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有理數運算法則及題型匯總

2021-02-07 嘉維文化

要求對絕對值的應用非常熟練,解題注意書寫格式。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a>0,b>0,ab=ab

(和比每個加數都大)

a<0,b<0,ab= (ab)

(和比每個加數都小)

(2)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所得結果比正數小,比負數大。

a>0,b<0,a>b,

ab=ab

a>0,b<0,a<b,

ab= (ba

ab互為相反數,則ab=0

(3)一個數與0相加,仍得這個數。

    即a是任意一個有理數,則a0=a

(1)加法的交換律:a+b=b+a

(2)加法的結合律:

         (a+b)+c=a+(b+c).

口訣:①同號相加一邊倒;        

 ②異號相加「大」減「小」,符號跟著大的跑;

  ③絕對值相等「零」正好。

【注】「大」減「小」是指絕對值的大小。

(1)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即a-b=a+(-b).
(2)加負等於減正,減負等於加正,減正等於加負

例如:3+(﹣2=3-2       

           2+(﹣5=2-5     

         ﹣3+(﹣2=3-2       

          ﹣2+(﹣5=2-5     

4--2=42       

-3-(﹣6=-3+6

7-9=7+(﹣9       

-53=-5+(﹣3

當有理數負數和相反數引入後,我們可以看做數學裡面沒有減法運算了。因為被減數減減數都可看作是被減數加原來減數的相反數。

(1)兩數相乘,同號為正,異號為負,並把絕對值相乘;

a>0,b>0, ab=a︱×︱b     

a<0,b<0, ab=a︱×︱b

a>0,b<0, ab= a︱×︱b     

a<0,b>0, ab= a︱×︱b

(2)任何數同零相乘都得零;

  即a為任何有理數,則 a×0=0

(3)幾個數相乘,有一個因式為零,積為零;

      各個因式都不為零,積的符號由負因式的個數決定. 負數有偶數個,結果為正;有奇數個,結果為負數;

      故在計算有理數純乘法運算時,先要數負因數的個數。若負因數有偶數個,則所有的負因數全部變成正因數,再進行運算。

       若負因數有奇數個,則所有的負因數全部變成正因數,並在算式前加一負號「﹣」,再進行運算。

(-2)×5×(-5)×(-2)×(-6)

=2×5×5×2×6

(-125)×(-25)×(-5)×2×(-4)×(-8)

= -125×25×5×2×4×8

(-3)×(+5/6)×(-14/5)×(-4)×[-(-7/9)]

=-3×(5/6)×(14/5)×(4)×(7/9)

4×(-96)×(-0.25)×1/48

=4×96×0.25×1/48

(1)乘法的交換律:ab=ba;

(2)乘法的結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1)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以這個數的倒數;

(2)零不能做除數,即a/0無意義.

除法運算在草稿紙上儘可能寫成分數的形式,這樣方便約分化簡運算。

在初中數學中我們儘可能不要出現「÷」。


(1)求相同因式積的運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數,相同因式的個數叫做指數,乘方的結果叫做冪;n個相同因數a的乘積記作:an ,其中a叫底數,n叫指數。

底數反映了相同的因式,指數反映了因式的個數

(1)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

(2)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

注意:當n為正奇數時: 

       (-a)n=-an或(a-b)n=-(b-a)n , 

            當n為正偶數時: 

       (-a)n =an   或 (a-b)n=(b-a)n .

1). 每一個自然數都可以看作這個數的一次方,也叫作一次冪。當指數是1時,通常省略不寫。

2).當底數a為負數或者是分數時,底數一定要帶括號。底數是正小數時不帶括號。
3). -a2表示a2的相反數,(-a)2表示兩個-a 連乘,即(-a)2=(-a)·(-a) =a2 (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偶次冪相等)

4). -a3表示a3的相反數,(-a)3表示三個-a 連乘,即(-a)3=(-a)·(-a)·(-a)=-a3(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奇次冪互為相反數。)

5)牢記正整數1~20的平方值;

112=121;122=144;132=169;142=196;152=225;162=256;172=289;182=324;192=361;

6)牢記正整數1~10的立方值。

53=125;63=216;73=343;83=512;93=729;

區別易混的運算

   1) 83與8×3;        2) 5×2與52;      

