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體勤,五穀分——《楚辭》中的禾本科作物

2021-01-07 娟姐愛解說

農作物種植業的發展是中國早期文明發達的物質基礎,我國是禾本科多種栽培作物的起源中心之一。

我國自古以來就說「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食五穀治百病」的說法,目前被多數學者接受的五穀是稻、黍、稷、粱、麥,而六穀則比五穀多了一種「蔬」米。

1.稻古稱稻、除,稻屬,一年生或多年生水生草本。

稻是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原產熱帶亞熱帶地區,全世界90%以上的稻米產於亞洲,中國是亞洲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約一萬年前,長江中下遊流域的原住民們發現,種植並馴化了它;考古發現,七千年以前華南、華中就已經大面積栽培稻米。稻米的分布由南而北,最遲在《詩經》時代,華北也有了稻的種植,最終擴展到北緯五十度以北的黑龍江流域。稻是我國古代祭禮中的主要祭品。《楚辭》中的祭品琳琅滿目,有稻、梁、麥等,但以稻為首,說明當時地處長江中下遊的楚地,稻是百姓最重要的主糧,食用和釀酒都用它。順便一提,水稻極容易富集重金屬,解決這一汙染問題迫在眉睫。

2.粟古稱乘、契、黃梁,今又名小米、穀子。狗尾草屬,一年生草本。粟廣泛栽培於歐亞大陸的溫帶和熱帶,我國黃河中上遊為主要栽培區,其他地區也有少量栽種。我國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石器時代,六千年前華北地區已經有相當規模的種植。自神農時代起,粟就是皇帝躬耕儀式所用的五穀之一,是古人賴以維生的禾本作物。粟在古代也是糧食的泛稱,如「不食周粟」的「粟」;古代官員的傣祿以粟的量來計數,因此「粟」也指勞動報酬。經過長期栽培,粟已經發展出許多變異類型和品種,中國近代可辨識的品種已經有1500個以上,粗略可分為「梁」和「票」兩大類。

果穗較大、穀粒粗、米粒較黏的為「粱」,果穗較小、穀粒細的為「粟」。

3.普通小麥古稱蘊,今又名菱白、菱筍。蒸屬,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蘊分布於亞洲溫帶、日本、俄羅斯及歐洲。古代蔬生長正常,秋季結實,稱雕胡米,在《周禮》等古代典籍中列為六穀之一,是重要而珍貴的糧食。一直到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蔬還是穀類作物。

