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很多青年流行的一句話「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和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聽起來好像很簡單,每個人的青春歲月裡都有過關於旅行的憧憬,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可在現實裡由於工作、生活、家庭的種種原因,這個美好的期許都變成了每個午夜的美夢。
如果有那樣一次旅行,不帶手機,不帶電腦,走一個地方停一個地方,和你愛的人一起走在老路上,捕捉最後的流星,坐在高山上,吃東西,聊電影,回憶過去,暢想未來……日出越過山澗,我未老,你依然。
有人說:旅行是去看外面的世界,吃遍各地的美食。但也有人說:旅行不是看風景,而是找尋真正的自己。也有很多人開始吐槽最近幾年的中國式旅行,哪裡人多去哪裡,「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呵呵有時候也的確如此,拍照的意義是為了留住這些美好的回憶,而不是證明你來過這裡,旅行本身是應該放鬆身心,讓自己從繁重枯燥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但是有多少人旅行結果比上班工作還要累,出去玩一次猶如一次長徵,這就失去了旅行本身的意義。
歌德說:人之所以愛旅行,不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為了享受旅途中的種種樂趣。
旅行的真正快樂不在目的地,而在於它的過程,遇見不同的人,遇到奇奇怪怪的事,克服種種困難,聽聽不同的語言,對我來說都是極大的快樂。雖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更何況這個世界不止一沙一花,世界是多少奇妙的現象累積起來的,我看,我聽,慢慢的閱歷也就豐富了。只有一個人旅行的時候,才能聽到自己的聲音,它會告訴你,這個世界比你想像的要寬闊,你的人生不會沒有出口,你會發現自己的翅膀,不必經過任何人的同意就能飛。旅行是消除無知最好的方法,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一次旅行,或是自駕或是乘車,一定會遇到許多感人的小故事,令你添堵的不愉快,這些都是旅行的一部分,也是旅行精華的所在,旅行真的不是到某地的熱門景點去感受人山人海,然後拍拍照發個朋友圈證明自己來過,那樣的話當你回去你的生活地,你還能記住多少關於這次旅程呢?
隨著近年各大短視頻平臺的興起,好像一下子在家裡就能週遊世界,隔著屏幕就能看見你想但沒去過的地方,這也是一部分人的旅行方式,但那真的是旅行嗎?我想應該很多人不認同的。旅行,不僅僅是看當地最有名的名勝古蹟,最重要的是體會當地的民風民俗,土著文化,歷史背景,人文,融入他們,感受他們的生活方式,相較熱門的旅遊景點,我個人更願意去犄角旮旯,那些鮮有遊人涉足的小眾地點去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那裡沒有人山人海的遊人,可以讓你靜靜地體會它的滄桑歲月。人類先發明了旅行,卻又不停地追問旅行的意義。其實,世間所有的相遇,不是久別重逢,就是後悔莫及。人生如旅,簡單點,你就是快樂的。
旅行,不只是為了簡單的曬幾張照片,更重要的是帶著心去旅行,讓慢慢的人生長河因此變得豐富多彩,讓自己通過旅行的見聞開闊眼界,慢慢的成長,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