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百科】只要3分鐘,讓你判斷出孩子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

2021-02-08 中國教育報

感謝您關注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


為啥孩子明明很聰明,可學習就是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

一項116位專家和特級教師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95%以上的孩子在智力上並無多大差異,可智力水平相近的孩子卻呈現了不同的學習效果,從而影響終身,形成了不同的人生命運,而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學習方法。

您家孩子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嗎?家長應該如何指導孩子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請往下看——

3分鐘,10個問題,讓你判斷出孩子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

判斷孩子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有一種簡易自測法。家長可以讓孩子回答以下十道題:

⑤ 除了學會運用公式定理,你知道它們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嗎?⑥ 學完的知識,你能對它進行歸納總結並找出重點、難點嗎?⑨ 在課堂中,你能迅速抓住所講重點並很快融會貫通嗎?⑩ 在每次的大小考試中,你都能保持著良好的考試心態嗎?

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回答「是」則給10分,「否」則不給分。回答「不一定」的題目給5分。各題分數相加後,若總分在65分以下,則說明孩子的學習方法需要改進。

看什麼、做什麼、學什麼都心中無數,總是考慮「老師要我做什麼」,而不是「我要做什麼」。

有的孩子「每天上課、回家、吃飯、做作業、睡覺,哪還有多餘的時間供自己安排」。有的學生平時松松垮垮,臨到考試手忙腳亂。這些都是沒有正確學習方法的表現哦。

「謝天謝地,考試總算結束了,現在我可以把那些東西忘得一乾二淨了。」這樣的孩子,往往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

有的學生單元測驗成績很好,可一到綜合考試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於他們沒有掌握知識間的聯繫,沒有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

課前不預習,對上課內容完全陌生,無法帶著疑問去學,聽課時開小差,不記筆記,或充當錄音機的角色,等等。

不善於選擇閱讀書目,完全憑個人興趣或完全聽從老師父母的安排。

不善於尋找重點和難點,找不到學習上的突破口,眉毛鬍子一把抓,全面出擊結果分散和浪費了時間與精力。

往往只滿足於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不善於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不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動手能力差。

學習時不注意勞逸結合,不善於轉移大腦興奮中心,使大腦終日昏昏沉沉,影響學習效率。

這些表現是中小學生中最常見的,一個學習方法不當的學生,總會有其中的一種或幾種表現。認識到這些表現,進而弄清其背後的原因,家長才能夠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指導。

1、必須要有耐心,情緒穩定。學習方法的問題是基礎性的、根本性的問題,不能操之過急。

2、 父母應該和孩子進行誠懇溝通。交談時,父母應該表示理解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或挫折是難免的。還可以談自己過去學習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教訓,並了解以下幾個方面:在學習上是否盡了全力?孩子是否認為自己無法搞好學習?孩子需要什麼幫助嗎?3、 應向孩子的老師、同學、或朋友了解孩子學習上的問題所在。了解這些:孩子上課是否用心?孩子平時喜歡與哪些人在一起玩?有沒有受到什麼消極影響?孩子的特長是什麼?興趣是什麼?4、要有正確的獎懲標準。當時孩子考試失敗時,對孩子大加指責埋怨,嚴加管教,往往使孩子恐懼考試,迴避學習,不願再做出努力。有的家長許諾孩子,如果考試得了多少分或得了第幾名就給什麼獎勵,如果考不好就給什麼懲罰。這容易讓孩子過於追求表面的分數,正確的做法是在孩子好好學習的時候給孩子以表揚。5、要有正確的分數觀。家長對考試分數的種種不合理態度,對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影響很大。因此,要擺正考試分數的位子。考試分數固然很重要,但它畢竟是表面的東西,它只是衡量學習成績的標準之一而不是全部。

總之,家長應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改進孩子的學習方法、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等方面著手,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應在孩子掌握並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時多加以表揚,不應該在孩子得好分數時過多地獎勵,也不應在孩子考得不好時又過分指責打擊。

