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這話說得有道理嗎?

2020-12-11 村東張二狗

提要:俗語「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這話說得有道理嗎?

對於農村老俗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這句話就是說女人如果當了家的話,也就是在家裡說了算,那就是驢都可以去耕地了,不用牛去耕地了,這叫越俎代庖幹了不該幹的事;對於母雞如果要是像公雞那樣天不亮打鳴,叫人們早早的起來幹活,似乎是公雞幹的事情母雞卻去幹了,預示著有不吉利的事情發生,也就是世道變了。

「女人當家驢耕地」是什麼意思?

在過去的家庭觀念是男人在家裡說了算,女人必須聽從男人的安排。因為男人是家裡的頂梁柱,又在外面乾重活,掙錢或者種莊稼給家裡人,是一個家庭主要的經濟收入和勞動力。如果說一個男人倒下了,家庭就等於塌了整個天,因此一個男人在家裡的重要地位在過去可想而知。當然在過去還有三從四德的說法,畢竟女人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一旦到了男方就是男方家裡的人了。在過去女人主要是在家裡幹家務活,相夫教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做個賢妻良母型是最好的女人的歸宿。因此在過去有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

如果說一個女人要在家裡說了算,那就是家裡的女強人。有時女人會感情用事,做事情有時是拖拖拉拉,不是雷厲風行,造成了一些事情錯失了良機或者不該幹的幹了,甚至脫累了一個家庭,似乎就有女人當家胡鬧的說法。當然在過去也流行「女人頭髮長見識短」的說法。因此有了「女人當家驢耕地」的說法,也就是說女人不能當家,如果當家了就像驢本來是馱東西的,沒有多大的力氣去拉動犁耕地或者說驢根本就拉不動犁,這也就說明了女人不應該承擔這樣的責任,因為也沒有這個能力去承擔當家的能力。畢竟當家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事情,是決定一個家庭是否幸福興旺發達的主要的發號施令者。

對於現在由於男多女少,男女比例失調嚴重,而且女人現在的文化水平不斷的提高,可以說現在是有知識有文化的女性了,而且又提倡男女平等,所以現在好多女人在家裡說了算,成為家裡的頂梁柱,也是家裡的主人。但是現在即便是女人當家,有時在大事方面還是男人說了算,至少女人必須與男人進行商量,一個家庭過得幸不幸福,就需要兩個人互相商量,並不是誰說了算的問題。

「母雞打鳴不吉利」是真的嗎?

在過去認為母雞打鳴是一個不吉利的事情,似乎母雞成了公雞一樣打鳴,這屬於「越俎代庖」幹了不該幹的事。這種現象似乎是一種不吉利的預兆,畢竟沒有聽說過母雞會打鳴的,母雞隻能產蛋,既然出現了打鳴的狀況,就不是一個好的現象的發生了,當然這是一個迷信的說法。其實母雞打鳴是因為母雞體內的雄性激素過多造成了母性的退化,以至於雄性表現出來才出現了母雞打鳴的現象。但是母雞打鳴以後,母雞的產蛋量相對就比較少了,這樣餵這母雞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一般在農村發現了母雞打鳴的現象,就會把這隻雞殺了吃掉了。

這話有道理嗎?

