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人】蘇清泉:子承父業 致富思源報桑梓

2021-03-03 永春人

蘇清泉

永春西部邊陲的蓮花山麓,風景秀麗,人傑地靈。在這裡,坐落著一座中學,從校園內傳出的琅琅書聲,飽含著莘莘學子對知識的渴望。這也是泉州市唯一的村辦中學,由當地著名企業家蘇新添創辦。它既是脫貧致富的美嶺人致富思源的夢想出發地,同時也是蘇家回報社會的又一重大舉措和壯舉。如今,兒子蘇清泉已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他秉持蘇家訓誡,謹遵父親當年的諄諄教誨,自覺承擔起作為一個企業家樂善好施、興村富民的社會責任。

■早報記者 周湖健/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蘇清泉,男,漢族,1964年5月出生於福建永春,大專文化,中共黨員,現任泉州市永春縣一都鎮美嶺村黨委書記、福建省泉州美嶺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泉州美嶺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先後多次被評為永春縣「優秀共產黨員」,連續當選福建省第十一屆、十二屆人大代表、泉州市第十二、十三、十四屆人大代表、福建省第九屆黨代會代表,先後榮獲泉州市勞動模範、泉州市十佳傑出青年企業家、泉州市優秀創業人才、福建省優秀鄉鎮企業家、福建省勞動模範、泉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其父蘇新添,曾是永春縣一都(公社)美嶺村農民,先後擔任永春縣一都鎮美嶺綜合場場長、美嶺村村委會主任、美嶺集團董事長及中共第15、16屆中央候補委員。

說起蘇新添,永春美嶺村當地的村民,可謂無人不知。他曾是永春縣一都(公社)美嶺村農民,先後擔任永春縣一都鎮美嶺村綜合場場長、村委會主任、美嶺集團董事長及中共第15、16屆中央候補委員。上世紀80年代初,在他的帶領下,這個坐落於蓮花山麓的美嶺小山村的村民們克服重重困難,在村邊小溪旁建成一座水電站,修築一條通往外界的公路,並依託當地豐富的水和森林資源,開始發展林業產業,迅速脫貧致富。如今,在這位美嶺「領頭雁」的帶領下,美嶺村早已是新建民宅紅牆碧瓦,綠樹掩映,勝似歐式別墅;學校高樓林立,綠樹繁花,商店熱鬧非凡,一派繁榮昌盛的都市景象。

「父親最經常和我說的話就是,無論是經營企業也好,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好,都應該遵紀守法。絕對不能做法律不允許的事情。」現任福建省泉州美嶺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美嶺村黨委書記蘇清泉告訴記者。而如今的美嶺事業能夠有今天的景象,與蘇新添和蘇清泉父子始終嚴格守著這一原則和底線,誠信經營、遵紀守法,緊密相關。「無論如何,每時每刻,都應該誠信經營、遵紀守法,只有這樣,企業的發展才有可能長久而持續。」蘇清泉說。

勤勞致富,不僅是老祖宗流傳已久的名言警句,同時也是蘇家一直銘記於心的家訓。1993年,蘇清泉剛出任美嶺水泥廠廠長。而當時的水泥廠才剛剛建成,企業的發展尚處於探索階段。面對這樣的艱難局面,他並沒有打退堂鼓,反而知難而進。為了能夠更好更快地突破困局,他索性吃睡都在工廠,與技術人員及時探討、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正是有著這樣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對於勤勞致富家訓的堅守,蘇家嘔心瀝血經營的事業終於突破困局,得以飛黃騰達。自1993年以來,蘇清泉開始「子承父業」,肩負起建設美嶺村的重任。目前,美嶺集團擁有資產30多億元,旗下擁有10多家公司,員工超過5000人。美嶺中學也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不但為美嶺集團職工解決了子女上學難問題,也為周邊乃至全縣貧困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就學機會。美嶺村多次被授予「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美嶺集團被評為泉州市「百家重點工業企業」、「永春縣納稅大戶」,成了永春縣龍頭企業的一面旗幟。

