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在職生,如何應對下半年考研?

2021-03-01 正康英語

▼▼▼

參與方式

活動時間:2018年6月20日0:00-2018年6月24日24:00

規則說明:3人拼團,24小時內人數不足自動退款。

自己開團分享邀請周圍小夥伴, 拼團速度更快哦!

▼▼▼

參與連結

活動僅剩2天

長按相應圖片識別下方二維碼,快速參與!

10年名師新銳教師

12月的四六級 帶你無憂備考

考研的同學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在職往屆考生和應屆考生,不同考生考研時著重點有所不同,那麼,我們該如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更好的迎接考研的到來呢?
應屆考生:
  每年總有很多懵懵懂懂的考研黨非常疑惑「什麼時候開始準備考研比較好呢?」,學姐說戰線拉得太長容易使人疲憊鬆散,可時間太短又很難達到複習的效果。對於在校考生來說,有大量可供複習的時間,因此這一類型的考生在複習時,應該做好完備的規劃,在備考複習中一一執行即可。

備考計劃:

大四上學期7~8月:這正是暑假,天氣炎熱,不過一定要沉下心來,認真學習。因為在前四個月已經對考研內容進行了兩輪學習,所不管效果怎麼樣,在這個階段都要嘗試著做一套考研真題。其目的是:檢驗前幾個月的學習效果;更加有針對性的學習。同時還要做些輔助性的練習來鞏固自己的學習效果。


大四上學期9~10月:考研網上預報名和網上報名,提高複習。
  9月份:繼續做題,包括練習題和考研真題。可以說是對7-8月份的繼續,但側重點是向下一個階段過渡。
  10-11月份:這個時候因為參考書已經看的差不多了,考研真題也做了,所以就要繼續回顧參考書,這次是更加有針對性地來看,查漏補缺的階段。


大四上學期11月:衝刺複習、現場確認


●大四上學期12月:衝刺複習、列印準考證、考試。
  12月份:這個月其實對考研的最後結果已經沒有實質性的影響了。在這個階段就要系統的總結前邊學過的東西,使其系統化,條理化。順便可以自己壓壓題。考試的前一個多星期。這一階段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調整好心態,查閱考研期間應該吃什麼,注意什麼。


●大四上學期2月:考試成績公布

●大四下學期3月:複試分數線公布

●大四下學期4月:研究生複試、調劑

●大四下學期5月:調檔、政審

●大四下學期6月:本科畢業,獲得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針對大學考研什麼時候開始準備比較好,如果是已經畢業了的同學,建議是備考不要太長,因為考研是需要集中複習的,如果超過一年複習的較為鬆散,體力支撐不起。而且這部分同學有不少是二戰的同學,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和經驗,所以以半年至一年左右為佳,這個時間對絕大部分人也是足夠的。
  建議在考前一年的9月份開始進入預熱階段,從9月直到次年3月,每天保持一個學習狀態,前期考研學習時間在2-3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在職考生

  以上經驗也可供在職考生參考。但是在職考生的側重點更多的在心態與動機,大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時間問題:
  每人每天的時間都是24小時,這不會變。但這些時間你分配給哪些事務,卻是可以變的。而對時間的分配原則,恰是你對各種事務的認知。試想以下幾種情況,看看目前的你與哪種最拉近吧。
  如果你對考研本身是不積極的,甚至把它看成是你所有事務中最輕,最可以忽略的,那麼你會給它分配多少時間呢?它可能甚至都不如你洗個澡佔用的時間來的多。
  如果你對事務之間的重要性沒有嚴格的認知,那麼可能出現的情況下是你手頭的事情就是你認為的最重要的那個。這種情況下,考研這事兒在多大機率上會成為你手頭的事兒,而你又可能在多大程度不會被其它的事情所幹擾,專心的去備考呢?或許,等你忙忙碌碌的一天結束時,拖著疲憊的身體準備上床休息時,才會想起它吧?
  如果你對事務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認識與準確的把握,那麼你把考研放在了第幾位呢?它的位置就決定了你對它的時間分配係數。這種重要性越高,係數越大。
  不要說時間不夠了!當你這樣說的時候,是你沒有考研真正的放在心上。

學習效率問題:

  時間一定的情況下,能夠獲得的收穫量,即是學習效率問題。工作過的人可能都會有這種體驗:人在座位上,但我的思緒卻已飄向了遠方;手裡捧著書,但心卻不在這裡。習慣了事務的纏擾,而對實然的靜似乎有著不知所措的茫然。在這種狀態下,學習的效率是可想而知的。該如何讓心沉下來呢?幫幫提醒大家不妨試試下面的小技巧!
技巧一:讀雜書
  找幾本你喜歡的小說、雜誌,在你學習的環境下輕鬆地卻口味它們,讓你的心情放鬆下下,讓你的情緒穩定下來,回到你學習的那個環境中。當你發現,你能在一定的時間裡,可以靜心地去看書的時候,你的心其實已經回來了。
技巧二:5分鐘
  工作之後畢竟不如學生時代,注意力要分散的多了。連續長時間的學習一些枯燥的內容,更是容易走神。不妨給自己把這個須要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段分散開來。先規定自己的5分鐘學習計劃,明確5分鐘須要完成的目標,然後盡全力是完成它。這是一個非常短暫的時間,短到你可能在學習的時候都感覺不到它已經溜走了。當然,如果你認為這個時間段有點兒太短了,那麼設置成10分鐘,但一定不要太長,否則效果真的就沒了。

