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店潮下,新零售時代的家樂福中國何去何從?

2020-12-20 劉曠

據贏商網監測,2017年,超市閉店數量明顯增長,沃爾瑪、家樂福、永旺等7個超市品牌共關閉45家門店,同比上漲28.57%。而在2018年第一季度沒入尾聲之際,傳言家樂福蚌埠萬達店即將關閉,該店是其在蚌埠最後一家門店。此前,家樂福已於1月12日,3月8日接連關閉了遂寧射洪店與成都光華店。閉店潮來襲,家樂福中國擬出售的傳言再起,家樂福中國究竟潛藏著何種危機?

慢調子家樂福陷中年危機

家樂福之所以遇此中年危機源於其未居安思危,與時俱進,總要待到掉隊顯著時才意識到要變革了,卻顯得有些為時已晚。

其一,供應鏈體系創建慢。早年家樂福還沒有物流配送中心和庫存模式,這讓它在競爭對手愈來愈多且又都在積極經營運作時落了下風,2014年沃爾瑪已經擁有了國內20個物流配送中心,而家樂福在2015年才開始有所動作,先後建立了崑山、華東、華西等物流中心,但數量也僅有幾個。

家樂福中國最初採取的是供應商直送模式,此種模式可以為企業節約大量資金,但卻影響了供貨速度,且加重了供應商負擔。在大賣場此起彼伏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供應商會因不堪重負而另謀他方,供貨速度慢影響著用戶購物體驗,進而也影響著銷量,尤其是生鮮類產品,這讓家樂福的競爭力變弱。

其二,零售線上化試水慢。應時代而崛起的電商不斷衝擊著線下傳統行業,尤其是剛開始對一二線城市實體店衝擊最大,實體店紛紛按捺不住紛紛開展網上業務以期挽救市場頹靡的現實。2014年初以家樂福為標杆的大潤發便已率先嘗試O2O,上線了「飛牛網」,而家樂福晚了一年才上線「家樂福網上商城」。

家樂福、沃爾瑪等傳統零售商都本著防禦態度響應時代發展,開展了線上業務,但基於對電商運營的一無所知,在成本考量以及風險難測的情況下,並未積極大力開展線上業務,最終導致開展的電商業務都淪為了雞肋,或是艱難掙扎。

其三,新零售革新慢。正當各大傳統零售商紛紛試水電商失利後,馬雲已經喊出了新零售的口號,進一步蠶食線下市場份額,以優質物流服務為基礎,將天然缺失場景體驗的線上模式與線下運營相結合,再度席捲線下零售市場。阿里新零售、京東無界零售、蘇寧智慧零售,紛紛登場。

而家樂福還在拓展各城市的網上商城,但始終沒將線下與線上生態打通,直到2018年的農曆新年前夕才分別在瀋陽和武漢2個門店開張了「漁夫廚房」和「極鮮工坊」。然而這種「餐飲+零售」的業態,此前永輝超市、大潤發、物美等傳統零售商就已紛紛嘗試了。

家樂福這種嘗試新模式慢半拍的習慣有利亦有弊,一方面,可觀先行者試水好壞,間接了解新模式的效果,後行可降低因效果不良所帶來的部分損失;但另一方面,若是新模式市場反響良好則會落後掉隊,想要追趕超越對手或許就會愈發困難。

前狼後虎,家樂福中國險象迭生

除了家樂福本身的慢節奏化帶來的盈利下頹外,零售市場的競爭也是激烈到避無可避。

首先,就傳統大賣場而言,沃爾瑪、大潤發等逐漸將家樂福甩在後面。1995年家樂福進入中國市場,搶佔了先機,沃爾瑪晚其一年後入場,但卻後來者居上了,2010年沃爾瑪的銷售額超越了家樂福,門店數量現今已有400多家,而家樂福少其近100家。

