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損傷該怎麼辦?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肩關節是全身最靈活的關節之一,可以做很多大範圍的動作,但是這種靈活性也導致相應的穩定性不足,使得肩關節容易產生很多疾病。肩關節及其周圍的肌肉筋骨疼痛被稱為肩痛。肩袖是覆蓋於肩關節前、上、後方之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等肌腱組織的總稱。位於肩峰和三角肌下方,與關節囊緊密相連。肩袖的功能是上臂外展過程中使肱骨頭向關節盂方向拉近,維持肱骨頭與關節盂的正常支點關節。肩袖損傷將減弱甚至喪失這一功能,嚴重影響上肢外展功能。本病常發生在需要肩關節極度外展的反覆運動中(如棒球,自由式、仰泳和蝶泳,舉重,球拍運動)。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由於「肩周炎」這個概念在很多人的思想裡已經根深蒂固,所以絕大部分人都認為「肩痛就是肩周炎」「忍忍就過去了」,有些人不到醫院,而是自行按摩推拿、「爬牆」鍛鍊,這樣的醫療常識誤區導致很多患者病情加劇,並且頑固地認為「肩周炎就是治療不好的」。那麼,肩痛的原因就是肩周炎嗎?有研究數據表明,真正的肩周炎發病率很低,只佔肩痛患者的10%~15%,導致肩痛最常見的原因是肩袖損傷,其中60歲以上由於肩痛就診的老年人中,肩袖損傷的比例超過60%。

造成肩袖損傷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三類:創傷、供血不足及肩部慢性撞擊損傷。創傷是年輕人肩袖損傷的主要原因,當跌倒時手外展著地或手持重物,肩關節突然外展上舉或扭傷而引起。血供不足會引起肩袖組織退行性變。當肱骨內旋或外旋中立位時,肩袖的這個危險區最易受到肱骨頭的壓迫、擠壓血管而使該區相對缺血,使肌腱發生退行性變。臨床上肩袖完全斷裂大多發生在這一區域。肩部慢性撞擊損傷常發生在需要肩關節極度外展的反覆運動中(如棒球、仰泳和蝶泳,舉重,球拍運動)。當上肢前伸時,肱骨頭向前撞擊肩峰與喙肩韌帶,引起岡上肌肌腱損傷。慢性刺激可以引起肩峰下滑囊炎、無菌性炎症和肌腱侵襲。急性的暴力損傷可以導致旋轉帶斷裂。

肩袖損傷主要分為三種情況:凍結肩、肩峰下滑囊炎和肱二頭肌長頭肌肌腱炎。凍結肩又稱肩周炎、粘連性肩關節炎、五十肩等,是由於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病變而引起肩關節疼痛和活動功能障礙。好發於40歲以上病人,女多於男(3:1)。其特徵是肩部疼痛和肩關節活動障礙逐漸加劇,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肩峰下滑囊炎主要表現為肩峰下疼痛、壓痛,並可放射至三角肌,嚴重者有微腫。病程久時可引起局部肌肉萎縮,肩關節不能做外展、外旋等動作。肱二頭肌長頭肌肌腱炎起病緩慢,逐漸加重,疼痛、壓痛以肱骨結節間溝為主,肱二頭肌抗阻力屈肘部局部疼痛加重。久則亦有功能障礙及肌肉萎縮。

如果病情不太嚴重可以選擇保守治療,損傷的肌腱應得到充分的休息,並加強健側肩部肌肉的鍛鍊。患者應避免做推壓動作,而代之以牽拉活動。局部可使用膏藥等外用藥物治療。疼痛較重的可口服非甾體類消炎止疼藥。

如果損傷較重、肩袖完全撕裂,或經保守治療3~6個月效果不好,需行手術治療。隨著關節鏡技術的發展,肩袖損傷的手術治療現在大部分在關節鏡下微創治療,效果較好。部分巨大撕裂或條件較差者,可行小切口開放手術修補損傷的肩袖。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李強:肩袖損傷該如何治療?
