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方精緻的人大校園,每天太陽升起的時候,都在發生新鮮的故事,有人在一勺池畔輕聲誦讀,有人在謹勤路上匆匆穿行,有人剛剛結束通宵的奮筆疾書站立窗前眺望遠方,有人站上講臺翻開書本談論古今天下,有人圍坐一圈熱烈討論話題……這些風景一直在我們身邊,年復一年,鑲刻在人大地圖裡。
有很多人,值得歌頌;有很多故事,值得分享。智庫建言、協創平臺、百村調研、同輩關懷、法律援助、公共服務……每個故事都有人來了又走,都充滿自信、驚喜和欣慰,也流淌著不安、失落和淚水。
本學期人大新聞網繼續推出《光陰人大》系列稿件,講述這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希望通過他們的心路和足跡,分享人大精神、凝聚人大力量,珍惜這一段難忘的光陰故事。
第18期為您推出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朗誦隊的故事。
「只有瘋狂地投入一件事才能獲得最高的效率:遇見一群瘋狂的人、加入一個瘋狂的團隊、一起瘋狂地去完成一個夢想、投入地去對待每一件事。」當問及財金朗誦隊的精神時,分別擁有一次參賽和指導經歷的2011級同學費凱琳這樣概括道。
在朗誦的舞臺上飛揚青春,通過朗誦傳遞自己的魅力,再因朗誦結下動容的情誼,這是屬於財政金融學院朗誦隊隊員們的故事。
加入朗誦隊是「命運的安排」
臨近約定的時間,財金朗誦隊隊員們陸陸續續地到來。與預想中嚴肅正式的場面不同,他們彼此熟稔,打招呼、互相調侃,氣氛活潑。這以2012 級學生為主力的、參加2013年度「五•四」文化藝術節比賽的朗誦隊,其實也不過是一支年輕的隊伍。
「當時的朗誦隊組隊過程中缺少一位男生成員,我就被『拉進』朗誦隊裡了」,當被問及此前如何了解到朗誦隊、以及加入朗誦隊的原因時,劉華年給出了令人多少有些驚訝的答案。他在2013年「五•四」文化藝術節詩歌朗誦比賽群誦節目中成功地飾演一位軍人。相對於劉華年接到的幸運的「橄欖枝」,同為群誦成員的廖晨曦則主動選擇了朗誦隊:「朗誦對表達真情實感的要求遠比表演更高:寫稿具有文學性,練聲也很有挑戰性。加入朗誦隊是主要是為了充實生活,此外還能學習一些文藝技能。」
形形色色的奇妙原因使朗誦隊成員們匯聚在一起,「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劉華年風趣地總結道。一個年級,四個專業,七個人,正是這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選拔與相遇,組成了如今的財政金融學院朗誦隊2012級隊員。
作為財政金融學院大力推行「學生工作社團化」工作理念的成果之一,朗誦隊這個學院學生社團的新生兒尚在成長之中。「朗誦隊就像一個鳥巢,我們在這裡從孵化到飛翔,我們在這裡找到朗誦的真正的感覺。鳥巢可能不夠美觀,但很堅固,我們共同禦敵時是無堅不摧的。」這是隊員任筱寒在朗誦隊的收穫。十餘名隊員,在朗誦隊這個溫暖向上的家中慢慢蛻變、學會成長。
我們傳遞朗誦的熱情與精神
「在那雲飛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閃耀著璀璨的光芒……」,在2013年「五•四」文化藝術節詩歌朗誦比賽中,任筱寒的獨誦《南沙群島》獲得了獨誦組一等獎,財政金融學院的集體群誦《震不倒的中國夢》也獲得了二等獎的優異成績。
