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共創」智慧城市是領導力與參與感的綜合設計丨WeCity檔案

2021-01-09 騰訊研究院

根據IESE在最近發布的《2020年城市動態指數》報告顯示,倫敦再次被評為「全球最智慧的城市」,其中人力資本與國家影響力均居首位,在城市治理和規劃方面名列第二,在交通、運輸和技術方面均位居前十。如果按照2018年啟動的「Smart London Together」(共創智慧倫敦)計劃的目標——到2020年成為全球最智慧的城市,那麼倫敦應該說是如願以償地實現了既定目標。從全球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來看,相比亞洲與美洲一些城市而言,倫敦在過去十年顯得並不「耀眼」,除了一些在城市中零星點綴的黑科技新聞被外界所知,而真正付諸實踐的大型城市智能化升級項目並不被外界所了解,反而是英國的數位化轉型戰略一直在吸引著行業關注度。那麼,倫敦成為「全球最智慧的城市」的資本是什麼?WeCity未來城市研究組通過梳理和分析近十年智慧倫敦發展的戰略設計、組織模式、價值取向以及標誌性項目,希望以此為行業呈現作為一座具有兩千多年的世界名城,如何在國家自上而下的集約化數字戰略背景下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以及在推進智慧城市的進程中如何思考、決策和選擇面向未來城市的方法。

WeCity未來城市研究組發現:2020年2月發布的《倫敦城市復原力戰略2020》與騰訊研究院在2019年倡導的「WeCity未來」關注對象、價值理念近乎一致,關注未來城市中人、空間、服務的狀態與風險抗壓能力,提出「自適應治理」、市民參與的重要性、利用數據解決城市問題等,可以說,倫敦正在實踐「WeCity未來城市」之路。

「共創智慧倫敦」:「誰的智慧」與「誰的倫敦」

在數位化轉型發展方面,英國在戰略設計與行動方面曾一度引領了全球政府的風尚。2012年英國開啟的「政府網站瘦身運動」,對其他國家的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後續啟動和發布的「數字政府即平臺」計劃、《數字服務標準》等也對全球數字政府建設給予了相應啟示(比如日本)。

倫敦市政府於2018年6月提出《共創智慧倫敦路線圖》,設計出五大發展使命:一是開發更多用戶導向型的服務,以數字包容、公民創新、公民平臺等促進用戶成為智慧倫敦建設的主體;二是針對城市數據使用達成新的協議,設立倫敦數據分析辦公室來推動數據開放共享,加強數據權利保護與問責制,以促進對公共數據使用的公眾信任;三是打造世界一流的連接性和更智能的街道,啟動倫敦互聯計劃來確保光纖到位、Wifi覆蓋及5G集成開發戰略;四是增強公眾的數字技能和領導力,從早期教育開始就對勞動力的數據分析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進行培養,建立數位化人才管道;五是促進全市範圍內的合作,在倫敦技術和創新辦公室領導下推進跨領域、跨部門、跨城市的合作。為推進智慧倫敦路線圖的順利發展,倫敦市市政廳還通過一個名為「Trello」的協作平臺,以信息報告卡的方式,實時通報和展示《共創智慧倫敦路線圖》中涉及的各項任務、工程的進展情況,對每一個時間節點、任務細節、工作內容、未完成的原因等進行全面展示,不僅可以通過開放透明形成對執行部門的督促與監管,同時也以便公眾進行查閱和參與。因此,智慧倫敦的建設與發展始終將市民參與的「共創」作為非常看重的因素。

《SmartLondon Together》report card

大倫敦擁有33個地方自治市、40多個NHS信託基金以及多個主要公共服務機構,為900萬人提供服務。因此,無論是公共服務與治理部門的創造力,還是城市對未來科技發展的適應性方面均面臨挑戰。為解決面向未來的城市發展問題,2019年,大倫敦(行政上包含倫敦金融城與32個倫敦自治市)與倫敦市議會成立了倫敦技術與創新辦公室(LOTI),作為33個地方政府之間的協作平臺與工具。

