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名人養生長壽秘方之八:南懷瑾

2020-12-15 老陳三點零

上一期我們說到了吳階平的養生之道,那這一期我將帶大家來了解國學大師南懷瑾: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中國古代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中國文化國學大師。歷任臺灣政治大學、臺灣輔仁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南懷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全身心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其出版代表作諸多,比如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等共計三十多冊,且被人們翻譯成八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

南先生的養生主要表現在飲食和睡眠上。他飯量很小,中午只吃少許略放些鹽的花生米,晚餐一碗稀飯,碗不大且盛得不滿。稀飯通常用小米和紅薯合煮。到了秋天,則改為薏米小米稀飯。曾有人問他:「飲食是餓了再吃,還是定時定量?」先生答:「一般人習慣把胃塞得滿滿的,胃裡微微空了一點,他就覺得餓了。飲食之道就是牢記四個字:少吃多餐,其次是清淡。」先生是佛學大師,飲食上也受佛教的影響,以素為主。晚餐用稀飯時,也用一些小菜佐餐,或辣白菜,或桂林豆腐乳,或鎮江醬黃瓜,或湖南的釀豆腐和寧波的鹽水筍等。一次,他的一個學生給他帶來雲南酸菜,南先生嘗了兩口,連聲贊道:「這個好。」竟然連吃了兩碗酸菜湯泡飯。

當然,南先生也不是完全吃齋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戒律有開、遮、持、犯。我本人持戒也不嚴謹,說來慚愧。不過持戒最好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別人,否則容易惹煩惱。比如有同修吃齋,見別人吃肉就有說道。因為我沒出家,經常要和客戶吃飯,並沒有斷葷腥,也偶爾飲酒。所謂的吃齋、吃素,真正的意義卻是齋心、素心的意思,就是隨順果腹,好比你雖然不吃葷腥,但挑三揀四,如喜歡豆腐,討厭玉米,就算不上吃素。」南先生吃飯還有一個特點:客人吃得開心、吃得好,他就高興。熟悉南先生的人都知道,他的好客是出了名的。他朋友多,學生多,每天都要見很多人,一到晚上七點半,他總要留客人晚餐。

談到睡眠,南先生有其獨特見解。他說:「根據我的體驗、觀察,一個人真正睡著最多只有兩個鐘頭,其餘都浪費時間。沒有哪個人不做夢,至於醒來覺得自己沒有做夢,那是因為他忘記了。通常一個人睡兩個鐘頭就夠了,為什麼有人要睡七八個鐘頭?那是你賴床躺在枕頭上休息的習慣養成的,並非我們需要那麼久的睡眠時間,尤其打坐練功的人曉得,正午只要閉眼真正睡著三分鐘,等於睡兩個鐘頭。夜晚則要在正子時睡著,五分鐘等於六個鐘頭。」南先生說:「這與宇宙法則、地球法則、易經陰陽的道理有關係,而且你會感覺到,心臟下面硬有一股力量降下來,與丹田的力量融合,所謂『水火既濟』,這樣睡眠就夠了。所以失眠或真要夜裡熬夜的人,正子時的時刻,哪怕二十分鐘也一定要睡,睡不著也要訓練自己睡著。如果正子時不睡,到了天快亮五六點鐘時,你又困得想睡,這時如果一睡,一天都會昏頭。」

這就是南懷瑾。大家從中有什麼啟發嗎?八位名人養生的系列到此也告一段落,如果大家喜歡、從中領悟到了一些什麼,可以在評論裡留言哦,大家也可以關注我的百家號,之後我將繼續帶大家一起學習各種養生知識。

