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唐亞華
編輯 | 藍予
核心商圈一百多平米的空間,炫目靚麗的色調,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輕人伴隨著動感的音樂跳動。他們並沒有專業功底,享受的更多是揮汗如雨、釋放自我的氛圍,這是受年輕人歡迎的團體操課現場。
團體課並不是新事物,一般是傳統健身房包含在年卡內的附加服務。新興健身房樂刻、光豬圈等在模式改進之後也保留了免費操課這一形式;大多數私教工作室則推出6—8人小團課。
12月完成C輪融資的超級猩猩首創按次付費、隨時預約的零售式團體課程新模式,自主研發了多種針對性訓練課程,主打年輕化時尚化,獲得了資本和市場的初步認可。
那麼,一個包含在健身房一直不溫不火的免費項目,單獨拿出來成為付費項目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零售型團體操課的新嘗試
用戶對傳統健身房操課的不滿更多來自於年卡的束縛,辦卡後基本就不去健身房,也就談不上更喜歡哪個項目了。再加上健身房附贈的團體課程以瑜伽、動感單車等為主,時間固定,用戶與課程和時間都難以匹配。
在傳統健身房基礎上進行的改良版是私教工作室,他們在團體課與一對一私教之間取折中方案,推出了小團課。模式主要為購買一個套餐多期的課程,與私教課搭配,二者也可以互相轉化。完成了Pre-A輪融資的V+Fitness就是一個以小團課為主的健身工作室。
同時也不乏一些健身O2O平臺,如小熊快跑、全城熱煉等,用戶按月付費,可選擇與平臺合作的健身房上課。而新興健身房如樂刻、光豬圈等以月卡、智能化等對傳統健身房升級改造,同樣保留了團體操課這種增值服務。
不同於這些存在感不強的免費團體操課,自助健身艙首創品牌超級猩猩選擇了一種零售式操課的新模式:按次付費、隨時預約。「預約排隊訂單是成交訂單的200%」,超級猩猩創始人跳跳這樣形容操課的火爆程度。
超級猩猩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有20多家店,平均每個教室每天排11節課,每節價格69元—129元不等。用戶年齡主要分布在20—35歲範圍內,在微信官方公眾號裡,用戶可以預約課程,看課程時長、選課情況等數據。
「一天不跳,渾身痒痒,(上團體操課)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一位30歲的自由職業女士Sunny在朋友圈稱。
「選擇這種團課主要是因為方便,就像傳統餐廳和麥當勞肯德基的對比,買了就可以走。我直接選課去上,上完就走,沒什麼牽絆,年卡月卡總讓我覺得去健身不是因為想去,而是花了錢不得不去。」Sunny說。
兩種類型的操課不同點在於一個是打包套餐,另一個是零售產品。零售式操課以便捷化、零售化的模式打入市場,方便、以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大價值的服務,是很多年輕人的訴求。
它改變的是銷售模式,傳統健身房雖然免費附贈操課,但是辦了年卡難以堅持幾乎是常態,作為附贈的操課也就無法發揮價值。「傳統健身房賣時間,現在的新模式是賣課。」超級猩猩教練Hyper說。
產品和體驗是決勝關鍵
據Hyper介紹,能夠提供零售式操課體驗的傳統健身房年卡起碼過萬。對於年輕人來說花一萬多辦年卡很難,但是在消費升級理念下,一節課六七十塊錢對他們的臨時消費來說壓力並不大。
其實按照一周兩次的密度堅持下來不比中高端健身房的年卡便宜,但是捆綁銷售變弱了,它靠產品吸引用戶,而不是「一錘子買賣」。
傳統健身操課的內容多來自國外課程或教練的自主編排,而超級猩猩推行內部統一課程,其中既有購買版權的萊美、CrossFit等,也有自主研發的BUTT SHRNIT翹臀塑造課程、UPPER SHAPER胸背塑造課程,針對性強。
傳統健身房操課內容不一樣的好處是用戶可以換換新鮮感,弊端是水平參差不齊;零售式標準化課程的好處是質量有保障,而且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練個人的影響,但操課內容也可能固化單一。
Sunny這樣安排自己的課程,「一周一到兩節普拉提類較安靜的課程,配合一次力量型的槓鈴課、燃脂搏擊等,上得最多的是Hyper dance,出汗比較多,減脂減壓,上完以後心情比較好」,Lee女士則表示:「我體力好的時候會選戰繩等力量型課程,累的時候選一些柔和的。」這些靈活搭配的操課是傳統健身房操課無法實現的。
而且,按次付費的形式對教練來說也有足夠的薪酬刺激。傳統健身房的操課免費附贈,這一形式本身調動不了教練的積極性,課程質量與氛圍自然也就不理想。
「我邀請學員選自己喜歡的歌曲上臺跟我一起跳,一個小白髮展到能被老師邀請到臺上,那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我希望她們是主人,而不是一味的追隨者」,Hyper教練喜歡這樣的激勵方式。
零售式操課定位於年輕人,品牌有著鮮明的理念。相較於傳統健身房,它的品牌認知度較高,配合有時尚有科技感的外形、有辨識度的Logo和Slogan,有趣且有用,契合年輕人的調性。「環境很簡單但是很高級、很時尚。」Lee表示。
健身細分領域的潛力與隱憂
傳統的健身房正在被「肢解」,私教環節獨立出來成了私教工作室,跑步機等器械單獨放置在「盒子」裡成了共享健身艙,團體操課也作為獨立的門類嶄露頭角,此外也有器械+操課類某幾個項目組合出現的新興健身房。
龐大僵化的傳統健身房正在受到市場的瓦解,更垂直、專業的細分領域正延展出更多的機會。
相比健身領域的私教、小團課,團體操課最大的優勢是坪效和教練利用率高。而零售型操課豐富了用戶的健身選擇,在挖掘存量市場和開發增量市場上,有一定積極意義。
復星銳正投資高級總監劉思齊看好這種形式,「這種模式改變了年卡月卡的捆綁,按次預約符合了年輕人的消費觀。課程有創意,形式便捷,過程中還能達到健身、塑形的效果。」
超級猩猩上線翹臀、胸背塑造等5種自主研發課程,光豬圈推出光豬5S團操課,這些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對國外團體課程的依賴,未來在課程研發版權授權、培訓方面可以發力。
當然,從傳統健身房獨立分化出來的團體操課也會面臨諸多問題。如在大規模推廣中怎麼保證質量?深入到二三線城市時怎樣平衡品牌調性與地方特點?怎麼保持持續創新研發的能力?如何讓用戶保持新鮮感?
此外,多年從事私教的趙吉利則提出了健康安全方面的疑慮。他認為傳統健身房和工作室大多會給用戶做體測,排除身體中的危險因子,新型健身房在上操課之前如果不做體能評估,用戶身體受損率會很高。他舉例,「有一個學員跳尊巴,脊柱歪了,因為他骨質疏鬆,不適合跳尊巴。」
獵鷹創投李圓峰也為這一模式的前景擔憂,「團體操課做的是健身存量市場的一個小分支,市場太小。」
儘管有所憂慮,但零售式操課的便捷與體驗優勢,可以成為拓展健身用戶的敲門磚,有利於逐步培養用戶健身習慣,為深度健身做引流和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