LOTI的使命是為公民、社區和企業的利益培養「激進而有效的想法」,其使命宣言草案中顯示,「我們將與核心成員建立共享能力,以提高倫敦的實驗能力,合作進行數字和數據創新,並擴展倫敦公共服務的應用範圍。我們的目標是幫助所有倫敦地方當局在首都引領、促進、學習和複製數字創新。」LOTI認為,到2040年,倫敦的人口估計將增加200萬。為滿足公民的需求和期望,倫敦的公共服務必須為未來的技術發展做好準備。但要做到這一點,LOTI認為必須需要考慮「一個城市到底需要什麼」。對智慧倫敦建設而言,LOTI的實際意義在於通過政府間的橫向協作,以共享數據與開放能力的方式,實現智慧城市建設的戰略統一、資源集約與創新自主,打造可複製、可復用的未來城市服務與產品。

LOTI最初的扶持項目包括:一是數字學徒,以數字學徒模式提升倫敦的數字技能基礎,確保所有倫敦人都能從技術就業的增長中受益;二是修復管道,通過LocalGov數字平臺),為所有項目提供單一的在線資源,打造開放的協作共享平臺;三是信息共享框架:通過建立自治市之間安全、道德和安全數據共享的框架,允許創新使用數據來應對我們最大的社會和公共服務挑戰;四是開發倫敦數據存儲,以提高公民,公共機構和私營部門的信任度、透明度和加強協作。

無論是最初的建設熱情或支持力度如何,一個新設立的部門要採用新技術進行更大規模的服務改進創新,一旦涉及不同部門或機構的利益與職能邊界,都不可避免地因為能力、文化與基礎條件的差異遇到相應的阻力。因此,LOTI認為,缺乏的是一種專注於更靈活地共同構建通用能力的方法,他們稱之為「修復管道」。因此,2018年,大倫敦共有21個倫敦自治市籤署了本地數字宣言,圍繞智慧倫敦路線圖的開展達成共識。

LOTI得到了倫敦首席數字官和GLA智能倫敦團隊的支持。LOTI規劃的運作模式是必須至少有六個政府行政主體成為理事會核心成員,截至2019年5月,LOTI核心成員由15個自治市鎮組成。LOTI最初將設立在倫敦市議會,並將通過GLA和倫敦議會的撥款資金以及註冊為「核心成員」的自治市鎮為期三年的會員費進行運作。這些資金主要用於在倫敦市議會內建立一個小型的專門團隊,以及能力建設和特殊項目的預算。

對於LOTI的決策內容而言,每個工作流程都會考慮三個方面:是否是純粹的能力建設、是否需要採用已有的項目或資源、是否是全新的創新。如果對照中國在2019年面向政府數位化轉型的機構改革就可以看出,LOTI的設立是符合數字時代趨勢的應時之舉,通過以「數字優先」的原則,在項目決策、資金使用、流程監管等方面進行跨部門的橫向集中,以規避數位化的建設浪費、重複以及提升能力共享協同效應,這正是當下政府和城市數位化在組織建設與機制設計方面的重要變陣策略。

2020年初,LOTI啟動了一個數位化工具包和交互式儀錶板項目,旨在幫助大倫敦的32個行政區劃協調技術、合同和IT能力。其中,「城市工具:倫敦」平臺是與倫敦市政諮詢服務商Bloomberg Associates合作開發的,城市交互式儀錶板將成為LOTI託管和維護的實時資源,已經繪製了809個IT系統及其各自的合同,並實時錄入了每個行政區的同時段數字技能水平。

智慧倫敦:鍛造後疫情時代的「城市復原力」

「共創」是智慧倫敦的重要特徵,除了在戰略設計、組織設計方面的「共創」元素與機制的植入,在公眾參與、數據共享、社會創新等方面,倫敦也積極推動了諸多具有創造性的舉措。以「Your city,Your say」為口號的Talk London平臺即是倫敦市民參與智慧倫敦建設的重要界面。Talk London是一個在線社區,目前已經吸引了57739名倫敦人的加入,主要討論關於住房、環境、交通、安全、工作等相關話題,智慧倫敦團隊通過收集公眾意見,以幫助和指導倫敦城市發展的未來規劃與決策。

