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什麼都別學國產職業劇,這是職場新人的開除指南

2020-12-16 新周刊

杜拉拉升職記都過去十年了,把它奉為金科玉律的年輕人們,現在都如願以償成為杜拉拉了嗎?

下次再有哪部電視劇打著「職業」的旗號進行宣傳,聽一聽就好千萬別當真。現實中的職場,可比國產劇精彩多了。

每隔幾年,電視螢屏上最流行的劇集就要換一換,從穿越劇到抗日劇,從歷史劇到婆媳劇,這幾年風頭最勁的,應該就數職業劇了

說起來,職業劇這個概念應該算是舶來品,特指那些通過塑造某個行業從業人員的形象,來傳達職業理念的劇集。有很多日劇美劇都把鏡頭對準了入殮師、伐木工人等職業,既給觀眾以現實生活無法得到的新鮮體驗,也常常能用溫情和感動,引發人們對生活意義更深入的思考。

不過,在這個概念到來之前,事實上的職業劇就已經在中國生根發芽了。《編輯部的故事》講述的是一群雜誌編輯的生活,《重案六組》刻畫了幾個深入人心的刑警。可等到了「職業劇」「職場劇」的字樣真的印上海報的一天,中國的職業劇卻越來越不職業了。

那些看完職業劇就熱血沸騰地以為自己會成為又一個杜拉拉的年輕人們,現在大概都已經被開除了吧。

如今回看,《編輯部的故事》不就是一部十足的職業劇嗎?

愛情佔主導,bug遍地跑

-------------

既要讓行家不跳戲,又要讓外行看得懂,如此高的要求,確實是對中國影視製作人的一項考驗。

就連百度百科的「職業劇」詞條裡,都在第一句徹底寫明:「傳統職業劇中的一系列規則,對於大陸的職業劇系列極為不適用。

在香港TVB最擅長的職業劇裡也有彎彎繞的感情線,但篇幅極少,多數是為了推動案情發展。即使抽掉,也不會整段跨掉。

反觀國產職業劇,不管詮釋哪種職業,講述哪一行的故事,最終大都會演化成無腦愛情片,更慘烈一點,還會變成瑪麗蘇和傑克蘇同臺互飆土味情話的尬劇

反映獵頭行業的《獵場》口碑不佳。

套職業劇之皮,行言情劇之實,就連操刀過《沉默的證人》《潛伏》等多部佳作、堪稱國劇之光的姜偉導演,都不能免俗。他執導的《獵場》裡,胡歌一共談了三段虐心戀愛。觀眾一門心思盯著胡歌的顏值,情場部分的KPI超額完成,職場部分早已無人關心了。

而楊冪的職場高知系列,更是把翻譯官、談判官這種需要雙商才能駕馭的工種,演繹成了「工作五分鐘,戀愛兩小時」的傻白甜。培養實習生從通宵加班開始,跟客戶不談錢談感情,對於初入職場的觀眾,這簡直就是一碗毒雞湯。

在專業程度更高的醫療劇裡,出現的bug更是數不勝數。

《外科風雲》裡,本該舌下含服的硝酸甘油被一把吞下,靳東拿手術刀給白百何修眉,真是路人看了都要心梗。而在《青年醫生》中,一開口就是9%的鹽水靜脈推注,濃度高到可以醃鹹肉。如果現實中的醫院都像劇中一樣,醫患矛盾勢必少不了。如果有觀眾把這些情節當了真,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所謂職業,不過是國產劇用來鋪墊爛俗感情線的外衣。這可能就是為什麼中國有那麼多職業,編劇導演明星卻總是樂此不疲地薅刑偵、醫療和律政這三大行業的羊毛,畢竟在這種職業背景下談戀愛,才顯得更高級啊。

手術刀修眉了解一下。

顏值限制了職業表現力?

-------------

國內演員對於自己在鏡頭前的光鮮有著格外執著的追求,至於所要表現的職業精神,在他們心裡是沒有地位的。正如有網友表示:國產刑偵劇最大的bug就是演員顏值太高。現實中的法醫、警察、醫生由於經常熬夜,過度勞累,總是掛著黑眼圈,或是挺著啤酒肚。但到了明星那裡,無論演得是談判官還是急診科大夫,總是同一副模樣,連妝容都不變。

相比走路帶風、愛情至上、時間自由的國產職業劇角色,國外的職業劇形象就樸實無華得多了。日劇《非自然死亡》裡,法醫們哪有心思用解剖刀修眉毛,一個個灰頭土臉,實力為7K(髒、累、危險、沒假期、規矩嚴格、不化妝、不適合結婚,這些詞日語讀音開頭都是K)屬性代言;就連石原裡美也放下了日本甜心的架子,頭髮油膩板結,隨手拆下便當盒的膠圈當髮帶,職業角色刻畫地入木三分。

