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通訊員曉燕3月18日報導: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老年人群的健康問題越來越需要引起社會關注。每年髖部骨折的人數中70%以上都是老年人,尤其是80歲以上高齡患者,在摔倒後極易發生髖部、胸腰椎骨折,而約20%的人會在一年內死亡。
據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康復醫學研究所主辦、上海滬東醫院承辦的「2019康復外科理念的思考與實踐」研討會上傳出消息,藉助醫聯體技術支持、通過學科創新「學優補短」、體現現代康復外科理念、定位極高齡骨折患者的「區域診療康復中心」已初具規模。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黨委書記、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康復醫學研究所所長汪昕,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學專家、終身榮譽教授姜立本,中山醫院骨科、康復科、麻醉及護理等相關學科的專家教授以及徐匯區中心醫院、上海東海老年護理醫院等兄弟單位院長、專科主任出席研討會。
上海滬東醫院鄒冰川院長表示,在中山醫院各學科技術和護理方面支持下,由姜立本教授牽頭發展醫院康復外科,指導開展多學科協作,將高齡髖部骨折的診療定為學科創新特色技術,經過2年實踐,在診治技術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康復醫學研究所所長、中山醫院黨委書記汪昕教授在研討會上分析說: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由於存在高齡、麻醉、術後併發症方面的高風險,不能和不願手術的佔比很高。而患者臥床一年後的死亡風險也隨著心肺、胃腸等功能下降而上升。滬東醫院把能夠讓這些患者坐起來、站起來、能夠減輕疼痛作為切入口,已形成了極高齡骨折患者治療康復的初步模式,極高齡骨折患者的「區域診療康復中心」已初具規模。
上海滬東醫院管理公司劉梅英董事長表示對於學科後期發展的軟硬體投入將全力支持,醫院也將以此為契機,以醫學創新為著力點,服務民生為落腳點,加強與各兄弟單位的協作。面對新時期醫療發展的新挑戰,醫院各學科將抓住和尋找新的機遇,提高創新意識、加強底線思維,共同賦予滬東醫院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