最後,不管應屆還是在職,統考的試卷都是一樣的。同樣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因為閱卷人不會因為體諒你任何身份而放寬給分的。加油嘍~

今/日/互/動/話/題

你認為應屆生/往屆生/在職生備考最難的是什麼?

新浪微博

@陳正康老師

19考研交流群QQ群

164516066

相關焦點

  • 新祥旭一對一:在職生考研如何備考?
    考研是很多人實現逆轉的一次機會,除了在校應屆生,很多往屆生、在職生也都是考研大軍的一員。在職生一邊工作一邊複習,備考壓力會比較大,對於在職考研的同學來說,又該怎麼有效備考呢?對於考研,我們都要先明確自己考研的目的和初心是什麼,不應該是盲目隨大流。在職考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相信比應屆生更有毅力和目標,在備考中只有明確的目標才能支撐我們走下去。不管是在職生還是應屆生,都要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明確的規劃,明確自己想要什麼,這樣考研的動力和毅力才會更加堅定。其次,要做好時間規劃。
  • 考研培訓機構學習模式痛點多,靈鷺考研首提全方位輔導解決方案
    靈鷲考研帶來「針對性課程」和「個性化服務」兩套體系,致力於為考研學子們打造定製化、精準化的全方位輔導方案,滿足用戶對高質知識到個性化服務的多樣需求。  授課節奏不合理、互動性差,如何解決考生痛點?  據調查顯示,在2019年研究生考試的備考考生中,42.3%報名了考研培訓班,另有55.6%會選擇購買線上考研輔導課程。
  • 2019考研失敗選擇二戰與應屆生考研有什麼區別?
    ,嘟妹為大家整理下考研二戰與應屆生區別之報考大家知道考研分為預報名和考研正式報名,一般來說預報名只有應屆生能參加而往屆生不能參加,其實這個整體上沒什麼影響只是一個先後的問題。還有一點區別的是考研二戰考生的檔案問題,因為一般二戰考研人下半年報考時已經畢業,可能需要在工作地或者是回老家報考,而在工作地報考可能需要當地的居住證或者是相關的材料,而應屆生則可以直接在學校考點報考。注意:可能有部分院校專業只接受應屆生,以當年招生簡章為準!
  • 考公務員應屆生VS在職的優勢,服不服?
    應屆生VS在職生2020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來襲,各行各業陷入了寒冬。就業市場蕭條,部分人群面臨事業危機,畢業生也面臨著就業危機。如此艱難的就業形勢下,在整個就業市場上,公職類職位以較高的職業安全係數讓很多人心生嚮往。
  • 二戰生考研成功率高達70%,遠高於應屆生
    近年來考研人數不斷上升,去年已經突破300萬大關,考研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一、信息渠道廣應屆生對於考研階段的流程不熟悉,每一步都需要摸索,不清楚整個流程,在考研方面搜集信息能力也很差。而二戰考生已經經歷過一年的考研學習,清楚考研流程。
  • 考研話題:二戰考研成功率高達70%,為什麼應屆生卻那麼低?
    每年應屆生考研的人數都在增加,而且據2018年考研的統計數據顯示,考研人數已經突破200萬。而應屆生當中,很多考生都是隨波逐流因為逃避就業而選擇考研的,選擇目標不明確,考研更像是在「划水」,知識儲備根本沒有達到考研錄取要求,這部分考生與二戰的考生相比,高低立分。所以很自然的拉低了應屆生考研的成功率。
  • 在職考研 | 想要在職考研?如何克服考研路上的痛
    在職研究生納入統考後,難度雖然略有提高,但報考人數逐年上漲,提起在職考研,經歷過的每個人都有一把辛酸淚:與工作單位的協調、工作時間和複習時間的合理規劃、家庭成員的意見等等。在職考研,你又會遇到哪些難點,今天考研君和大家聊聊那些考研路上的痛!
  • 2021在職考研備考指導:在職研究生如何分配時間?
    考研之路的艱辛只有正在拼搏的大家能深切的感受到,尤其在職考研面臨的問題也會很多,不僅要處理好工作的事情,還要擠出時間來學習。此時過來人的在職考研複習經驗,也許對你會有幫助!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2021在職考研備考指導:在職研究生如何分配時間?希望能幫到大家!
  • 應屆生考研的四大「優勢」
    但是如果你是應屆生或者準畢業生,那麼,恭喜你自帶了考研的「優勢」技能,不給自己一次推倒「考研塔」的機會,豈不是太浪費。1.「一發技」效果好應屆生由於是首次出戰,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不怕虎」的勇氣,其「一發」技能相比二戰、三戰的「資深選手」,更加快準狠,不僅考研積極性大,複習效率也高,應屆生的考研成功率也較高。