相關焦點

  • 國學大師南懷瑾活到94歲高齡的長壽秘方,還不趕緊來學學
    其著有的作品《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等,更是被翻譯成八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南懷瑾(1918-2012年)中國著名學者、詩人、佛學家、教育家、武術家、國學大師南師身體矍鑠、長壽,平日裡也極少生病。
  • 南懷瑾:不要病了才想起養生,這四個方面平時就要做好
    對此,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曾說:養生,最關鍵的是要達到「身心共養」的境界,只有做到修心、養氣、順應自然、節制嗜欲,方能求得健康長壽、益壽延年。的確,古往今來,每個人都想擁有健康的身體,但是卻忘了,最好的養生是了解自己。南懷瑾先生說,養生越早越好,等到生病時才想起養生,早已為時過晚。
  • 國醫大師們的長壽秘方不靠保健品
    李老還把保持坦然心安、少留遺憾作為養生的重要原則。他雖身為中央領導人的保健專家,但每天堅持在醫院替普通百姓看病。為病人著想,他開出的藥方以簡單、方便、有效著稱,尤其反對開「人情方」,妄用貴重之品,他稱之為「害人不利己」。★鄧鐵濤:95歲,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
  • 國醫大師的長壽秘方 推薦9大長壽食物
    他們有什麼長壽秘方呢?  1.朱良春(94歲,江蘇名中醫,擅用蟲藥治腫瘤)  長壽秘方:60年長期堅持吃一種養生粥,所用材料為綠豆50克、薏仁50克、蓮子50克、扁豆50克、大棗30克、枸杞10克、黃芪250克(普通人每天30克)。做法:將前五類洗淨入砂鍋,加入黃芪水,急火煮沸後慢火燉40分鐘,加入枸杞一起再煮10分鐘。
  • 道家養生 成都平原的長壽之鄉
    長壽之鄉話彭祖據2010年10月的統計數據,33萬人口的彭山縣,目前擁有45位百歲老人,百歲長壽老人比例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10倍。彭山人長壽,世界聞名。無論是在乾淨整潔的城市,還是稻穀飄香的鄉村,探問起一方人長壽的秘密,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說,「因為這裡是壽星彭祖的故裡啊。」彭祖養身之道即便在今天的彭山也廣為流傳。
  • 來雲浮,邂逅史上最長壽的彭祖,品藥膳大餐,開啟南藥養生探秘之旅
    雲城南藥養生健康之旅、雲安環雲霧山美麗鄉村體驗之旅、羅定美麗田園之旅、新興禪意之旅和鬱南探秘南江文化之旅等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充分展示禪之源、山之翠、水之靈、紅之憶、鄉之美、古之韻,構成了一幅幅靈秀鄉村旅遊圖。
  • 養生不排寒,一切都白談!
    身體的寒以小腹為中心,只要想辦法保持小腹溫暖,寒氣就無藏身之地了。下面這個方子是南懷瑾老師的養生研究精華,南懷瑾大師的這個秘方在寶島臺灣公布出來了,傳瘋了,因為適用範圍特別廣,所以被世人稱之為「萬病方」。
  • 走進中國十大「長壽之鄉」 揭秘長壽養生秘訣
    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就派術士徐福遠渡東海尋找長生不老藥,古代的方士為了延年益壽,隱居山林煉食仙丹……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現在人們的平均壽命已經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長,但是對於長壽秘訣的探索,我們從未停止。那麼時至今日,長壽離我們究竟還有多遠?近日,我們特別走進中國十大「長壽之鄉」,以鮮活事例為大家揭秘長壽養生秘訣。
  • 中國長壽之鄉古鎮,八大姓氏九個宗祠,可以去感受一下歷史遺蹟!
    小編將向您介紹一個位於中國長壽之鄉的古鎮,有八個姓氏和九個祠堂,著名的後代將居住在這裡。讓我們看看!它是黃姚古鎮,位於長壽之鄉賀州昭平縣。它起源於宋代,有幾千年的歷史。2009年,它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佔地3.6公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這裡有豐富多樣的長壽資源,有很多長壽老人。在這裡真的可以讓你放鬆。
  • 他是中國古代長壽第一人,將長壽之謎藏於石碑,千年傳承發展
    今天我們就跟隨小編一起去陝西省銅川市的藥王山巡訪孫思邈長壽之謎。在陝西省銅川市的藥王山,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一群人圍著幾塊黑乎乎的石碑抄抄寫,寫一會兒,抬頭觀看一會兒,低頭沉思,神情專注。大家都說,石碑上記錄的是健康長壽的秘方,按照秘方來做就能延年益壽。這是幾塊什麼樣的石碑,會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呢?
