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趣事:老人說打鳴的母雞留不得,為什麼要這樣做?

2020-12-16 科學興農

提要:農村趣事:老人說打鳴的母雞留不得,為什麼要這樣做?

有人說有些農民一旦發現家裡的母雞學公雞叫就會把母雞殺掉,老人說是打鳴的母雞留不得,為什麼要這樣做?首先,母雞學公雞打鳴,和殺不殺掉沒有半毛錢關係。如果雞主想吃雞了,不管是母雞公雞,或者母雞打沒打鳴,總是要殺了吃掉的。那麼怎麼解釋母雞打鳴這一現象呢?母雞的生理構造是既有精巢,又有卵巢。正常情況下,母雞下蛋,公雞打鳴。

但是當母雞受到外界的刺激或者幹擾等影響下,母雞體內的性腺發育,產生的雌激素變少,雄性激素增多。外在表現就是羽毛、雞冠發生變化,偶爾也會發出公雞打鳴的叫聲。

古語有云:「牝雞司晨,惟家之索」。牝,意思是雌性的,母的。索,是窮盡、破敗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母雞在黎明前打鳴的話,這個家庭可能就要遭變故了,多半是指壞的方面,家庭破敗,或者財物損失等。這句古話流傳至今,雖無科學依據可查,但是在農村老家,家裡養有母雞的,還是很忌諱母雞打鳴的。

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雞同吉,代表吉祥,吉利之意。所以在古代,做祭祀時,通常都有雞。但是公雞打鳴,母雞下蛋各司其職,如果哪天母雞打鳴了,就會被引申為女的掌了權,亂了規矩,將會出亂子。俗話講,事出反常必有妖。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有些村民們在發現家裡的母雞學公雞叫的時候,就會把母雞給殺掉的原因。

其實,母雞打鳴本源是由於體內激素紊亂,沒有繼續產蛋的能力,我們都知道,雞農養母雞是為了產蛋盈利,現在既然母雞沒有產蛋能力了,那不如乾脆賣掉或者燉了吃,避免浪費飼料,和別的沒有關係。