蘇清泉的父親蘇新添

知恩報德,飲水思源。家族事業取得成功後,蘇新添沒有忘記以實際行動回報自己的故土家園。蘇清泉說,父親經常告誡他,錢雖然很重要,但千萬不要把錢看得太重。

如果對待金錢的態度不正確了,反而可能使其成為禍害。在父親看來,給下一代留下多少錢並沒有什麼用,反而有可能因此助長他們揮霍的習慣和虛榮之心。與其如此,不如將這些錢拿出來做慈善,回報社會,奉獻家鄉。

正是在這樣的理念驅使下,蘇新添開始了自己的慈善之路:從支援貧困災區,到支援困難學生,再到創建公益學校。有一個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美嶺集團面向社會的捐款累計達到了兩億多元。感動於父親對慈善事業的虔誠,一次,蘇清泉甚至身體力行地親自開著裝滿棉被的貨車,奔赴災區為當地受災百姓送溫暖……

更難能可貴的是,蘇家父子做慈善從來不圖回報。多年來,受過他們資助的學生不勝其數,而他們所提供的資助完全是無償的,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在這些受資助的學生中,甚至有不少人,他們是從來沒有見過面的。「父親很早就立下了這樣一個規矩:做生意和做慈善是兩碼事。絕對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蘇清泉說。

熱衷慈善,但也絕非任性散財。蘇家父子堅持要做好慈善,就務必要把錢捐給真正需要的人,否則反而會助長任性的懶惰和貪婪之心,起到反作用。因此,在做慈善的過程中,他們特別關注當地的年長者和學生群體。在當地,年滿60歲以上的長者,每月有800元補貼;70-80歲的長者,每月有1200元補貼;80歲以上的長者,每月有1500元,足以滿足老人家的日常生活開銷。而對於困難學生,他們為其提供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費,並給予一定數額的日常生活補助。

對於父親,除了親情之外,蘇清泉更有一份尊崇之情。談起父親的家庭教育,蘇清泉用嚴厲二字來形容。他猶記得,每當自己做錯事的時候,父親總是非常嚴厲。但在批評的同時,他一定會先將道理講清楚。

「作為一名管理者,父親經常告訴我,如果員工犯了錯誤,可以對他進行批評教育,但是千萬不要動不動就對他們進行責罰。因為每一名基層員工在完成繁重的工作的同時,都承擔著養家餬口的重任。請務必要對他們多一些包容和理解。」蘇清泉說。父親這種嚴慈相濟的管理理念,一直以來都深深地影響著自己。

如今,作為一名管理者,他深刻地踐行著父親的告誡,對於員工,堅持以講道理為主。而也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之下,員工不僅在工作中更有尊嚴了,同時也對企業多了一份感恩之心與歸屬感。「請一定記住,如果我們自己能夠吃飽飯了,也要記得讓我們身邊的人有稀飯吃。只有大家都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才能收穫真正的幸福。」父親的這句話,至今依舊會時常迴響在蘇清泉耳邊。

「父親憑藉強大的人格魅力將那麼一大幫人團結起來,艱苦創業、白手起家。但這樣的管理方式是不可複製的。」蘇清泉說。相較於父親這一輩美嶺的創始者。如今,從巨人肩膀上出發的他,更善於看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以及洞悉機遇與風險的得失。不過,從父親身上,他深刻地體會到了作為改革的先驅者都必須擁有承擔質疑與磨難的決心與勇氣。而這,也是他從父輩那繼承到的最大一筆財富。

來源:泉州晚報

編輯:永春人微信公眾號

有話說?點擊右下角「寫留言」參與討論!

