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律師》炫法律條文卻露怯,國產職業劇何時能職業起來?

2020-12-19 新金牌娛樂觀察家正版

引子

這幾年,國產電視劇的類型大大豐富,不再是過去古裝偶像劇一枝獨秀,各種類型的職業劇也層出不窮。但是對比海外的職業劇,內地不少職業劇還不太成熟。比如最近熱播的《精英律師》,就被很多法律系學生扒皮:女主角背誦的法律條文早已過時、男主角說的不少名詞都是生造的,我們的職業劇何時能職業起來?

一、想展示專業性,卻被專業所累

過往的不少國產職業劇,頂多是披著職業的外衣,演繹著偶像劇的劇情。看久了,觀眾壓根不記得這是一部職業劇。不得不說,《精英律師》比起過往的職業劇,有了不少的進步,男女主角起碼可以說一些專業名詞。

可能是因為編劇將職業劇看得太簡單了,以為這樣就能蒙住觀眾,沒想到卻成了露怯的開始。比如,田雨在劇中說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智慧財產權保護法》。

很多法律系同學坐不住了,只要是一個稍微學過法律的人都知道中國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等。不得不說,編劇想炫技,可是因為沒有深入了解律師這一行的專業知識,本來應該有的優點,反而成了槽點。

還有就是動不動炫耀律師的收費高昂,卻脫離實際情況。比如劇中說一個小時收十萬塊,但是在現實情況下,絕大多數律師都收不到這個價格,甚至美國的律師,也沒有這麼貴。

二、基於職業挖掘人性,才能不停留於簡單互撕

律政劇因為先天的案件衝突,所以有很多激烈的清潔可以挖掘。回想一下《壹號皇庭》《律政新人王》,幾乎每集都有兩三個情節的爆發點。

這一點《精英律師》倒是也學到了一些,只不過是皮毛。要知道,如果編劇沒有法律背景的話,寫出來的臺詞不能讓人信服。

就拿靳東在劇中發飆這一段來說,目前編劇的寫法,讓不少人覺得靳東只是一個衝動的自大狂。律政劇其實應該結合律師的職業特質,將其理性和感性的一面作為衝突,絕對不止張牙舞爪這一種表現方式,邏輯清晰又激烈的法庭對噴才是觀眾最想看的。

真正的戲劇衝突是建立在邏輯自洽的基礎上,這樣表現出來才比較高級。

三、國產職業劇何時能擺脫幼稚?

新金牌娛樂觀察家覺得,要寫好一部職業劇,起碼要對行業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為什麼美國的律政劇就沒有這些幼稚的問題,因為這些編劇大多都是法律出身,有的甚至擁有執業律師的職業經驗。

看看這些臺詞,既沒有炫技,又經得起推敲,舉重若輕中彰顯了過人實力。看了這樣的律政劇,會讓我們對律師行業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可是你們看了《精英律師》後,能對國內律師行業有什麼感觸嗎?

