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砍半、無貨可賣恐迎閉店潮 手機線下渠道艱難

2020-12-23 網易財經

(原標題:【深度】生意砍半、無貨可賣,手機線下渠道艱難開年)

春節假期後的兩周,本應是手機銷售的旺季。全國成千上萬的手機渠道商、零售商都摩拳擦掌,等待著開工,但疫情的突襲生生給市場潑了一盆冷水。

面對不斷蔓延的疫情,大大小小的手機品牌專賣店在節後紛紛宣布延遲開業。

2月1日,蘋果官方宣布,將臨時關閉中國大陸所有直營店直至2月9日。緊接著,位於上海的三星中國最大旗艦店也宣布暫停營業至2月9日。

國產品牌同樣不得不關店暫避疫情。此前包括OPPO、vivo、小米等在內的品牌商都宣布部分地區延期開業,目前在疫情嚴重的地區,眾多品牌門店恢復開業的時間仍然未定。除上述品牌外,截至2月14日,雖已有少部分門店開業,但絕大多數處於停擺狀態。

這無疑給手機廠商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對ov兩家來說,線下一直是重要戰場,去年在線下異軍突起的華為同樣如此。早前從網際網路起家的品牌也都在2019年加快了線下布局:小米在去年年末新開了100多家門店,目前門店數量已超過6000家;榮耀線下專賣店和授權店也已超過2000家,線下銷量已追平線上。

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報告稱,即使新冠肺炎能夠在今年2月下旬或3月份得到控制,中國智慧型手機第一季度出貨量也將下降30%,2020全年中國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將比預期減少5%。而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的報告數字則更加悲觀,他認為今年春季期間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滑將接近60%,全年出貨量將大跌15%。

整個手機產業鏈都被疫情的陰霾所籠罩,曾經打下的大片線下江山正如履薄冰。

廠商虧錢,渠道缺貨

渠道商最早嗅到了危機。

陳金旺在華強北做了五年的手機渠道生意,他的檔口就開在龍勝通訊市場。照往年的行情,春節收假正是一年中生意最火的時候,但受疫情影響,華強北多個商城宣布在2月18日之後開業,龍勝則直接延期到3月6日。

不開張就意味著無錢可賺。儘管陳金旺手裡的貨主要走線上渠道,但今年春節的銷量仍然讓他感到不樂觀。「基本上把我的生意砍掉了一半。」他說。

相比生意冷淡,眼下更讓華強北眾多渠道商著急的是貨源缺失。一方面商場封閉,店裡為了年後旺季囤的庫存無法提出。另一方面,香港政府方面宣布關閉通往深圳的四大口岸,而這是華強北眾多渠道商重要的進貨渠道,「封關」導致無貨可進,「出一臺少一臺」。

由於上遊供應鏈推遲了復工時間,國內手機市場在第一季度的供貨也將面臨短缺的壓力。相應地,渠道商手裡的機器價格也迎來了整體小幅上漲。陳金旺目前正加緊從同行手中找貨,希望能夠暫時彌補貨源荒。和陳金旺一樣的渠道商還有很多,他加的十幾個華強北微信群不時彈出找貨的消息。

「現在很少人專做線下,基本上是大部分線上,小部分走線下。」群裡的一位渠道商告訴界面新聞,雖然這個春節整體的消費變少,但線上的收入足以讓他撐過疫情的難關。他現在最盼望的就是華強北開市,這樣他才能把自己在店裡的幾百臺庫存清掉。

韋德布希證券分析師Daninel Lves表示,中國此次疫情讓各大城市交通受限,北上廣深等城市客流量也明顯下降,致使這些主要銷售城市的100萬部iPhone銷售計劃從一季度延遲到二季度。郭明錤則分析,目前市場有近6000萬部手機滯銷。

vivo華東某區的市場負責人張航告訴界面新聞,在他負責的轄區,往年春節是50萬淨利潤打底,而這個春節的銷量比去年下降了75%,加上還要負擔的房租和人員成本,直接導致了20萬元的虧損。

張航所負責的轄區有近半外地人,一般在過年期間有兩個消費爆發點:節前回家以及返工後。張航透露,節前的銷售基本未受影響,但節後的爆發點卻遙遙無期。「根據目前的疫情來看,即使返崗也不會有大的聚集性消費。這個節點基本上是廢了。」

門店客流銳減,恐迎閉店潮

失去一個節點,基本上可以拖累門店的一整年業績。

「對我們廠商來說影響有限,畢竟我們的經營成本不是特別高,但對門店來說是一次重創。」張航幫門店算了一筆帳:「按一個生意稍好的夫妻店來算,相比起往年,今年春節手機銷售業務就少賺近4萬,此外還要承擔運營商業務和房租的虧損,可以看作是損失了五六萬,這接近他們一年收入的五分之一了。」