此外一心效仿家樂福的大潤發也一路高歌猛進,門店數量也是超過了家樂福,在線上零售等新模式上的探索也比家樂福積極,市佔率也是逐步超越了家樂福。凱度消費者指數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國內主要零售商佔有率大潤發為6.9%,家樂福僅3.3%。

其次,就線上零售而言,面臨著阿里、京東等強勢逼壓。在天貓雙十一等電商節不斷刷新著銷售額記錄,線上流量趨於飽和之際,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一邊蠶食著零售市場份額,一邊將觸角伸向了線下市場,積極布局實體零售業態。

2014年,阿里54億元入股銀泰百貨,2015年京東43億元入股永輝超市,2016年阿里入股三江購物,同年京東與沃爾瑪達成合作,重燃1號店商城,並將山姆會員店搬至線上,2017年阿里控股銀泰,入股高鑫零售,向易果生鮮收購聯華超市18%的股份,京東則與沃爾瑪加大合作力度。零售概念不斷翻新的背後是電商巨頭們零售布局已有成效的自信寫照,而家樂福在網上商城的試水並未功成,線上線下聯運的策略自然也是難有結果。

此外,家樂福在全球零售市場的局勢亦是不容樂觀。德勤整合2016財年(截至2017年6月)全球各大零售商公開數據,發布的《2018年度全球零售商力量報告》顯示沃爾瑪仍舊位列第一,而家樂福已從此前的第七下降至第九。可見家樂福所面臨的市場壓力也是呈全球性的。

一面是運營模式革新總是慢半拍,一面又面臨著沃爾瑪、大潤發、永輝等傳統大賣場以及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的外壓,家樂福在零售市場的掉隊現象已愈發明顯。

加速開展業務或為家樂福的一劑良方

優勢不再的家樂福若是繼續慢條斯理的經營零售事業,恐出售中國業務將成現實。家樂福要想挽回局面,還需對症下藥。

其一,緊跟零售時代風向,不以觀望保守態度對待零售新業態。當電商勢頭愈發猛烈時,沃爾瑪率先試水網上超市,收購1號店,但並未功成名就,卻因之後與京東的合作又讓1號店重燃生機,沃爾瑪與京東的合作也推進的更為順暢。

同樣深耕零售十餘載的永輝超市進行自我革新,於2017年1月推出生鮮新業態「超級物種」,實現了平民化民生超市的華麗轉身,並且還走在了阿里「盒馬鮮生」的前頭。這都是先行先試的成功案例,先行者碰牆最疼,但也會最先嘗到甜頭,凡事有利有弊,總觀望而後行的家樂福自然容易掉隊。

前不久,業績壓力有增無減又慢半拍的家樂福終於牽手騰訊,永輝、騰訊將投資入股,加深業務合作,這是繼沃爾瑪牽手京東、大潤發擁抱阿里後又一傳統零售商與網際網路巨頭的股權合作。有了資金與技術的輸入,家樂福應加快腳步學習利用永輝完備的生鮮運營模式,整合供應鏈,完善運送服務,利用騰訊的科技力量完善線上線下的業務融合。

其二,懂消費者真實需求,贏得消費者信任。於消費者而言,最看中的就是質量,無論是商品本身的質量還是服務質量,只有質量好才能讓消費者安心「買買買」,對於賣場業態更是如此,食品類重安全,非食品類重服務。

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期抽查的436批次食品樣品中不合格樣品有8批次,涉及上海5家食品經營企業,沃爾瑪、歐尚、1號店、家樂福皆在其中。此前更有媒體爆出家樂福哈爾濱某店出售的八角混有10個角、12個角等假八角,目前問題八角已被全部下架。口碑對企業的影響是相當大的,越是品牌商越應切實維護自身在消費者心中的良好口碑。

消費者的喜好或許千變萬化,甚至難以捉摸,但只要保障商品品質、服務品質,贏得消費者信任,縱然所推薦商品並不太迎合其口味,衝著這份信譽消費者亦會為此買單。企業能在品質維護上為消費者保駕護航,哪怕是多做一點,消費者也會倍感溫暖。比如家樂福也在積極開展食品溯源的區塊鏈技術研發,雖然仍是落在了沃爾瑪等其後;3.15當天家樂福提供現場檢測果蔬產品農藥殘留狀況。