   3) 4×52與(4×5)2 

   先乘方,後乘除,最後加減.  能簡便的一定要簡便

     小數湊整,分數湊整,互為相反數,互為倒數,先去括號再合併,純乘法運算先數負因數的個數,分數的和與整數乘除時,根據數字情況決定「通分」與「分配律」的先後。

     簡便運算可以按照以下原則進行:

    ①整體性原則: 乘除混合運算統一化乘,統一進行約分;加減混合運算按正負數分類或把帶分數的整數、分數部分拆開,分別統一計算。  

     ②簡明性原則:計算時儘量使步驟簡明,能夠一步計算出來的就同時算出來;運算中儘量運用五個運算律。 

         ③口算原則:在每一步的計算中,都儘量運用口算,口算是提高運算率的重要方法之一。 

      ④分段同時性原則: 對一個算式,一般可以將它分成若干小段(以乘、除、乘方為核心,以加減運算為標誌),同時分別進行運算。

相關焦點

  • 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有理數運算法則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有理數運算法則,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數學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運用此法則時注意「兩變」:一是減法變為加法;二是減數變為其相反數   總結   ①.有理數的加減法可統一成加法.
  • 七(上)數學:有理數混合運算,常考題型筆記整理,收藏+學習
    同學們好,今天老師為大家分享一篇七年級(上)數學:有理數混合運算常考題型的筆記。由於有理數的運算含有加、減、乘、除及乘方五種,其運算題型靈活多樣,有單一運算、小混合運算、混合運算等,因此計算前先要明確運算種類,確定運算順序,再按法則逐一進行計算。通常有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是:(1)先乘方,再乘除,最後加減;(2)同級運算,從左至右進行;(3)如有括號,先做括號內的運算,按小括號、中括號、大括號依次進行。
  • 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有理數運算法則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有理數運算法則,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今天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給大家帶來有理數運算法則,考生可以收藏。
  • 初中數學——8類找規律題型講解以及有理數加減運算法則
    小學我們學過正數的加減運算,初中我們將數擴充到有理數範圍。今天我們講講有理數在加減運算過程中有哪些運算法則,並著重講解有理數加減運算規律題型的解題方法。,運算時,首先判斷兩個加數的符號是同號還是異號,確定用哪條法則.
  • 初一數學期末複習,有理數運算訓練,法則要記牢,綜合題型要掌握
    有理數的運算包括加法、減法、乘法、除法以及乘方,而最為基礎的是他們對應的法則,法則是做對計算題的關鍵,因此各種運算的法則一定要記牢,並且能夠靈活地運用。除此之外,有理數的運算也會結合前面學的內容出綜合類型的題目,例如結合絕對值,結合數軸,或者應用題等,也是考試的重點,希望同學們能夠掌握。
  • 七(上)數學:有理數混合運算常考題型筆記100%整理,收藏+學習
    同學們好,今天老師為大家分享一篇七年級(上)數學:有理數混合運算常考題型的筆記。由於有理數的運算含有加、減、乘、除及乘方五種,其運算題型靈活多樣,有單一運算、小混合運算、混合運算等,因此計算前先要明確運算種類,確定運算順序,再按法則逐一進行計算。
  •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複習,有理數混合運算,熟練掌握運算法則考高分
    老Z講數學,初一數學期末考試複習,有理數混合運算,熟練掌握運算法則考高分。【老Z講數學】解決此類問題需熟練掌握有理數混合運算的先後順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後算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裡,值得注意有些題可能會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
  • 初中數學有理數知識點匯總(1)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數學有理數知識點匯總(1),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點擊查看 2 初中數學知識點:有理數 點擊查看 3 有理數運算法則 點擊查看
  • 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有理數加法法則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有理數加法法則,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同號兩數相加,把絕對值相加,所得值符號不變。   如-1+(-1)=-|1+1|=-2 、 1.1+1.1=2.2   2.異號兩數相加,若絕對值不等,取絕對值較大的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若絕對值相等即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 初一數學必考知識點:有理數的減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一數學必考知識點:有理數的減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即:a﹣b=a+(﹣b)   方法指引:   ①在進行減法運算時,首先弄清減數的符號;   ②將有理數轉化為加法時,要同時改變兩個符號:一是運算符號(減號變加號); 二是減數的性質符號(減數變相反數);   注意:在有理數減法運算時,被減數與減數的位置不能隨意交換;因為減法沒有交換律。
