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車買!美國夏威夷民眾不戴口罩超市排隊,廁紙被一搶而空

2020-12-20 北晚新視覺網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在全球範圍內持續攀升,憂心忡忡的美國人紛紛湧入超市囤積日常生活用品。現在不光口罩、消毒液這些防護消毒用品被搶購,更是連廁紙也被一搶而空。據美聯社發布的一段視頻顯示,夏威夷火奴魯魯市當地居民排著長隊購買衛生紙和紙巾,超市的員工們忙著不斷補貨,不少超市已經開始對衛生紙進行限購。

延伸閱讀:

美國華盛頓州確認第二例死亡病例 多個州出現新增病例

美國華盛頓州金縣公共衛生部門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該縣確認第二例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病例。當日,美國多個州確診新增病例。

美國廣播公司報導稱,美國第二位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病例是一名70多歲的男性,有潛在的健康問題。他於2月29日晚在艾維爾格林健康醫療中心柯克蘭分院去世。美國首例死亡病例也是在這家醫院去世的。

西雅圖地區當局1日晚還報告了四起新增病例,其中包括這名死者。另外三人中,一名80多歲的婦女、一名90多歲的婦女以及一名70多歲的男子都處於危急狀態。這三人都來自華盛頓州柯克蘭的護理機構,衛生官員說,這家護理機構有50人生病,他們都接受了該病毒的測試。國際消防員協會說,25名在這家護理機構提供過服務的消防員在接受隔離。

美聯社報導稱,華盛頓州目前有12例確診病例。研究人員說,病毒可能已經在華盛頓州傳播了數周。

《舊金山紀事報》報導稱,加利福尼亞州阿拉米達縣和索拉諾縣的公共衛生官員說,索拉諾一家醫院的兩名員工被確認為「推定陽性」病例,這意味著由加利福尼亞公共衛生部門進行的檢測發現他們已被感染。這兩名員工曾護理過美國第一位不能確認感染源的患者。

這是阿拉米達縣報告的首個確診病例,該縣當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聖荷西《水星報》報導稱,舊金山灣區聖克拉拉縣公共衛生部門官員1日確認了3起新增病例,使該縣的確診病例總數達到7例。

美聯社報導稱,俄勒岡州衛生局1日表示,該州確認第二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當局說,這位患者是與第一位俄勒岡患者有家庭接觸的成年人,目前不需要接受醫療。

另外,伊利諾州、羅德島州以及紐約州均確認一起新增病例。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的繼續,美國副總統彭斯和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亞歷克斯·阿扎爾試圖向美國公眾保證,聯邦政府正在努力確保州和地方當局能夠測試該病毒。兩人在1日的電視脫口秀節目中均表示,已經向州和地方政府發放了大量測試設備,還有數以千計的設備即將發放。

相關報導:

安倍出面喊話:冷靜!別搶廁紙!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截至日本時間3月1日10點30分,日本國內新冠肺炎確診感染者共947人,其中日本國內的感染者和從中國來日旅遊的感染者人數為228人、「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確診的感染者人數為705人、乘包機回國的感染者人數為14人。其中死亡人數11人。

疫情也影響到了日本股市的走勢。本周(2月25日-2月28日),日經225指數的跌幅達9.59%,今年以來跌幅達10.63%。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口罩缺口嚴重,不料一夜之間,日本民眾又加入「囤廁紙」大軍,超市、藥妝店等地的廁紙貨架均被搶購一空。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9日傍晚舉行的記者會上,就日本政府在防疫方面所採取的措施,對日本國民進行解釋說明。安倍晉三在發布會說,3月份要要實現一個月生產6億枚口罩,確保供給,此外,安倍表示,像廁所紙這樣的東西完全是日本國內生產,不存在貨源不足的問題,而且庫存很足,所以請大家冷靜購買。

安倍晉三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

收銀員通常會被大量的廁紙淹沒,離開商店的人都提著滿滿的袋子,有些購物籃都裝不下了。

除了廁紙外一般紙巾、衛生巾、甚至保鮮膜等,都被搶購一空。

新生堂藥店的店長森山對媒體說,一般店鋪中午之後就無法再買到廁紙,同時也有利用這一缺貨情況,在二手市場高價倒賣的。他問顧客為何要搶購廁紙,被告知是網上看到了與新冠肺炎相關的傳聞,因此急忙來買。

