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肩關節脫位成習慣 中老年人需預防合併肩袖損傷

2020-12-23 上遊新聞

指導專家: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骨科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周兵華(門診時間:周一全天、周五上午)

夏季人們熱衷健身、運動,你是否曾在運動後出現肩膀疼痛難忍、胳膊不聽使喚?當心,這可能是發生了肩關節脫位。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骨科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周兵華提醒,夏天青年人運動較多,在不注意運動保護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肩關節脫位;而中老年人一旦肩關節脫位後劇烈疼痛,尤其是夜間疼痛,要儘快到醫院就診。

肩關節脫位最常見高強度運動、運動跌倒易引發

關節脫位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它是指關節遭受外力作用後,導致構成關節的關節面脫離正常位置,並引起關節功能障礙的情況。「而肩關節脫位是全身關節最常見的脫位,約佔40%以上。「周兵華副教授告訴記者。

有很多相關因素會導致平常人運動時肩關節更容易引起脫位,周兵華副教授說,比如性別、年齡、關節先天鬆弛、競技體育類型和水平,這些都是肩關節脫位的高發因素。年齡小於40歲的男性人群,其競技體育類型和水平相對較高,所以發生脫位的概率也會上升;關節先天鬆弛可以作為獨立的肩關節脫位因素來解釋普通人因低水平的體育運動誘發脫位的原因;業餘愛好投擲運動的競技體育類型的普通人群,誘發肱盂關節脫位的概率明顯上升,而高強度競技水平的運動,是肩關節脫位的高危因素,如籃球、羽毛球、體操(單、雙槓)等。運動時跌倒時上肢伸直支撐著地時亦易出現肩關節脫位。

脫位後側面看會有大的凹陷

周兵華副教授介紹說:狹義的肩關節指的是肱骨頭和關節盂構成,肱骨頭較大而關節盂較小,這使得我們的肩關節運動非常靈活;前屈上舉和外展都可以達到180度,還有至少45度的內外旋功能。如果沒有骨折,肩關節避免脫位全靠關節囊和盂唇這些軟組織;當外力導致肱骨頭過度前移繼而導致盂唇和肩關節囊撕裂,就會出現肩關節脫位。

肩關節脫位後的臨床表現十分明顯,比如:受傷後肩關節會劇烈疼痛;肩關節活動嚴重受限;肩關節從側面看有一個大的凹陷,前方鼓起一個包等。

肩關節脫位延誤治療「危害大」

當肩關節脫位成為一種"習慣"後不僅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同時使肩關節更容易罹患骨性關節炎和肩袖斷裂。

周兵華副教授表示,肩關節脫位一般情況下,在CT和X線排除骨性結構損傷後,很容易手法復位;但值得注意的是,手法復位後如果沒有合適的康復治療,會逐漸發展為反覆性的脫位。年輕患者和職業運動員初次肩關節脫位後因為有較高的運動要求更容易發展成為習慣性脫位;但更多的肩關節習慣性脫位患者是因為損傷後肩關節囊鬆弛造成。

並且,研究發現,首次肩關節脫位在40歲以上的患者,其復發率大大降低,僅為10%,但是老年患者由於肩袖肌群往往嚴重退化,易伴發肩袖損傷。因此老年患者肩關節前脫位,經過手法復位後,如果一直殘存肩部疼痛,且逐漸加重,尤其夜間疼痛明顯,同時感覺肩關節上舉無力,強烈建議到醫院做MR檢查,以了解有無肩袖損傷,再讓專業的肩關節醫師指導治療和康復。

