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與方式
活動時間:2018年6月20日0:00-2018年6月24日24:00
規則說明:3人拼團,24小時內人數不足自動退款。
自己開團分享邀請周圍小夥伴, 拼團速度更快哦!
▼▼▼
參與連結
活動僅剩2天
長按相應圖片識別下方二維碼,快速參與!
10年名師+新銳教師
12月的四六級 帶你無憂備考
考研的同學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在職往屆考生和應屆考生,不同考生考研時著重點有所不同,那麼,我們該如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更好的迎接考研的到來呢?備考計劃:
●大四上學期7~8月:這正是暑假,天氣炎熱,不過一定要沉下心來,認真學習。因為在前四個月已經對考研內容進行了兩輪學習,所不管效果怎麼樣,在這個階段都要嘗試著做一套考研真題。其目的是:檢驗前幾個月的學習效果;更加有針對性的學習。同時還要做些輔助性的練習來鞏固自己的學習效果。
●大四上學期9~10月:考研網上預報名和網上報名,提高複習。
9月份:繼續做題,包括練習題和考研真題。可以說是對7-8月份的繼續,但側重點是向下一個階段過渡。
10-11月份:這個時候因為參考書已經看的差不多了,考研真題也做了,所以就要繼續回顧參考書,這次是更加有針對性地來看,查漏補缺的階段。
●大四上學期11月:衝刺複習、現場確認
●大四上學期12月:衝刺複習、列印準考證、考試。
12月份:這個月其實對考研的最後結果已經沒有實質性的影響了。在這個階段就要系統的總結前邊學過的東西,使其系統化,條理化。順便可以自己壓壓題。考試的前一個多星期。這一階段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調整好心態,查閱考研期間應該吃什麼,注意什麼。
●大四上學期2月:考試成績公布
●大四下學期3月:複試分數線公布
●大四下學期4月:研究生複試、調劑
●大四下學期5月:調檔、政審
●大四下學期6月:本科畢業,獲得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針對大學考研什麼時候開始準備比較好,如果是已經畢業了的同學,建議是備考不要太長,因為考研是需要集中複習的,如果超過一年複習的較為鬆散,體力支撐不起。而且這部分同學有不少是二戰的同學,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和經驗,所以以半年至一年左右為佳,這個時間對絕大部分人也是足夠的。
建議在考前一年的9月份開始進入預熱階段,從9月直到次年3月,每天保持一個學習狀態,前期考研學習時間在2-3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在職考生
以上經驗也可供在職考生參考。但是在職考生的側重點更多的在心態與動機,大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時間問題:
每人每天的時間都是24小時,這不會變。但這些時間你分配給哪些事務,卻是可以變的。而對時間的分配原則,恰是你對各種事務的認知。試想以下幾種情況,看看目前的你與哪種最拉近吧。
如果你對考研本身是不積極的,甚至把它看成是你所有事務中最輕,最可以忽略的,那麼你會給它分配多少時間呢?它可能甚至都不如你洗個澡佔用的時間來的多。
如果你對事務之間的重要性沒有嚴格的認知,那麼可能出現的情況下是你手頭的事情就是你認為的最重要的那個。這種情況下,考研這事兒在多大機率上會成為你手頭的事兒,而你又可能在多大程度不會被其它的事情所幹擾,專心的去備考呢?或許,等你忙忙碌碌的一天結束時,拖著疲憊的身體準備上床休息時,才會想起它吧?
如果你對事務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認識與準確的把握,那麼你把考研放在了第幾位呢?它的位置就決定了你對它的時間分配係數。這種重要性越高,係數越大。
不要說時間不夠了!當你這樣說的時候,是你沒有考研真正的放在心上。
學習效率問題:
時間一定的情況下,能夠獲得的收穫量,即是學習效率問題。工作過的人可能都會有這種體驗:人在座位上,但我的思緒卻已飄向了遠方;手裡捧著書,但心卻不在這裡。習慣了事務的纏擾,而對實然的靜似乎有著不知所措的茫然。在這種狀態下,學習的效率是可想而知的。該如何讓心沉下來呢?幫幫提醒大家不妨試試下面的小技巧!
技巧一:讀雜書
找幾本你喜歡的小說、雜誌,在你學習的環境下輕鬆地卻口味它們,讓你的心情放鬆下下,讓你的情緒穩定下來,回到你學習的那個環境中。當你發現,你能在一定的時間裡,可以靜心地去看書的時候,你的心其實已經回來了。
技巧二:5分鐘
工作之後畢竟不如學生時代,注意力要分散的多了。連續長時間的學習一些枯燥的內容,更是容易走神。不妨給自己把這個須要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段分散開來。先規定自己的5分鐘學習計劃,明確5分鐘須要完成的目標,然後盡全力是完成它。這是一個非常短暫的時間,短到你可能在學習的時候都感覺不到它已經溜走了。當然,如果你認為這個時間段有點兒太短了,那麼設置成10分鐘,但一定不要太長,否則效果真的就沒了。
最後,不管應屆還是在職,統考的試卷都是一樣的。同樣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因為閱卷人不會因為體諒你任何身份而放寬給分的。加油嘍~
今/日/互/動/話/題
你認為應屆生/往屆生/在職生備考最難的是什麼?
新浪微博
@陳正康老師
19考研交流群QQ群
16451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