喜歡這文章,就到文末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來賓鳳凰華僑農場歸僑後代子承父業創興業之路
    來賓鳳凰華僑農場歸僑後代子承父業創興業之路   中新網來賓3月19日電 題:來賓鳳凰華僑農場歸僑後代子承父業創興業之路  作者 張祖良  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安置了2300多名越南歸僑在廣西來賓鳳凰華僑農場,他們在越南時大多數是以從事農業為主。
  • 中國天才數學家,45歲娶小18歲的漂亮女軍醫,現在子承父業
    而今中國天才數學家,45歲娶小18歲的漂亮女軍醫,現在子承父業。三、子承父業結婚後,兩人很快便生下了一個兒子起名叫做但是由於特殊原因,最終陳由偉放棄了管理專業,而是選擇子承父業,繼續在數學方面的研究。對於這一選擇對於陳由偉來說無疑是十分明智的,因為他的確繼承了父親這一方面強大的基因,並在後來的一系列數學研究工作中做出了很多成績。
  • 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先進事跡|子承父業40年堅守 誓把「黃龍...
    子承父業40年堅守誓把「黃龍」變綠洲從上世紀初開始,騰格里沙漠南緣的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的沙丘每年以7.5米的速度向南移動,總面積達4萬多畝。要麼,眼睜睜看著沙漠吞家園、食農田;要麼,植樹治沙,迎著暴躁的黃沙闖出一條生路來!怎麼辦?
  • 民企傳承新圖景:「去家族化」湧現 子承父業仍是首選
    究竟是子承父業好,還是選擇職業經理人更優?國際巨頭在企業傳承方面留下了豐富的經驗,但沒有標準答案。在美國,雖然有谷歌(印度職業經理人桑達爾·皮查伊)、特斯拉(馬斯克)、Uber(Dara Kohsrowshahi)等網際網路公司採用選擇職業經理人制度。但同樣作為科技巨頭的亞馬遜、Facebook等大型科技巨頭仍由創始人掌權。
  • ...醫生》熱播,主演陳曉受訪透露「小秘密」:當年差點子承父業當醫生
    近日,陳曉接受了記者採訪,談及醫生職業,陳曉再熟悉不過,因為他就是在醫生堆裡長大,並差點子承父業,走上學醫道路。由於父親學醫的關係,陳曉從小接觸到的叔叔阿姨們基本上都是學醫的,飯桌上也充滿了關於醫學的話題。小時候的他三天兩頭髮燒感冒,是醫院的常客。以至於兒時的陳曉甚至覺得醫院比在家好,「在家的話,萬一我要發燒我自己也害怕,但一到醫院,我就感覺這下有救了。」
  • 《NBA子承父業系列:克萊·湯普森》
    但湯普森家族在籃球界絕非一個平庸的家族,雖然無人問津,但40年後子承父業必將載入NBA的史冊。他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克萊湯普森。
  • 高慶鋒:敢闖敢試 從子承父業到開創新天地
    高慶鋒:敢闖敢試 從子承父業到開創新天地 2019-09-27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師的孩子拒絕報考師範專業,難道不該子承父業?是普遍現象嗎?
    01人們多希望子承父業俗話說的好,「龍生龍鳳生鳳,耗子天生會打洞」,從某種意義上說,子女們繼承先輩們的事業會有天生的優勢
  • 臺灣姑娘承父業 大陸種茶香飄兩岸
    臺灣姑娘承父業 大陸種茶香飄兩岸 2011-05-16 14:04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編輯:白皛  林君盈是一位來自臺灣的姑娘,十幾歲就跟隨投資茶園的父母從臺灣來到大陸學習生活。如今她繼承了父母在大陸的事業,繼續種茶經營茶葉生意。
  • 致富不忘桑梓,寧縣新莊鎮丁剛支持家鄉公益事業!
    2020年1月3日上午,甘肅省寧縣新莊鎮東北門村50多名村民敲鑼打鼓,將兩面書有「情系家鄉獻愛心,為民解憂展風採」「情深似海善德永存」的錦旗送至慶陽市三星駕校校長丁剛手裡,以表達鄉親們對他致富後
  • 參選屏東縣長的蘇清泉,和屏東有段溫馨的故事
    近日,蘇清泉表態,願意代表國民黨參選屏東縣長,這讓筆者想起來蘇清泉和屏東的一些往事。蘇清泉1992年,當時在臺北醫院服務的蘇清泉,原本計劃到美國念書,充實自己的學業經歷。但是看到屏南欠缺醫療資源,鄉親看病困難,於是有不少感慨。