周兵華副教授就曾診療過某位患者,其肩關節初次脫位後未得到及時治療,3月後發展成為肱骨頭缺血性壞死,導致肩關節喪失功能。

/貼/士/:肩關節脫位如何處理

1.固定肩關節復位後,屈肘保持肘關節在90度,採用肩肘關節吊帶肩關節固定在穩定的位置上,使受傷的關節囊、韌帶和肌肉得以修復癒合,固定時間為4~6周。

2.功能鍛鍊固定期間患者可自我進行肘,腕關節周圍肌肉的舒縮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同時需要在專業運動醫學醫生或康復醫生指導下進行肩關節康復。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持續肩痛並非肩周炎,可能是肩袖損傷
    肩關節是人體上肢最大、最靈活的關節,同時也是最容易勞累的關節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肩頸痛已經成為困擾全球約10億人的常見病。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肩痛困擾的情況非常普遍,往往會在運動或是提重物後出現疼痛。由於輕中度疼痛通過休息即可緩解,沒有引起患者的足夠重視,等到疼痛無法忍受時才就醫。
  • 肩袖損傷的解剖分析、自查與康復訓練
    >肩峰下撞擊、肩鎖關節形狀及外傷、肩胛運動異常、周圍肌肉不平衡、關節內損傷或病變、彈性負荷過度、反覆應力等。今天咱們就重點來聊聊肩袖損傷。 我們將從肩部的解剖學出發,使大家了解到肩袖肌群是什麼、周圍的骨骼、肌肉等組織;再從肩關節運動系統出發,使大家了解到肩部可以做什麼運動,是怎麼在運動中引起損傷的;再從病理學的角度,通過簡易自查,使大家知道針對自己的問題該何去何從;最後為大家準備了主動預防、自主康復等系列乾貨。
  • 大媽學跳「抖肩舞」,抖出了肩袖損傷
    武漢一婆婆跟風學跳抖肩舞,不到半月手臂「被鎖」,檢查發現肩袖損傷。武漢骨科專家提醒,抖肩舞不能作為一种放松和鍛鍊方式,尤其中老年人很容易損傷肩袖。62歲的王女士平時喜歡和小姐妹一起跳廣場舞。近來,她聽說年輕人流行一種「抖肩舞」,便跟著學了起來。王女士說她像著迷了一樣,只要音樂一響起,她就不自覺跟著抖動肩膀。上周,王女士跳完舞后右肩隱隱作痛,以為是累著了沒太在意。
  • 肩袖損傷診斷與查體
    肩關節韌帶主要有盂肱上韌帶、中韌帶、下韌帶、喙肩韌帶和喙肱韌帶。微信公眾號:康復小南寧1、盂肱上韌帶就在二頭肌長頭起點之前經過盂上結節,到靠近肱骨結節間溝內側嵴小結節尖近端。0°外展位時,盂肱上韌帶和喙肱韌帶一起主要限制肱骨頭向前下脫位,也是同一位置前後方向最主要的穩定結構。
  • 肩袖損傷該怎麼辦?
    肩關節是全身最靈活的關節之一,可以做很多大範圍的動作,但是這種靈活性也導致相應的穩定性不足,使得肩關節容易產生很多疾病。肩關節及其周圍的肌肉筋骨疼痛被稱為肩痛。肩袖是覆蓋於肩關節前、上、後方之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等肌腱組織的總稱。
  • 肩痛是肩周炎,還是肩袖損傷?教你一招輕鬆辨別
    肩膀是人類重要的活動關節之一,部分人出現了肩痛、肩膀活動受限等情況,對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部分人發生了肩痛肩,就會想到是肩周炎引起的。那麼,肩痛就是肩周炎?下面來詳細了解一下~肩痛就是肩周炎嗎?
  • 關節脫位會怎樣?| 下巴掉了、胳膊抬不起來了、腿不能動了
    而且不同部位的關節發生脫位,症狀也不盡相同,那麼有哪幾處關節是最容易發生脫位,且症狀是什麼樣子的呢?關節脫位分幾種類別?01 肩關節肩關節運動涉及盂肱關節,肩鎖關節、胸鎖關節及肩胛骨——胸壁聯接,其中以盂肱關節的活動最重要,故臨床上習慣將盂肱關節脫位稱為肩關節脫位。
  • 【每日學術】關節鏡下修復巨大肩袖損傷的臨床研究_騰訊新聞
    排除標準:合併同側肢體其他骨、關節或肌肉軟組織損傷,需接受切開手術治療;患者依從性差,不能配合術後康復治療。 二、一般資料 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根據納入及排除標準,共有77例(79肩)納入本研究。
  • 肩周炎、肩袖損傷怎麼治?如果不做手術,通過針灸要怎麼選穴
    一個就是肩周炎,也叫「五十肩」、「凍結肩」,這是因為肩周炎常發病在五十歲左右,常常因為寒涼加劇。把整個肩關節凍住了,就沒辦法動了,也會疼痛。另一個就是肩袖損傷。肩關節前後上下有肌肉韌帶包裹著,就像一個袖套把肩關節包著,這些肌肉韌帶的損傷就是肩袖損傷。
  • 【原創】兩種超簡單的肩關節脫位復位手法,必學!
