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邁入「新基建」時代,大潤發突圍、家樂福成績單亮眼

2020-12-19 倪說財經

疫情好比一場大考,「新基建」脫穎而出,成了萬眾矚目的「參考答案」。不僅政府對其寄予厚望,各行各業也將其納入規劃,就連A股的散戶也在街頭巷尾熱議新基建。

那麼,「新基建」緣何能成為經濟強心劑?備受疫情衝擊的零售業,和「新基建」有什麼關係?「地獄開局」的2020年,「新基建」的東風,能否成為傳統商超的「取勝之匙」呢?

零售業「新基建」:數位化升級之路

什麼是「新基建」?

不同於傳統基建,「新基建」主要指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個概念來源於2018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新基建」概念誕生伊始,它就承載著「穩增長」和「促創新」的雙重任務,同時還要推動經濟「新舊」動能轉換。

所以,零售業也不例外。小到在線訂單、刷臉支付、掃描溯源,大到無人倉儲、智慧物流、數據監控,哪怕行業內競爭最激烈的線上線下融合,都是各大企業在零售「新基建」能力的體現。

換言之,當下以及目所能及的未來,「新基建」將會零售業重要的戰場。而零售的未來同樣也在「新基建」。誰能把傳統的零售基建變成更「聰明」的零售新基建,誰能掌握零售「新基建」建設的要義,誰或許就能引領新的潮流。

從京東結盟沃爾瑪,騰訊與永輝組團,阿里接盤大潤發,一系列強強聯手,也是各大巨頭為搶佔「新基建」陣地的開始。

蘇寧也不例外,2019年9月,蘇寧以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至此中國零售業格局已定,從十幾年來的百家混戰,變為巨頭割據。

傳統商超在經歷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後的短暫輝煌,如今各謀出路,無論是找盟友、搞組團、被接盤,無疑都在尋求更人性的服務,更便捷的體驗,更智慧的改變。

多維賦能,巨頭加碼「新基建」

如今,各大線上巨頭紛紛擁抱線下,踏入線下零售的戰場,各家可謂起點不同、模式不同、深度不同。那麼,近幾年來,他們的零售「新基建」改造發展情況如何?

第一種較為廣泛的模式是線上向線下導流,用流量等線上優勢來促進線下「新基建」的改造。

沃爾瑪與京東的聯手就是典型案例。2016年底,沃爾瑪入股京東。2018年,沃爾瑪200家門店接入京東到家平臺,隨後「沃爾瑪+騰訊+京東+京東到家」的四方合作公開,線上賦能線下的模式已然清晰。

同樣的劇情,永輝和騰訊也上演了。事實上,京東和騰訊,兩個線上的頂級流量主,都選擇開放線上入口,並將流量導入線下,以此讓「新基建」插上流量的翅膀,同時賦予「智慧」的選擇。

阿里與大潤發則選擇另一種方式。馬雲提出新零售的2017年,阿里火速斥資224億元買下了大潤發。和之前兩家採用入股合作的方式不用,馬雲選擇了直接收購入主。

大潤發承載一部分盒馬開店的業務;盒馬在海南、東北的整個供應鏈和ERP系統移植過大潤發;盒馬與大潤發實現聯合採購,打通供應鏈……阿里對於大潤發的「新基建」改造更像是「盒馬模式」復刻版,通過自身的生態與線下零售基建的融合,實現同步發展。

在收購完成半年後,大潤發母公司股價一度上漲6.84%,同時市值突破1000億港元。阿里對大潤發「新基建」的改造,確實帶來了新的突破。

2019年6月,蘇寧同樣選擇以收購入主的方式進軍傳統賣場。不過不同於之前的兩種模式,蘇寧選擇了另一條零售「改造」的路線。

當年9月27日,蘇寧宣布完成與家樂福中國的股權交割,正式接手家樂福中國業務。接手後不久,蘇寧釋出了明確的目標——對家樂福「逐步進行數位化發展,開拓出到家服務等社區生活業務」。

京東之於沃爾瑪,雙方是獨立的存在,對「新基建」的改造,是基於各自線上與線下的優勢,完成入口和入口的對接。而阿里之於大潤發,是將傳統商超融入體系,將商超復刻成為體系「新基建」的一個全新入口。