如果編劇不能實實在在地對法律、醫療、民航、消防等行業風貌的立體勾勒,我們的國產職業劇永遠不能擺脫幼稚的外衣。

相關焦點

  • 《精英律師》笑話鬧大了,國產職場劇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而且羅檳有著我們國產職場劇男主的典型特徵:開掛的人生贏家、資深高端的行業精英、解決問題靠運氣、拿到單子靠外掛......可這個人是怎麼樣才走到今天的?職業中曾遇到過哪些困境?觀眾通通看不到,我們只知道男主人設牛逼,金光閃閃就對了,反正一概括就兩詞:有能耐、不差錢。回過頭看《精英律師》裡的男主羅檳,是不是就是這樣的存在?
  • 從《精英律師》說起:國產劇「職場精英」為何惹人厭?
    《我的前半生》 《精英律師》等作品先後為國產劇貢獻了另一種「爸爸精英」:一套有後腦勺的西裝、一副時尚的走路姿勢、傲慢的大嘴巴和「半永久」的生活教練。"禮貌是聰明人設計的遠離傻瓜的策略."「精英律師」羅本說過這樣的話,他散發出一種「作為父親出現」的長期氣質,並一直保持著對他人的優越感。
  • 《決勝法庭》開播大火,評分超過《精英律師》,只因更加專業
    剛送走了《精英律師》,又迎來了《決勝法庭》,同樣律政題材的作品,同樣描述職業人的生態,這兩部戲難免被人相互比較,只不過《精英律師》側重點在律師,而《決勝法庭》的焦點在檢察官,但都在詮釋"法治社會,守護人民正義"的理念。
  • 學什麼都別學國產職業劇,這是職場新人的開除指南
    說起來,職業劇這個概念應該算是舶來品,特指那些通過塑造某個行業從業人員的形象,來傳達職業理念的劇集。有很多日劇美劇都把鏡頭對準了入殮師、伐木工人等職業,既給觀眾以現實生活無法得到的新鮮體驗,也常常能用溫情和感動,引發人們對生活意義更深入的思考。
  • 《精英律師》到底是不是「精英」?聽聽真正的律師怎麼說
    在法律的視角裡,帶上書名號的,一定是一部可以形成法律體系的部門法,而中國的智慧財產權範疇裡的法律條文,並沒有這部法律。 既然是主打行業劇,在涉及法律知識的情況下,想要有普法和教育的意義,就必須要符合,也要尊重中國法律的規則。 而且從前面幾集來看,還會出現律師刻板形象的問題。劇裡為了表現法律天才的人設,會讓角色張嘴就來一字不差地背誦法律條文。
  • 一口氣80句超長法律條文,「人形法條機」藍盈瑩吃飯走路都在背
    都市律政劇《精英律師》東方衛視東方劇場開播以來,收視率始終名列前茅,話題不斷。藍盈瑩飾演的律師助理戴曦以「懟懟懟」小鋼炮般的臺詞功力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看了《精英律師》,真律師啼笑皆非
    《精英律師》中,戴曦作為羅檳的律師助理,雖然學歷起點不高,亦未持證上崗,卻是個天才律師的人設——問題對答如流,法條張口就來。律師能將法條背得像上了發條一樣,這大概是人們對於律師最大的誤解。以至於許多法律學子的親友們,總是會向他們投來敬佩又略帶心酸的眼光:「學法的啊,得背不少法律條文吧!
  • 香港職業劇認真起來太好看
    對比這幾年,內地國產職業劇的糟糕表現,我們不禁好奇:到底怎樣才算是一部合格的職業劇?在我心裡其實有一個挺簡單的標準,就是看完之後產生了想要去嘗試的衝動。直到現在我依舊忘不了,第一次看《新聞編輯室》所帶來的震撼。
  • 看《精英律師》被何賽可愛到 田雨老師「內娛寶藏男孩」無疑了
    最近熱播的都市律政劇《精英律師》憑藉節奏輕快、臺詞爽利,在一眾古裝IP大劇中殺出一條「血路」。作為聚焦律師群體的職業劇,唇槍舌戰是不可或缺的場面,而《精英律師》角色之間的高能battle不僅節奏快邏輯清晰,很多關於法律、案件、行業的金句也正能量滿滿,都是乾貨。讓觀者爽感十足,受益頗多。
  • 《精英律師》熱播,女一號卻沒女主相? 藍盈瑩:每個人都是自己的...
    說到律政題材的電視劇,觀眾們應該會想到《律政佳人》和《離婚律師》等為數不多的國產劇。《精英律師》如今正在東方衛視熱播,可謂是解了不少喜愛這一劇集觀眾的相思之苦,而藍盈瑩扮演的戴曦似乎開了掛,很多法律條文都能脫口而出,堪稱「人形法條機」。日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專訪了藍盈瑩,她不否認《演員的誕生》為她帶來很多熱度,但更多的全新角色類型從此找到了她,這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才是最寶貴的。
  • 藍盈瑩《精英律師》化身「人形法條機」