韓劇《live》演繹小警察的故事。

韓國的高分刑偵劇《Live》更是給年輕人的名偵探夢想澆上一盆冷水。原來警局並不總能遇到連環大案,開掛打擊罪惡的機會也不多,更多的時候要面對的是街坊鄰裡之間的家長裡短。即便是「有幸」面對罪犯,對方的戰鬥力也不會像國產劇本裡那樣弱雞,相比於一招制敵,被惡勢力打倒的可能性似乎更大。

如此珠玉在前,可大陸影視人似乎只學會了照搬術語,以為借用了「從現在起,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將成為呈堂正供」,就足以帶來充足的律政劇風味了。

至於演員呢,指望被經紀人、化妝師、助理前呼後擁的他們放下身段,細細揣摩一種職業的特點,更是比登天還難。

沒有職業精神,就別拍職業劇了

-------------

回顧往昔,我們曾經擁有的那些優秀的職業劇,在很多人的童年、少年時光裡,種下未來的職業夢想。

2001年,《重案六組》開拍。作為主演兼編劇之一的王茜,被「發配」至宣武區重案組體驗生活。跟著去兇案現場,見過重度腐爛的屍體和死刑犯,還親自動手搜過毒販的身。

《談判官》的編劇,真的去了解過談判官嗎?

在寫作《心術》之前,編劇六六以患者和醫生的雙重身份,在上海數家醫院臥底半年之久。遇到過道德敗壞的醫界之恥,也見識過胡攪蠻纏的病患。其中也不乏暖心的細節:「我曾在手術室裡看見醫生一針一針縫腦膜,這是一門幾近失傳的手藝,因為費時又費力,大多數人都用人工腦膜貼上當補丁完事。後來才知道病患來自福建山區農村,年收入都負擔不起這臺手術,一塊腦膜要八百多元,醫生用自己的時間和手藝,替他省了。」深入這傲慢與偏見的背後,她看到了惡,也看到了善,但更多的,是看到真相。

到了2017年,《急診科醫生》開播,僅在協和醫院急診科見習一周之久的王珞丹,不僅宣傳通稿滿天飛,還有路透照高調打配合,感覺能深入醫院一周,已是劇組最大的良心了。

《心術》的好口碑不是白來的。

可悲的是,像王珞丹這樣肯拿出一周時間來了解行業都是少數,更多的,是連劇本都沒讀熟就上場。還在熱戀期的鹿晗,最近在採訪中賣了一把耿直:「要說讓我去塑造一個角色,從頭到尾,包括特點、性格、小動作。抱歉,我敢發誓那是不可能的,哪有那時間啊!

確實,對於拍偶像劇都一臉尷尬的演員來說,要求職業精神,無異於讓小學生去參加高考。職業劇看不上演技如同表情包的流量明星,軋戲撈金忙不停的後者同樣也看不上正兒八經的職業劇。相比於四天六千萬的賺錢速度,真要半年磨一劇,那就賠大了!

所以說,下次再有哪部電視劇打著「職業」的旗號進行宣傳,聽一聽就好千萬別當真。現實中的職場,可比國產劇精彩多了。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作者/箋語 排版/蘇煒