1.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幫助孩子設定一個目標,並與他一起制定一個學習計劃。督促孩子執行學習計劃。在計劃執行過程中,及時發現孩子的進步,給予表揚。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鼓勵他戰勝困難,必要時給予適當幫助。2.必要的課前預習。基本要求: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思考內容重點,發現學習難點,做好聽講的準備。在孩子認真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有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語,必須查工具書爭取自己學會。不明白的內容用鉛筆劃出來,準備課堂上聽老師講解。3.聽好45分鐘的課。要告訴孩子明確地記住重點和難點,基礎知識、定義、定理要進行強制記憶,要掌握例題的解答步驟、方法。孩子不認真聽講,一般有根本聽不懂、自制力差、缺乏學習興趣三個原因,家長應針對其原因去解決。家長可以請任課教師在課堂上給孩子表現並得到肯定性評價的機會。還可以告訴孩子,在課堂上即使被叫回答問題,也可以自己在心裡試答老師的問題或在本子上演練,老師評價其他同學的回答時,自己評價自己做得如何,肯定自己的優點,找到不足,進行自我激勵。4.提高作業質量。做作業的要求是看清題,抄準題,理清思路,一次做對,認真檢查。家長在檢查作業後,發現錯誤,不宜直接告訴孩子哪兒錯了,而應讓孩子自己複查。5.及時糾正錯題。給孩子一個專用的本子,孩子每次作業或考試出現錯誤,就讓孩子在專用的本子上將題目抄下,按正確的方法重做一遍後,分析錯誤原因。

6.做好讀書筆記和摘要。包括以下內容:

①記下書名、作者;

②採摘生字、新詞及佳句;

③記錄方要人物和主要內容;

7.學會使用工具書。對於小學和初中生來說,最主要的是學會查字典。要有運用部首、音序等查字法迅速、準確地從字典中查出生字詞的能力,還要有聯繫上下文語言環境選擇恰當的義項解釋詞語的能力。要具備這樣能力,就必須要求學生勤查字典,並進而養成習慣。

8.掌握閱讀步驟和不同類型文章的閱讀方法。

初讀,了解全文大意,劃生字、新詞;運用工具書認字、釋詞,了解題目與內容的關係。再讀,帶著「寫的什麼」和「怎樣寫的」兩個問題熟讀,讀後分段寫出段意。精讀。抓住重點段落和重點詞語細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熟讀,做好課後「作業與練習」。

家長指導孩子學習必須依各類文章的特點,採取不同的方法來閱讀。比如,閱讀寫人的課文,先要弄清課文「寫了誰的什麼事」,接著抓住表現人物性格和品質,掌握作者是怎樣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表現人物性格特徵和精神品質的。再如,閱讀記事文,先弄清時、地、人、事,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其次弄清事情詳細經過和活動的重要場面;再次,總結「表現了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寫」。9.培養多種思維方法。重視求異思維、發散思維、辯證思維等思維方法的培養,使孩子的思維能夠靈活運轉。

來源:發現者教育網

(中國教育報全媒體中心新媒體實習編輯 褚英碩)

為方便讀者查閱以往的精彩內容,小編特意精選出今年9月至11月以來最歡迎的10篇文章,回復「精選1」、「精選2」……至「精選10」或「001」、「002」……至「010」等關鍵詞查看相關信息

1.【我是教師】老師,請保重自己(感覺非常溫暖,就轉了)2014-11-20

2.【特別關注】中國教師到底有多累?2014-09-16

3.【教師保健】再忙也要每天做到的8件事2014-09-25

4.【百家】俞敏洪:中國孩子最應該補上的四堂課2014-11-20

5.【域外】和日本小孩一起吃飯,才知道什麼是輸在起跑線上2014-11-12

6.【圖說】大數據告訴你:哪些家庭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優秀2014-11-25