最後,科學興農建議大家,要相信科學,不要輕信傳言。雖然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科學解釋不了的現象,那有可能是我們的科技水平還達不到相應的高度。但是對於生活,我們還是要滿懷敬畏之心。尊重科學和自然發展的規律。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文章原創版權歸屬科學興農帳號所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在農村,打鳴的母雞活不長,老人們說不吉利,有道理嗎?
    公雞打鳴這個現象很常見,在農村地區每天凌晨總是能夠聽到公雞此起彼伏的叫聲,每當這個時候人們就會起床勞作,它簡直就是鬧鐘一般的存在。而母雞的作用就是下蛋,平時它基本沒什麼聲音,只會在下蛋的時候發出一些咯咯的聲響。
  • 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大自然的規律下,每天按部就班的。
  • 老人常說:母雞學公雞打鳴就要殺掉,這是為什麼?來聽專家怎麼說
    在大自然界,都是有一些不成文的規矩,像公雞打鳴母雞下蛋,這也算是各司其位吧,但是,如果是出現了相反的現象的會有點亂套了,就是母雞學大公雞打鳴,在農村是很忌諱這個,表示出現這種情況就要把這個母雞給殺掉,這究竟是為什麼?
  • 在農村,為什麼母雞學公雞半夜打鳴,就會被殺掉?有道理嗎?
    在農村,母雞如果半夜打鳴就會被殺掉,這是一種怎樣的民俗?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農村裡養雞的不少,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那他們每年都會養幾隻雞,對於他們來說,如果不養雞那就是不稱職的農民。而農村人養雞的原因也是比較好理解的,農村的場地大,養雞也比較方便,每天早上把雞舍打開,把它們餵飽以後就不用管了,等到天黑了會自己從野外回來,吃完了雞食又會自己主動進入到雞舍,算得上是一種很讓人省心的家禽了。而且養雞還能下蛋,吃不完的雞蛋、雞都是可以拿去集市上售賣的,然後可以補貼家用。那你可聽過這樣一種說法:如果自家養的母雞在半夜的時候學公雞打鳴,那就要把它殺掉,這是一種怎樣的民俗呢?
  • 在農村母雞打鳴會被立刻殺掉,你知道原因嗎
    有個成語是「聞雞起舞」,這裡說的「聞雞」指的是早上聽到公雞打鳴,這個大家都應該知道,公雞早上是會打鳴的。但如果母雞打鳴呢?很多人沒見過,但確實有這樣的事,而且,在農村,如果誰家養的母雞打鳴了,那肯定就會被儘快殺掉,這是為什麼呢?聽我來說一下。
  • 為什麼母雞打鳴是不吉利的象徵?原來是有科學依據的
    在農村,大多數雞是母雞。如果有公雞,它年輕的時候會被閹割。當然,有些人會養一隻公雞。但是,公雞的數量很少。在農村,雞大多是用來下蛋的,但公雞不下蛋就不划算。因此,公雞不符合成本收益的飼養,養著一隻也是為了繁殖或添加一道菜用。
  • 公雞會打鳴,而母雞不會,這是為什麼?
    公雞打鳴是一件在我們看來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同樣是雞,為什麼母雞不打鳴呢?公雞又為什麼要打鳴呢?難道只是為了當個「鬧鐘」?答案顯然並不是如此的簡單。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公雞打鳴的目的。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公雞會鳴叫,而母雞不會?
  • 在農村如果母雞發出公雞的聲音,要被殺掉,這有什麼依據?
    當然,最後就是我們今天要說母雞學公雞叫,其實要說這句話也是很少聽到過,但是今天說出來了,我們就一起來說一下在農村母雞學公雞叫就要殺掉?是迷信還是有什麼依據?我們先講一個故事,就是記得在之前聽到一個朋友他在一個群中聽到了一個消息,就是群員大楊,年僅26歲獨生子去世了,原來原因是因為一個電線被風颳到身上被電死了。
  • 農村俗語:「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是什麼意思?
    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人們通過對經驗教訓的總結並以農村俗語的形式流傳至今,很多俗語直到今天仍然對人們的生活起著一定的指導作用,其中這句農村俗語:「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又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女人當家驢耕地」,在過去農村農耕除了人力以外,最重的農活就需要牛來幹了。
  •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實事求是地講,小雞孵出比例中,公母比例差不多,不存在公雞比母雞少這一說。之所以造成您覺得公雞比母雞少的誤解,應該是您在雞場中所見,屬於人為的公母比例調整。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 母雞也打鳴?專家:雞或出現「性反轉」
    我的頭型慢慢在向母雞的樣子生長,可我漂亮的尾巴,還有粗壯的爪子,還是很man啊。我下的三個蛋,況大爺吃了兩個,還留了一個。他說我下的蛋,除了口感腥一點外,和其它的蛋倒沒有區別。我也很納悶,我到底是怎麼了?我的主人況大爺更是好奇,為什麼公雞會下蛋呢?於是他打了《都市現場》的電話。」
  • 農民家裡養的母雞學公雞打鳴,為啥就得扔?竟是這個原因
    農民家裡養的母雞學公雞打鳴,為啥就得扔?竟是這個原因提到家禽,我們自然而那就會想到雞。而雞有很多種類,它們的營養價值更不相同。而我們能夠給出一個最準確的區分就是,公雞和母雞。大家都知道母雞能夠下蛋,而公雞打鳴很響亮。
  • 農村人說「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啥意思?有道理嗎?
    比如前段時間,就聽到農村老人們說了一句俗語「公雞不蹄母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而現在想來還是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後來詢問了幾位老者後,他們也給出我答案,那麼今天咱們大家就來粗略的討論下這句俗語的意思。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都知道,幾乎家家都要養上幾隻雞,養母雞的作用是為了下蛋,養公雞的作用是為了起到帶領雞群和播種的作用。
  • 「母雞學公雞叫,就立馬殺掉」,農村這一說法是怎麼來的
    在農村有個不成文的說法:「母雞學公雞叫,要馬上殺」,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們都知道,農村有些很奇怪的規矩已經流傳了很長時間,但這是不合理的,也不適用於現在,「農村的老人常說,母雞學公雞叫。就要立刻殺了他。你知道為什麼嗎?
  • 農村老話「公雞叫,母雞啼,家裡男人不死也要褪層皮」有道理嗎?
    小時候常聽村裡的老人這麼說。不過一旦有句話說出來的時候,一般就是家裡的公雞和母雞就不正常了。所謂的公雞叫,就是指公雞學母雞下蛋的時候的叫聲,咯咯噠。而母雞啼則是說母雞學著公雞打鳴。這就是公母不分的意思。
  • 俗語「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這話說得有道理嗎?
    提要:俗語「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這話說得有道理嗎?對於農村老俗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如果說一個男人倒下了,家庭就等於塌了整個天,因此一個男人在家裡的重要地位在過去可想而知。當然在過去還有三從四德的說法,畢竟女人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一旦到了男方就是男方家裡的人了。在過去女人主要是在家裡幹家務活,相夫教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做個賢妻良母型是最好的女人的歸宿。因此在過去有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
  • 敬業雞打鳴打缺氧,認真工作飯碗才能保住,已有狗狗、母雞會打鳴
    打鳴昏倒的雞那麼,為什麼公雞會打鳴呢?這個打鳴是否存在什麼規律?從生物學的角度看,生命的行為最終是由基因決定的,也就是一種本能的行為。會打鳴的狗和母雞當然,宋丹丹的小品裡拿公雞下蛋來做包袱,是一種不可能出現的自然現象。然而,現實中,卻出現過母雞打鳴、狗狗學公雞打鳴的事件,均有新聞報導。例如,2004年,湖北洪湖市燕窩鎮民河村彭代貴家家有一隻怪雞: 既能生蛋, 又能打鳴。
  • 母雞學公雞叫,就要立馬殺掉!這是為什麼?
    最近聽村裡老人說,如果母雞學公雞叫,那麼這隻母雞就要被殺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聽聽小濤說說吧!相信養殖的朋友都比較了解,公雞母雞的叫聲是不一樣的,當發現母雞學公雞叫,有封建思想的人則認為是兇禍之兆,將會有大事發生,想要避免壞事發生,就要把母雞殺掉!
  • 公雞被宰殺後母雞不再下蛋 每日寂寞打鳴終變性
    嬌媚母雞變成公雞 不下蛋只打鳴  大邑縣一村民家中母雞突現變性特徵,專家稱,母雞變公雞古已有之  春晚上,趙本山說,公雞下蛋,那它怎麼能去見過去那些相好的小母雞?下蛋公雞如何見母雞倒不知道,但大邑的陳文元卻知道,變性母雞如何與同籠姐妹相處!這隻母雞(該叫公雞還是母雞,記者很為難)先是不下蛋,然後變羽毛,現在學打鳴……但這隻怪雞卻沒因此飛黃騰達,反而差點遭來殺身之禍!這些天,當地村民說這不吉祥,建議主人殺了它!
  • 「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是什麼意思?
    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人們通過總結經驗教訓並以農村諺語的形式流傳至今,許多諺語至今仍對人們的生活起著指導作用,其中,這句農村諺語的意義是什麼:「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有道理嗎?在過去,「女人當家驢耕地」除了人力之外,農村地區最繁重的農活需要牛。牛作為溫順動物,穩重穩重的性格非常適合農耕,自然,人們經常用牛來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