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一出,相信每一個人都心漪漣動,飄過一絲不一樣的感受。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是古人告訴我們的旅行的意義。行走,不停歇的行走,有人其實就是在邊旅行邊探尋人生的意義。有人這樣說過:旅行,是為了逃避,躲開一些思念、一些事、一些人。也有人說:旅行,就是為了給自己的心靈一次放假。
18歲讀大學,問你理想是什麼,你說環遊世界,來一次轟轟烈烈的畢業旅行;22歲讀完大學,你說生活所迫,找了工作以後再去;26歲工作穩定,你說人還是現實一點吧,買了房以後再說;30歲有車有房,你說等結婚了再帶老婆一起去;35歲有了孩子,你說等孩子大一點,不再這麼鬧騰的時候再去;40歲孩子大了,你說養好了老人再去。最後,你哪也沒有去。
被問及對旅行的理解,許多人表示旅行的過程就像生活的縮影,有時過程比目的更重要。一次旅行,並不是為了炫耀我到過某些地方,從而讓別人投來羨慕和欽佩的眼神。不過不得不承認,這也確實是一小部分人的心態,但是也無可厚非,用旅行來滿足他們那簡單且又單純的小虛榮、小私心,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一千個旅者就有一千個格裡爾斯」,就像莎士比亞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論是哪一種,對於旅行來說沒有對錯。它是上天送給我們的一份大禮,不論你我身份如何,我們同樣得期待漫長黑夜之後,太陽從地平線的另一頭升起,同樣得感受著南方雨季的潮溼,北方冬日的嚴寒,同樣看著西湖邊雷峰夕照。
我們之所以愛旅行,不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為了享受旅途中的那些種種不確定。你不確定你會在這次的旅途中碰上什麼人,什麼事,不確定他們對於你是好或是壞,你只能滿懷期待,然後將這些記憶,珍藏一生。
小時候想要5毛錢買冰棍,讀書時想要500塊買衣服,長大後想要50萬買輛車,結婚後想要500萬或者更多以此給家人帶來更好的東西。人的欲望越來越大,幸福卻永遠只有那麼多。今天500萬能帶來的快樂,和小時候5毛錢買根冰棍差不多。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越是成長,幸福的成本也就越高,我們所要獲得的幸福也就越難。幸福,其實是一種能力,一種採集快樂瞬間的能力。從現在開始,做一個幸福的人,讀書,旅行,努力工作,關心身體和心情。雖然過去的2018你或許有留下諸多遺憾,但你還有個嶄新的2019,你還有大把的時間去做你想做的事,去你想去的地方。
很多人內心深處都藏著一個夢想,做一個背包客,背上包,遊走四方,但是當準備開始行動的時候,就會跳出各種的藉口,讓你一等再等, 結果,等沒了激情,等沒了動力,等成了遺憾。人常在,而機遇不常有。
走吧,出發吧。不僅要用腳和眼睛,還要帶上你的靈魂和夢想,背上背包,戴上耳機,卸下平日裡所有的偽裝,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不在於所謂的名勝古蹟,而是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漂泊時間,隨心所欲地到處走走,無所事事地發呆,或是在小巷裡迷路,看見當地居民為什麼事而幸福快樂。
到時你會明白所謂旅行,對於生活的意義。它會讓你更了解自己,同時也會讓你知道,自己內心到底需要什麼。給自己一個理由,踏上前往遠方的列車,我們已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去體會現實生活中的不美好。那麼,我們怎麼還能辜負那遠方的旅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