其三,利益均衡,互利共贏,為供應商減負。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等傳統大賣場盈利模式上大同小異,大致都是收取各種費,如條碼費、店慶費、節慶費、堆頭費、DM費等,或者是以租養租、經營自有品牌等。一方面,諸多零售供應商營銷日益艱難又要給付賣場各種費用,而另一方面家樂福又將供應服務等推向供應商使其更加不堪重負,惡性循環下賣場也將業績下滑,陷入虧損。

因此家樂福原本的運營模式必須改革,不僅要贏得消費者的信賴也要保證與合作的大小商戶們互利共贏,才能良性循環,扭虧為盈。比如視商戶情況增減各類費用,為商戶提供有效的營銷策略,與上遊出產商直接合作等。此前,海口家樂福在各家門店以0.70元每條的優惠價格幫助海南東方市銷售近10萬畝滯銷的甜玉米。

由此來看,家樂福總是慢條斯理的節奏讓其逐漸喪失了先天優勢,久而久之被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趕超。不僅如此,業績下滑,關店連連更讓家樂福雪上加霜、四面楚歌。如履薄冰的家樂福若是放任自流,曾經的零售界神話恐將作古。好在家樂福尚有危機意識會採取行動改善現狀,只要改變觀望性質的慢節奏,放遠目光,家樂福依然能重回昔日輝煌。

