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說話不正常 到底是貴人語遲還是發育遲緩

2020-12-19 陽光語言矯正

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發育遲緩,簡單說就是因各種原因造成兒童語言發育明顯落後於同齡正常兒童的一種語言障礙。因此要判斷語言發育遲緩,首先要知道正常兒童的語言發育過程是怎樣的。

語言發育遲緩有哪些危害?

1、語言理解和表達的差距,使得孩子逐漸喪失溝通交流的能力。

2、語言發育遲緩很可能造成嚴重的心理障礙,隨著年齡增大,容易產生內向、孤僻等反向人格發育影響。

3、語言發育遲緩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教育、工作、家庭,甚至後代。

語言發育遲緩的認識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等」長大就好了;「貴人語遲」】:

有些家長,還有老人經常會有這樣的錯誤認識。,因為缺乏對語言障礙的科普了解,也只有「等」,等待是他們唯一能採取的無奈之舉。 「貴人語遲」只不過是美好的期許罷了。

誤區二【某些器質性疾病,在醫院通過手術、藥物等治療後就可以康復了】:

某些器質性疾病導致的語言發育遲緩,比如聽力、顎裂等問題,當然應該首先通過改善聽力、手術等手段解決疾病問題,治療完器質性病患只是第一步,語言發育遲緩並不會自愈,還是有必要進行語言矯正。

兒童語言發育階段特徵

針對不同階段的語言發育特徵,不同的兒童會有早有晚,輕微的差別屬於正常現象,但如果明顯落後同齡、同性別正常兒童的標準,有可能就事於語言發育遲緩。

1、0-6個月:從出生開始,孩子就會聆聽人們發出的各種聲音並觀察人民如何互相交流,從中獲取語言信息。

2、6-12個月:咿呀作語階段,又稱「先聲期」。到孩子8個月時發聲練習達到高峰,並會改變音量和音調以模仿真正的語言,發出清晰的音節。

3、1-1.5歲:這個時期的語言特色是說單字,能用手勢、表情輔助語音來表達需求,能以動物的聲音來代替其名,會模仿自己聽到的聲音,醫學上成為「回音語」。

4、1.5-2歲:這個時期的幼兒開始知道「物有其名」,喜歡追問物體名稱,字句積累迅速增加。有些發音可能不夠準確,但隨著父母的引導糾正,逐漸會趨於正常。

5、2-2.5歲:會用你、我、他等人稱代詞,開始接受母語所表現出來的獨特語法習慣,會用感嘆句、疑問句表達感情。

6、2.5-3歲:這個階段的兒童已經回使用複雜句子,喜歡提問,求知慾強,語言越來越豐富,發音也越來越準確。

7、3-4歲:這時屬於兒童語言發育的高峰,語言逐漸趨於完備,發音基本準確,會用一切詞類,並能從成人的語言中發現語法關係,修正自己暫時性錯誤的語法,逐漸形成真正的語言。

8、4-5歲:語言發育完成,發音準確,說話流利,他可以繪聲繪色的講故事了,不僅可以表達身邊發生什麼事情,描述他們想要什麼,甚至是一些夢想幻想等深度思維交流。

語言發育遲緩的症狀

1、說話晚,比如一歲半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兩歲還不能使用語言表達基本需求等。

2、發音不準,正常兒童滿三周歲發音已基本準確,但是發育遲緩兒童還會有很多發音不準的現象,和同齡同性別的正常孩子存在很大差距。

3、表達和理解能力差,大多數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表達和理解能力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不能完整的說語句,語法錯誤,邏輯錯誤,語言理解能力低等。

4、有些嚴重語言遲緩的兒童,過了4歲左右的語言發育高峰,仍然不會講話。

語言發育遲緩的發病原因

1、發病因素:這類兒童的病理因素一般不明顯,影響語言發育的病因可能有圍產期宮內缺氧、早產、滯產、輕微新生兒缺氧或其他新生兒疾病等。

2、器質性疾病:包括聽力障礙、顎裂或隱性顎裂等,這些都是可能造成語言發育遲緩的直接或間接原因。

3、非器質性疾病:包括腦癱或神經類損傷、腦部發育遲緩、智力或認知障礙等,也會影響語言的正常發育。

4、環境影響:語言環境異常也可能導致語言發育遲緩。孩子的大腦發育需要各種外界信息的「輸入」,而語言的理解認知以及發音的學習同樣需要這些大腦對他人語言信息的分析,以作為學習的「模板」。如果這方面有缺失就會影響到語言的發育。

