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隨地吐痰「吐」了文明,髒了城市

2020-12-17 騰訊網

眼下,疫情趨於平穩,人們紛紛開始走出家門,享受新鮮的空氣。但隨地吐痰等一些不文明行為時有發生。

市民:對隨地吐痰的行為深惡痛絕

市民徐麗俊說,自己走在大街上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有些人車窗搖下來,隨地吐痰,讓人避之不及。還有一些居民會從樓上吐痰下來,走路經過的時候都很擔心。畢竟現在還是疫情期間,唾沫也是主要的傳播途徑。

市民彭金劍常到公園裡、河道邊散步,他說:「每當看到有人隨地吐痰,都會覺得不舒服,原本的好心情也因此被破壞。」

市民潘小慶說,希望大家能夠自覺做到不隨地吐痰,還城市一片潔淨。

醫生:改掉隨地吐痰是防疫剛需

隨地吐痰不僅是一種不文明行為,也是快速傳播疾病的一種方式。疫情尚未結束,杜絕衛生陋習極為迫切。

常山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魏琳瑩告知,對人體有害的病原體都會存在於痰液中,咳痰時,病毒、細菌、真菌等這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就會隨著飛沫咳出,汙染周圍的環境,體質較差的人,就容易因此致病。

所以市民朋友出門時要隨身攜帶紙巾,咳嗽咳痰時需將痰吐在紙上包好,並扔進規定的垃圾桶內。同時咳嗽時要儘量遠離人群,最好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咳完痰之後,要及時洗手。魏琳瑩還提醒,戴著口罩想吐痰時,切不可簡單的半摘口罩,而是需要全部摘下,否則容易造成病原體的侵入。

部門單位:我們在行動

在天馬街道金川社區的辦公室裡,「啄木鳥」服務隊隊長佔念七正在認真篩選最新一期《樓道小報》的宣傳內容。由他負責編發的每月一期《樓道小報》有溫度、有品質,深受居民喜愛。了解到如今各地號召「不隨地吐痰」,佔念七便把「痰」吐文明相關內容也及時編排進了小報中,呼籲居民養成良好習慣。

除了佔念七,「啄木鳥」服務隊的其他隊員們也積極加入到宣傳「痰」吐文明的行列中。他們把印刷好的《樓道小報》第一時間分發給居民,並耐心講解相關知識。還將小報粘貼在各個樓道的入口處,讓居民每次上下樓時都能瀏覽、閱讀。此外,成員們還分組開展「大喇叭」宣傳工作,在社區裡不間斷地文明倡導,希望居民從自身做起,遵守文明行為規範。

常山育才小學:「痰」吐文明,我踐行!

常山育才小學開展了「『痰』吐文明,我踐行!」的主題實踐活動。孩子們通過繪製手抄報、海報、書寫宣傳標語,拍攝宣傳視頻等多樣的形式向大家宣傳「痰」吐文明。學校還通過日常踐行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養成文明衛生的生活習慣。