7.【我是教師】讓學生喜愛的教師10條魅力,您有幾條2014-09-23

8.【我是教師】夏昆:我不願做這樣的老師2014-09-12

9.【育兒百科】尹建莉:寄宿給孩子帶來的心靈創傷一生都難以彌補2014-09-11

10.【趣談】《新教師醉酒》真心不錯啊,推薦老師看看2014-11-12

相關焦點

  • 正確對待孩子:管用又科學的育兒方法!《年糕媽媽輕鬆育兒百科》
    年糕媽媽(李丹陽)有醫生的背景,有學習的能力,在公眾號日更的高強度輸出之下建立起了0-3歲育兒知識體系。這本書能夠讓新手媽媽快速上路,它基本上包括了一位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孩子深夜發燒怎麼辦?在各種錯誤育兒觀念下如何取捨?從日常護理、生長發育、睡眠引導到婆媳矛盾都有解決方法。
  • 新手爸媽必備學習手冊:《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
    很多新手媽媽會通過閱讀育兒書的方式進行學習。但是市面上的育兒書種類太多了,其中不少還都是動輒6、700頁的大部頭。有時候,不同的作者提出的理論還互相衝突,真不知道誰說的對。最後,育兒書不僅沒幫上忙,自已反而更加手忙腳亂。這樣的困擾您也有嗎?兩個問題擺在眼前:該選擇什麼樣的育兒書,該怎麼讀育兒書。
  • 了解這些,輕鬆化解0—6歲育兒難題,專業方法養出健康聰明的孩子
    做父母確實沒人要求我們做崗前培訓,但是,如果你自己不主動做任何準備,就直接走上父母的崗位,則吃虧受累的是你自己,還會殃及寶貝孩子,讓其白白受很多不必要的痛苦。善於學習、懂得提前做準備的父母和完全憑周圍人的經驗、甚至全憑想當然去教育孩子的父母,有著天壤之別。
  • 送給新手父母的百科大全:西爾斯教你看病、育兒,還能自己做兒保
    如何判斷寶寶的狀態是否正常?如何更好地幫助寶寶成長?我平時最常用的參考就是:西爾斯夫婦撰寫的《西爾斯健康育兒百科》。這本書能提供從護理、養育到疾病處理的全方位知識,可謂是家庭必備,傍身利器。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 丁香媽媽上線「孕育百科」 解決新手爸媽 80% 的育兒難題
    丁香媽媽上線「孕育百科」 解決新手爸媽 80% 的育兒難題 2020-07-06 14:46:00來源:北國網
  • 學習方法因人而異——你是否知道孩子的學習類型
    我們可以通過專業一些的心理學測量表來進行學習類型的測定,當然,也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日常習慣來大致判斷一個人的學習類型取向。視覺學習類型的學生非常喜歡看書、雜誌和報紙,如果你向他問路,他可能會給你畫一張很清楚的地圖。
  • 如何讓孩子正確判斷是非
    這是他們他判斷是否的最基本方法,只要將分出好人與壞人,這個世界就像大熊貓一樣黑白分明、簡單明了。 分類的過程就是辨別是非的過程,也是區分好與壞的過程,對於孩子來說,區分出好壞就是最成功的一步。1、關鍵一步:好的,還是壞的遇到陌生的人或者事物的時候,正確的反應就是「這是好的還是壞的?」
  • 育兒百科那麼多,為什麼我只推薦這一本?
    編撰團隊的權威背景,讓這本《華人育兒百科》在內容上更權威可信。3、 育兒內容全面精細為人父母雖然不需要考試上崗,但卻需要終身學習,因為孩子的每個成才階段都有需要關注的不同問題。《崔玉濤育兒百科》只關注了身體健康方面,而《華人育兒百科》針對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體、心理、認知發育及社會情感等進行了全面介紹,滿足各個年齡階段孩子父母的不同需求。
  • 語文學習好方法太多,幫孩子快選3個優質方法,家長需要有判斷
    別人眼中的好方法,可能在自己孩子身上需要實踐和磨合的時候,就得花掉大量的練習時間,才能判定這個語文學習方法是否適合你。語文學習有一些通用的方法,默寫、背誦、閱讀積累、寫作練習等,這些基本的學習方法保證我們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夠正常前進,只有做到這個前提,我們才能在大方向上去幫孩子快選優質的學習方法。
  • 是孩子不聽話,還是你教育不得法?3步檢視你的育兒法是否妥當
    而如果你為孩子專門準備一個讓他可以隨意畫畫的本子,或者乾脆把一面牆留出來就讓他去亂畫,這樣就保護了孩子繪畫的樂趣,也解決了你的煩惱。由此可見:不同人的煩惱,解決方案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你所意識到的那個問題,究竟是誰的煩惱。3,問題是否真實存在?
  • 什麼時候給孩子換尿不溼?4個方法,媽媽輕鬆判斷
    我們寶寶每次大小便後,家長都要更換尿布或者尿不溼,並認真清洗孩子的小屁屁。同時,孩子大小便後,要從前往後擦拭。在《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中就有特別提到,嬰兒每次大便後要儘快更換尿布。正常新生兒每天排尿20次左右,有的寶寶甚至半小時或十幾分鐘就尿一次。之後,嬰兒排尿頻繁的嬰兒每天可能達到1到3小時一次,不頻繁的 嬰兒,每天可能有4到6次排尿。白天寶寶喝奶的次數多,所以排尿量也更多一些。