語言發育遲緩治療的基本原則

早發現,早幹預

相關焦點

  • 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是「貴人語遲」還是語言發育遲緩?真相是……
    當寶寶出現以下情況: 「說話比同齡人晚」 「過了說話年齡仍不會說話「 「開始說話後比正常孩子發展慢或出現停滯」
  • 孩子遲遲不說話是「貴人語遲」?當心是語言發育遲緩
    老人們說『貴人語遲』,而且男娃說話一般都比女娃遲,就以為是正常的。」市民李芸(化名)的兒子3歲多了,最近幾個月來,一直在做語言康復的相關訓練。原來,孩子上幼兒園,念了一段時間後,老師反映他與同學們交流存在困難,建議去看一下醫生。後來醫生診斷說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儘管如今孩子的語言能力已有了進步,李芸還是後悔沒有早點帶孩子去看醫生,「早點發現,早點訓練,也許效果更好呢?」
  •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真的是貴人語遲嗎?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發育遲緩的孩子越來越多。很多家長開始以為這些孩子是「貴人語遲」,等到三歲還是不說話才開始著急與醒悟,原來是語言發育出了問題。所謂「貴人語遲」這種錯誤的觀念,恰恰錯過了孩子發育語言最好的黃金關鍵期。在從事教育行業的這十幾年中,每次去講座和測評的時候,遇到不會說話的孩子而家長卻不以為然的時候,我都極其痛心。
  • 小孩遲遲不說話?別相信「貴人語遲」,要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她看到小區裡的孩子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不僅很活躍,和大人一起玩的時候很喜歡模仿大人說話,而且一些簡單的語句說的都是很清楚的。她很是著急,但是家裡卻是毫不擔心,對她說"貴人語遲",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了聰明,福氣好。但是,孩子遲遲不說話,真的是貴人語遲嗎?
  • 是貴人語遲or發育遲緩?
    「貴人語遲」並非指孩子說話晚就是貴人        「貴人語遲」出自《論語》,指的是凡貴人者,多是有思想,有涵養的人,不搶話、不多話,並非指寶寶說話晚就是貴人。每個孩子的發育特點不一樣,案例1中的孩子,屬於正常現象,兩歲多正處於敏感期,語言在積累過程中,相信有一天孩子的語言發育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實現大爆發。
  • 「貴人開口遲」?孩子說話晚,要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小明媽媽說:「我很著急,可是老人都說這是『貴人語遲』,說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了聰明,福氣好。」孩子已經到了會說話的年紀,卻遲遲未開口。這真是老話說的「貴人開口遲」嗎?說話早晚存在差異西北婦女兒童醫院兒保科主任高雪婷指出,每個孩子開始說話的時間都是不盡相同的。
  • 孩子說話晚真是"貴人語遲"? 家長需警惕發育遲緩
    人民網北京8月29日電 (記者 郝孟佳)28日,嬰幼兒言語發展遲緩公益講座在京舉辦。美國PECS專業認證治療師、香港協康會語言發展遲緩訓練認證治療師滕燕表示,家長應重視孩子溝通能力的發展,警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發育遲緩。
  • 孩子說話晚,「貴人語遲」,一句貴人語遲耽誤了多少孩子
    ,甚至聽不清孩子說的什麼,會感到很焦慮,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說話晚是因為「貴人語遲」,所以有的家長覺得等孩子再大些就好了。但是,語言發育遲緩真的那麼簡單嗎?關於孩子語言遲緩家長們了解多少?0〜3歲被認為是兒童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在此期間,兒童的語言發育正在突飛猛進。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十分明顯。如果你的寶寶2歲了還只是會一些媽媽 簡單的疊詞,不會說簡單的短句。比如:喝奶 拉臭臭等。或者是能夠聽懂指令,但就是不開口,這就是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
  • 遠離「貴人語遲」
    ,我們遇到過家長育兒意識特別強,孩子一歲左右,因開口發聲較少,抱來檢查語言發育的,也有4、5歲才帶著孩子來檢查的,按照正常發育規律來講,孩子在一歲開始叫「爸爸」「媽媽」,一歲半可以掌握基本常用的單詞,兩歲開始說兩詞短句,可是為什麼會有家長在孩子4、5歲還不開口說話才開始著急呢?
  • 娃說話晚是「貴人語遲」嗎?其實很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
    為此瑞瑞的爸爸媽媽拿他沒有一點辦法,不知如何是好……」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像瑞瑞這樣的孩子,家長碰到這種情況時,也經常手足無措,很多地方有「貴人語遲」的說法,但是孩子說話晚可能背後隱含著其他的原因,尤其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 寶寶不說話、說話不清楚?別再用「貴人語遲」坑娃了!