而蘇寧之於家樂福,則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模式。同樣是全方位入主,蘇寧此前已擁有30年的傳統零售的經驗,其「智慧零售」體系也將賦能家樂福。零售起家,堅持零售為唯一主業的蘇寧,同時擁有線上和線下基因,所能提供的是全方位的基於零售業態的改造。

因此,對於蘇寧和家樂福而言,他們完成的不僅是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更是將其作為獨立的「新基建」,進行徹底的改造。家樂福也不僅是蘇寧「新基建」的入口,同時也是蘇寧零售戰略的橋頭堡,獨立發展,齊步前行。

蘇寧家樂福:場景零售生態新模式

1月22日,蘇寧易購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家樂福中國第四季度業務扭虧為盈。

蘇寧讓家樂福實現7年來首次單季盈利,8年來首次現金流為正,不光證明了「數位化發展」和「社區到家業務」的前景,也讓市場見證了「新基建」為傳統零售帶來的變革。

「從區位上來說,家樂福基本分布在城市的主商圈或次商圈,是幹路;蘇寧小店深入社區,是『毛細血管』,是支路。」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對於家樂福的理解,是基於蘇寧「1小時場景生活圈」戰略的一種理解,也是對零售「新基建」未來發展模式的一種理解。

以蘇州為例,去年9月後該區域蘇寧小店單店單日銷售額同比增長30%,與此同時,接進家樂福的供應鏈成本降低,使小店的毛利率也進一步提升。

線下的互補除了「大店」與「小店」的協同,蘇寧還令家樂福這個傳統零售「基建」,變得更「聰明」了,更「方便」了。

比如,蘇寧把握住消費端行為數據,再藉助大數據,高效地給到家樂福運營指導與規劃,同時把蘇寧易購線上的巨大流量開放給家樂福,傳統大賣場在不知不覺經歷了一場智能化與數位化的改造,「新基建」在這家傳統商超身上落地開花。

據蘇寧易購發布的家樂福到家服務大數據顯示,2月14日-3月14日期間,家樂福到家服務同比增長398%,服務人群達1853萬人,累計為消費者提供5528噸蔬菜、1568噸肉、1942噸水果。

蘇寧到家業務得以彎道超車,後來居上,正是因為其提前戰略布局,通過將家樂福納入智慧零售版圖,納入場景生活圈,打通了蘇寧從場景端到物流端的通路,形成了系統化解決方案。