    肩袖損傷後應該怎麼治療?需要手術嗎? 當肩袖損傷時,會出現各種問題:如疼痛和痙攣限制了肩關節的活動;肌肉將不能進行小幅度的調整使肱骨頭在關節內進行能夠平穩地活動;由於炎症導致關節積液從而限制肱骨頭的運動等等,還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肩袖損傷導致的關節炎和鈣質沉積會限制關節運動,鈣化可能會沿著關節的骨性邊緣或肩袖肌肉的肌腱發生。
  • 肩袖損傷診斷與查體
    小編最近遇到一個肩袖損傷的病人,本來想著今天寫一篇關於肩袖損傷的查體診斷的,發現網絡上已經有人系統的總結了,今天就借花獻佛了,一起來學習一下吧喜歡就點個讚。肩袖肌主要有幾塊肌肉組成: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
  • 知道這些讓你遠離肩袖損傷
    肩袖損傷主要是由於組成肩袖的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岡上肌等等肌腱組織造成了損傷導致。多有外傷的病史。 肩袖損傷多見於運動損傷,多發生於體育運動或者是重體力活動中,多需要肩關節極度外展的反覆活動。而當肩袖中的肌腱造成損傷後就會出現上臂的外展過程受限,典型的體徵就是患者上臂外展到60左右出現疼痛,超過120時就疼痛減輕甚至無疼痛。而當肩袖出現完全撕裂時則會失去其對肱骨頭的穩定作用。
  • 肩袖損傷的解剖分析、自查與康復訓練
    什麼是肩袖損傷呢? 肩袖損傷又稱肩袖創傷性肌腱炎。今天咱們就重點來聊聊肩袖損傷。 我們將從肩部的解剖學出發,使大家了解到肩袖肌群是什麼、周圍的骨骼、肌肉等組織;再從肩關節運動系統出發,使大家了解到肩部可以做什麼運動,是怎麼在運動中引起損傷的;再從病理學的角度,通過簡易自查,使大家知道針對自己的問題該何去何從;最後為大家準備了主動預防、自主康復等系列乾貨。
  • 可能是肩袖損傷!如何自測?如何改善?
    今天,我們再來說說肩袖損傷。什麼是肩袖損傷?是指肩膀肌肉或肌腱的撕裂。肩袖損傷和肩峰撞擊症候群的不同肩峰撞擊症候群是肌腱、肌肉發炎。而肩袖損傷則是肌腱和肌肉的退化磨損。而肩袖損傷表現為疼痛無力,夜間加劇。靜止休息的時候也會疼。如何自測是否肩袖損傷?在醫院可以用MR(核磁共振)技術檢測是否肩袖損傷。
  • 大媽學跳「抖肩舞」,抖出了肩袖損傷
    武漢一婆婆跟風學跳抖肩舞,不到半月手臂「被鎖」,檢查發現肩袖損傷。武漢骨科專家提醒,抖肩舞不能作為一种放松和鍛鍊方式,尤其中老年人很容易損傷肩袖。62歲的王女士平時喜歡和小姐妹一起跳廣場舞。近來,她聽說年輕人流行一種「抖肩舞」,便跟著學了起來。王女士說她像著迷了一樣,只要音樂一響起,她就不自覺跟著抖動肩膀。上周,王女士跳完舞后右肩隱隱作痛,以為是累著了沒太在意。
  • 持續肩痛並非肩周炎,可能是肩袖損傷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更令人擔憂的是,盲目訓練不僅不能改善症狀,還會造成二次損傷。肩周炎與肩袖損傷肩周炎又稱為「凍結肩」,主要是由於肩關節周圍組織老化而粘連造成的肩膀疼痛。伴隨著關節活動功能下降,而肩袖損傷指的是肩關節周圍重要的動力結構發生不可逆的磨損或斷裂。其實,肩周炎引起的肩膀疼痛只是少數,肩袖損傷才是引起肩膀持續疼痛的主要原因。
  • 為什麼會肩袖損傷?引起肩袖損傷的這些原因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由於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運動方式的不正確,肩袖損傷的患者也越來越多。有研究表明,70歲以上的人群,有近30%存在肩袖損傷,肩關節疼痛的中肩袖損傷佔據了半壁江山,可見人數之多。但是,很多患者都在"不知不覺"中就出現肩袖損傷,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患者,退休在家,又不乾重活,平時又去公園鍛鍊身體,肩袖怎麼就損傷了?
  • 科普時間丨有一種痛叫「肩袖損傷」!
    肩袖損傷的特殊體徵主要包括肩墜落試驗和疼痛弧徵: 1. 肩墜落試驗: 被動抬高患臂至上舉90°~120°,撤除支持後,患臂不能自主支撐而發生臂墜落和疼痛即為陽性。
  • 肩袖損傷多久能運動?醫生:看具體損傷程度,一般不過這個時間
    肩袖是肩關節周圍的一種複合結構,包括四種肌肉: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袖也是很重要的一種結構,損傷後會對我們的正常活動造成影響,會有疼痛、水腫等現象,我們要及時進行處理,減輕不適,也防止損傷加重。肩袖損傷多久能運動?
  • 「肩周炎」「肩袖損傷」傻傻分不清楚?快來看看
    原創 周憬元 華山康復醫學科「肩周炎」「肩袖損傷」傻傻分不清楚?本期科普文章由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周憬元治療師帶來「肩周炎、肩袖損傷的評定和康複方案」介紹。1、什麼是肩周炎?
  • 肩周炎vs肩袖損傷,症狀雖「相似」,康復大不同!