    說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道起跑線。有的孩子遲遲不說話、說話不清楚,家長卻常常以「貴人語遲」安慰自己。那遲遲不開口說話的孩子正常不正常?到底是「貴人語遲」,還是「語言發育遲緩」?我們通常說的「語遲」,主要指孩子2-3歲還不會說話,醫學上稱「語言語音障礙」。
  • 孩子幾歲開口說話正常 孩子說話晚要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小明今年快3歲了,但只會喊「爸爸媽媽」,而且吐字也不是很清晰。平時也很少開口說話,每次想要什麼,就用手拼命地指著,咿咿呀呀地喊著。即使家裡來了人,他也不理,只是蒙頭玩自己的玩具。  小明媽媽說:「我很著急,可是老人都說這是『貴人語遲』,說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了聰明,福氣好。」孩子已經到了會說話的年紀,卻遲遲未開口。這真是老話說的「貴人開口遲」嗎?
  • 孩子快3歲了還不能說整句?別告訴我說是「貴人語遲」
    有幾位寶媽安慰說,沒關係,「貴人語遲」嘛,孩子大點自然就好了。雖說孩子之間有個體差異,說話有早有晚,但要是到了3歲還不能說出一句半句來,那就跟「貴人語遲」沒多大關係了,反倒要注意孩子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
  • 寶寶說話晚,是貴人語遲還是發育遲緩?超過這個年齡就該注意了
    而有些家長,對於寶寶說話晚的問題,卻還在盲目相信「貴人語遲」、「金口難開」這些安慰的話語,殊不知再不加以警惕,寶寶的語言發育開發就真的晚了。因此,作為家長,不要再一味的相信「說話晚的寶寶智商高」等沒有科學依據的說法,要知道世上可沒有那麼多的「愛因斯坦」。
  • 3歲孩子不會說話是因為"貴人語遲"?廣州天使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為你...
    當寶寶出現以下情況:"說話比同齡人晚""過了說話年齡仍不會說話""開始說話後比正常孩子發展慢或出現停滯"廣州天使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石春雷提醒家長:要注意了!有可能你的寶寶存在語言發育遲緩現象。
  • 「健康教育」孩子說話晚,可不是「貴人語遲」
    【健康教育】孩子說話晚,可不是「貴人語遲」!收錄於話題「貴人語遲、金口難開」,這是我們經常拿來安慰家有語言發育遲緩孩子家長的一句話。其實,真的是這樣嗎?確實,妞妞在3歲時開始會叫爸爸媽媽及家人了,也能慢慢的表達自己的需求了。妞妞媽媽心裡的石頭好像落下了一段時間,但總覺得自己孩子跟同齡孩子比較有一些不同,但是因為會說了,也就沒怎麼在意了。其實,像妞妞媽媽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孩子小的時候說話遲,沒怎麼在意,等著等著,孩子長大了,到了快要上小學或者已經上小學但學習跟不上來才來就診。
  • 牛頓四歲才會說話,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
    真的有「貴人語遲」一說嗎,寶寶說話越晚越聰明?論語所謂的貴人語遲,是指不平凡的人往往不會輕易發言,謹言慎行,並不是指「貴人說話晚」。所以在孩子語言的發育出現問題時,別再聽信他人這是聰明的表現,並沒有實際科學依據!
  • 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別用「貴人語遲」找藉口!這些情況請就醫
    愛因斯坦表示沒想到自己還有這種「擋刀」作用關於孩子學說話,確實有的孩子很早就開始了,小話嘮嘰裡呱啦說個不停;有的孩子卻遲遲不開金口,家長就會聽到各種版本的「貴人語遲」,孩子的語言發育何時開始?真的存在「貴人語遲」嗎?怎樣才能讓孩子能說會道?
  • 孩子說話晚不用管?語言發育遲緩對大腦的影響有多大?
    隨著寒假的到來,我們的客服小姐姐可是忙壞了,每天都有數十個諮詢電話打過來,問題最多的便是語言發育遲緩。這不,前天一位媽媽發來的信息讓我們十分關注,因為這個案例具有很高的典型性。據這位媽媽說,寶貝今年2歲3個月大了,能說的詞僅限於爸爸、媽媽、飯等比較基礎的詞彙。
  • 別把「貴人語遲」當真,寶寶這個年紀還不說話,可能是腦發育滯後
    現實生活中,有些爸爸媽媽很苦惱,說自己家孩子一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擔心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或者擔心寶寶性格太過內向,不願開口;另外一些家長認為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大器晚成」,孩子說話越晚越聰明在古代貴人語遲指的是明智的人不會急於發表意見,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字面意思。當然孩子的語言天賦是有差異的,有的孩子很早就開始說話,有的人則相對晚一些,但相差不會太大。語言發育正常的寶寶,從8個月開始,就應該表現出對說話的興趣,他們會模仿一些聲音,或開始發出一些音節。到了一歲左右,能夠叫「爸」或者「媽」等一些單音節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