London Living Lab(倫敦生活實驗室)是智慧倫敦的建設實驗之一(類似於巴塞隆納的人居實驗室)。該項目通過傳感器網絡部署,選取了海德公園、布裡克斯頓和恩菲爾德三個地點作為實驗,通過對土壤、空氣、水質、噪音和光汙染以及公眾參與的監測,通過數據的獲取分析,科學評估區域內的發展情況,將數據科學與設計科學相結合,以了解官員、公共服務部門、市民、遊客等多個利益主體的各種應用場景,為改善區域的生活環境提供建議。這種以物聯網部署為基礎、以獨立封閉區域為對象的城市生活實驗曾在瑞典以「智慧城市實驗室」的方式出現。

此外,倫敦還創建了專門針對市民服務的城市交通運輸平臺,用戶可以通過該平臺租用自行車、乘坐纜車旅行、支付交通費用等。除了基本通勤便利的數位化支持外,更為重要的是,倫敦市交通局實際是利用了對城市各種道路規劃、交通工具數據的掌握與分析,從而實現可以為每一位市民的特定出行需求來定製私人出行行程路線。

進入2020年,倫敦智慧城市建設正在圍繞城市能源智能化管理、城市災害應急以及打擊恐怖主義進行升級。從目前的行業趨勢而言,智能燈杆、智能路燈正在成為城市基礎設施改造升級熱點。倫敦金融城公司計劃的以物聯網升級城市基礎設施的下一步即是部署12000個單元的智能路燈照明系統,以更新本區域已達30年使用壽命的照明系統。該計劃預計將在今年底完成。此外,倫敦通過舉行「公民創新挑戰賽」,以製作易於訪問的計劃系統和打擊網絡暴力與恐怖主義。活動的相關發言人表示,針對網絡暴力和恐怖主義的文章、視頻、內容、網站的打擊,並非依靠機器的自動識別,而是依靠公眾的推薦和舉報,以此來規避「數據歧視」問題。

2020年2月,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啟動了英國首都有史以來的首個抗災戰略——《倫敦城市復原力戰略2020》,以幫助應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例如氣候變化、城市安全以及英國退歐。倫敦「城市復原力戰略」希望在危機發生之前避免危機,並使倫敦在緊急情況下迅速恢復城市秩序與活力。該戰略主要聚焦人、城市空間與城市運行決策流程,在針對市民的彈性需求方面,包含了醫療急救、旱災、水資源、糧食安全、社會風險預防等;在城市空間的彈性管理方面,主要包括通過數位技術與網際網路進行地上地下的基礎設施應急管理;在城市治理與服務方面,特別提出了「自適應治理」、通過預測提升城市復原力以及準備向「無現金社會」遷移。從倫敦的「城市復原力戰略」(或「城市彈性戰略」)來看,這跟我國當前正在推行的「城市運行一網統管」頗有相似之處,即在極大的不確定時代如何以數字基礎設施與技術來應對城市未知風險,可謂殊途同歸。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之後的城市空間用途變化,倫敦公布了「健康街道」改造升級計劃,以應對疫後城市秩序恢復之後的自行車騎行次數增加10倍、步行速度增加5倍的城市出行方式的改變。

WeCity觀察與建議

1 / 智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智慧組織」

對於我國而言,幾乎所有涉及智慧城市的戰略、規劃、方案都提到「體制機制創新」的重要性,但如何設計創新、如何維持創新的可操作性等問題依然有待觀察。從智慧倫敦的發展來看,2019年成立的倫敦市數字與技術創新辦公室(LOTI)可以視為一種較為獨特的創新選擇,針對其特殊的行政體制、政府間關係以及協同方式,LOTI通過理事會、數字宣言倡議、協同平臺打造、決策機制設計等一系列的運營模式設定,以一種「政府權力運行+企業董事會」模式,最終形成一個不僅擁有話語權,同時激勵基層創新的智慧城市建設運作系統,這一點目前在廣東、浙江等地正在以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大數據管理局等機構出現,而運作模式還可以更為靈活與開放。