相關焦點

  • 企鵝號商品清倉出售,家樂福鄭州北環店要閉店了?河南家樂福:系升級...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楊桂芳 實習生 郝瑞鈴 文/圖家樂福在河南的首店,近日陷入了閉店風波。市民們最為關注的,是這個店面到底是閉店還是升級改造,商場方、商戶說法莫衷一是。家樂福鄭州北環店陷入閉店風波疫情過後,家樂福北環店就傳出了將要閉店的消息。而今這一消息迎來了另一種聲音:「升級改造」。河南商報記者向河南家樂福方確認,對方表示,從河南區域來說所知的信息為「升級改造」,而且對外公布的信息也為改造,並未聽說閉店的信息。
  • 家樂福中國進入蘇寧時代!北京蘇寧易購家樂福23店開業
    蘇寧易購宣布正式完成對家樂福中國股權收購的第二天,北京蘇寧易購家樂福電器店9月28日正式開門營業。  隨著家樂福中國正式進入蘇寧時代,蘇寧智慧零售將持續與家樂福進行有機融合,不斷優化調整場景和布局,打造蘇寧易購家樂福電器店的全新核心競爭力。
  • 家樂福開奧特萊斯? 新零售時代實體店「花樣求生」
    2017剛一開年,成都零售界就冒出了新花樣:家樂福奧特萊斯折扣店以店中店的形式,在成都光華店亮相。覆蓋家電、日用百貨、洗護日化、紡織服裝的超市奧特萊斯,意欲在競爭激烈的實體店和電商之間闖出一條新路。不僅是500強企業家樂福在求變,本土連鎖便利巨頭紅旗連鎖跨界旅遊、金融,國內知名百貨王府井玩起了朋友圈代購,新零售時代,實體店都在「花樣求生」。全國首家大賣場試水奧特萊斯「你在奧特萊斯淘包包,我在奧特萊斯淘燈泡。」
  • 蘇寧注入新零售基因 家樂福中國全面改革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記者 李子慧 發自北京9月27日,蘇寧易購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滿一年。在蘇寧體系幫助下,家樂福中國一年來有著哪些改變,是業內較為關注的問題。一年前收購時,蘇寧集團創始人張近東曾對家樂福中國提出「超越沃爾瑪」的目標。
  • 在新零售浪潮下 老牌零售巨頭家樂福正在做哪些改變
    2017年被稱為新零售元年,擁有線上巨大流量的電商明顯加快了線下布局的步伐,掌握線下客群的傳統實體商業也在進行一場轉型升級戰。作為老牌零售巨頭,家樂福自2015年開始就在中國實施「多業態、多渠道、多平臺」的新發展戰略。
  • 零售周評:家樂福盈利、便利蜂進豫、寶格麗上天貓、盒馬總部落定
    商業地產1、 世紀金花旗下西安世紀金花時代廣場店近日宣布停業2、 32年的老牌百貨廈門國貿免稅商場將閉店3、 百盛昆明新西南店5月將關閉,當地僅剩1家4、 銀泰百貨開放300個新零售導購崗位招聘,武漢優先5、 茂業百貨秦皇島金源店將於6月30日閉店6、 天虹一季度虧損5500萬,超市便利店銷售不降反增
  • 「實體店」閉店潮之後「淘寶店」也迎閉店潮,下一站經濟在哪裡?
    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電商行業迅速崛起,而電商平臺來勢洶洶,給實體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創傷,近些年不少實體店都接連倒閉了,甚至有店家在倒閉前拉著「生意難做,馬雲害的」、「最後三天,馬雲我恨你」的橫幅,由此看來似乎因為馬雲引領的電商潮,導致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很多店鋪都難以支撐,最後只能倒閉關閉收場
  • 家樂福周年紀:蘇寧定義場景零售新賽道
    來源:時刻頭條1995年家樂福中國第一家門店落子北京,敲開了中國零售業的大門;2019年,蘇寧重磅併購家樂福中國,兩個"中國零售業90後"合力推開場景零售的大門,這一次"開門行動",兩者的身旁還站著諸多摩拳擦掌的品牌供應商與小微合作夥伴。
  • 家樂福還是被賣了,蘇寧48億控股家樂福對中國零售市場帶來什麼?
    家樂福中國於1995年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目前在國內開設有210家大型綜合超市以及24家便利店,覆蓋22個省份及51個大中型城市,同時擁有約3000萬會員。2018年,家樂福中國營業收入接近300億元,位居2018年中國快速消費品(超市/便利店)連鎖百強前十。
  • 零售邁入「新基建」時代,大潤發突圍、家樂福成績單亮眼
    多維賦能,巨頭加碼「新基建」如今,各大線上巨頭紛紛擁抱線下,踏入線下零售的戰場,各家可謂起點不同、模式不同、深度不同。那麼,近幾年來,他們的零售「新基建」改造發展情況如何?第一種較為廣泛的模式是線上向線下導流,用流量等線上優勢來促進線下「新基建」的改造。