原來,在日本的社交媒體上流傳著這樣的一則消息:

「廁紙和口罩使用的是相同的材料,而廁紙的生產地是中國,因此廁紙和紙類製品都會出現短缺最好提前購買。」

據環球網報導,目前日本國民對於疫情的認知與2月初相比已有了明顯的變化。2月初,東京各大交通樞紐中戴口罩者的比例不足兩成,東京的餐館、居酒屋、遊樂場等場所人流絡繹不絕。那時有日本人認為,新冠肺炎只是一種比流感更為嚴重的感冒而已,甚至還有日本年輕人在採訪中表示,聽說新冠肺炎只對老年人有影響,對年輕人影響不大。但現在日本國民明顯開始重視疫情防護,電視、報紙等媒體對國民做好疫情防護的提醒越來越多,馬路上戴口罩的人明顯增加,各服務場所的工作人員佩戴口罩率也越來越高。

近期部分日本國民受謠言蠱惑搶購廁紙,從27日起日本各大商店要麼廁紙被搶購一空,要麼限制一個家庭只能購買一包廁紙。其實,日本每當遭遇重大災害時,廁紙都是緊缺物資。例如在阪神大地震中,受災民眾最缺的物資不是食物和衣服,而是廁紙。「3·11」東日本大地震後,不僅是災區,日本全國都出現了廁紙短缺的情況。雖然日本民眾盲目聽信謠言而過度恐慌,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日本社會確實開始重視疫情了。

日本家庭紙工業會發布聲明

為此,日本家庭紙工業會發布聲明,日本國內廁紙和口罩用的並不是同一種原料,也不依賴從中國進口,目前國內98%的廁紙是日本製造,只要不瘋狂搶購就不會售罄。

工業會還表示,日本生產衛生紙的材料約70%都來自回收用紙,回收辦公室裡廢棄的列印紙、報紙等材料,溶解後製成。而其餘約30%的原材料是從海外進口的木材,主要來自加拿大、印尼等木材豐富的國家。從中國進口的原材料數量僅約2%。

另外,日本部分造紙商家表示,廁紙和紙巾目前都照常生產,產能並無問題,庫存也非常充足。即使商店內裡的暫時被搶空,很快也會得到補充。

日本經濟產業省也出面闢謠,並呼籲日本民眾冷靜,不要相信謠言,正常採購生活物資就可以,讓衛生紙回歸正常的生產和銷售軌道。

安倍:未來兩周將採取一切手段抗疫

據央視新聞,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月2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後兩周左右,為阻止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蔓延,應採取一切手段」。

安倍晉三稱,「將利用超過27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5億元)的預備費,用十天左右制定第二輪緊急對策」。關於調查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的病毒檢測,安倍晉三稱,「下周內將適用醫療保險」。