不過,蔬米的產量遠不能跟稻米、小麥等相比,加上花期長,種子成熟期不一致,而且種子一成熟就從穗子上脫落,於是後來被人類慢慢疏遠了。南北朝以後,發現黑穗菌寄生的藏不能正常開花結實,但植株仍能生長,莖部不斷膨大,逐漸形成紡錘形的肉質莖,稱菱白或菱筍,遂由穀物變成蔬菜。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禾本科作物中葉片直立調控機理
    記者從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獲悉,該所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特色農作物優異種質資源發掘與創新利用創新團隊」和「作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闡釋了穀子的DPY1作為油菜素內酯信號的「剎車」基因調控葉片披垂與直立的分子機制,為禾本科作物株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四體不勤 也分五穀|五穀到底是哪五種穀物呢?德福康教您認五穀
    一些平時都在樓下小館填肚子和靠外賣續命的加班黨,仿佛也從烹飪中找到了新的樂趣。掛了多年熊貓眼,懷疑自己上輩子是熊貓的熬夜族,在充足的睡眠和自製健康美食的雙重加持下,發現自己的黑眼圈居然減淡了!在這特殊時期,我們正好可以有時間分分五穀。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是一成語典故,出自 《論語·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現多理解為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這個理解並不準確,具體分析請看本期第三篇文章)四體,就是我們的兩手兩足,那五穀到底是哪五穀呢?
  • 老話說:四肢不勤,五穀不分 五穀雜糧中的五穀究竟是哪五種?
    有的喜歡吃麵,有的喜歡米飯,有的喜歡饅頭包子,可以說是種類繁多,而我們所吃的食物總歸離不開五穀。五穀,這個詞大到垂垂老矣,小到啟蒙稚童都聽過、知道這個詞,而五穀具體指的是或者說是哪種穀物?哪五穀?下面聽我細細道來。
  • 說:五穀是「稻、黍、稷、麥、菽」還是「麻、黍、稷、麥、菽」?
    禾本科被子植物中的大科之一,有花植物科中的第五位,單子葉植物中僅次於蘭科。約有650多屬,12000多種,覆蓋了地球陸地面積的20%。中國產230餘屬約1500種。穀類作物易種、易收、易貯藏,不僅種子為良好的食物,秸稈可做飼料並有很多用途。原產中國的粟的祖先是我們常見的狗尾草。社稷社:是指土神,延伸意義即為土地。稷:五穀之神,延伸意義即為糧食。
  • 【科研速報】禾本科黍亞科植物小穗植矽體形態分類及應用研究新進展
    禾本科植物小穗植矽體的研究極大推動了植矽體分類學及考古學方面的應用,然而由於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幾種主要的農作物,已經發表的植矽體鑑定標準是否可靠,鑑定的精度到底如何仍未完全詳明。
  • 《論語》有雲「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其中「五穀」指的什麼?
    《論語》「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中,「五穀」指什麼?「四體」就是指四肢,「四體不勤」指不勤快不勞動;「五穀不分」指的是不能分辨常見的五種農作物。我國歷史上一直是農業立國,因而對農作物的認知和了解,是人人必備的普遍常識。老人在這裡諷刺孔子分不清穀物,不事勞作,只知道四處遊說,因而不符合「夫子」稱謂,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然而,「五穀」指的具體哪幾種穀物?
  •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 成語故事
    體 不 勤,五 谷 不 分  ]◆ ◆ ◆from 寶寶睡前故事在線聽點擊上方視頻播放成語故事【成語】: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拼音】:sì tǐ bù qín , wǔ gǔ bù fēn【解釋】: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
  • 俗話說:人吃五穀雜糧,那麼五穀指的是五種作物嗎?
    「五穀」是糧食的總稱,俗話說:人吃五穀雜糧,還有就是古代對於紈絝富家子弟往往諷刺道: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這裡的「五穀」都是泛指糧食。那麼「五穀」在古代指的是什麼意思?指的是五種糧食作物嗎?先秦時期,人們種植的穀物有上百種之多,在當時的經典著作中找不到「五穀」的影子,只有「百穀」之說。「百」是怎麼一步步的變成「五」的呢。原因大致有兩個:一是當時社會上陰陽五行思想影響較大,認為「五」是萬物至尊,所以用「五」來代指所有穀物。二是人們長期實踐勞作的結晶,勞動人民通過長期實踐耕種。根據產量,耕種條件等種種因素,逐步確定下來了五中最主要的糧食品種。
  • 尋人•共享農場|風之谷尋「識五穀四體勤」的小農民!
    冬已至,春不遠,又是一個播種季,該農耕基地再次推出「共享農場」農田出租活動,尋找「識五穀四體勤」的小農民!一塊60㎡的農田,一年租金299元;所租農田,需不定期打理;遵守有機、環保的耕種原則,使用農藥前先諮詢;可申請農場代為管理,維護代管199元/月。孩子參與其中,解讀合同細則,籤上自己的名字,行動上理解、履行契約精神。
  • 「五穀」、「雜糧」不是一碼事兒 分別指的是什麼
    五穀雜糧是對糧食作物的統稱,五穀主要指主食,雜糧則主要指輔食。「五穀」都有哪些「五穀」名稱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論語·微子》中即有「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話。但五穀究竟指哪幾種作物,答案卻不是唯一的,《周禮》中的五穀指「麻、黍、稷、麥、菽(豆)」;《孟子》中的五穀指「稻、黍、稷、麥、菽」《管子》中的五穀指「黍、秫、菽、麥、稻」;《楚辭》中的五穀指「稻、稷、黍、菽、麻。」而在近代編成的《辭源》上,五穀為「稻、黍、稷、麥、豆。」