  • 國美家樂福「聯姻」開零售新局
    曾幾何時,網際網路號稱無所不能,但今天,大多數網際網路企業都遭遇流量瓶頸,在線上採取了很多措施後都不能增長用戶,走向線下是順理成章的選擇。眼下,各大電商不僅在開啟新一輪的開店熱潮,也更是紛紛與線下零售巨頭們「聯姻」,線下零售戰場是否能掀起新的浪潮值得期待。
  • "潮新而生",家樂福雙井店升級煥新亮相
    2020年7月25日, 家樂福北京雙井店在歷經20餘日裝修改造後,"潮新而生",煥新亮相。此次改造,涉及到門店基礎陳列調整、新店入駐、服務升級等方面。這是繼家樂福融入蘇寧後,北京門店迭代升級改造的第一家門店,雙井店的煥新重裝亮相,也代表著家樂福華北門店煥新計劃正式啟動。
  • 蘇寧易購賦能下,家樂福中國「再出發」
    從大環境看,也許家樂福只是抓住了疫情的機會;但把這些數據再解構開來,我們會發現,家樂福在到家業務中做到了消費終端的全面化觸達、消費需求的極速化響應、客群維護的全民式動員,對疫情中的零售企業來說,要做到這幾點其實是不容易的。家樂福找到「出口」今年上半年,或許是家樂福進入中國以來最不平凡的幾個月。
  • 「商店」閉店潮後,「淘寶」也歡迎閉店潮,下一站那裡的經濟?
    由於我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可以使得電商行業企業迅速中國崛起,而電商平臺來勢洶洶,給實體經濟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創傷,近些年出現不少實體店都接連倒閉了,甚至有店家在倒閉前拉著「生意難做,馬雲害的」、「最後三天,馬雲我恨你」的橫幅,由此我們看來他們似乎就是因為馬雲引領的電商潮,導致沒有實體店的生意變得越來越難做
  • 「潮新而生」,家樂福北京雙井店升級煥新亮相
    2020年7月25日, 家樂福北京雙井店在歷經20餘日裝修改造後,「潮新而生」,煥新亮相。此次改造,涉及到門店基礎陳列調整、新店入駐、服務升級等方面。這是繼家樂福融入蘇寧後,北京門店迭代升級改造的第一家門店,雙井店的煥新重裝亮相,也代表著家樂福華北門店煥新計劃正式啟動。
  • 家樂福、沃爾瑪連續虧損關店,國際大牌為何開始水土不服了
    進入鄭州市場14年,家樂福入鄭1號店在連續三年虧損上千萬元之後,擬定在9月份閉店。而在不久前,沃爾瑪在北京的一家門店也已經宣布正式閉店。兩位大咖一個是世界500強第一名,一個是當年商超界的黃埔軍校,現在都已經輝煌不在,開始出現水土不服的狀況。在這過去的二十幾年內,這些國際大牌到底經歷了什麼?從「黃埔軍校」到舊時代的遺留!
  • 家樂福中國上半年實現盈利,新拓生鮮社區店
    在家樂福中國業務進入「蘇寧時代」一年之際,第一財經記者9月15日專訪了家樂福中國執行長田睿,其透露經過整合,雙方的數位化改造已基本完成,目前家樂福制定了「1+2+1」業態計劃,即社區生活中心、標準超市、精選店和生鮮社區店,其中生鮮社區店為家樂福開發的新業態,今年家樂福擬在中國市場新開15家門店。
  • 家樂福「關店潮」未波及湖北 每年開1-2家
    家樂福位於武漢武昌區洪山廣場的賣場,商品琳琅滿目 (記者萬多攝)  網上盛傳的家樂福全球「關店潮」並未波及湖北。  全球第二大零售商、2011年《財富》500強排行榜第32位——家樂福,去年先後退出希臘、新加坡等市場,近三年還關掉了國內6家門店(大連新華綠洲店、西安小寨店、河南焦作店、佛山家天下店、長春春城店、紹興鏡湖店),此即所稱的「關店潮」。對此,家樂福華中區總部昨日向記者證實,「關店潮」不但不會波及湖北,家樂福還要在湖北穩健擴張。
  • 家樂福引入永輝與騰訊 2017年在華開店3家、閉店6家
    回顧家樂福2017年的發展,可以發現其在中國的道路並不順利,去年閉店數量是達到開店數量的兩倍。儘管如此,家樂福也沒有打算放棄中國市場,反而加速了在中國市場轉型的步伐,除了加大布局便利店業態,還加碼了緊湊型門店,同時還把奧特萊斯、餐飲、電影等業態引入旗下門店。   一、去年在華開店3家、閉店6家
  • 家樂福將撤出蚌埠市場?蚌埠萬達店將閉店
    家樂福將撤出蚌埠市場?蚌埠萬達店將閉店來源:聯商網2018-03-19 09:56聯商網消息:近日,有消息稱繼家樂福華夏店去年年底正式關店後,家樂福現在蚌埠僅存的一家店萬達店也或將閉店。據了解,家樂福於2007年進入蚌埠,首店家樂福蚌埠華夏店於2007年1月16日開業,是法國家樂福集團在中國開設的第92家大型賣場。去年12月17日,蚌埠家樂福華夏店宣告正式在蚌埠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