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墨畫中的竹子,一般都稱為寫竹,那更能體現中國筆墨之承傳畫竹可以說是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的最愛。因為竹子在文化觀念上代表氣節、高雅、脫俗,也會令人想起「一枝一葉總關」的人文情懷。「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使我想到竹林七賢。畫竹是文人的最愛。
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青,且「未出土時先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有君子之風。畫竹的關鍵在於對竹枝葉的取捨、概括,用筆自然、一氣呵成,表現竹的無限生機,濃淡相映、妙趣橫生。
我總在想,某位江南才子,孤室夜讀,常會見到天上的明月把房前碧竹映到窗上,那就是一幅墨竹圖。墨竹的間架結構、竹節的頓挫、葉片的中鋒側鋒無不與中國書法相契合。
於是寫竹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一種創作衝動,一種心理訴求了。胸有成竹,立竿見影。姜子龍老師的墨竹已成自家風格,從布局到墨色運筆,都精純而典雅,畫如其人。
竹子的精神品格深深地影響了他,姜子龍愛畫竹,更希望將竹子的精神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