安倍晉三就要求中小學等停課一事稱:「必須防備感染風險,請無論如何給予理解。絕不能在學校發生孩子們的集體感染。」

關於對企業的支援,安倍晉三表示,「將利用僱用調整補貼,作為特例上溯至1月起進行支援」。

此外,關於東京奧運會,安倍晉三表示,「將推進萬全準備,使之成為對運動員及觀眾而言是安全、安心的大賽」。

來源:北晚新新視覺網綜合 看看新聞 中新網 中青網

流程編輯:TF020

相關焦點

  • 為啥外國不鼓勵戴口罩,卻在瘋狂搶購衛生紙?
    譬如,法國政府說我們要勤洗手,但不主張戴口罩;義大利人更加徹底,全國上下都反對戴口罩;瑞士議員戴口罩在議會被噴得狗血噴頭,氣得退場······看到一篇自媒體文章,該文認為「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不主張戴口罩,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沒有口罩可戴!」文章說,「中國原來兩千萬的口罩日產能,中國口罩佔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半。
  • 買口罩現場人山人海,隊伍中混入確診者;美國超市一...
    現場的民眾說:「今天連號碼都不發了,就讓排隊。」現場有人說,家裡沒口罩了,一個口罩用了四五天,現在嘴上戴的還是洗過的。「這個時候口罩比米重要多了」,也有人這樣感嘆。現場記者發現,有很多市民提前三個小時來排隊,在短短30多分鐘內,3500個口罩就被搶購一空。
  • 《前行者》|在日華人的抗疫觀察:戴口罩的人越來越多 民眾對疫情...
    但是日本人的態度很不一致,還是有一些人認為沒有必要戴口罩。劉女士表示,通勤時間的東京電車,人擠人和沙丁魚罐頭一樣,為了預防感染,劉女士上班會戴上口罩和護目鏡。「不戴不放心,早上通勤的車廂裡面,一個車廂至少也要有一、兩百個人,如果有一個攜帶病毒,那麼影響的是成百上千的人。有時候會有路人表示一下,哇這人怎麼這麼誇張。」
  • 瘋狂搶口罩、囤廁紙、流言滿天飛,恐慌也是一種...
    」;   而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南部的一家大型超市裡,大量顧客排隊購物,許多人的購物車裡都裝著洗手液和消毒溼巾,而醫用口罩和衛生紙已售罄。  資料圖   在雪梨的張揚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在澳洲雖然口罩不好買,但戴的人也比較少,因為這邊人近距離接觸比較少,政府也不鼓勵不提倡戴。
  • 搶空超市卻依然不買夏威夷披薩,是義大利人的驕傲與「底線」
    可想而知,之前超市大採購是必須的。 廁紙、洗手液、消毒用品, 以及各种放得住的食物全都是成包購買, 超市迅速被一搶而空。
  • 美國休斯頓民眾排隊買口罩,一隻N95口罩價格漲至20美元
    大氣汙染以及流行病毒,戴口罩就成為人們出行的的常態,原本戴口罩是有病的人為了不傳染給他人而戴上。可是如今,不管是有病還是沒病的,無論是在戶外空曠地區還是人流密集的地方,都得戴上口罩,「全民戴口罩」已經成了一種抗擊疫情的防護之舉!除了一次性口罩以外,N95口罩是最受歡迎了。
  • 除了廁紙還搶啥?德國人囤土種花,法國人買紅酒保險套,荷蘭人……
    儘管德國大街上至今仍鮮少有人戴口罩,但大部分民眾確實對當前疫情感到恐慌。這種恐慌情緒在德國及其他疫情嚴重的歐洲國家引發搶購囤貨熱潮。在最近一段時間內,歐洲各地超市頻頻出現商品被搶購一空的情況。廁紙、麵條、麵粉、罐頭食品成為超市裡最「珍貴」的搶手貨。在REAL超市官網上,一提8卷裝的廁紙竟然賣出32.99歐的驚人高價。
  • 全世界究竟為什麼搶廁紙?
    1月下旬,香港出現市民通宵排隊買口罩現象,繼搶購口罩等抗疫用品之後,超市內的廁紙和紙巾類產品也成為市民的搶購目標,貨架被長期淘空。當時「內地廁紙生產工廠停工」的謠言經加工後在網絡上瘋傳,儘管香港特區政府已多番闢謠,仍無法阻止市民的「廁紙搶購潮」。發展至2月17日,香港旺角道一超市竟發生罕見的「搶劫廁紙」案。
  • 為什麼疫情來了他們都在搶廁紙?
    一些商家推出了限購政策 從一人只能買一袋廁紙 到一家只能買一袋 據說絕大多數民眾的廁紙 可以從東京奧運會 一直用到巴黎奧運會
  • 拜登懇請民眾戴口罩,美國網友這樣回應……
    拜登懇請民眾戴口罩有網友表示,2020年簡直太魔幻了,開年疫情侵襲,接著是天火,年底來了美國大選。現在,美國大選算上已經落幕,但美國的疫情進入暴發以來最嚴重階段。對此,拜登在大選期間稱:「上任後首要任務是控制疫情。」的確,拜登在選舉中獲勝後也履行了他的承諾。
