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嚴懲隨地吐痰 違者坐牢

2020-12-17 溫州新聞網

  印度聯邦政府16日出臺最新抗疫指南,其中一條規定,凡在公共場合隨地吐痰者,最高可判處1年監禁並處以罰款。

  印度內政部發言人普尼婭·斯裡瓦斯塔瓦說:「新冠病毒可以通過飛沫傳播,因此在當下,隨地吐痰是危險行為,我們必須採取最嚴厲的懲罰措施。」

  根據印度內政部頒布的災難管理法案和抗疫指南,違反上述規定者面臨罰款和監禁,具體量刑由各邦地方政府自行把握。

  德新社報導,隨地吐痰在印度較為普遍,雖然不少地方政府明令禁止,但執法力度不強。

  印度政府15日出臺封閉期間的最新指導意見,國內各邦以及各城市之間的貨物運輸將在4月20日後全部放開,農業、漁業、畜牧業也將在20日後恢復生產。

  不過,印度國內所有教育、娛樂、運動和宗教場所5月3日前仍全部關閉,在此期間不允許舉行宗教集會。(王宏彬)【新華社微特稿】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文明「抗疫」從不隨地吐痰開始
    疫情當下,路上沒有了車水馬龍,各種不文明行為也像「破了戒」「撒了歡」,隨地吐痰、闖紅燈、遛狗不栓繩等問題重新抬頭。每天走在路上,都要小心翼翼躲避不同形狀和顏色的痰跡,動輒還要跳過一堆堆狗狗排洩物。疫情當下,仿佛文明也中了毒。
  • 重慶取消隨地吐痰重罰50規定 改為教育勸導為主
    本報訊(實習記者 唐茜) 我市在2003年「非典」時期規定,隨地吐痰及亂丟垃圾等行為從重處以50元罰款,現該項從重處罰規定被廢止。昨日,市政府發布通知,廢止了包括《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從重處罰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丟廢棄物等行為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在內的87件規範性文件。
  • 向隨地吐痰說「不」!
    向隨地吐痰說「不」!6月1日起,市民在公共場所不可再一「吐」為快。全國首部專門聚焦治理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問題的省級地方性法規,《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從2020年6月1日起施行。
  • 不隨地吐痰 愛己也愛他人
    新冠疫情形勢下,「不隨地吐痰」被寫進國家衛健委編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中,從而使得這一行為再次引發廣泛關注,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連日來,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不隨地吐痰」理念已深入人心,市民的衛生意識強了,生活習慣也越來越好。  4月28日一大早,家住順慶區濱江路的韓大爺如往常一樣出門晨練。
  • 我是怎樣學會不隨地吐痰的
    該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為提倡講衛生的生活方式,根除部分市民隨地吐痰的陋習,本市擬在年內將某日定為「禁痰日」,具體日期及正在商討之中。(《京華時報》2月29日)  「禁止隨地吐痰」的告示我們見多了。
  • 《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6月1日實施 首日太原開出...
    5月15日,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這是全國首部專門聚焦治理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問題的省級地方性法規。根據《規定》,6月1日起,全省公共場所禁止隨地吐痰,違者將面臨最高500元的罰款。
  • 疫情期間,請勿隨地吐痰!
    點擊這裡關注我們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請勿隨地吐痰已經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標語,是否隨地吐痰,已經是個人素質的基本體現。
  • 向隨地吐痰、亂扔垃圾說「不」
    但在一些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不文明行為仍時有所見,這與當前大西安正在積極推進的國際旅遊名城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和服務「一帶一路」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建設極不相稱。我們相信,建設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打造乾淨整潔的城市環境,是生活在這個城市每個人的共同願望。為此,我們向廣大市民倡議: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共同建設乾淨美麗的文明西安。
  • 別讓隨地吐痰「吐」了文明,髒了城市