  • 正確判斷喇叭正負極的3種方法
    打開APP 正確判斷喇叭正負極的3種方法 發表於 2017-12-26 11:21:05 方法一:乾電池 當喇叭紙盆向內縮的時候,電池正極對應的喇叭接線端子為負極 ,反之,當喇叭紙盆向外伸的時候,電池正極對應的喇叭接線端子為正極。
  • 母乳媽媽判斷寶寶是否吃飽的方法很多,但哺乳效能評估最方便直接
    因為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繁瑣的事情太多了,特別是對於產後健忘的媽媽來說,每天要記錄清楚寶寶拉了多少泡尿、拉了多少次粑粑、體重增長了多少這些問題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而大多數人不知道,除了這些量化指標以外,還可以通過結合評估哺乳效能的方法來判斷寶寶攝入是否充足。
  • 《家庭心理百科》:很棒的家庭心理百科科普書,建議家家必備
    閨蜜的孩子第一次感冒發燒,正值深夜,她心急火燎,三分鐘測量一次體溫,甚至一分鐘連續測幾次,還打了120,救護車送孩子去醫院。相信很多新手媽媽在遭遇孩子第一次生病時,難免都有點手忙腳亂,心急如焚。但是,當孩子第二次,第三次,N次生病的時候,大多數都能夠相對平靜,再也沒有第一次的慌亂不堪。
  • 孩子摔到頭後,你知道正確處理方法嗎?
    作者:寶寶知道育兒一點通你小時候摔到過頭嗎?你家小baby摔到過頭嗎?你知道孩子摔到後的正確做法嗎?近期,鬼鬼吳映潔在玩遊戲中發生意外,後腦撞到地板,去看了醫生才知道有輕微腦震蕩。大人尚且如此不小心,更何況小朋友,在平時生活中孩子偶爾有磕碰情況,如果遇到孩子摔到頭後,你知道正確處理方法嗎?其實,大部分情況下孩子的摔倒都不會很嚴重,頭部損傷也很輕微,不一定都要上醫院,也不是所有摔下來的孩子都要做頭部CT檢查。辣麼,問題來了,爸媽們該怎麼判斷呢?如何才能正確處理?
  • 看了那麼多育兒知識,應該關心下自己,是否患上了「育兒焦慮症」
    閨蜜覺得自己了「育兒焦慮症」,到底怎麼教孩子?今天我們全面解析這些「症狀」,自查一下吧。一、「育兒焦慮症」是什麼?什麼是「育兒焦慮症」,心理家認為,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擔心孩子身體安全。孩子總生病,會焦慮孩子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吃的方面?
  • 【家長必讀】和孩子交流的3種正確方法
    作者:寶寶知道親子百科和孩子交流的3種正確方法父母如何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多和孩子交流是前提,知己知彼才能把握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交流的過程也是孩子成長的過程。第一,認真聽孩子講話孩子有想法了會隨時分享給自己的父母,可當父母正在忙碌的時候總會聽的漫不經心,甚至會打斷孩子。為什麼不去嘗試,當孩子想跟你說話的時候,放下手頭的工作,認真的聽孩子講話,或許你只是得到了一條並不重要的消息,可對孩子來講卻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有認真聽孩子講,那麼當孩子以後遇到困難的時候自然會來找你聊天了。
  • 親密育兒是否溺愛?養出熊孩子是誰的責任?
    導語:  最近有人問我:強調「嬰兒哭鬧不要抱」導致孩子心理問題、「溺愛孩子而致孩子成長問題」這對立的兩種教育理念該如何平衡?  很顯然,此二者皆是不正確的育兒理念。接下來,我談談自己的觀點,育兒路上,與君共勉!
  • 怎麼判斷鋼琴老師的水平?3個方法,教你判斷鋼琴老師教學水平
    只會陪自己孩子玩?到底怎麼才能判斷一個鋼琴教師的優劣的?掌握下面幾個小技巧,讓你請的鋼琴教師個個都是行業精英!1、孩子學習結果其實對於已經入門的孩子來說,判斷一個鋼琴教師的水平還是比較簡單的,判斷鋼琴教師是否是專業人士,可以從孩子的學習結果上來判斷,現在的孩子都比較早慧,如果教學方法是正確的,那麼孩子學習鋼琴的進度肯定不會太慢,即使每個孩子的天賦都不一樣,但是以孩子自身做對比還是比較科學的,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的超越以往的自己,掌握以前所沒掌握的知識,孩子對自己的進步與否是比較明確的
  • 孩子學習如廁越早越好?爸爸媽媽可別錯過了訓練的正確時機和方法
    當孩子學會了走,學會了說話,就成了「大孩子」了,要開始學習自己吃飯、自己睡覺、自己穿衣、自己大小便……這些看起來好像生來就應該會的「本領」,卻是孩子最初的人生課程。作為父母,應該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然後再有的放矢地進行培養、訓練,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成為一個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