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一個雞蛋,可保護血管、提高免疫力,但你真的吃對了嗎?
研究發現一個雞蛋約含有7克蛋白質,而人體所需物質中就含有胺基酸以及豐富卵磷脂,最主要的是雞蛋蛋白質類型和胺基酸構成比例非常完美,而僅次於母乳,所以每天吃一個雞蛋是非常好的,既可以保護血管又可提高免疫力,但是如何正確吃,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雞蛋再好,也不能過度任性的吃,這裡要提醒一下大家,吃雞蛋的時候千萬別犯這3個錯誤:
1、吃雞蛋別犯這個錯誤:生吃雞蛋
大部分人喜歡吃半熟蛋甚至生雞蛋,實際上,雞蛋是一種很容易被細菌感染的食物,例如:沙門氏菌等病菌就可以輕鬆穿過雞蛋、感染雞蛋,但是細菌基本都是怕熱的,因此只要將雞蛋加熱到71℃以上,就可以完全殺死它們。
生活中許多人都愛吃溏心蛋,但是蛋黃在68℃左右才開始凝固,所以溏心蛋既然是半液體狀蛋黃,那就很可能沒有完全達到殺菌溫度,經常食用就有著一定風險。
2、吃雞蛋別犯這個錯誤:吃雞蛋過量
營養課堂營養師提醒大家:雞蛋需適量食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周不要超過7個雞蛋,究竟吃幾個,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對於肝腎功能衰弱者,吃雞蛋前一定要問下醫生建議,畢竟雞蛋蛋白質含量太高,吃太多很容易會增加腎臟負擔。
3、吃雞蛋別犯這個錯誤:扔掉蛋黃
很多人害怕蛋黃裡含有較多膽固醇,可實際上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飲食膽固醇多些會導致高血脂或心臟病,據全世界範圍的營養推薦,包括《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都已經取消了每天飲食對膽固醇的限量,吃雞蛋是可以吃蛋黃的,儘量不要扔掉。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做些其他事情,保證血管裡血液更好流通,在飲食上多加注意,多吃些有助於幫助降血脂的食物,如花生,桑葚,洋蔥等,都可以有效幫助改善血液不流通問題。除了飲食上,平時還要注意多加運動,長期堅持運動可以讓減少腦血管供血不足和梗塞危險,這一點尤其是老人要注意。另外也可以多補充水分。水參與全身血液循環和代謝,多補充水分能夠提高自身代謝,加速清除血管當中頑固毒素和脂質垃圾,預防血管堵塞,想要更好的效果,還可以在水中放入一些輔助清血管的食材《溫病條辨》裡記載過,蒲公英、羅漢果、苦丁、金銀花、茉莉花等食材都可以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現在很多老中醫也都在用,藥食同源原理如下:
蒲公英:清涼活血,消炎消腫,有效降低膽固醇和血脂,清理血管垃圾,還可預防血栓。
羅漢果:殺菌消炎,可以潤肺止咳,活血潤肺,也能降低血脂和血糖。
苦丁:具有清熱解毒功效,活血降壓,解毒祛血脂。
這些食材混合一起經常泡水喝,有助於提高血管張力,降低血脂濃稠度,為了方便起見,還可以將它們製成茶包,更有利於血管養護,簡單易攜帶,省事省錢,出門在外也可隨時衝泡,喜歡的朋友趕緊點擊下方連結下單購買吧!
結語:小小茶包蘊含大能量,簡單易衝泡,只要長期堅持喝,血管血液會暢通無阻。預防的腳步刻不容緩,讓我們一起養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