新周刊——中國最新銳的生活方式周刊

相關焦點

  • 《精英律師》炫法律條文卻露怯,國產職業劇何時能職業起來?
    引子這幾年,國產電視劇的類型大大豐富,不再是過去古裝偶像劇一枝獨秀,各種類型的職業劇也層出不窮。但是對比海外的職業劇,內地不少職業劇還不太成熟。比如最近熱播的《精英律師》,就被很多法律系學生扒皮:女主角背誦的法律條文早已過時、男主角說的不少名詞都是生造的,我們的職業劇何時能職業起來?一、想展示專業性,卻被專業所累過往的不少國產職業劇,頂多是披著職業的外衣,演繹著偶像劇的劇情。看久了,觀眾壓根不記得這是一部職業劇。
  • 4個特點解析港式職業劇,做人最要緊是開心
    港劇的固定觀眾得到分流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因為隨著國產劇種類的豐富,再加上海外優質劇集的引進,讓國人看到更多優秀的影視作品。再加上港劇演員的新老迭代,熟悉面孔逐漸淡出舞臺,新人仍需歷練,這些都帶來了港劇盛世不再的景象。
  • 陳曉王子文的《兒科醫生》又被罵,國產職業劇為何屢罵不改?
    不專業、不走心、不深刻、不像樣幾乎成了國產職業劇的詛咒……醫務劇題材在任何時代和國家,應該都是火爆的。家裡娃生過病的都知道,多少家長巴不得自己就是學兒科的!又借著疫情背景、醫務劇劇荒的時機,可這部備受期待的劇,為何又淪為一部狗血到讓人看不下去的劇?
  • 職場推辭學終極指南(請勿外傳)
    別看職場人貌似大膽,其實內心一個比一個慫: 儘管有自己的想法,但卻礙於面子、害怕尷尬或者為了逃避衝突,而不得不壓抑自己真實的想法,甚至附和對方的想法。  所以職場人迫切的需要「推辭學」,需要找點託辭維繫表面的友好氣氛,或者是為了照顧對方的情緒;甚至還有可能是出於「對方搞不清狀況,想要提點他們但又不至於過分直白」的苦心。 結合推辭學小組無數成功案例,加之身為社畜多年的苦痛教訓,我們這就為你奉上——《職場推辭學指南》,助你成為職場推辭學大師。
  • 職場新人恐懼面試怎麼辦?這3個實用技巧趕快學起來
    職場新人恐懼面試怎麼辦?這3個實用技巧趕快學起來原創|很多花開掉落職場真可謂是一個讓職場新人如臨大敵的地方,裡面有一個整天訓罵下屬的上司,天天如同機器人一樣做著無聊的工作。其實這都是被職場新人誇大了的想像,在工作中你要是選擇了一個好的企業,收穫也是很多的,不僅會對自己個人精神上提高,還會讓自己的人際圈得到良好的擴充。但是,當你考察這個公司覺得很合適,你的能力也是公司最想招攬的人才,就怕在面試時你沒有發揮好,導致好的工作就與你失之交臂,這應該就是最遺憾的。職場新人恐懼面試怎麼辦?這4個實用技巧趕快學起來,這樣才會找到最滿意的工作。
  • 《精英律師》笑話鬧大了,國產職場劇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翻譯官》劇照韓國有被譽為「工薪階層教科書」的《未生》,還有被譽為「職場生存指南」的《黑狗》;日本有創下日本平成年代單集最高收視紀錄的《半澤直樹》,還有不溫暖也不勵志卻能觸動每個職場人內心的《我們無法成為野獸》......可我們,別說是代表作了,不拍爛就不錯了。
  • 職場新人不得不學的3個說話技巧,值得收藏
    都說職場如戰場,硝煙四起,很多人工作能力很強,但常因為溝通能力的欠缺,導致職場生活不如意,升值加薪沒有希望,甚至還處在被裁員的名單裡。也有不少人因為會說話,能表達而得到賞識。溝通能力是一種隱形的能力,能在無形之中讓你如虎添翼,事業生活順風順水。職場老人都害怕說錯話,更何況是新人了?
  • 佟麗婭也救不了,都是職場勵志題材,國產劇被韓劇秒的渣都不剩
    要說起職場劇精英劇,大家會想起日劇,畢竟,日本電視劇的職場劇是相當寫實的,內容元素也相當豐富。而國產職場劇,那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只是披著一場「職業化」的皮來演男歡女愛的言情戲份。本來小編以為啊,最近熱播的《完美關係》會重塑國產職場劇的雄風,畢竟,裡面有陳數姐姐啊。但是,這部劇終究要令大家失望了。在劇中,江達琳的弱智操作真是令觀眾氣急敗壞,不少網友都想為她的智商來充點金幣了!《完美關係》劇情一步步推進,觀眾真是看一集就要吐槽一番:佟麗婭飾演的江達琳,就是個傻白甜啊。
  • 領導同事不願意教,每次都說沒什麼事幹,職場新人應該怎麼辦
    小周覺得上班沒幹什麼,想多學一點,於是跑去問領導有沒有什麼工作安排,問同事有沒有能幫忙的,可是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現在沒什麼工作,你先忙好你自己的事情吧。小周覺得這些領導和同事太不負責任了,隨便丟下一個職場新人就不聞不問,不管不顧。
  • 給職場新人的5個建議
    在給出建議之前,先來解決一個問題:「職場新人」該如何定義? 我本人自畢業到現在也不過六年,嚴格來說,還算是職場新人的一份子,相比很多在職場中打拼了十幾年、幾十年的人,在很多方面我還是差了很多。 那麼,怎樣的人才算是職場新人呢?