總之,對於這句老俗語「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主要表示的是認清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要去幹不該幹的事情,畢竟任何事情都是有規有矩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說跨越了自己的工作範圍之外,去別人去幹的話,有可能弄巧成拙,甚至別人也不相信,畢竟超出了自己的能力。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古代男耕女織的農耕社會,受當時的生產力的影響,人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人們通過對經驗教訓的總結並以農村俗語的形式流傳至今,很多俗語直到今天仍然對人們的生活起著一定的指導作用,其中這句農村俗語:「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又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女人當家驢耕地」,在過去農村農耕除了人力以外,最重的農活就需要牛來幹了。
  • 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大自然的規律下,每天按部就班的。村民們每天都在忙碌著同一件事情,如果碰上一些比較反常的現象,村民們都認為那是一種不吉利的表現。就像我們覺得在農村,男女之間就應該分工明細,要按照規矩來參考。
  • 「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古代農耕社會,受當時生產力的影響,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人們通過總結經驗教訓並以農村諺語的形式流傳至今,許多諺語至今仍對人們的生活起著指導作用,其中,這句農村諺語的意義是什麼:「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
  • 在農村,打鳴的母雞活不長,老人們說不吉利,有道理嗎?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 母雞偶爾也是會打鳴的,在農村,如果一隻母雞真的打鳴了,也就意味著它活不長了。從科學角度說,母雞之所以會發生打鳴聲,跟體內的激素發生變化有關係。如果一隻母雞受到外界環境或者飲食變化的影響,體內就會出現雄性激素增多,雌性激素減少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些母雞也會有雞冠增大、變紅等情況,而打鳴就是雄性化的其中一種體現。
  • 在農村,為什麼母雞學公雞半夜打鳴,就會被殺掉?有道理嗎?
    在農村,母雞如果半夜打鳴就會被殺掉,這是一種怎樣的民俗?有道理嗎?而且養雞還能下蛋,吃不完的雞蛋、雞都是可以拿去集市上售賣的,然後可以補貼家用。那你可聽過這樣一種說法:如果自家養的母雞在半夜的時候學公雞打鳴,那就要把它殺掉,這是一種怎樣的民俗呢?有道理嗎相信很多的農民朋友都聽說過這種說法,就是說家中所養的母雞如果學公雞一樣,在半夜也出現打鳴這樣的現象,那就是不吉利的。
  • 為什麼母雞打鳴是不吉利的象徵?原來是有科學依據的
    在農村,大多數雞是母雞。如果有公雞,它年輕的時候會被閹割。當然,有些人會養一隻公雞。但是,公雞的數量很少。在農村,雞大多是用來下蛋的,但公雞不下蛋就不划算。因此,公雞不符合成本收益的飼養,養著一隻也是為了繁殖或添加一道菜用。
  • 農村人說「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啥意思?有道理嗎?
    每到這個時候,全村的老老少少就會聚到一起,聊著一天的收穫,暢談著未來的打算,當然在暢聊時,不乏講到一些俗語和習俗。這讓我印象頗為深刻。比如前段時間,就聽到農村老人們說了一句俗語「公雞不蹄母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而現在想來還是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後來詢問了幾位老者後,他們也給出我答案,那麼今天咱們大家就來粗略的討論下這句俗語的意思。
  • 「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說起農村的俗語俗話,可能有些朋友會略知一二,因為這些俗語俗話,都是經歷了幾千年而流傳下來的。雖然有一些沒有科學考證,聽起來也像無稽之談,但有一些老話,卻也是非常有道理的,都是經過生活經驗的總結,從而得出的。那麼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可能第一次聽,不知道其說的是什麼,但去細細深究的話,到也能感嘆出老人們的智慧。像有句俗語叫做,「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
  • 公雞會打鳴,而母雞不會,這是為什麼?
    公雞打鳴是一件在我們看來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同樣是雞,為什麼母雞不打鳴呢?公雞又為什麼要打鳴呢?難道只是為了當個「鬧鐘」?答案顯然並不是如此的簡單。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公雞打鳴的目的。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公雞會鳴叫,而母雞不會?
