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疫情趨於平穩,人們紛紛開始走出家門,享受新鮮的空氣。但隨地吐痰等一些不文明行為時有發生。
市民:對隨地吐痰的行為深惡痛絕
市民徐麗俊說,自己走在大街上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有些人車窗搖下來,隨地吐痰,讓人避之不及。還有一些居民會從樓上吐痰下來,走路經過的時候都很擔心。畢竟現在還是疫情期間,唾沫也是主要的傳播途徑。
市民彭金劍常到公園裡、河道邊散步,他說:「每當看到有人隨地吐痰,都會覺得不舒服,原本的好心情也因此被破壞。」
市民潘小慶說,希望大家能夠自覺做到不隨地吐痰,還城市一片潔淨。
醫生:改掉隨地吐痰是防疫剛需
隨地吐痰不僅是一種不文明行為,也是快速傳播疾病的一種方式。疫情尚未結束,杜絕衛生陋習極為迫切。
常山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魏琳瑩告知,對人體有害的病原體都會存在於痰液中,咳痰時,病毒、細菌、真菌等這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就會隨著飛沫咳出,汙染周圍的環境,體質較差的人,就容易因此致病。
所以市民朋友出門時要隨身攜帶紙巾,咳嗽咳痰時需將痰吐在紙上包好,並扔進規定的垃圾桶內。同時咳嗽時要儘量遠離人群,最好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咳完痰之後,要及時洗手。魏琳瑩還提醒,戴著口罩想吐痰時,切不可簡單的半摘口罩,而是需要全部摘下,否則容易造成病原體的侵入。
部門單位:我們在行動
在天馬街道金川社區的辦公室裡,「啄木鳥」服務隊隊長佔念七正在認真篩選最新一期《樓道小報》的宣傳內容。由他負責編發的每月一期《樓道小報》有溫度、有品質,深受居民喜愛。了解到如今各地號召「不隨地吐痰」,佔念七便把「痰」吐文明相關內容也及時編排進了小報中,呼籲居民養成良好習慣。
除了佔念七,「啄木鳥」服務隊的其他隊員們也積極加入到宣傳「痰」吐文明的行列中。他們把印刷好的《樓道小報》第一時間分發給居民,並耐心講解相關知識。還將小報粘貼在各個樓道的入口處,讓居民每次上下樓時都能瀏覽、閱讀。此外,成員們還分組開展「大喇叭」宣傳工作,在社區裡不間斷地文明倡導,希望居民從自身做起,遵守文明行為規範。
常山育才小學:「痰」吐文明,我踐行!
常山育才小學開展了「『痰』吐文明,我踐行!」的主題實踐活動。孩子們通過繪製手抄報、海報、書寫宣傳標語,拍攝宣傳視頻等多樣的形式向大家宣傳「痰」吐文明。學校還通過日常踐行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養成文明衛生的生活習慣。
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摒棄陋習,隨身攜帶紙巾,讓我們「痰」吐更文明。
記者:胡夏菡 佔振宇
編輯:徐林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