  • 教師資格證數學常考知識點:有理數的運算
    因此,有理數的運算也是必須掌握的內容。二、有理數的減法1.有理數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3.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步驟:先把減法變成加法,再按有理數加法法則進行運算;三、有理數的乘法1.有理數乘法的法則:兩個有理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與
  • 初一數學必考知識點:有理數的混合運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一數學必考知識點:有理數的混合運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有理數混合運算順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後算加減;同級運算,應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如果有括號,要先做括號內的運算。   2.進行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時,注意各個運算律的運用,使運算過程得到簡化。
  • 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有理數的混合運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有理數的混合運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 有理數混合運算順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後算加減;同級運算,應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如果有括號,要先做括號內的運算。   2. 進行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時,注意各個運算律的運用,使運算過程得到簡化。
  • 中考數學專題系列二十四:初中數學有理數的加法運算怎樣學
    中考數學專題系列二十四:初中數學有理數的加法運算怎樣學作者 卜凡初中數學和小學數學的不同之一是數的範圍擴大了,非常明顯的一點是數的前面帶上了+、-號,這給初一的小同學們帶來了學習的障礙,尤其在學習有理數加法法則時經常出錯
  • 通過創設情境和數學實驗,讓 學生理解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因為今天要上的內容有理數的加法和小學的加法運算不一樣。我告訴我自己,這個地方的基礎一定要給孩子們打得紮實些。這個地方如果不理解,弄不清楚符號的運算規則,後面的運算就很容易出錯,特別是這個符號問題。為了加強學生對有理數的加法法則的理解,我從足球比賽淨勝球的問題,結合課本設計了一個個小問題,引導學生回答問題,通過藉助生活經驗,根據比賽結果可能出現的情況,學生正確填寫表格中的淨勝球數,感受兩個有理數相加的各種情況,為有理數的加法法則的探索做鋪墊。
  • 初一數學,有理數除法法則,加減乘除混合運算不跳步,按步拿分
    有理數的除法和乘法類似,先確定符號,再計算。(3)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運算法則: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幾位,被除數小數點也向右移幾位(位數不夠在被除數末尾用0補足)然後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4)分數的除法則: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以這個數的倒數。
  • 初一數學必考知識點:有理數的乘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一數學必考知識點:有理數的乘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有理數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   (2)任何數同零相乘,都得0。
  • 初中數學教材分析——有理數及其運算(1)
    初中數學教材分析——有理數及其運算,是初中第二章,也是代數第一章,今天我們來看一下有哪些是我們需要掌握的首先在這一章裡有如下小節1:有理數2: 數軸3: 絕對值4: 有理數加法5: 有理數減法6: 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7: 有理數的乘法8: 有理數的除法
  • 初中數學期中考試專題複習,有理數的混合運算,牢記法則提升技巧
    而對於初一的學生來說,有理數的混合運算絕對是期中考試的必考內容,而對於有理數的混合運算,首先要明確計算的順序,其次牢記各種運算的法則,然後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運用合理的解題技巧。在進行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時,同學們要注意幾點內容:關於運算的順序是(1)先乘方,再乘除,最後加減;(2)同級運算,從左到右進行;(3)如有括號,先做括號內的運算,按小括號,中括號,大括號的順序依次進行。在計算時要恰當地運用交換律,結合律、分配率可以使計算簡便;進行分數的乘除運算時,一般要把帶分數化為假分數,把除法轉化為乘法。
  • 高考數學複習,指數運算重要題型匯總及解析
    高考數學複習,指數運算重要題型匯總及解析。主要考查內容:n次方根和分數指數冪的符號問題、化同底的常用方法以及指數運算的常用技巧。01、分數指數冪基本運算題型。當冪的指數的分子部分是偶數時,結果為正數;為了避免出錯,通常先把底數直接加絕對值然後再繼續運算。02、n次方根基本運算題型。遇到偶次方根運算時,最好先確定被開方數的符號,然後再把開方運算轉化為分數指數冪運算,否則容易出現符號上的錯誤。03、n次方根運算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