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路上沒有了車水馬龍,各種不文明行為也像「破了戒」「撒了歡」,隨地吐痰、闖紅燈、遛狗不栓繩等問題重新抬頭。每天走在路上,都要小心翼翼躲避不同形狀和顏色的痰跡,動輒還要跳過一堆堆狗狗排洩物。疫情當下,仿佛文明也中了毒。
作為疫情防控的重要環節,公共文明話題近來引發廣泛關注。隨地吐痰,不僅是文明建設的絆腳石,更是抗擊疫情的大難題。新冠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一口痰往往「駐紮」著成千上萬粒細菌,痰液形成的飛沫會汙染周圍數十米。隨便一口痰,就可能讓一個家庭、一個社區、一座城市罹難。這不是危言聳聽,病毒隨時都在尋找反撲機會。大役當前,仍有人照吐不誤,而且絲毫感覺不到羞恥,實屬不應該!
古人講,倉廩實而知禮節。隨著物質生活水平提升,越來越人錢袋子鼓起來,但文明的袋子卻依舊扁扁空空。講文明、講衛生,從幼兒園一直到講到人生暮年,但有多少人能始終堅持做到呢?嚴重利己主義面前,公共文明教育顯得蒼白無力,只要髒東西不碰到自己就無所謂,哪管自己吐出去的痰是否帶著病菌,是否會傳染給別人。疫情當下,隨地吐痰絕不是小事,而是關乎戰疫勝負的大事。我們不能因為一場疫情就讓辛勤耕耘的城市文明漏了陷,也不能因為一口痰就讓來之不易的戰疫形勢功虧一簣。疫情雖有好轉,但戰爭遠未收兵,無數白衣戰士還在一線奮戰,千萬平民英雄還在社區值守。疫情防控最吃緊的時期,作為這座城市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應當以文明的洪荒之力,詮釋什麼是公民的責任與擔當?
疫情防控檢驗個人公德修養和城市文明成色。大疫當前,需要對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儘快糾正。一方面要加強文明引導。講文明重在點滴養成,貴在日常堅持,需要每一個人遵守社會公德和文明秩序,通過自覺自律為文明城市加油助力。政府應當廣泛宣傳文明規範,開展群眾性文明教育,同時配套垃圾桶等公共設施,讓每一口痰既有出處,也有去處。另一方面還要依靠法治約束。治理屢禁不止的隨地吐痰,最有效的手段莫過於法律的「硬核」嚴懲。在眾人眼中最乾淨的國家新加坡,吐第一口痰罰款1000新元,吐第二口痰罰款2000新元。大疫當前,國內很多城市對於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採取的也是定格處罰,不僅罰到心驚肉跳、張不開嘴,還有人因為任性一口痰走進拘留所。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疫情當下,對於隨地吐痰之類的不文明行為,希望每一個人都能重視起來,相互監督提醒,徹底改掉陋習,這是對疫情防控和城市文明最大的貢獻。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需要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從我做起,文明「抗疫」,這才是真正不可戰勝的「硬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