  • 澳大利亞疫情引囤購潮,雪梨超市女顧客為搶廁紙拔刀相向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受民眾搶購潮影響,熊本市在衛生紙和紙巾等日用品方面出現缺貨,有的商店在衛生紙區還貼出告示:「每人最多只能買一個」。疫情蔓延到日本之後,作為防疫必需品的口罩並沒有馬上告急,日本民眾卻突然開始瘋搶衛生紙,超市、藥妝店等地的廁紙均被「搶購一空」。據上觀新聞報導,在日本社交媒體上搜索「廁紙」,會彈出「無法從中國進口原材料」「日本難以生產廁紙」等虛假信息,大量不知情的日本民眾因此湧入超市「瘋狂囤貨」。
  • 借問口罩何處有?遙指藥局排隊等!臺灣清明連假,民眾還在排隊買口罩
    借問口罩何處有?政府遙指回家蹲。這樣一首改編後的《清明》,這兩天在臺灣社交平臺流傳,大家轉發留言直呼「太貼切了」。今年臺灣清明假期從4月2日開始,放到4月5日,總共四天。連假期間,更多人真的只能選擇「回家蹲」,因為他們想出門,還不一定有口罩戴——目前的限購政策是7天買3片,4月9日之後將「升級」成14天買9片,還無法實現每日能買到一片。
  • 義大利商店、超市限流 民眾自覺間隔一米排隊採購
    義大利商店、超市限流 民眾自覺間隔一米排隊採購
  • 人們一旦預感災難來臨,為什麼會先去搶廁紙?
    近日美國人在超市瘋搶衛生紙甚至為此大打出手引起熱議,11日晚播出的《每日秀》中,崔娃吐槽道「真是不知道衛生紙有啥好搶的」,「我們小時候上廁所都不用紙的好嘛」崔娃吐槽:從一人只能買1個到一個家庭買1個然而還是抵不住民眾搶購的熱情。
  • 陳衝曝疫情下的美國:民眾拿雞蛋換廁紙,仍有年輕人外出聚集
    在訪問過程中 ,陳衝向大家揭露了美國疫情下的現狀。視頻中的陳衝,即使在家中也把自己收拾得乾淨整潔,臉上畫著淡妝,嘴上塗著透明的唇蜜,身穿灰色的上衣,語氣平和地接受主持人的採訪,一切顯得平靜又安逸。但陳衝說出來的話卻不似她外表那樣平靜。
  • 因為「強制口罩令」,Costco成了全美國最勇敢的超市
    (天下網商記者 王安憶 黃天然)侵犯他人不戴口罩的自由,後果很嚴重。美國終於有了第一個全國性的強制口罩令。頒布人既不是川普,也不是聯邦政府,而是大型連鎖超市開市客Costco。川普戴護目鏡參觀口罩廠美國死亡病例已經超過7萬例,可是直到現在,要不要戴口罩這事,從政府到民眾,仍是一副模稜兩可的態度。這跟CDC(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出爾反爾有很大關係。
  • 美國民眾終於回過神了!星悅:半個月前只有 20% 的人戴口罩,現在飆...
    雖然整個城市的人處於居家隔離狀態,但星悅說,大家還是會選擇自己開車去超市購買生活必需品,不像中國 " 封城 " 後有很多的 " 擺渡人 "。" 我們沒有那種跑腿服務,或是在網上買東西的習慣,我們可能會在亞馬遜買一些電子產品、書啊什麼的,但是必需品、菜啊、吃的東西,我們還是比較習慣自己開車去超市買。"
  • 廁紙抵萬金——疫情期間之迷惑行為
    隨著國外疫情惡化,衛生紙危機也開始在德國、澳大利亞、美國等多個國家接連上演。德國社交網絡上流傳著一則自嘲性質的笑話:瘟疫來襲,亞洲人戴起了口罩,法國人囤起了紅酒,義大利人掃空了安全套,荷蘭人排隊買大麻,美國人搶購槍枝,德國人在超市裡為了兩卷廁紙大打出手。
  • 美國Costco宣布進店購物必須戴口罩
    Costco宣布,從5月4日開始,全美Costco強制要求顧客必須戴上口罩或掩蓋口鼻,才能進入賣場內購物。Costco官網通知中指出,5月4日開始,凡兩歲及以上的民眾進入賣場時,都必須戴上口罩,或以衣物、圍巾等物件掩蓋口鼻。
  • 缺廁紙嗎?澳大利亞報紙印空白頁當廁紙:這幾頁給你急用
    5日,澳大利亞達爾文一家當地小報為解決衛生紙短缺,多印出8頁空白頁,給讀者當緊急廁紙用。澳大利亞民眾近來因疫情瘋狂搶購囤積衛生紙,各大超市貨架上廁紙均被搶購一空。網友評論:「廁紙報?」疫情來了搶口罩能理解,為啥日本人美國人澳洲人卻瘋搶衛生紙?在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市民湧入超市,大量購買和囤積日常生活物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品之一竟然是衛生紙。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目前除南極洲外六大洲均有確診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