是正常的範圍,因為牙齒的發育是比較複雜的,存在差異也是正常的。
所以家長們需要了解,即便是寶寶出牙時間晚,也不意味著寶寶的生長發育是遲緩的。
◆ 口水多
寶寶在出牙的時候,或多或少會刺激到寶寶的牙齦神經,進二促進了寶寶口水的分泌,就變成了爸媽常見的「口水娃」。
家長們可以給寶寶準備乾淨舒適的口水巾,這樣可以減少寶寶的口水長時間的與肌膚接觸,引發的不適感。
◆ 胃口變差
寶寶出牙的時候,還是很痛苦的,而這種痛苦的表現之一就是寶寶胃口變差,不願意吃飯,甚至還會絕食抗議。
建議家長們可以在這段期間,給寶寶餵一些稍微涼爽的食物。
◆ 拉肚子
寶寶出牙的時候,排便量也會有所增多,所以家長們可以嘗試給寶寶做些易消化的輔食,及時地給寶寶補充水分等。
◆ 低燒
寶寶的出牙期通常會伴隨著輕微的發熱,或者是低燒,主要是憂慮寶寶的牙齦穿過了口腔黏膜,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
不過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當寶寶發熱超過了3天,或者是身體的溫度高於38°的時候,建議立即帶寶寶去到醫院檢查。
◆ 喜歡啃手指
寶寶在長牙的時候,由於牙齒的萌出,勢必會造成牙齦部位的疼痛感和痒痒的感覺,寶寶會通過一些方式去緩解,如吃手指等。
◆ 夜哭
出牙的時候,白天還相對好一點,畢竟寶寶在白天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而分散注意,牙痛感也會有所減弱。
可是到了晚上,尤其是睡覺的時候,沒有了其他事情的幹擾,痛感就會變得十分明顯,寶寶也更易哭鬧,家長可以通過抱起和拍睡等動作安撫寶寶。
★ 牙齒清潔
寶寶出牙之後,家長可以嘗試用軟布套著手指沾水給寶寶清潔牙齒,這種方法通常適用於寶寶在1歲半之前。
在這之後,家長可以給寶寶準備嬰幼兒專用的牙刷了,並讓寶寶模仿你的動作,讓寶寶學習如何正確地刷牙。
★ 習慣問題
很多寶寶有含著奶嘴入睡的習慣,其實這種習慣是非常不好的,一來是容易不小心將奶吸入肺中嗆到自己,二來容易引起寶寶長蛀牙。
★ 避免吃堅硬的食物
有些家長在發現寶寶長牙之後,便總想讓寶寶嘗試咬些堅硬的東西,認為寶寶此階段的牙口好,還要多鍛鍊,殊不知這是一種錯誤的思想。
寶寶在剛出牙不久的時候,牙床等部位都是非常敏感脆弱的,如果此時吃些堅硬的東西,很可能會給寶寶往後的牙齒發育帶來不小的傷害。
寶寶在長牙的階段,總是很喜歡將自己手能拿到的東西,放入口中,還會模仿著大人的動作,用湯匙吃東西。
所以媽媽們可以抓著這個動作敏感期,嘗試給寶寶餵養一些半固態的食物,像蛋黃泥、蔬菜泥等都是不錯的輔食選擇,讓寶寶的輔食有一個過度。
輔食從稀到稠的變化,寶寶也是可以慢慢覺察到的,這樣可以為寶寶以後吃固態的食物,進行很好的鍛鍊。
今日話題:你家的寶寶都是多大長出的第一顆牙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