2 / 「共創」智慧城市的本質是領導力與參與感的綜合設計

對於智慧城市而言,「共創」是否意味著建一個在線溝通平臺即可?是否意味著開放市民溝通和表達的意見就行?「共創」如何具象化執行?這或許始終是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一個痛點。從「共創智慧倫敦」的發展可以看出,「共創智慧倫敦」在線協同報告卡的設計、Talk London在線平臺的打造、LOTI的運作模式設計等都在不同程度反映「共創」的價值本質,智慧城市的「共創」實質是在強調領導力的前提下,協調不同利益主體的資源分配與參與積極性,是領導力與參與感的綜合設計。因此,智慧城市的「共創」必須擁有較為強勢的機構與領導者去設置議程,並制定可執行與透明的推進路線圖,同時構建符合各方利益的生態系統。

3 / 「彈性戰略」成為每個城市的未來「必選項」

對於一個擁有45000家科技企業、三分之一的歐洲科技「獨角獸」、世界城市綜合實力連續八年排名第一、2030年即將達到1000萬人口的城市,2020年才首次推出城市防災戰略,這或許對於中國的城市而言是不可想像的。對中國而言,幾乎從200萬的小城到2000萬的超級城市都有自己的一套城市應急管理預案。倫敦的舉措也反映了一個問題:即後疫情時代的城市發展,「彈性戰略」將成為每個城市的「必選項」。無論是倫敦面對疫後恢復的城市出行模式變化而迅速制定策略以為步行和自行車提供安全道路,還是制定易訪問的城市服務系統計劃與打擊網絡恐怖主義的努力,基於數位技術應用,建立一個具有彈性的「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框架與平臺,現在看來,這應該是全球所有城市在面對不確定性時的本能反應。

4 /倫敦的「城市復原力戰略」即是WeCity價值的實踐

通過對《倫敦城市復原力戰略2020》的分析發現,在具體關注對象、行動規劃與建設內容方面,雖然具有不同制度、國情的差異,但其對「人、空間、服務/治理」三大對象,以及前瞻性提出「自適應治理」、面向「無現金社會」的準備以及公民數據挑戰賽以解決城市問題等,與WeCity未來的價值理念已十分吻合。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城市面臨著經濟重啟與轉型發展的機遇和挑戰,「WeCity未來城市」已不僅僅只是一種城市治理升級的數位化路徑,也不止是一種應對城市未知風險的策略。從倫敦這樣的全球頂級城市可以看出,需要在數位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演進趨勢下處理好地上地下、數字空間與物理空間的關係,理解城市作為一個生命體的需求以及服務的對象。

參考文獻來源:

http://wp.doc.ic.ac.uk/aese/project/london-living-labs-l3/

https://www.smartcitiesworld.net/news/loti-unveils-dashboard-for-improved-tech-governance-in-london--4788

https://www.smartcitiesworld.net/news/news/technology-and-innovation-declared-vital-to-londons-recovery-5472

https://www.plexal.com/mobility/london-roadlab/

https://www.plexal.com/innovation/

https://www.smartcitiesworld.net/news/london-to-transform-streets-to-prepare-for-increase-in-cycling-and-walking-5258

https://www.smart-energy.com/industry-sectors/policy-regulation/city-of-london-smart-city-initiative/

https://www.smartcitiesworld.net/news/news/london-start-ups-work-with-city-hall-to-counter-online-extremism-and-improve-planning-5022

https://www.smartcitiesworld.net/news/news/london-mayor-launches-resilience-strategy-5011

https://trello.com/b/CIoKi2mP/smarter-london-together-report-card

https://www.london.gov.uk/what-we-do/business-and-economy/supporting-londons-sectors/smart-london/smarter-london-together

WeCity未來城市

WeCity未來城市是騰訊研究院旗下的城市研究集群,也是騰訊智慧產業的頂層設計概念。我們依託於騰訊領先的前沿技術與豐富的產品實踐,致力於在數字政務、城市治理、城市決策和產業互聯等領域提供思想洞察和交流平臺,為建設和關注未來城市的群體提供決策參考。如果您對這個主題感興趣,可以來稿或與我們溝通您的所思所想!