    、肩鎖關節、胸鎖關節及肩胸關節,但以肱盂關節最為重要,臨床上習慣將肱盂關節脫位稱為肩關節脫位,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關節脫位。肱盂關節由肱骨頭和肩胛盂構成,肩胛盂關節面小而淺,肱骨頭被包容性差,肩胛盂關節面面積僅為肱骨頭面積的1/3~1/4,關節囊和韌帶鬆弛薄弱,由此,肩關節有較大的活動度,但同時又不夠穩定而易於脫位,由於肩關節前下方結構更為薄弱,故肩關節脫位以前脫位最為常見,約佔所有肩關節脫位的95%以上。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的病因為創傷,多為間接暴力所致。
  • 肩袖損傷多久能運動?醫生:看具體損傷程度,一般不過這個時間
    肩袖是肩關節周圍的一種複合結構,包括四種肌肉: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袖也是很重要的一種結構,損傷後會對我們的正常活動造成影響,會有疼痛、水腫等現象,我們要及時進行處理,減輕不適,也防止損傷加重。肩袖損傷多久能運動?
  • 開車時的一個不良習慣可引起肩部損傷!具體是怎樣?且聽醫生分解
    汽車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但隨著駕駛人群的增多,也相應出現了一些因為駕駛時的不良習慣而帶來的損傷。其中有一種損傷是與駕駛人員在駕駛座位時上肢做出一個動作有關,這個動作非常常見,但大多數人對這個動作習以為常,並不認為屬於不良習慣,而且尚未認識到它潛在的危害。
  • 科普時間丨有一種痛叫「肩袖損傷」!
    肩袖由四塊有助於活動和穩定肩關節的肌肉組成,由於急性損傷、慢性過度使用或逐漸老化,這四塊肌肉及連接到肌肉的韌帶均有可能發生部分或全部損傷。這些損傷會導致明顯的疼痛和功能障礙,減少肩關節的活動範圍。
  • 肩周炎vs肩袖損傷,症狀雖「相似」,康復大不同!
    肩袖損傷主要分為急性損傷及慢性損傷,90%的肩袖損傷為慢性損傷,多因肩關節肌肉力量薄弱引起。而另外10%為急性損傷,多為運動損傷。嚴格意義上講,肩袖損傷只是肩周炎的一種類型,而現在普遍意義上的肩周炎主要是指凍結肩,即五十肩。
  • 肩袖疾病的認識
    儘管在關節鏡下進行肩袖修補是否需行附加的肩峰成形術目前仍存在爭議,但是對伴隨肩峰前緣骨贅的患者卻有很好的療效,並且必須要保證將肌腱從外部撞擊中松解。肩峰側緣也是症狀產生的重要因素,在評價肩峰形態時應充分考慮這一點。在巨大不可修復或可部分修復的肩袖撕裂病例中,如果出現鉤型肩峰,喙肩弓應當被充分的保護。
  • 「肩周炎」「肩袖損傷」傻傻分不清楚?快來看看
    2、什麼是肩袖損傷?肩袖損傷通俗的理解就是肩袖受傷了。「肩袖」指的是肩袖肌群,包括了岡上肌、岡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圓肌。因為外傷而發生損傷或肌肉自身發生退行性變時肌腱發生水腫和炎性病變,嚴重者可產生撕裂。肩袖損傷表現與凍結肩相似,以肩部疼痛、活動度受限為主要特徵,部分患者會伴隨肌力減退。該病多發於中老年人群,發病率隨年齡上升而上升。
  • 骨科前沿|喙肩韌帶切除及肩峰成形術對恢復正常肩袖力量的影響
    一個可能性較大的因素是SAD術後對肩袖要求增加,需要提供一個力量來維持盂肱關節力學基本穩定。提供更大的力量可能會減少肩袖提供更高的力量來滿足運動員要求的功能。 在SAD手術中處理的喙肩韌帶和肩峰下組織,已有文獻證明會抑制盂肱關節向前上方和上方移位。之前研究證明了喙肩韌帶切除和肩峰成形術會明顯增加前方和前上方移位,甚至可能導致向前上方遠離肱骨頭。
  • 肩袖損傷中這塊肌肉最易受傷,動圖演示如何預防!
    肩部疼痛是一種常見的病症,平常一提到肩痛,很多人都會首先想到肩周炎,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哦~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說過肩關節是一個複雜的球窩關節,這個關節的特點就是可以做多軸性靈活運動,相應的肩關節周圍的肌肉也較薄弱,這些肌肉的損傷往往會導致肩痛。
  • 李強:肩袖損傷該如何治療?
    肩袖損傷後應該怎麼治療?需要手術嗎? 當肩袖損傷時,會出現各種問題:如疼痛和痙攣限制了肩關節的活動;肌肉將不能進行小幅度的調整使肱骨頭在關節內進行能夠平穩地活動;由於炎症導致關節積液從而限制肱骨頭的運動等等,還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肩袖損傷導致的關節炎和鈣質沉積會限制關節運動,鈣化可能會沿著關節的骨性邊緣或肩袖肌肉的肌腱發生。
  • 可能是肩袖損傷!如何自測?如何改善?
    今天,我們再來說說肩袖損傷。什麼是肩袖損傷?是指肩膀肌肉或肌腱的撕裂。肩袖損傷和肩峰撞擊症候群的不同肩峰撞擊症候群是肌腱、肌肉發炎。而肩袖損傷則是肌腱和肌肉的退化磨損。總的來說,肩峰撞擊症候群表現為肩膀前側疼痛在前期關節彈響,時間長了會出現功能障礙。而肩袖損傷表現為疼痛無力,夜間加劇。靜止休息的時候也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