  • 喀什清真寺大毛拉遇刺後子承父業:我並不害怕「三股勢力」
    喀什清真寺大毛拉遇刺後子承父業
  • 大導演子女PK,陳凱歌兒子成小鮮肉,張藝謀兒子會子承父業嗎?
    大導演子女PK,陳凱歌兒子成小鮮肉,張藝謀兒子會子承父業嗎?文/凝海前不久張藝謀的妻子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曬出了父子倆過父親節的照片,還調侃張藝謀好奇自己兒子的食物,還是非常有趣的。大導演子女PK,陳凱歌兒子成小鮮肉,張藝謀兒子會子承父業嗎?陳凱歌對於自己兩個兒子的事業也是做出了安排,希望自己的大兒子可以接任自己的導演事業,可惜的是他的大兒子好像更喜歡寫作,成為一個編劇也是很不錯的,而他的小兒子則是接替自己母親的演員夢,如今已經小有名氣了,也是非常厲害的。你們更看好哪個導演的孩子的發展呢?
  • 足壇也有子承父業,父親熱愛足球影響到兒子,共同加入職業足球
    可是在一些球隊中,父子兩個人都參與其中的還是很少見的,可以說是子承父業了。比如父親是一位專業的足球運動員,就把足球的精神傳遞給了兒子,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基耶薩父子倆。街上曾經是義大利球隊的一個球員,自身還是有著一定實力的,可是自己卻沒有展現的機會,所以名氣一般。在他的職業生涯的前半部分。
  • 馬英九接地氣輔選 晚間還在萬丹挺蘇清泉
    (中評社 高易伸攝)  馬英九17日晚間赴屏東縣萬丹鄉為國民黨屏東縣長候選人蘇清泉及地方黨籍鄉裡長候選人輔選,鄉親感謝馬過去曾舉辦紅豆節營銷紅豆。馬也透露,自己多年前曾以一首《紅豆詩》贈與前瓜地馬拉總統,用紅豆鞏固「外交」邦誼,讓對方留下深刻印象。昨日晚間活動在萬丹鄉農會舉行,現場約有3、400位支持者到場替藍軍打氣。
  • 為什麼不子承父業呢?
    本山大叔也算是家大業大了,那為什麼作為本山大叔的兒子沒有子承父業呢?據知情人透露是因為趙一楠的父親是趙本山,人脈廣大,他自己本身年齡比較小,不知道能不能扛起這份壓力,不知道大家對這件事情怎麼看呢?歡迎留言!
  • 陳曉啟:興教辦學 造福桑梓
    值得一提的是,陳曉啟董事長之子陳平,大學畢業後子承父業,勇挑重擔,如今擔綱振興學校校長一職。他以高遠的目光和睿智的頭腦,正帶領振興團隊,朝著「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系統育人工程開拓前行。他創業著眼大局,致富不忘家鄉,一心造福桑梓。他向父老鄉親承諾:凡家鄉夏塘鎮的孩子到振興就讀,每生一律減免學費200~500元;凡家鄉家庭困難的優秀學生考取重點本科的所有學費全免。近年來,陳董事長為家鄉做公益事業捐資、贊助達50餘萬元。他表示將繼續為家鄉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振翼豐羽懸梁刺股勤磨礪;興園壯苗嘔心瀝血謹耕耘。
  • 蘇清泉表態參選屏東縣長 國民黨下周展開協調
    不過,原本無意參選屏東縣長的蘇清泉,6日意外發表了「蘇清泉願意承擔參選屏東縣長聲明」。     聲明中表示,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兩度垂詢、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勸進,他深切體認「政治是一條不歸路,其中,有著自我鞭策與期許,更有選民託付與承擔」,如有機會,將承擔代表國民黨競選2018年屏東縣縣長。
  • 高一女孩自稱老子與父親對打,子承父業,基因來自遺傳
    但就發展層級來看,很多孩子都會子承父業。最近,在一部專門拍給農民工的電影《歸途列車》中,就看到了子承父業的普遍現象。電影中,出生在四川農村的張昌華夫婦,為了解決孩子學費問題,在女兒出生一歲時,便雙雙去往廣東打工。
  • 馬英九現身屏東東港 為好友蘇清泉站臺掃街拉人氣
    華夏經緯網10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近期助選行程滿檔,17日又南下東港為國民黨籍屏東縣長參選人蘇清泉、東港鎮代參選人洪志明及第四選區縣議員參選人郭再添站臺,期間馬強調蘇是他的好友,感謝他在困境時挺身而出,相信他能憑醫者心翻轉屏東,而蘇也說,是時候讓民進黨休息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