朗誦是一門融合文字與聲音的藝術。將文字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通過聲音將感情傳遞給聽眾,這遠遠不是簡單的朗讀、背誦能達到的——光鮮的成績背後是隊員們團結、努力的付出。
「我還記得一個人在明德法學樓頂樓的樓梯間背對著燈、參照著映在牆上的影子練習儀態。光從頭頂傾瀉,整個人都在舒展,感覺特別棒。雖然是一個人,但卻不孤獨。」——來自朗誦隊隊員任筱寒。
「一項額外的『收穫』就是學會了熬夜。每天基本上都是凌晨兩點睡,早上八點還要趕去上課。」——來自朗誦隊隊員劉華年。
「雖然我們技術可能沒有前輩多,但我們有信心飽滿地傳遞朗誦的熱情與精神。」——來自朗誦隊隊員趙緣。
朗誦隊的訓練辛酸但不心酸。準備的過程總是艱苦的,但大家在一起分享勞累,也是一件幸福美好的事情。「除了結識兩三知己,寫稿、練聲、改稿、服裝、宣傳、走臺、造型,一起完成所有的流程——這就是合作的力量。」廖晨曦堅定地回答。因為對彼此熟悉,他們甚至能背下對方的朗誦稿。群誦中成功演繹了「小女孩」這一角色的劉伊敏也提到,「正是這種不斷的打磨與練習,使我們變得更加專業。」
在給朗誦隊冠以某個「標籤」時,趙緣和劉華年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團結」。這不僅體現在群誦隊員之間的默契配合,更體現於一代代隊員間深厚的感情中。「因為時間原因,他們準備的時間與往年相比較少,尤其是改寫稿子——這個的過程尤為煎熬。可喜的是,他們真的做到了最好!趙緣的進步非常大、鮑志成的聲音條件很優渥,筱寒的表現不俗,他們的實力很強。」朗誦比賽「教練」之一的費凱琳感嘆師弟師妹們的迅速成長,這是前輩對後輩發自內心的鼓勵與認可。
以我心畫我夢,朗誦羈絆未來
「參加朗誦隊是一段特別重要的經歷——做到了自己從未想過可以做的事。大學要嘗試自己沒試過的東西、給自己不同的經歷,並非沽名釣譽,而是為了自己的團隊和責任。」這就是飾演「軍人」的鮑志成眼中,朗誦隊經歷的意義所在。
正是因為目標一致,所有的人都朝一個方向前進著,並不是為了某個功利的目標,只是為了心中那份關於朗誦的熱忱與執著。財金朗誦隊隊員們共同品嘗過朗誦的歡樂與辛苦,彼此的關係亦愈發緊密。為了團隊與責任,他們忘我地投入練習與比賽,全身心地做好自己負責的部分,也熱情地為隊友助力,期待財金朗誦隊變得更加強大。
談及對朗誦隊未來的期望,任筱寒提出了審慎的建議,「不同組別之間的分享度略有不足——希望我們能有機會一起揣摩經典的朗誦視頻,分享更多的朗誦資源。」
「朗誦是一種傳達,技巧可能並不是最重要的,有發自內心的情感,熱愛表達和熱愛朗誦的人可以在朗誦隊找到自己的歸宿。我們需要有朗誦激情的人。」劉伊敏如是說。
正如汪國真曾說的那樣,我們用青春的熱血給自己樹立一個高遠的目標,這不僅是追求光榮,更是追求一種意志,一種境界。以我心畫我夢,朗誦隊隊員們在自己的青春歲月裡綻放光芒,未來是屬於他們的舞臺。
「凡是到達了的地方,都屬於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風再溫柔。太深的流連便成了一種羈絆,絆住的不僅有雙腳,還有未來。」在財金朗誦隊從相識到相知,並肩的戰友是永恆的羈絆。遇見了你們,也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光陰人大》專題第18期團隊
總策劃:鄭水泉
策 劃:高燕燕
編 輯:謝天武 孫浩爽 陰志璟
美 工:劉丹怡
文 章:財政金融學院 周巖巖 王飄碧
圖 片:財政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