張航預估,目前造成的損失還在許多店主可承受的範圍內,但對於一些規模更小的零售商來說,再拖一個月就是生死極限——他們不僅要承擔上萬元的店租,還要承擔隱形虧損。因為大量庫存積壓,一旦一季度新品陸續發布,現有的舊款機器會更難賣。

廣西一家華為授權體驗店店長顧華有相同的焦慮。

顧華的店開在廣西一座知名商場內,店裡往日的客流主要依賴周邊住戶和商場顧客。自從當地的防控措施變得越來越嚴格,逛商場的客流瞬間銳減九成。以往店裡每天能賣出15-20臺,但這段時間下滑到僅有幾臺,甚至有一天的營業額為0。她估計,自己這個春節起碼少賺了三萬起。

一直以來,華為對門店都有一定的考核標準,而月銷量佔提庫數量之比也是考核的一部分,顧華也曾擔憂門店在疫情陰霾之下難以達標。好在鑑於疫情影響,華為已經對專賣店的考核標準進行了一定更改:以往在規定的提貨數量下,要求門店必須達到一定銷量,但現在門店可以根據銷售情況,自行決定提貨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門店的壓力。

實際上,隨著越來越多人養成線上消費習慣,手機線下實體店的生意也漸漸難做了起來。幾年前,運營商補貼和廠商補貼都是門店重要利潤來源。但由於運營商的收入利潤不斷下滑,只能進一步壓縮營銷成本,加上手機市場也在加速洗牌,為保自身,廠商對渠道的補貼同樣在減少。

在這樣的情勢下,門店只能靠賣手機賺差價,但市場整體並不景氣。根據Canalys的數據,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總出貨量為8530萬臺,不僅同比下降了15%,也造成了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連續11個季度下跌。

市場預計5G將帶來一波換機潮,許多零售商都把希望寄托在2020年,但如果遲遲無法開業,張航擔心行業將迎來一波閉店潮。

尋找出路,微信賣貨

針對專賣店在疫情影響下出現的困難,各大手機品牌紛紛推出了補貼措施,幫助線下實體店度過難關。據悉,vivo在部分區域也開始依據專賣店工作人員的過往銷量及工齡給予工資補貼、額外紅包等。據界面新聞了解,個人可得到的累積補貼達數百元。

「的確是困難了一點,但我們也在找出路。」顧華說,除了等待疫情過去,實體店也在打通華為與商場側的資源,希望能夠實施一些線上線下結合的銷售方案。比如,在商場側,與萬象城的線上會員進行捆綁引流;在華為側,則考慮利用公司資源進行直播帶貨,就近門店發貨,從而加快周轉庫存。

顧華表示,在電商的衝擊下,即便沒有這次疫情,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營銷探索也會是實體店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她看來,如果能夠積極打通這些資源,店裡足以挺過此次疫情。但在更偏僻的縣城和鄉鎮裡,許多中小零售店能得到的資源支持很少,唯有自救。

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手機導購員楊倩正在為生意發愁。老家因為疫情而封路,令她至今沒能返回縣城開工。

無奈之下,她只能靠平時積累的客戶人脈,在微信上賣手機。從春節到現在,她一直在線上整理產品資料、做微信導購。楊倩告訴界面新聞,由於縣城圈子小,憑藉客戶之間的口碑推薦,也有人願意直接從微信下單。雖然生意比不上去年春節,但一天能成交一兩單,加上近期還多出了一些急著買平板電腦的顧客,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一些生意的缺口。

「這次疫情給我最大的教訓,就是不能再坐在店裡等顧客上門了。」楊倩說,她和同行們正在開始打造個人的客戶資料庫,準備不定期在微信上做好關係維護。與此同時,店裡進一步加大了在短視頻平臺上的宣傳力度,店長自己策劃、拍攝內容,也積累了小几百粉絲。

IDC發布的疫情對過年手機行業影響報告分析稱,由於短期內線上購機的用戶中存在部分原本習慣線下購機、但「被迫」轉向線上的人群,該部分人群若能夠在線上購機中獲得相對良好的體驗,未來將有望將線上消費習慣擴散和延續。這樣一來,線下實體店只能通過加強服務和運營來提高競爭力。

對於線下實體店來說,春節、五一、十一、寒暑假都是小高峰,失去了一個旺季的零售商們只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下一個爆發點。「我們每天都在看疫情的消息,等待好轉。只要能撐到五一,那今年的生意就還有救。」楊倩說。