  • 農民家裡養的母雞學公雞打鳴,為啥就得扔?竟是這個原因
    農民家裡養的母雞學公雞打鳴,為啥就得扔?竟是這個原因提到家禽,我們自然而那就會想到雞。而雞有很多種類,它們的營養價值更不相同。而我們能夠給出一個最準確的區分就是,公雞和母雞。大家都知道母雞能夠下蛋,而公雞打鳴很響亮。
  • 農村老話「公雞叫,母雞啼,家裡男人不死也要褪層皮」有道理嗎?
    不過一旦有句話說出來的時候,一般就是家裡的公雞和母雞就不正常了。所謂的公雞叫,就是指公雞學母雞下蛋的時候的叫聲,咯咯噠。而母雞啼則是說母雞學著公雞打鳴。這就是公母不分的意思。如果家裡的雞這麼的話,老人只是說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至於後面的那句,家裡的男人不死也要褪層皮,應該就是老人口中的不好的事情吧。從科學角度來說,母雞學打鳴和雞的生理關係有問題。
  • 在農村母雞打鳴會被立刻殺掉,你知道原因嗎
    有個成語是「聞雞起舞」,這裡說的「聞雞」指的是早上聽到公雞打鳴,這個大家都應該知道,公雞早上是會打鳴的。但如果母雞打鳴呢?很多人沒見過,但確實有這樣的事,而且,在農村,如果誰家養的母雞打鳴了,那肯定就會被儘快殺掉,這是為什麼呢?聽我來說一下。
  • 老人常說:母雞學公雞打鳴就要殺掉,這是為什麼?來聽專家怎麼說
    在大自然界,都是有一些不成文的規矩,像公雞打鳴母雞下蛋,這也算是各司其位吧,但是,如果是出現了相反的現象的會有點亂套了,就是母雞學大公雞打鳴,在農村是很忌諱這個,表示出現這種情況就要把這個母雞給殺掉,這究竟是為什麼?
  • 農村趣事:老人說打鳴的母雞留不得,為什麼要這樣做?
    提要:農村趣事:老人說打鳴的母雞留不得,為什麼要這樣做?有人說有些農民一旦發現家裡的母雞學公雞叫就會把母雞殺掉,老人說是打鳴的母雞留不得,為什麼要這樣做?首先,母雞學公雞打鳴,和殺不殺掉沒有半毛錢關係。
  • 「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農村俗語該怎麼解釋,有道理嗎?
    相信大家都聽過生肖和屬相的說法,中國有十二生肖,每個生肖分別對應不同的年份,生肖文化的來源已久,如果你對生肖文化有所了解,就會發現人們對每個生肖的評價其實並不相同,例如在農村,老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敬業雞打鳴打缺氧,認真工作飯碗才能保住,已有狗狗、母雞會打鳴
    ——小品《策劃》宋丹丹臺詞大家好,我是科普不正經聊生物的生物博士伊棋。近日,土耳其西部城市丹尼茲利附近的一個農場裡的雞火了。這隻雞打鳴只能用敬業來形容,每次打鳴,必須打到缺氧昏倒為止。在歡樂的同時,也不禁感慨,現在的工作不好找,連雞也如此敬業。
  • 「母雞學公雞叫,就立馬殺掉」,農村這一說法是怎麼來的
    在農村有個不成文的說法:「母雞學公雞叫,要馬上殺」,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們都知道,農村有些很奇怪的規矩已經流傳了很長時間,但這是不合理的,也不適用於現在,「農村的老人常說,母雞學公雞叫。就要立刻殺了他。你知道為什麼嗎?
  • 母雞也打鳴?專家:雞或出現「性反轉」
    ——一隻公雞的自述這隻雞打鳴又下蛋 究竟是公還是母? 公雞會下蛋,那母雞是不是也能打鳴呢?11月13號,江蘇南通的殷先生就向記者反映,他家的母雞不愛下蛋,卻像公雞一樣愛打鳴。51歲的殷利明經營養雞場有20多年。今年2月份,他買了200多隻小雞來餵養。
  • 「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
    「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很多農村生活過的人們應該都有從農村的老人口裡耳濡目染的聽到一些特別有意思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一般來說也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特別好理解。其實俗語都是農村老人們一直總結的生活經驗,不乏蘊含著一些大道理。那今天小慄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其中幾句特別有意思的俗語,而這些農村俗語告訴我們一個家庭應該怎麼樣更好的進行維護和經營。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那麼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有有道理嗎?其實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男耕女織。
  • 母雞學公雞叫,就要立馬殺掉!這是為什麼?
    最近聽村裡老人說,如果母雞學公雞叫,那麼這隻母雞就要被殺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聽聽小濤說說吧!其實大家都明白這是封建迷信,但是有一句老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的俗語也不會憑空的出現,都是有科學依據的。其實母雞打鳴和雞的生理結構有關係,每隻雞都是既有精巢又有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