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摒棄陋習,隨身攜帶紙巾,讓我們「痰」吐更文明。

記者:胡夏菡 佔振宇

編輯:徐林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文明「抗疫」從不隨地吐痰開始
    作為疫情防控的重要環節,公共文明話題近來引發廣泛關注。隨地吐痰,不僅是文明建設的絆腳石,更是抗擊疫情的大難題。新冠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一口痰往往「駐紮」著成千上萬粒細菌,痰液形成的飛沫會汙染周圍數十米。隨便一口痰,就可能讓一個家庭、一個社區、一座城市罹難。這不是危言聳聽,病毒隨時都在尋找反撲機會。大役當前,仍有人照吐不誤,而且絲毫感覺不到羞恥,實屬不應該!
  • 向隨地吐痰說「不」!
    市城市管理局執法人員引導市民遵守《規定》。文明入法、德法共治,以「硬制度」促進文明習慣「軟著陸」。《規定》的施行,從「小切口」入手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祛除「隨地吐痰」這一「頑疾」。為認真貫徹落實《規定》,我市同步開展了以整治隨地吐痰、亂吐口香糖、亂扔菸頭為重點的「亂扔亂吐」集中專項整治行動。
  • 隨地吐痰,要挨處罰!《城市管理當場處罰決定書》來了
    隨地吐痰既不衛生,也不文明,還極易傳染疾病。痰含有大量細菌、病毒、真菌等病原體,大多通過飛沫傳播的呼吸系統疾病,通過痰液都可能進行傳播。 廣場上有一抽菸的男子,「啪」的一聲,吐了一口痰,還特別用自己的腳去踩了踩!! 這位小哥哥以為自己亂吐痰行為「神不知鬼不覺」,結果被現場執法儀「拍」了一個正著!於是
  • 為衢州打造「不隨地吐痰」城市點個讚
    此後,衢州市委市政府還發出了打造一座「行作揖禮」的城市、一座「使用公筷」的城市、一座「不隨地吐痰」的城市的號召。衢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信公眾號「衢州發布」的簡介中稱:「南孔聖地衢州有禮」,這是一座最有禮的城市,一座行作揖禮、使用公筷公勺、不隨地吐痰的城市。 (12月3日澎湃新聞)看到這則新聞,筆者不禁為浙江衢州打造「不隨地吐痰」城市點個讚。
  • 禁止隨地吐痰,堅決向不文明行為說不!
    禁止隨地吐痰,堅決向不文明行為說不!隨地吐痰也有很多危害,嚴重影響他人健康。為什麼要禁止隨地吐痰?隨地吐痰有什麼危害?想要吐痰時又該怎麼辦?4張動圖了解一下公共場所禁止隨地吐痰
  • 做文明人,不隨地吐痰!「一吐為快」惹人不快!
    ,2020年6月1日,《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正式施行,規定實施後,隨地吐痰就不再只是個人的不文明行為,而是屬於違法行為,違法者將面臨最高500元的罰款。在桃園路府西街口公交車站,一位吸菸的爸爸帶著六七歲的孩子正在等公交車,忽然這位爸爸咳嗽了起來,接著,使勁朝旁邊垃圾桶的方向吐了一口痰,一旁的孩子立即說道:「爸爸,我們老師說不能隨地吐痰,不文明。」爸爸回應:「沒事,就這一次。」
  • 乘客隨地吐痰?如何勸告是門大學問!
    如今的社會是個文明社會,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隨意吐痰都是很不尊重人的一種行為,尤其是在公交車、地鐵等交通工具上面,不僅給其他乘客帶來噁心的感受,更會使得環境變得不好,不顧及他人感受的行為是不文明的行為,也是沒有公德心的體現。
  • 不隨地吐痰 愛己也愛他人
    韓大爺平時愛關注新聞,在疫情發生後,他主動告知親朋好友不要隨地吐痰,要勤洗手。「外出戴口罩、不隨地吐痰、勤洗手、咳嗽要用紙巾掩口鼻等,這些都是良好的衛生習慣。」採訪中,韓大爺告訴記者,「不隨地吐痰」這個口號已經倡議了很多年,但仍有一些做不到這一點。此次疫情突發,讓大家不得不重新重視這個理念,因為很多飛沫傳染的呼吸系統疾病,通過痰液都可能傳播。
  • 「隨地吐痰真的很丟臉」
    東城:發放1萬納痰袋  「五一」黃金周,東城區在王府井等7個地區啟動了創建公共文明示範區暨整治亂吐亂扔活動,活動啟動當天,2萬餘名志願者參與了多種形式的活動,共發放宣傳折頁5萬多份、清潔袋、納痰袋1萬餘個。  崇文:文明小使者上街  「希望您勸阻周圍的人不要亂吐亂扔,感謝您為北京奧運會所做的貢獻。」
  • 廣安市民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這些好習慣要堅持
    4月28日,記者針對倡議行動中「愛護環境擔責任,垃圾雜物別亂扔」和「良好習慣靠自律,隨地吐痰要摒棄」兩部分內容進行了探訪。隨地吐痰行為漸少當天,在廣安城區城南望江公園內,不少市民或在樹蔭下休息,或在散步。市民楊小芬輕咳一聲,便拿出紙巾,將痰吐在紙巾裡面,包好後扔進了垃圾桶。
  • 象山人,這有一封不隨地吐痰倡議書!
    不隨地吐痰倡議書廣大市民朋友們:非典的傷疤還未痊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又向我們肆虐。直接危害身體健康的首惡之敵,就是隨地吐痰的陋習。為了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我們發出不隨地吐痰倡議:1.人人行動起來,做文明習慣的引領者。要管住自己的嘴,帶頭做好不亂吐瓜皮果殼,不隨地吐痰。要吐痰的時候隨身攜帶衛生紙,吐到衛生紙上,並自覺包好,扔進垃圾桶裡。2. 人人行動起來,做文明理念的傳播者。自覺摒棄不良習俗和不文明行為,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