    《精英律師》聚焦於律師的行業生態和職業特性,既有對職場關係的展現,也在深層次探討著「情理法,孰先行」的問題。相較於劇中以羅檳為首的一眾「理性派」,懷揣熱忱之心,心存善意為弱勢群體奔走的「感性派」代表戴曦,似乎更得「人心」,但藍盈瑩直言,「好心」也會辦錯事,「糾結」才是人物的常態。
  • 既然法律條文大家都能懂,那律師憑什麼掙錢呢?
    特別是法律領域,書上的知識再翔實,你認真讀5遍,也一定不知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很多年前,某律師接手了一個植物新品種權的案件。客戶的老闆是一位水稻種植界的學霸,去他辦公室談事,發現他背後的書架,一大半都是法律書,有些連司法解釋解讀等書都在其中。
  • 《精英律師》學霸型助理戴曦出口成章背法條,藍盈瑩「死磕」臺詞
    出口成章背法條,路遇不平拔刀相助,北京衛視播出的《精英律師》中,藍盈瑩飾演的律師助理戴曦連珠炮式的專業臺詞讓人印象深刻。回憶拍戲時背臺詞的經歷,藍盈瑩連連表示自己「太難了」。「她是一個學霸型的助理律師,一個記憶力超群的人,很勤奮且很有天賦,很多法律條文別人可以讀,但我必須能直接講出來。」藍盈瑩說,為了讓人物立得住,自己頗下了一番苦功。「我記得當時有一長段的法律條文是為了彰顯人物性格的,我背了一個禮拜,走路在背,睡前在背,吃飯也在背,然後覺得背得很好了,但在現場當所有機器朝自己逼近的時候還是會有錯誤的地方,後來就會更下功夫。」
  • 案件事實清楚,可以按照法律條文直接審理,還需要律師嗎?
    如果認為事實已清楚,手上有足夠的證據沒有必要再請律師律師往往是解決案件的事實論證問題,以及法律問題;如果當事人認為案件的事實是清楚,並沒有其他爭議,起訴到法院只是為了獲得一份生效的法律判決,那麼完全可以自己去處理簡單的糾紛案件。
  • 每看一部劇,我就換一個職業理想:當年TVB的職業劇有多好看?
    其中,TVB(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亦稱無線電視)的職業劇更是其中的傑出代表。當時的職業劇以精彩的劇情及精良的製作,刻畫了一群又一群深入人心的職業人物形象。這些職業劇到底有多成功呢?這樣說吧,每看完一部劇,我就會想換一個理想職業。這樣的人我相信絕對不止我一個。就像彈幕裡看到一個小夥伴說「在看完《妙手仁心》後,我立志成為一名醫生。」
  • 看精英律師談如何獲得美國律師執照?
    老幹部靳東的新劇《精英律師》目前熱播,劇中主人公羅檳每小時諮詢費從六千到10萬不等,以及動就幾百億的官司讓人遐想連篇,尤其主人公說「全國有40萬律師,而有涉外律師執照的只有百分之一。" 而主人公有海外律師執照,又是海外著名法學院畢業,使主人公「逼格」爆棚。
  • 看完《精英律師》後專業律師一臉懵逼:太誤導人
    一講到律師大家腦子裡浮現的是不是都是舌戰群儒,法條倒背如流,年收入隨隨便便上千萬?受到電視劇的影響,大家對於律師行業的誤解可謂是越來越深了,最近就有一部令法律圈疑惑的國產律政劇:《精英律師》。這部劇的熱度持續在上升,看了看大眾對這部劇的評分竟然還不錯。不過以法律人的視角看這部劇,有些情節匪夷所思。
  • 《精英律師》時薪十萬?律師和法學生看了笑出聲
    最近一部律政題材的國產電視劇《精英律師》正在熱播,憑著實力 演員和新穎劇情吸引了不少流量。不過,如果你是法律專業人員,從律師的角度來看這部劇,可能會發現很多槽點, 比如……01/律師諮詢費一小時十萬?關鍵的法條還是要背的,但能內化法條背後的邏輯,與實際案例結合而才是法學生必備的能力。03/沒通過法考也能進律所?/更匪夷所思的是,女主角沒畢業、不具備法考資格也能被律所聘用……OMG!??
  • 豆瓣9.1,這才是好看的職業劇!
    說起職業劇,近年來大家普遍聯想到的都是日劇和美劇,而我們的國產劇則更多的是披著精英人設的戀愛劇。比如,《歡樂頌》裡面的安迪,《那年花開月正圓》裡面的周瑩,《我的前半生》裡面的羅子君,都沒有從一個專業的角度真正反映出她們的職業生態。
  • 陳曉王子文的《兒科醫生》又被罵,國產職業劇為何屢罵不改?
    不專業、不走心、不深刻、不像樣幾乎成了國產職業劇的詛咒……醫務劇題材在任何時代和國家,應該都是火爆的。家裡娃生過病的都知道,多少家長巴不得自己就是學兒科的!又借著疫情背景、醫務劇劇荒的時機,可這部備受期待的劇,為何又淪為一部狗血到讓人看不下去的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