本文來源:界面新聞 作者: 陸柯言 責任編輯:王曉武_NF

相關焦點

  • 「實體店」閉店潮之後「淘寶店」也迎閉店潮,下一站經濟在哪裡?
    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電商行業迅速崛起,而電商平臺來勢洶洶,給實體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創傷,近些年不少實體店都接連倒閉了,甚至有店家在倒閉前拉著「生意難做,馬雲害的」、「最後三天,馬雲我恨你」的橫幅,由此看來似乎因為馬雲引領的電商潮,導致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很多店鋪都難以支撐,最後只能倒閉關閉收場
  • 閉店潮下,新零售時代的家樂福中國何去何從?
    據贏商網監測,2017年,超市閉店數量明顯增長,沃爾瑪、家樂福、永旺等7個超市品牌共關閉45家門店,同比上漲28.57%。而在2018年第一季度沒入尾聲之際,傳言家樂福蚌埠萬達店即將關閉,該店是其在蚌埠最後一家門店。此前,家樂福已於1月12日,3月8日接連關閉了遂寧射洪店與成都光華店。閉店潮來襲,家樂福中國擬出售的傳言再起,家樂福中國究竟潛藏著何種危機?
  • 生意難做,馬雲害的?實體店迎來倒閉潮,為何手機店卻不見關門?
    跟線下購物相比,電商的優勢無疑是非常大的,你想要的商品幾乎都能在網上買到,而且種類繁多,可以隨時進行挑選,更重要的是少了中間商賺差價,一些商品的價格比實體店還要便宜,所以很多人都加入了網購大軍,這就導致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不景氣,今年疫情又加劇了實體店的倒閉潮,更加凸顯電商的優勢。
  • 手機線下店恢復營業兩星期,關於銷量他只說了這四個字
    店開了,量沒來高先生是某頭部手機品牌在遼寧朝陽市的銷售經理,他平時的工作是統籌自己所負責區域內的線下經銷商,協助他們進行日常的銷售和配貨。按照往年的慣例,春節期間是線下手機市場銷售的旺季。不過,受到疫情影響,高經理這個假期一直在家歇到2月21日。
  • 我在武漢賣手機:訂單個位數,撐不到下一個換機潮
    公司一直以線下為主,但疫情突發,也慶幸自己從一年多以前就開始養開發者團隊,燒了很多錢,開發了自己的商城,客戶在這次疫情期間都是從線上商城下單。我們最終是想把ERP財務系統、開單系統、會員系統全部打通,現在在不斷優化中,目前還沒完全上線。過去一年公司銷售額6個多億,如果沒有疫情,我相信一個月至少能賣1萬多臺,而這一個月大概只走了一千臺左右。
  • 「商店」閉店潮後,「淘寶」也歡迎閉店潮,下一站那裡的經濟?
    由於我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可以使得電商行業企業迅速中國崛起,而電商平臺來勢洶洶,給實體經濟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創傷,近些年出現不少實體店都接連倒閉了,甚至有店家在倒閉前拉著「生意難做,馬雲害的」、「最後三天,馬雲我恨你」的橫幅,由此我們看來他們似乎就是因為馬雲引領的電商潮,導致沒有實體店的生意變得越來越難做
  • 復工再次延期 手機代理商或面臨無手機可賣的尷尬局面
    此外,其他手機廠商也延期復工,小米10系列發布會改成線上舉行。多方面的信息顯示,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嚴重影響了手機行業的正常發展。出於防範疫情擴散的需要,很多手機賣場已經關閉,包括蘋果。最新報導稱,蘋果官方零售店再次延期開放。據多位手機渠道人員稱,2月底前很多手機賣場可能無法營業。
  • 1號店商家被指賣假小米 手機發票均為冒名經銷
    原標題:1號店商家被指賣假小米 手機、發票均為冒名經銷   在1號店平臺選購小米手機後,市民付先生發現自己被假貨坑了,但維權數月仍未獲得「假一賠三」的賠償。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證實稱,付先生所買的手機連同發票均為冒名經銷,第三方賣家未獲得過官方授權。1號店則表示目前已凍結商家並進行調查。
  • 合肥一媽媽抖音賣童裝女兒來當小模特 疫情閉店線上平臺成為新銷路
    疫情需閉店線上平臺成為新銷路記者來到這家位於元祥廣場的茶子樹兒童時尚潮流館時,發現並不算大的門面裡,擺滿了各式的男女童裝,從薄裙到夾克幾乎涵蓋了四季的服裝。此外,店裡還銷售著兒童背包、收納袋、玩具等多種兒童用品。
  • 別跟手機店比慘:4G沒利潤,5G賣不動