不同於股權合作後的開店,不同於收購入主後的模式複製,蘇寧對於家樂福的「新基建」改造,更多是基於對零售業思考後的數位化升級與人性化改造,蘇寧與家樂福還將為零售「新基建」提供怎樣的可能,未來或許仍然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閉店潮下,新零售時代的家樂福中國何去何從?
    應時代而崛起的電商不斷衝擊著線下傳統行業,尤其是剛開始對一二線城市實體店衝擊最大,實體店紛紛按捺不住紛紛開展網上業務以期挽救市場頹靡的現實。2014年初以家樂福為標杆的大潤發便已率先嘗試O2O,上線了「飛牛網」,而家樂福晚了一年才上線「家樂福網上商城」。
  • 華北最大大潤發春節前或在濟南開業 零售業市場「混戰」誰將突圍?
    要說這其中最「淡定」的,莫過於大潤發了。進入濟南近20年的時間,大潤發在濟南人的心裡,幾乎已經成為超市的代名詞。近日,大潤發又有消息傳來,華北地區體量最大的、位於全福立交橋附近的濟南第七家大潤發超市,或許在春節之前就能開業迎客了。15日,位於榮盛時代國際廣場的大潤發超市正在裝修。
  • 家樂福:從「零售之王」到被傳賣身,時代拋棄你,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2、「新零售」的無情衝擊家樂福的業績為什麼會江河日下?電商和中小型門店崛起,與「新零售」大趨勢的衝擊,是很重要的原因。2017年末,阿里巴巴收購了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今年年初,高鑫零售董事、大潤發創始人黃明瑞辭職,由阿里巴巴CEO張勇接任。短短數月,大潤發6名高層先後離職,高層大換血。辛辛苦苦創業20年,做到了中國零售業第一的成績,年營業額超過1000億,徒做嫁衣裳。
  • 超市巨頭加碼中國電商市場 家樂福線上業務版圖擴大
    家樂福中國線上業務版圖擴大全球超市巨頭不斷加碼中國電商市場。與沃爾瑪、永旺牽手京東,大潤發收歸阿里不一樣,法國超市集團家樂福走的是自建網上商城、APP電商平臺路線,繼2015年在上海首先落地後,版圖不斷擴大,近日廣州、海口、東莞入口正式上線,其線上業務已拓展至全國18個城市。
  • 家樂福、大潤發數10億價格賣身,時代在拋棄你!但零售卻值得做?
    傳了許久的新聞,終於重錘落地,48億賣給本土零售巨頭蘇寧,這件事的價格和事實,我不想再過多論述。作為上一個時代與大潤發齊名的商超巨頭,家樂福在中國市場最終難逃被收購的宿命,這也可能意味著傳統大商超模型全面變革的開端。
  • 相城「商超之爭」-大潤發漸顯問鼎之勢,家樂福黯然隱退
    大潤發站隊阿里,家樂福站隊騰訊。這場看似燒不到相城的戰火,正隨著家樂福即將退出中翔生活廣場而變得鮮明。家樂福固然有合約到期要撤場的原因在,但更多應是營業額的不景氣,相較周末人多到不敢進大潤發的來說,它就顯得過於「清閒」了。就班車服務來說,在相城,還是大潤發做的比較好,光班車線就有9條,基本覆蓋了各重要鄉鎮。在這都追新零售風口的階段,它也沒有落下這項乘坐人次逐漸變少的服務,點讚。
  • 馬雲入股大潤發 將按新零售模式升級濟南大潤發門店
    大眾網訊 今後濟南人去大潤發超市購物,選擇支付方式時,可能得用支付寶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可以用微信,不能用支付寶。因為20日,一直停牌的高鑫零售發布公告稱,阿里巴巴、歐尚零售、潤泰集團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馬雲將間接入股大潤發。
  • 沃爾瑪、家樂福、樂購在華擴張放緩 外資零售格局悄然生變
    每經記者 趙陳婷 發自北京中國零售市場增速放緩讓全球三大零售集團——沃爾瑪、家樂福和樂購在華門店拓展的成績單都不太好看。根據聯商網提供的 「2012年主要外資超市在華門店數量對比」顯示,沃爾瑪、家樂福和樂購三巨頭2012年在華開店數量都不及去年,並均出現了關店現象。相比之下,作為大陸零售業後來者的臺資零售企業大潤發憑藉34家的開店業績成為2012年度外資「開店王」,其在大陸門店數直追家樂福。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單店銷售上一馬當先的大潤發,此前門店數量並不多。
  • 家樂福開奧特萊斯? 新零售時代實體店「花樣求生」
    2017剛一開年,成都零售界就冒出了新花樣:家樂福奧特萊斯折扣店以店中店的形式,在成都光華店亮相。覆蓋家電、日用百貨、洗護日化、紡織服裝的超市奧特萊斯,意欲在競爭激烈的實體店和電商之間闖出一條新路。不僅是500強企業家樂福在求變,本土連鎖便利巨頭紅旗連鎖跨界旅遊、金融,國內知名百貨王府井玩起了朋友圈代購,新零售時代,實體店都在「花樣求生」。全國首家大賣場試水奧特萊斯「你在奧特萊斯淘包包,我在奧特萊斯淘燈泡。」
  • 小盒馬,大永輝,「大潤發們」的未來怎麼「大發」?
    實際上,隨著新消費浪潮的興起,昔日零售巨頭大潤發卻仿佛越來越沒有存在感,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從「19年不關一家店」到「輸給時代」? 大潤發正式進入中國在1997年,比沃爾瑪和家樂福都要晚,但卻在2010年迅速成為最亮眼的一匹「黑馬」。