聯繫地址:tencentresearch@tencent.com

相關焦點

  • Wecity觀察丨谷歌Sidewalk折戟多倫多與智慧城市的數據「元問題」
    2019年8月一個名為「Block Sidewalk」的組織建立起網站(www.blocksidewalk.ca),發布聯合請願希望阻止Sidewalk Labs的項目推進,目的在於推進項目的透明度,並希望更多的多倫多市民作為城市的主人參與項目的設計。
  • 國脈智庫 | 國際智慧城市發展動向與「十四五」智慧城市規劃路徑思考
    一、國際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動向  (一)英國倫敦:共創智慧倫敦路徑圖  倫敦市政府於2018年6月提出《共創智慧倫敦路徑圖》( The Smarter London Together Roadmap),目的是激勵數據創新和發展電子科技來為倫敦市民更好地服務
  • London , the City of Beauty and Wisdom 倫敦,智與美之城
    兒時,我只了解倫敦的外在。而隨著英語知識的增加,我認識到這座城市其他較為含蓄的地方。現在,我深愛上了英國文學。文學仿佛是來自倫敦的請柬,有著令人難以抗拒的甜蜜。  Naturally, literature implies books and books imply bookshops.
  • 新作落成|開源智慧網谷-順豐杭州創新中心/HJAA漢嘉藝創
    為了告別工業時代,將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一個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產城融合的智慧網谷小鎮的想法躍然紙上。作為杭州首個創新型產業用地上崛起的小鎮,一個創新創業的蓬勃世界正欣欣向榮。作為小鎮的首發項目,順豐創新中心如同一滴開源之水,以27萬方的綜合產業園規模體系,涵蓋商業、辦公、展覽綜合配套等多重功能,煥發片區新的生機與活力。
  • 愛沙尼亞:從0到1的「數字國家」進化史 丨WeCity檔案
    類似於Xolo這樣為「數字公民」提供在線服務的公司在愛沙尼亞還有很多,一方面它們享受愛沙尼亞數字政府發展的紅利,獲得了來自全新數字經濟生態的機會,另一方面它們也間接推動了愛沙尼亞「數字國家」的全球影響力、輻射力與領導力,這也印證了數字政府與數字經濟生態互動發展的基本邏輯。
  • 重慶市廣陽島智創生態城城市設計徵詢發布公告
    總體城市設計,聚焦廣陽島智創生態城105平方公裡,對廣陽島智創生態城進行定位解讀、功能策劃、城市設計、場景設計,描繪生態、智慧、創新的未來城市願景。,營造親自然、趣味性、體驗感十足的城市空間場景,創造宜人舒適的人居環境。
  • 倫敦城市大學簡介(City University)
    它與倫敦這座城市的關係源遠流長,而且由歷屆倫敦市市長擔任校長。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感受著源自世界各地得的新鮮事務,城市大學的美名就是因為該校與世界上最重要商業城市倫敦的密切關係而獲得的。學校將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教學方法相結合,成為當今英國最具魅力的大學之一。2002年泰晤士報排名商業管理第八、藝術設計第九。
  • 上海完美詮釋智慧城市一詞
    華為全球政府業務部總裁嶽坤在講話中提到:「城市智能體作為未來城市發展的新形態,需要聚焦城市核心痛點,秉承以人為本理念,以城市服務對象的獲得感和體驗感為目標,進行橫向打通、流程再造。這一過程既包括業務體系的整體規劃,技術體系5『機』協同,又涵蓋了數據體系高效聯接和運營體系的可持續發展。
  • 華高萊斯丨城市洞察:疫情影響下城市規劃與設計的變革(下篇)
    芝加哥拉什大學醫學中心新樓圖解資料來源:Perkins + Will Architects(設計)日本足利紅十字醫院(日建設計)作為日本紅十字會醫院的代表項目,由日建設計主持參與的栃木縣足利紅十字醫院,距離東京市中心
  • 首屆智慧校長領導力高峰論壇在崑山舉行
    5月25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指導,新教育研究院主辦的以「面向未來的學校變革」為主題的智慧校長領導力高峰論壇在江蘇崑山舉辦。據了解,一天半的論壇交流過程中,教育學者、專家和一線校長圍繞未來教育,就新教育理論研究、領導力培養、實踐經驗和探索思考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分享各自的實踐體悟,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構建一個交流溝通與對接協作的平臺。
  • 倫敦和布里斯托領跑英國智慧城市發展
    【IT168 資訊】【英國,倫敦,2016年5月17日】根據華為英國委託法維翰諮詢公司開展的最新研究顯示,倫敦和布里斯托引領英國智慧城市的發展。  這是華為首次發布英國智慧城市指數。該指數旨在評估英國城市利用數位技術改善城市方方面面的情況,如交通基礎設施和垃圾回收。