  • 楊超越上熱搜,隨地吐痰被「罵慘」,粉絲解釋吐到了海裡不是地上
    楊超越上熱搜,隨地吐痰被「罵慘」,粉絲解釋吐到了海裡不是地上楊月越從出道以來就一直罵聲不斷,還被網友罵上熱搜。這兩天楊超越也又上了熱搜,這次的原因是他參加了哈哈農夫,其實這種體驗性質的,綜藝節目還是挺火的。
  • 我是怎樣學會不隨地吐痰的
    該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為提倡講衛生的生活方式,根除部分市民隨地吐痰的陋習,本市擬在年內將某日定為「禁痰日」,具體日期及正在商討之中。(《京華時報》2月29日)  「禁止隨地吐痰」的告示我們見多了。
  • 亂吐痰不文明行為惹人厭 注重引導 不能一罰了之
    為貫徹市委、市政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總體部署,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整體文明程度,大力倡導市民文明言行,培育文明社會風尚,提高市民群眾對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度,深入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我市制定《開展公共場所吸菸、亂扔菸頭、亂潑亂倒、隨地吐痰、亂吐口香糖整治月活動實施方案》,並從6月1日至6月30日開始在全市各類公共場所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公共場所吸菸
  • 長城環衛工:遊客亂扔垃圾仍然明顯 隨地吐痰是噩夢
    隨地吐痰的清掃「噩夢」  記者見到吳淑萍時,她正在長城上的垃圾桶旁分揀垃圾。  打開垃圾桶蓋子——將瓜果皮、塑料瓶、雜物分開放在三個不同的垃圾袋中——倒出塑料瓶中的水——捏癟瓶子放入專門的袋裡……一系列動作如流水線般順暢快速。  不過,記者發現,與其他環衛工人不同,吳淑萍是直接上手分揀,沒有戴手套。
  • 向隨地吐痰、亂扔垃圾說「不」
    但在一些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不文明行為仍時有所見,這與當前大西安正在積極推進的國際旅遊名城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和服務「一帶一路」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建設極不相稱。我們相信,建設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打造乾淨整潔的城市環境,是生活在這個城市每個人的共同願望。為此,我們向廣大市民倡議: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共同建設乾淨美麗的文明西安。
  • 「文明實踐」福泉志願者溫馨提示:「痰吐」文明,做文明市民
    宣傳中,志願者們分別來到主要商業中心、重要交通路口、小區卡點等人流量多的路口,向過往的市民及街邊商鋪業主宣傳正確的吐痰方式。「在家裡面吐在衛生間,放水衝走,在外面就吐在紙巾裡,包著丟到垃圾桶……」在講解隨地吐痰危害的同時,志願者還向市民發放紙巾和宣傳資料,呼籲廣大市民從自身做起,自覺遵守福泉市公民文明行為規範。
  • 向不文明行為說NO!宿遷專項整治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行為
    請不要再隨地吐痰、亂扔菸頭、亂扔垃圾啦!即日起,江蘇宿遷啟動開展了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危害公共衛生行為專項整治行動,重點對五大類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專項整治,其中包括禁止隨地吐痰、亂扔菸頭、亂扔垃圾等。  據悉,宿遷市城管辦啟動開展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危害公共衛生行為專項整治行動,主要是進一步深化文明城市長效建設,切實加強市容環境整治,營造乾淨、規範、有序的城市環境,引導廣大群眾養成文明、衛生、健康的行為習慣。
  • 怎麼改不了隨地吐痰的陋習?女記者上街擦痰動人心
    據《大連晚報》報導「不準隨地吐痰」,這是每個中國人從小就接受的教育。但隨地吐痰的惡習依然隨處可見。  今年卻有這樣一個中國人,突然站了出來,她「衝」到了大街上,彎下了腰,開始了她的擦痰歷程。她就是大連日報社記者孫劍,她擦痰擦上了央視《新聞聯播》。  孫劍是大連日報社一名搞涉外報導的記者。
  • 捍衛文明 宣戰陋習 | 市城管局倡議市民:從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
    2017年以來,西安市開展「菸頭革命」「廁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城市環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和肯定。但是,在整體環境大幅提升的同時,一些人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陋習依然存在,這與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和全國文明城市的榮譽極不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