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全年累計減免社會保險費231億元、周六提供延時預約服務4小時、40餘項社保業務實現自助辦理……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北京市海澱社保中心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和方法,積極落實暖企惠民政策,持續優化經辦流程,多角度、全方位加大服務力度,確保疫情防控和業務經辦「兩手抓」、「兩不誤」。
精準定投送社保政策上門
「海澱社保中心的通知來的真及時!」中科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社保經辦人王先生告訴記者,前一陣,公司正在為復工後如何繳納社保繳費一籌莫展,一條關於社保費「減免緩」和「不見面」服務的微信推送恰到好處地發到他的手機上,他當即按照提示在網上提交了相關材料,第二天就接到海澱社保中心的電話反饋,告知他所有業務已經辦理完畢,王先生連連感謝,一直擔憂的心總算落了地。
據了解,今年2月起,海澱社保中心積極落實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相關政策,預計全年累計減免社會保險費231億元,惠及全區11萬餘家參保單位。此次享受社保費減免優惠的企業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佔比超過98%,是政策的最大受益群體。「我們把節省下來的資金用於員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福利補貼,對於疫情期間穩定就業崗位、保障職工待遇有很大幫助。」王先生表示。
周六延時預約服務4小時
「7項社保業務實行延時服務,只要提前預約,周末也能辦!」家住海澱區的崔女士由於平時工作繁忙,想辦理社保卡密碼重置卻始終沒有時間,在得知海澱社保中心推出周末延時服務的消息後,她第一時間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了預約。「對於上班族來說,辦理業務的『時間差』特別不好協調,現在好了,海澱社保推出了周末延時預約服務,為我們解決了這個難題!」崔小姐高興地說。
為解決部分參保人社保業務「工作日沒空辦,休息日沒處辦」的問題,海澱社保中心積極落實政務服務要求,全面提升服務意識,在前期工作日「早晚延時辦、午間不間斷」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了周末延時預約服務,主動與參保人「同頻共振」。自8月29日起,每周六(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上午8:30—12:30,針對個人權益記錄查詢列印、社會保障卡申領、參保職工社會保險關係外省轉入等7項個人高頻業務事項提供延時預約服務。
「開展周末延時預約服務,既是落實『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要求,也是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的有效途徑。」海澱社保中心負責人介紹說。截至9月8日,海澱社保中心已提供周末延時預約服務2次,共接待參保人100餘人次,辦理預約社保業務50餘筆。
40餘項業務實現自助辦理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海澱社保中心自今年2月起推出社保經辦「不見面」服務,同時不斷優化經辦流程,積極為社保網申平臺升級建言獻策,大力推動社保業務經辦由「現場辦」「郵件辦」逐步向「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轉變。
今年以來,北京市社會保險網上服務平臺已經多次升級,現階段除社會保障卡密碼重置、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備案登記、參保單位整體跨區轉入轉出等13項業務仍需到社保大廳現場辦理外,其餘40餘項社保業務均可通過北京市社會保險網上服務平臺、「北京通」APP等渠道實現自助辦理。
疫情期間累計收到各類業務辦理郵件2.07萬封,並全部按期處理,為確保疫情期間社保經辦服務「不斷檔」發揮了重要作用。
「社保網申平臺升級既是『後疫情』下推進『不見面』服務常態化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社保經辦流程優化取得的成果。」據海澱社保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其將繼續收集企業需求,以科學、便利、高效為出發點,推動社保網申平臺逐步覆蓋更多的業務事項,打造智能化的信息服務體系。
作者:孫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