  • 口水養生大將 細說口水的八大功效
    口水養生可能很多人不是太了解,口水的確是一種很好的養生元素,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口水的神奇功效。唾液,中醫上也稱「津液」、「甘露」、「玉泉」、「天河水」等等,民間俗稱口水。「口水」對*養生保健益處多多。據現代科學研究證實,口水除含有水分外,還含有*健康必需的澱粉酶、溶菌酶、黏蛋白、球蛋白、乳酸膽鐵、磷酸鈣、胺基酸、鉀、鈣、氯等多種成分。這些都是對*有益的物質成分。
  • 布局八大養生基地 博康艾馨用行動展現老有所享
    為貫徹享老,讓更多老人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博康艾馨在全國範圍內設立了多個專業養生基地,用優越的環境、先進的設施和貼心的服務為老人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國內八大養生基地陳劍鋒董事長認為,最好的養老就是讓老人好好享受生活。
  • 冬季養生的八大原則
    冬季養生要注意什麼?冬季氣候寒冷,有些地區的晝夜溫差會很大,而且氣候乾燥,那麼在冬季養生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冬季養生的八大原則  一要少出大汗  冬季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洩津液。
  • ◉世界上最長壽的人(256歲)留下的100條長壽秘方,很珍貴!
    》一文留存後世,至今仍為養生名著李青雲留下的100條長壽秘方,讀完後你就會發現,長壽其實就是這麼簡單,最好背下來!第一集01.千保健,萬保健,心態平衡是關鍵。02.怒傷肝,喜傷心,悲憂驚恐傷命根。心胸寬大能撐船,健康長壽過百年。05.要想健康快活,學會自己找樂。06.妻賢夫病少,好妻勝良藥。07.
  • 明代養生專著《遵生八箋》
    《遵生八箋》,明·高濂撰,是一部養生專著。據說高濂幼時患眼疾等疾病,因多方搜尋奇藥秘方,終得以康復,遂博覽群書,記錄在案,匯成此書。 該書從八個方面(即八箋)講述了通過修身養生來預防疾病、達到長壽的方法。卷一、卷二曰清修妙論箋,皆養身格言,其宗旨多出於二氏。卷三至卷六曰四時調攝箋,皆按時修養之訣。
  • 吃什麼養生 常吃這九大養生佳品防癌還長壽
    現在人飲食都講究養生,而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飲食有養生的作用,那麼吃什麼可以養生呢?吃什麼食物可以預防癌症呢?防癌的食物有哪些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吧!下面大家就跟著我一起來具體的看一看吧!常吃這九大養生佳品防癌還長壽一、蘋果蘋果的櫟精有消炎的功效,而且還能起到預防癌症的作用,生活當中經常吃一些蘋果可以防癌長壽,還有保護血管的作用。二、魚每周三頓魚菜或每天吃30克魚肉,能夠使中風風險降低50%。醫學研究顯示,經常吃魚的日本人和愛斯基摩人與很少吃魚的民族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小得多。
  • 老祖宗留下的100個養生秘方,最好收藏!很珍貴!
    為了養生長壽,現在的人無所不用其極,但經常是讀了許多養生知識卻還是一頭霧水。其實,老祖宗們幾千來總結了很多實用的養生經驗,每一句都是精華。老祖宗留下的100個養生秘方,讀完後你就會發現,養生其實就是這麼簡單,最好背下來!第一輯01.千保健,萬保健,心態平衡是關鍵。02.怒傷肝,喜傷心,悲憂驚恐傷命根。03.要活好,心別小;善制怒,壽無數。
  • 少林藥局數百醫療養生詳細秘方首次向外界公開
    少林藥局數百醫療養生詳細秘方首次向外界公開     以禪武醫聞名於世的少林寺近日出驚人之舉,剛剛恢復建制的「少林藥局」將1500年來歷代高僧實踐總結珍藏的大部分醫療及養生秘方通過其網站正式向全世界公開,以重續其700年來懸壺濟世的優良傳統。
  • 多酚養生!巧克力讓你長壽
    多酚養生!巧克力讓你長壽 2008年10月21日 16:13 來源:中新網-臺灣《聯合報》 發表評論   英國利茲大學研究人員發現,食物中的天然化學物質多酚具有多種養生功效
  • 佛門養生五大秘訣:古今高僧長壽的秘密
    長壽是千百年來人類探索和追求的目標。佛教追求解脫,不追求長壽,可是偏偏向佛的僧侶、居士多高壽。據《歷代名人生卒年表》(清未民初梁庭燦著):自公元232年(三國)到1884年(清朝)的1652年間,生活在全國各地的571個高僧大德平均壽命達76.4歲,比歷代皇帝的平均壽命高36.1歲。僧人多高壽,有許多人以為他們有什麼「法力」和「神通」。其實,僧人也是人,他們的長壽也遵循著科學的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