  • 豆瓣9.1,這才是好看的職業劇!
    說起職業劇,近年來大家普遍聯想到的都是日劇和美劇,而我們的國產劇則更多的是披著精英人設的戀愛劇。比如,《歡樂頌》裡面的安迪,《那年花開月正圓》裡面的周瑩,《我的前半生》裡面的羅子君,都沒有從一個專業的角度真正反映出她們的職業生態。
  • 提升職場工作能力的這4個方法,很多人都學不會
    隨著職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想要在職場站穩腳跟,讓自己更快速地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必然是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下面4個提升工作能力的小技巧,一起了解下吧。【1】養成多請教的習慣很多職場新人遇到問題總是難以向別人啟齒,他們會覺得"如果主動尋求別人的幫助,別人或者領導會認為我能力不行,我會因此而被看扁,進而喪失各種可能的機會。"這是職場新人最容易犯的錯誤。新人剛進入職場,肯定有許多不懂的地方,這個時候不能不懂裝懂,應該放下架子,虛心請教,積極地尋求他人的幫助,多和同事去溝通去交流。
  • 《不負時光》取到了日劇的皮,沒有學到日劇的髓
    取到了日劇的皮,沒有學到日劇的髓。日劇《校閱女孩河野悅子》,我以前看過,畫面很養眼。特別是裡面的女主角河野悅子每天的穿搭都可以出一本穿衣指南了,當時在日本播出此劇時,很多女孩子都照著河野悅子的樣子來配搭衣服,形成一股時尚流行之風。
  • 職場虐渣手冊:千萬不要學魏瓔珞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將其步步為贏的手法當做職場晉升指南。不過,咱們看劇歸看劇,千萬別模仿,魏瓔珞能一路從實習生做到高管,純粹是開了金手指又有主角光環加持。如果家裡沒礦,大家就不要輕易嘗試了。因為魏姐的做法不僅不會幫你升職加薪,反而踩了不少職場雷區哦。
  • 職場新人:初入職場需謹慎 八種表現惹人厭
    新人要適應全新職場環境,周遭也在觀察和評判著新人的素質和價值。新人的哪些行為、哪些素質在前輩眼中很不得人心呢?在很多畢業生為工作焦頭爛額時,已有些幸運兒作為新人進入職場。新人要適應全新職場環境,周遭也在觀察和評判著新人的素質和價值。新人的哪些行為、哪些素質在前輩眼中很不得人心呢?今朝我們要盤點一下職場新人最不受歡迎的8個地方。
  • 最好的職場新人是別人看不出是新人,必須「三心二意」!
    作為職場新人,工作首要目的是積累工作經驗,為接下來職場生活做好準備!最好職場新人就是別人看不出是新人!怎麼樣才能成為這樣的新人呢?最好要做到「三心二意」!專心:作為職場新人,每一次的培訓,每一次老員工的分享都是寶貴財富,我們見過很多新人看著非常專心且認真,筆記本上記得滿滿當當!等到下次問他的時候,摸摸頭,一笑,羞怯的說到,忘了!典型的帶手不帶腦,貌似專心卻無心!作為職場新人,切記表面的專心,專心是來自大腦!
  • 每看一部劇,我就換一個職業理想:當年TVB的職業劇有多好看?
    主演包括吳啟華、林保怡、蔡少芬、陳慧珊等,都是當時的當家小生和花旦。除了劇情,特別值得一提的電視劇的主題音樂(純音樂),堪稱神曲。劇中,吳啟華飾演的腦外科醫生角色程至美堪稱醫療職業劇的經典角色!同時,性格各異的主配角們,把醫生這一職業塑造成了充滿選擇和衝突,同時又神聖的職業。
  • 職場中你有這幾個表現時,老闆就會考慮開除你
    當我們踏入職場這個大門時,就會有一種擔心,老闆什麼時候會開除你,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也都考慮過,有時也跟老闆一念之間,某一天看你表現不好,也就可能會開除你,那麼我們怎麼樣不讓老闆開除呢?小編認為,你要想在公司長期的工作下去,這幾點表現不能有,快來看看都是什麼吧!
  • 學生角色與職場新人的角色都有什麼不同呢?
    學生角色與職場新人的角色都有什麼不同呢?青年人步入社會,參加工作後,其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角色的轉變,即從青年學生向職場新人的轉變。步入職場使青年人走進一個新的人生階段,一個人從出生到從事社會職業活動前的漫長時期,都是處在接受社會的教育培養之中的,是為其踏入社會做準備,以期在從事社會職業工作時,能更好地服務社會開創美好職業生涯。因此,青年人在進入工作崗位前後,是人生的一個關鍵轉折點,其社會角色將會發生較大轉變。作為職場新人,進入工作崗位後要迅速調整自己,迅速實現角色的轉變。
  • 香港職業劇認真起來太好看
    對比這幾年,內地國產職業劇的糟糕表現,我們不禁好奇:到底怎樣才算是一部合格的職業劇?在我心裡其實有一個挺簡單的標準,就是看完之後產生了想要去嘗試的衝動。直到現在我依舊忘不了,第一次看《新聞編輯室》所帶來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