  • 風靡世界的服務設計共創節來啦!|2021共創系列①
    2021年,全球服務設計共創節,將開啟全新「48小時改變世界」的徵程。今年,預計有來自40+國家、200+城市的15,000名參與者將在全球各城市站點進行900+共創活動,發布4000+服務設計模型。我們將提供一系列的學習分享,帶你深入了解服務設計,有系統的服務設計課程,帶領你走進這個領域,也是零成本嘗試為自己的企業改善服務流程設計的一次機會,激發團隊共創活力。為了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不僅成為Jammer,而且可以變成召集人,成為火炬手,點亮更多人的共創。我們會用課程賦能召集人,提升共創組織力,成為更有影響力的JAM召集人。
  • 2019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共創生態城市安全態
    本屆大會主論壇共邀請了數十位產、學、研領導、專家和學者出席,吸引了超過400位國內外生態及智慧城市建設領域專家、企業代表、科研院所、金融機構負責人以及知名媒體記者參與,共同探討了可持續發展願景、數字經濟理念、智慧城市規劃等話題,為新型生態城市建設帶來了許多新理念、新思路。
  • 多領域鄉建智慧碰撞丨王蔚:鄉村實踐論壇丨天津大學建築學術周
    編輯 白貓 丨 視覺 小楊桃菌來自不同方向的智慧角力使鄉建孕育了當下的實驗性和未來的不確定性:城市擴張與鄉村邊界的日益模糊,農耕文明與網際網路科技的不斷嫁接,建築學地域性探索與重構鄉村社會體系的激發與互動……鄉建智慧為詩意棲居的夢想百慮一致,殊途同歸。論壇邀請來自長期深度工作並思考在鄉村一線的中外專家與實踐者,期望呈現並碰撞從營造、社會、產業到運營管理等鄉村綜合問題的觀點與方法,啟迪更多前瞻性的思考和實踐。
  • 【雙語聽讀】World city: Zhengzhou is upgraded 世界城市鄭州再躍升
    For the first time, Zhengzhou is now a global second-tier city.近日,由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編制的全球城市分級排名《世界城市名冊2020》正式出爐。中國有19個城市入圍,鄭州較之前上升37位,首次晉升為全球二線大城市。
  • 河北工業設計周|設計「點亮」智慧城市
    設計「點亮」智慧城市——設計如何賦能高質量發展(上)  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智慧城市逐漸從概念走向現實。智慧城市應該「長」啥樣?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像和期待。  通過遠程操控,對橋梁進行快速「體檢」的無人駕駛檢測車;從布局、配色、光影等各種細節入手,給人溫馨用餐體驗的「治癒餐廳」……在9月17日啟幕的第三屆河北國際工業設計周上,國內外設計機構和企業集中展示了智慧交通、智慧家居、智慧康養等領域的最新設計產品,讓人們提前感知未來智慧城市的新風貌、新生活。
  • 倫敦城市機場啟用全新LOGO 新視覺形象充滿活力
    倫敦城市機場(London City Airport)是英國倫敦紐漢姆自治市鎮皇家碼頭區的一座民用機場,位於倫敦金融城以東約11公裡處,緊鄰泰晤士河,由GIP和高星資本共同持有,其中GIP持股75%,而高星資本持股25%。機場由倫敦城市機場有限公司運營管理,為倫敦市及其周邊地區提供航空服務。
  • 倫敦地鐵150歲了!
    The map isn't geographically accurate, but as any Londoner will tell you, it's how we all mentally imagine our city. If it's not on the map, we can't tell you where it is.
  • 為什麼說倫敦商學院是歐洲最好的商學院?!
    Our expertise and global perspective means we teach programmes that continue to deliver outstanding results.倫敦商學院被彭博商業周刊評選為國際MBA第一。
  •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臺建設方案(125頁)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雲服務平臺為全面達到「智慧某某」建設目標而設計, 是藉助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入整合現冇城市管理資源,實現城市信息化資源人 共享、深共享與泛共享,及整個智慧城市上層應用的堅實基礎。2}公共信息雲服務平臺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是智慧某某核心信息化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