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瑞今年2歲半了,但她幾乎不會說話,只有在爸媽的強烈提醒下偶爾喊一聲「baba」、「mama」,更不會說連貫的句子了,但有時他會自言自語,但說的什麼沒人能聽得懂,在超市裡看見自己想要的食物/玩具時,也不會跟爸爸媽媽主動說,只會硬拉著父母去拿,一旦爸爸媽媽不同意,就會哭鬧不止。為此瑞瑞的爸爸媽媽拿他沒有一點辦法,不知如何是好……」
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像瑞瑞這樣的孩子,家長碰到這種情況時,也經常手足無措,很多地方有「貴人語遲」的說法,但是孩子說話晚可能背後隱含著其他的原因,尤其警惕語言發育遲緩!各位家長千萬不要因為這種說法,而耽誤了孩子的開口時間。
一、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孩子在發育過程中,其語言發育未達到實際年齡的水平,但不包括聽力障礙引起的語言發育遲緩,以及構音障礙等其他語言障礙類型。語言發育遲緩不僅影響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還影響孩子與他人的交往,阻礙孩子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家長要判斷孩子是否為語言發育遲緩,要清楚語言發育遲緩會有哪些具體表現,這樣才能對症下藥。
研究顯示,2歲時語言發育落後的孩子,約有一半在3~4歲時語言發育可達到正常標準,但仍有一半的孩子語言表達不能達到正常標準,這部分孩子將來出現認知損傷、學習困難等問題的概率會大大增高。
二、語言發育遲緩有哪些危害
語言發育遲緩的危害具體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01 人際關係障礙
1)缺乏依戀行為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不喜歡大人抱他們、逗他們、陪他們玩;對父母缺乏感情,把他們當作生活的工具,如要吃什麼東西才去拉媽媽的手,平常沒事就不理媽媽。
2)對親人和陌生人的反應沒有多大差別,看到親人,不會特別高興,常常是沒有什麼反應;看見陌生人也不害怕,不認生。
3)對人際關係不感興趣,對團體遊戲活動不感興趣,很少主動找人玩,很少主動參與一群人的交談,也很少能和他人維持真正持久的友誼。
02 溝通障礙
1)語言溝通障礙
咬字不清,說話速度太快,音調太高或太低;只說個別字或重複他人的問題;難以交談,若被動回答,則答非所問,重複提問,話題單一;人稱代詞錯用或常常不用人稱代詞,將「我」和「你」混淆。
2)非語言溝通障礙
不使用眼神傳遞信息或感情,眼光常常飄忽不定,不會使用手勢、表情、身體動作與他人交流,不能建立良好的社會交往。
03 注意力缺陷
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常伴有注意力分散的問題,對事物或學習的保持時間短,容易導致學習困難。
04 心理和行為問題
如自卑、孤僻、依賴性強、退縮、恐懼、敵意等,有些孩子還會出現破壞、自殘或攻擊等行為。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知道了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和危害都有哪些了吧?我們要時刻注意著孩子說話的時間,當超過正常時間很久,小孩子還沒有說話的現象,那麼作為家長就需要十分注意了,必要時要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治,看是否是因為語言發育遲緩引起的。
~END~
--------------------參考文獻--------------------
[1] Roberta B. Shepherd.嬰幼兒期腦性癱瘓:目標性活動優化早期生長和發育[M].黃真,主譯。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6.
[2] 徐開壽,肖農。康復治療師臨床工作指南——兒童疾患物理治療技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
[3] 李曉捷。人體發育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4] 燕鐵斌。物理治療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