  • 解讀小麥田常用禾本科除草劑各自的優缺點
    異丙隆對看麥娘、日本看麥娘、硬草、菵草、野燕麥等麥田大多數禾本科雜草有良好防效,特別是對近年來種群數量上升較快的惡性雜草早熟禾防效突出。二是施藥適期寬。該藥兼有土壤封閉處理和莖葉處理效果,從小麥播種至麥苗拔節前都可以施用。三是藥物在土壤中殘留期短,對後茬作物安全。四是用藥成本適中,農戶容易接受。
  •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中的「五穀」指什麼?
    五穀是中國語言中常用的一個詞,「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五穀豐登」、「五穀雜糧」等,但五穀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五種作物。「谷」是指有殼的糧食,像稻、稷(即穀子)、黍(亦稱黃米)等外面都一層殼,所以叫作谷。
  •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成語】: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拼音】:sì tǐ bù qín , wǔ gǔ bù fēn【解釋】: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出處】:《論語·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意思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怎麼能算老師呢?【近義詞】:飽食終日 無所事事【反義詞】:孜孜不倦 不辭辛勞【例句】:年輕人要懂得上進,像那種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是不會取得成功的。
  • 人們常說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意思是罵人還是誇人呢?
    引言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說這樣一句話: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大多數用在諷刺別人的時候,一般常用於說別人好吃懶做,讀書少,不知變通的時候說。那這句話中說的四體和五穀究竟是什麼呢?農夫笑道: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誰是孔子?後來子路把這件事說給孔子聽,孔子十分震驚,還專門去拜訪了這個農夫。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人不勤奮,就不可能認識五穀雜糧。其實是一個貶義詞。宋代的朱熹曾經在著作中反映,農夫的這句話可能是在指責子路,說子路手腳不勤快,自然是五穀不分。
  • 其實關於五穀的內涵一直在變化,你是否被人說過「五穀不分」?
    每到收穫的季節,人們都喜歡用「五穀豐登」來形容豐收,也常常用「五穀不分」來指代沒有生產勞作經驗,缺乏常識。那麼,五穀究竟是哪五穀呢?五穀還是六穀?「谷」來自同音字「穀」的簡化,古時指有殼的糧食。我國是糧食生產的農業大國,刀耕火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
  • 勞動教育 | 四體要勤,五穀要分
    近年來一些青少年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勞動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對此,全黨全社會高度重視,2020年國務院發文《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可見勞動教育在新時代的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小麥《小麥田防除禾本科雜草,七種常用除草劑全分析》
    後茬玉米、水稻、大豆、花生、棉花等作物需在施藥100d後播種,間套作上述作物的麥田慎用該藥。 四、炔草酯 炔草酯對野燕麥、看麥娘、硬草、菵草、棒頭草等防效突出,對早熟禾防效不佳。
  • 禾本科雜草都有什麼?了解雜草分類更好清除它
    禾本科植物在中國有1200多種。禾本科的植物一般都有空心的杆子,每隔一段有一個實心的結。葉是由結的兩邊輪流出來的,並且是由葉片和葉鞘兩部分組成的。介紹幾種常見的禾本科雜草:牛筋草牛筋草在我國各地都有分布,可以散瘀、止血、清熱解毒,因為難以清除和會爭奪養分,成為惡性雜草,如今「草銨膦+烯草酮」成除草的主流藥劑。馬唐從溫帶到熱帶的氣候條件均可以適應,幾乎遍布全國。是一位藥材,可以明目潤肺。同時是良好的飼草,營養價值高。
  • 五穀加它是六穀,如今多數成蔬菜,其種子1斤50元很暢銷,難買到
    導讀:五穀加它是六穀,如今多數成蔬菜,其種子1斤50元很暢銷,難買到!文:三農小七糧食問題,一向都被非常重視,在糧食上,我們有五穀雜糧。其中,五穀包含了稻、黍、稷、麥、菽。其實,以前是有六穀的,它還有一種,那就是——苽!菰(gu)是一種禾本科的植物,水稻葉屬於禾本科,它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和水稻類似,不需要太深的水,但也離不開水。只不過水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菰是多年生的。
  • 「五穀不分」中的「五穀」指的是哪五種糧食作物?
    稻穀籽粒的外形結構主要稻殼和穎果(糙米)兩部分組成:稻殼包括內穎、外穎、護穎和穎 尖(穎尖伸長為芒)四部分組成;糙米:稻穀經礱穀機脫去穎殼後即可得到。【麥】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子實用來磨麵粉,也可以用來製糖或釀酒,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糧食作物。有小麥、大麥、黑麥、燕麥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