    但隨地吐痰等一些不文明行為時有發生。市民:對隨地吐痰的行為深惡痛絕市民徐麗俊說,自己走在大街上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有些人車窗搖下來,隨地吐痰,讓人避之不及。還有一些居民會從樓上吐痰下來,走路經過的時候都很擔心。畢竟現在還是疫情期間,唾沫也是主要的傳播途徑。
  • 象山人,這有一封不隨地吐痰倡議書!
    不隨地吐痰倡議書廣大市民朋友們:非典的傷疤還未痊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又向我們肆虐。直接危害身體健康的首惡之敵,就是隨地吐痰的陋習。為了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我們發出不隨地吐痰倡議:1.人人行動起來,做文明習慣的引領者。要管住自己的嘴,帶頭做好不亂吐瓜皮果殼,不隨地吐痰。要吐痰的時候隨身攜帶衛生紙,吐到衛生紙上,並自覺包好,扔進垃圾桶裡。2. 人人行動起來,做文明理念的傳播者。自覺摒棄不良習俗和不文明行為,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
  • 乘客隨地吐痰?如何勸告是門大學問!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講文明樹新風,家長給我們教的也是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大聲喧譁。可是為什麼他們卻無法做到呢?言傳身教不僅要嘴上告訴孩子,還要身體力行,用實際行動教育孩子才是真正的教育。在一輛公交車上,一個老人入座後就開始吐痰,身邊的乘客們都可以聽到濃痰落地的聲音,真有一種說不出的噁心!
  • 「隨地吐痰真的很丟臉」
    記者從市城管執法局了解到,「五一」黃金周期間,56人因隨地吐痰不服從勸告受到處罰。  豐臺:創造「無痰」站臺  在右外翠林小區公交站臺,文明站臺監督員將印有文明禮儀常識的宣傳畫、宣傳冊以及製作小巧精良的方便「痰袋兒」送到每位乘客手中;對吐在地上的痰漬,監督員拿起工具當即擦拭乾淨,「我再也不會隨地吐痰了,這麼做真的很丟臉。」市民李先生說。
  • 禁止隨地吐痰,堅決向不文明行為說不!
    禁止隨地吐痰,堅決向不文明行為說不!隨地吐痰也有很多危害,嚴重影響他人健康。為什麼要禁止隨地吐痰?隨地吐痰有什麼危害?想要吐痰時又該怎麼辦?4張動圖了解一下公共場所禁止隨地吐痰
  • 為衢州打造「不隨地吐痰」城市點個讚
    此後,衢州市委市政府還發出了打造一座「行作揖禮」的城市、一座「使用公筷」的城市、一座「不隨地吐痰」的城市的號召。衢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信公眾號「衢州發布」的簡介中稱:「南孔聖地衢州有禮」,這是一座最有禮的城市,一座行作揖禮、使用公筷公勺、不隨地吐痰的城市。 (12月3日澎湃新聞)看到這則新聞,筆者不禁為浙江衢州打造「不隨地吐痰」城市點個讚。
  • 做文明人,不隨地吐痰!「一吐為快」惹人不快!
    做文明人,不隨地吐痰!「一吐為快」惹人不快!,2020年6月1日,《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正式施行,規定實施後,隨地吐痰就不再只是個人的不文明行為,而是屬於違法行為,違法者將面臨最高500元的罰款。
  • 山西立法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 最高罰五百元
    新華社太原5月16日電(記者王菲菲)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日前表決通過《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規定提出,在圖書館、超市、公園、電梯轎廂等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且拒不清除痰漬的,將處以一百至五百元不等的罰款。
  • 呂梁汽車客運總站引導公眾摒棄隨地吐痰的不良習慣
    《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於2020年6月1日起施行。《規定》出臺後,呂梁汽車客運總站迅速部署、真抓實幹,要求全體職工利用手機、電腦等工具,在網際網路上學習《規定》的有關內容,把握精神實質。
  • 晉中市大力宣傳貫徹《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
    今年以來,晉中市結合「愛國衛生季」活動,在全市大力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治的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和《晉中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切實引導廣大群眾自覺養成文明衛生的生活習慣。
  • 隨地吐痰,要挨處罰!《城市管理當場處罰決定書》來了
    沒人和隨地吐痰的人做朋友 這是確認過的眼神 一些隨地吐痰者甚至在吐痰後會用腳踩一下,這種做法更是不可取的。這樣非但不會防止細菌傳播,反而會因為增加了細菌、病毒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加快傳播速度和範圍。
  • 【圖解】禁止隨地吐痰,山西開展專項行動!
    【圖解】禁止隨地吐痰,山西開展專項行動! 來源:山西日報原標題:《【圖解】禁止隨地吐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