  • 想要在職考研?如何克服考研路上的痛
    在職研究生納入統考後,難度雖然略有提高,但報考人數逐年上漲,提起在職考研,經歷過的每個人都有一把辛酸淚:與工作單位的協調、工作時間和複習時間的合理規劃、家庭成員的意見等等。在職考研,你又會遇到哪些難點,今天考研君和大家聊聊那些考研路上的痛!
  • 二戰考研與應屆生相比,誰更佔優勢?
    在考研大軍中,往屆生不少,但應屆生應該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很多應屆生會擔心,自己第一次考研,經驗不足,會被往屆生秒殺!往屆生更擔心,應屆的同學一直處於學習的環境中,而自己都與世隔絕了!據網友們的不完全統計,二戰成功率高達70%,而應屆生卻只有15%。
  • 21考研大綱變化速覽!新變化如何應對?
    21考研大綱發布啦! 考研大綱話題一出,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大綱傳遞出哪些信號?羅列出哪些知識點?有哪些知識變動?大綱說白了就是教育部給大家劃了考試重點~下面就開始給大家介紹一下新大綱,幫助大家3分鐘快速了解考綱變動情況!
  • 應屆生和往屆生考研,有什麼區別?誰更容易成功?
    @有志向的匿名者 在考研的時候,只要滿足報名條件都能夠報考,與考生是應屆畢業還是非應屆畢業,關係並不是很大。 應屆生和非應屆生在考研報名的時候會有一些差別。
  • 在職考研應該如何準備考研,難點在哪?
    在職考研,你又會遇到哪些難點,今天咱們聊聊那些考研路上的痛。3.尋找在職的研伴考研不是一場孤軍作戰的戰鬥,找一個同路人走起來會更加從容,對在職考研人而言尤其如此。在職考研人在生活中找到考研夥伴不是很容易,大家可以在網上或是聊天群裡找一些同為在職考研的人,一起分享資料和信息,也可以互相鼓勵和支持。
  • 考研:往屆生VS應屆生,誰更容易上岸呢?
    「阻礙」因素,可能覺得讀研之後畢業年齡大而放棄考研。而且找研友、獲取考研資料等其他信息都比較方便,大家還可以相互鼓勵。而往屆生很多都是在家裡或租房子複習,全靠自制力支撐,稍有放鬆就容易被安逸的環境帶跑偏,或者被繁忙的工作、家庭瑣事而打擾耽誤複習,前期效率可能很低。
  • 考研二戰成功率高過應屆生 | 應屆生:我們就這麼差嗎?
    為了能夠找到更理想的工作,許多同學都選擇考研繼續深造,也正是因為如此,考研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到今年,考研人數達到290萬人,創歷史新高。在這290萬人當中,二戰考生的所佔比例非常之大。據不完全統計,二戰考生中考研成功率達到了70%,而應屆生卻只有15%。為什麼差距會如此之大,應屆生就這麼差嗎?
  • 應屆、往屆、全職的考研黨福音來了!帶你在百萬雄師中「橫著走」
    百萬個考研人,百萬個考研方法。方法再多,也能取精去粕,怎樣?能奈我何? 應屆生如何平衡本科學業及考研複習呢往屆生如何平衡日常工作及考研複習呢 對於在職生,建議大家的是在保證滿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的條件下儘可能多地花時間去準備考研。 在職考研的同學可以說時間更加緊張了,白天忙於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繼續學習。
  • 工程管理碩士(MEM)對應屆生正式開放招生!
    與會專家就調整後的招生領域設置問題展開討論,包括:招生分數線的劃定及培養方案的制訂;招生應屆生的問題;不同領域學位評定問題以及學位/學歷證書的署名問題,經充分討論後達成一致共識,並向23日大會提交了討論意見(見附件2)。
  • 想要在職考研?如何克服在職考研路上的痛
    在職考研,你又會遇到哪些難點,今天考研君和大家聊聊那些考研路上的痛! 環境閉塞,有效信息獲取難度大在職考研一般都是工作一段時間後決定考研,難以融入到考研群體中,信息不能共享的情況下,就只能單靠自己去收集。考研信息冗雜,搜集到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本身就是個耗時耗力的過程。
  • 下半年公務員考試,60%崗位僅應屆生可報,機會來了
    今年上半年的公務員考試,或者是事業單位考試,對於應屆生來說,真的是大好機會,因為崗位基本上50%以上的崗位面向應屆生。拿陝西事業單位招考情況來說,將近70%的崗位針對應屆生,而往屆生可報考崗位比較少。下半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對於應屆生也是大好機會,因為60%的崗位僅應屆生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