    肩袖損傷肩袖損傷是指圍繞肩關節周圍的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胛肌四塊肌肉的損傷。肩袖損傷是外科常見病,是引起肩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表現為肩部疼痛、持續壓痛、活動受限或肌肉萎縮、撕裂,好發於使用肩部頻繁的人群。
  • 【每日學術】關節鏡下修復巨大肩袖損傷的臨床研究_騰訊新聞
    對於有症狀的巨大肩袖損傷,常採用手術治療。 目前,手術治療巨大肩袖損傷的難點是損傷累及肌腱多、範圍廣,尤其是損傷時間較長者,通常伴有損傷肌肉的萎縮及脂肪變性。這不但會增加手術難度,而且會導致術中無法完全修復損傷或術後出現修復肌腱的再撕裂。
  • 肩痛是肩周炎,還是肩袖損傷?教你一招輕鬆辨別
    臨床上有85%的肩痛病人都是由於肩袖損傷跟肩峰撞擊這兩個疾病所導致的,而單純的由肩周炎引起肩痛的病人只佔不到5%。所以臨床上要注意鑑別肩袖損傷跟肩周炎,患者更應該深入的去辨別肩痛來源於什麼,是肩袖損傷?還是肩峰撞擊?還是確實是單純的肩周炎?這是需要找專業的醫生去鑑別診斷的。如何區分肩袖損傷和肩周炎?
  • 肩袖損傷與肩周炎的區別?這張圖一次性給你比較清楚了!
    肩袖損傷與肩周炎鑑別可能很多人會好奇:如何判斷林阿姨是肩袖損傷而非肩周炎呢?黃醫生經過多年的臨床經驗,給你製作了以下這張圖,七個對比點,一次性教你區分肩袖損傷和肩周炎:根據以上對比圖,可確診林阿姨為肩袖損傷而非肩周炎。我們再來看看治療前和治療後的對比:1、治療前,前屈(往前抬手)和外展(往側面打開)均有明確的痛點(三角肌附近)和受限,後伸摸背無異常。2、治療後,活動受限基本恢復正常。
  • 肩袖疾病的認識
    一、骨骼、肌腱、滑囊以及神經血管解剖••••1.肩峰形態及肩袖損傷的風險:在肩胛骨的 Y 型視角下可以觀察到三種肩峰的形態:(1)水平型;(2)曲線型;(3)鉤型。目前,鉤型肩峰佔總人群的 2 6%,也存在於絕大多數肩袖損傷的患者。但是,使用平片很難評估肩峰的三維形態。
  • 想要擁有無痛且強壯的肩膀,肩袖肌群的訓練不能少!看看該怎麼練
    然而,強壯的肩袖肌肉對於運動表現和損傷的預防是非常關鍵的。本文就跟大家聊聊有關肩袖肌群的訓練。肩袖肌群的解剖肩袖肌群分為四塊較小的肌肉,它們分別是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因此,你可以看到,如果肩袖肌群無力或者薄弱,那麼肩關節的穩定性就肯定會受到影響。肩袖損傷是什麼?最常見的兩種肩袖損傷是撞擊和撕裂。當肩袖軟組織腫脹且發炎時,就會出現肩關節撞擊。
  • 強中自有強中手,肩袖肌群帶頭走
    一、肩袖肌群的組成和功能肩袖:肌腱均起於肱骨大小結節,部分起自肱骨解剖頸,為聯合腱,以袖口稱肩袖。功能: 固定肱骨頭,旋轉肩關節,協調三角肌外展上臂。肩袖肌群肌肉解剖示意圖二、肩袖肌群的鍛鍊不容忽視肩袖屬於深層肌肉,在常規的推拉訓練中不容易得到全面的功能性訓練,所以很容易就忽略掉,讓其變弱。但是肩關節的穩定直接取決於肩袖肌群的強弱,所以肩袖肌群的穩步發展,關係到你所有肩關節參與活動訓練的安全指數。
  • 肩周炎、肩袖損傷怎麼治?如果不做手術,通過針灸要怎麼選穴
    另一個就是肩袖損傷。肩關節前後上下有肌肉韌帶包裹著,就像一個袖套把肩關節包著,這些肌肉韌帶的損傷就是肩袖損傷。比如上面的肌肉損傷了,就沒辦法把手拉上去,前面的肌肉損傷了,就沒辦法把手往前拉,後面的肌肉損傷了,就會沒辦法把手往後拉,從而出現疼痛,活動的障礙。怎麼治療呢?
  • 別讓肩關節脫位成習慣 中老年人需預防合併肩袖損傷
    肩關節脫位延誤治療「危害大」當肩關節脫位成為一種"習慣"後不僅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同時使肩關節更容易罹患骨性關節炎和肩袖斷裂。周兵華副教授表示,肩關節脫位一般情況下,在CT和X線排除骨性結構損傷後,很容易手法復位;但值得注意的是,手法復位後如果沒有合適的康復治療,會逐漸發展為反覆性的脫位。年輕患者和職業運動員初次肩關節脫位後因為有較高的運動要求更容易發展成為習慣性脫位;但更多的肩關節習慣性脫位患者是因為損傷後肩關節囊鬆弛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