  • 大潤發,戰勝了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近期大潤發的創始人宣布離職,由阿里巴巴CEO張勇接任,短短數月,大潤發6名高層先後離職,高層大換血。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好多網友表示,被稱為零售傳奇的大潤發難道是因受到電商的衝擊,倒下了?2006 大潤發在內地的蘇州的"百潤發"、南京的"金潤發"、無錫、鎮江、湖州的"天潤發"、上海的"春申購物中心"等由於早期的部分政策等因素限制未統一名稱的門店逐漸統一成"大潤發"商標。,截止到2011年1月14日,大潤發以"新鮮、便宜、舒適、便利"的經營理念深受大家的喜愛,門店數是150家。2010年,營收人民幣404億元取代家樂福成為中國大陸零售百貨業冠軍。
  • 蘇寧注入新零售基因 家樂福中國全面改革
    9月25日,蘇寧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今年上半年,家樂福中國又有一個季度實現單季盈利。9月26日,零售行業分析師莊帥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蘇寧在超市行業和全品類經營方面經驗還是比較少,未來如何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如何面對行業層面的競爭,對蘇寧都是不小挑戰。」
  • ...零售業|高鑫零售|家樂福|騰訊|步步高|永輝超市-智通財經網
    新零售之辯:阿里「中心心化」、騰訊「去中心化」在外界眼中,黃明端一直都是大潤發「零售帝國」的代名詞。大潤發賣身阿里,放在三年前,花甲之年的黃明端絕對不會想到。2017年2月,尹衍梁很自豪的說:「高鑫旗下的中國大潤發姑娘要出嫁,追求者有三家!」洽談的不只是馬雲的阿里巴巴,還包括馬化騰的騰訊和張近東的蘇寧。尹衍梁最終選擇了馬雲。
  • 家樂福的敗退不是時代的問題,是自己拋棄了自己!
    很多伴隨家樂福的榮耀與標籤:歐洲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零售商、世界最大的食品零售商、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化零售企業、中國最大外資零售商等。但是,2009年是家樂福的轉折點,2009年沃爾瑪的店鋪在此之後明顯多於家樂福,家樂福的業績也因諸多強勁的競爭對手出現後,每年以10%的業績開始下滑。
  • 蘇寧家樂福「期中考」:供應鏈融合亮眼、數位化升級漸顯
    隨著「新消費」「新基建」時代的到來,零售市場的變幻與迭代越發加快,但與民生最相關的大快消領域始終是行業焦點。尤其是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加深了這一認知。高頻率、高粘性的大快消依然是零售巨頭們進擊的重點。蘇寧就是其中的代表。
  • 家樂福中國強勁增長 大潤發謀上市、沃爾瑪上網
    國際零售巨頭中國發展提速  近日,幾大國際零售巨頭紛紛出大動作。家樂福公布第四季度銷售數據,去年四季度中國市場增幅12.5%。另外一家零售巨頭沃爾瑪(需求面積:8000-10000平方米)近期也表現出了對中國在線消費市場的濃厚興趣,參與投資中國最大在線電器銷售商京東商城。
  • 新零售狂風颳過 高鑫依舊擁有485家門店 這個時代還是屬於大潤發們
    此外,公司還參照盒馬等新零售物種,向販賣生鮮發力。與阿里深度綁定,這個老商超如今也換發新活力。二級市場首先給公司打出新高分,公司股價在最近兩個月上漲20.08%。中金等多家券商也紛紛唱好。蟄伏兩年,高鑫零售的收穫期來了?
  • 大潤發打敗沃爾瑪家樂福的十個秘訣
    7月27日,注入大潤發和歐尚兩個品牌在大陸所有門店資產的高鑫零售有限公司(06808.HK)在香港上市,一個中國最大的零售帝國龐然顯形—以門店數計,兩個品牌旗下共擁有197家門店,超過已有186家店的家樂福和沃爾瑪;去年銷售規模高達561.68億元,佔據大陸市場12%的市場份額,高於沃爾瑪的11.2%、華潤創業的9.8%以及家樂福的8.1%;它亦是國內單店贏利最強的大賣場,2010年單店銷售額為3.23
  • 大潤發超越家樂福、沃爾瑪成中國超市之王的秘訣是什麼?
    內地線下零售之王   它打敗了家樂福、沃爾瑪,單店業績1.6-2.2倍   在中國內地市場,真正的超市之王不是家樂福、沃爾瑪這些國際巨頭,而是它——大潤發(需求面積:20000-22000平方米)。   2010年,它就取代了家樂福成為內地零售百貨冠軍。
  • 蘇寧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盒馬大比拼
    除了蘇寧家樂福,還有很多推出到家服務的實體零售企業在疫情期間表現出色。我們選了幾個代表性的企業:外資大型連鎖商超沃爾瑪、2019年被蘇寧收購的家樂福、阿里旗下大潤發、新零售模式盒馬鮮生,通過對比分析來看這四大零售新老勢力到家服務哪家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