    這也意味著,手機市場的飽和期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艱難生存的線下渠道,可能很多人熬不過這個冬天。王毅夫同樣不看好現在的5G手機。在他看來,5G手機的成本並不會比4G高太多,但現在5G手機價格普遍定得非常高,「讓大家感覺4G實惠,為4G清庫存留出時間。」而如果一夜之間,廠商全部轉向5G,對於渠道而言也會是一個災難。
  • 陷經營困局 長沙沃爾瑪高橋店要閉店?
    陷經營困局,沃爾瑪高橋店要閉店? 行業不斷變局,零售企業加碼網際網路,試水「新零售」 沃爾瑪在湖南的「閉店計劃」要開始了? ■記者 朱蓉 實習生 黃亞蘋 高橋店陷「閉店疑雲」 25日17時,沃爾瑪高橋店內熟食區、麵點區內已幾乎無貨可買,酒水區、洗護用品區也存貨不多,不少貨架均已空空如也,僅麻辣休閒零食區有一位促銷員在理貨。
  • 五大咖啡昆明閉店潮 水土不服?瘋狂加盟的詬病?
    在昆明,這樣的咖啡賣到268元/杯,一般的商圈都很難承受這樣的定價,所以只保留了有錢人進出的金格百貨店。隨著動物保護意識的增強,抵制和拒絕貓屎咖啡也是一大原因。貓屎咖啡其實並不是用咖啡果磨成的,而是一種生活在印尼的樹棲野生動物麝香貓吃下成熟的咖啡果實,經過消化系統發酵後排出體外。再說的明白一點,其實貓屎咖啡就是麝香貓的貓屎。
  • 一線城市經理:重視CVS便利店,永不消失的線下渠道
    但如果站在更高維度看,CVS便利店,不僅僅是一個賣貨的場所,也是非常重要的品牌宣傳陣地,CVS便利店的背後,是一代又一代的城市年輕消費群體,是未來主流消費人群的核心渠道之一。因此,這樣的渠道我們必須牢牢抓住。
  • 繼超市之後,又一行迎來「閉店潮」?低價搶流量,小商販成炮灰!
    以線下超市為例,網際網路電商因商品價格、送貨上門、7天無理由退換貨等優勢對實體超市的生意產生影響,甚至縮減50%以上的客流及利潤。近兩年,實體超市生意差強人意的報導頻現,在網際網路電商的衝擊之下,一些連鎖性質的大型超市也未能倖免。
  • 網購潮來襲 暢捷通好生意帶實體企業玩轉「線上生意」
    原標題:網購潮來襲,暢捷通好生意帶實體企業玩轉「線上生意」   節前北京、天津和河北省陸續下調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等級。
  • 手機廠商線上較量趨向「白熱化」,一加或突圍線下渠道?
    根據2020年智慧型手機按零售渠道劃分佔比數據顯示,儘管線上份額相對前一年有所提升,但份額只有24%,線下市場份額佔比超過70%,可見線下渠道對於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重要性。畢竟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要入手幾千元的產品,必須要親自上手體驗才能這款手機到底合不合適自己,沒有實體店只有雲體驗,是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的。
  • 線下頻頻閉店線上轉型「遇阻」 永輝超市賣場模式如何破局
    永輝超市曾試圖拓展線上業務,但結果並不理想。前不久,公司重新回購雲創業務,欲推進線上線下業務全渠道融合,但能否快速扭虧為盈尚屬未知。就在線上模式尚未梳理清楚之際,線下商超頻頻閉店。面對行業競爭對手不斷湧入,以及消費模式的求新求變,永輝超市如何破局前行?
  • 一年悄悄開了92家線下店 京東的線下生意怎麼樣了?
    不僅是小米這類的網際網路手機廠商,現在連電商平臺們也開始考慮轉攻線下這件事了。    前幾日,京東在北京通州萬達廣場開設了一個線下門店「京東之家(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這已經是京東在北京開設的第三家線下「京東之家」,還有兩家分別在昌平和燕郊。
  • 線下茶店門可羅雀,為何抖音賣茶卻如火如荼?
    茶店門可羅雀,倒閉潮卻並未襲來,茶店究竟賺不賺錢? 那為何市場又炒出「天價」普洱茶,茶葉又如何越賣越貴的呢? 當今抖音線上賣茶如火如荼,茶企們結合線上短視頻來賣茶是新出口嗎?賣茶這門生意究竟是好、還是壞?
  • 線下門店生意難做,如何破解實體店運營難題?
    3月底的時候,無意間在家族微信群看到一個門店入駐點購廣場的連結,說是可以幫助門店開通線上渠道,還能代理點購的全平臺業務,增加門店的收入,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打了客服電話諮詢後入駐到點購平臺。入駐點購後,我的生意真的好起來了,收入也多了,而且我現在也報名了點購禮推員做副業兼職,跟隨『玩手機是要賺錢的』理念,多方面增加我的收入。」首先,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點購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