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通數學妙理 盡顯劍膽琴心——記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著名代數學家...

2020-12-25 騰訊網

作者| 張蕾

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如何在有限的人生中創造無限的價值,是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成為許多仁人志士奮勇拼搏的金玉良言。香港中文大學的岑嘉評教授就是一位潛心科研、擁有劍膽琴心的代數學家。從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員到成為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其自強不息的奮鬥經歷足以成為時代的榜樣。

岑嘉評祖籍廣東省順德縣,童年在廣州渡過,1950年開始在澳門念高小及初中,1955年隨父母遷居香港,1958年在培僑中學念高中。初中時,受到老師的啟發,他對數學特別感興趣,但由於父親過去是工程師的背景,所以他當時的志願是將來攻讀工程方面的專業,並不是想當數學家。

中學畢業後,由於在中文中學讀書的關係,未能投考當時的香港大學,所以岑嘉評在浸會學院(現在香港浸會大學)念數理系及晚上在工專(現在的香港理工大學)念電機工程系。1962年,他同時取得浸會學院數理文憑及工專電機工程高級文憑。之後,他又進入羅富國教育學院讀特別一年制,取得教育文憑。1963~1965年期間,他又取得香港工專的冷凝學文憑、工作研究文憑及英國城市工聯會的直流電機及交流電機文憑。其後,他在筲箕灣工業中學任數學教員。

當時港英政府並不承認香港大專院校的學位。所以他在中學任教兩年多後,有了一些積蓄,便計劃前往英國讀書,希望取得被認可的理學士或工學士學位資格以便日後可以晉升或可以在工程界工作。按照英國大學的規定,修讀研究生院課程,必須有被認可大學本科乙級甲等榮譽學位方可錄取,多間大學均只能收錄他從本科二年級重讀。正當岑嘉評為學業發愁,苦悶彷徨之際,當時裡茲大學的系主任魯斯(H.S. Ruse)教授獨具慧眼,認為他既然能夠同時獲得多張文憑,應該有豐厚的潛質,所以就破例錄取他念碩士課程。一年多後,岑嘉評順利取得碩士學位。魯斯教授隨即把他留下,念微分幾何。由於魯斯教授生病,敖素爾教授(H.D. Ursell)收他為學生,改念數學分析。敖素爾教授對岑嘉評也頗賞識,即便休假時,也把他帶到美國及加拿大。後來敖素爾教授在加拿大病逝,岑嘉評便留在亞爾伯特大學,跟隨胡章成教授念代數拓撲。一個偶然的機會,岑嘉評看了敖素爾教授的一篇有關拓撲群的短文,十分有興趣,便獨自研讀拓撲半群。開明的胡章成教授亦尊重了他的愛好與選擇。所以岑嘉評說,在加拿大念書那幾年,生活過得很寫意。他十分珍惜這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自身堅持不懈的努力,在導師的精心指導下,學到了豐富的知識,為未來的教學和科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71年,岑嘉評取得了拓撲半群方面的博士學位。當時,華萊士(A.D. Wallace)教授聘請他到弗羅裡達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稍後香港中文大學恰巧亦有空缺,在魯斯教授及胡教授的大力推薦下,崇基學院的唐詩樂博士(R.F.Turner-Smith)於1971年10月把岑嘉評聘請到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擔任講師。

岑嘉評對人熱忱,隨和,有見義勇為的性格,為人公平正直,處事有自信,而且做事有魄力,獲得不少同事的信任。在香港中文大學,岑嘉評歷任崇基學院數學系系主任,數學系系務會主席,後來又獲選為香港數學會多屆會長,東南亞數學會會長及出任中文大學教師協會會長。香港回歸之後,他又出任香港高等院校教職員會聯會主席,在香港學界頗有威信。他為人心直口快,無意中開罪了不少人,但他說「我的朋友更多」,朋友們均形容他是一個皮球,越打越高。目前,他是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的講座教授。

岑嘉評教授是一位多產的學者,在國際數學學報上,他先後發表了170多篇代數方面的論文。除了與郭聿琦教授等合作,在半群的代數結構上發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外,他亦與許永華教授合作,在環論方面有許多精彩的文章。在環論上,有XST環,是以許永華,岑嘉評(Shum)及Turner-Smith三人的姓氏命名的。此外,他在群論、泛代數、計算器代數及模糊代數方面,也頗有著述,是國內半群研究方面的帶頭人之一。近年來,他又與史莊可夫(Strunkov)教授合作,建立了半群環上的狹義伯恩賽德(Restricted Burnside Problem)定理。岑嘉評很感謝許永華教授、博古(Bokut)、奈曼(B.U. Neumann)、吳從炘教授、章亮教授等人的幫助,通過他們,他學習了豐富的環論、一般代數、群論、模糊代數及編碼方面的知識,為他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的眾多合作者都說岑教授的領悟力相當高,很快便能找到問題的重心,並常常能提出新的想法,對解決難題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很多人均願意與他合作研究。他每天都在匆忙中度過,一天之中常常要處理與業務有關或與業務無關的大大小小的問題,往往工作到深夜,數十年來一向如此,對這些,他輕描淡寫地說:「習慣了。」

岑嘉評認為一個國家,若不能建立自己的高水平學報,這個國家在數學的發展上,就沒有發言權,更不能提升本國的數學水平。自1991年起,他接任唐詩樂博士任東南亞數學學報主編後,便努力提高學報的質量。目前東南亞數學學報已變成一本國際性數學學報,刊登了不少文章,在數學界有一定的影響力。他在1993年又與萬哲先院士、許永華教授、李福安教授及方源教授等創立了《代數集刊》。這本學報現成為中國數學界的一本高水平的學報。此外,他又推動其它東南亞地區的數學學會創立自己的數學期刊。岑嘉評不僅是亞洲多本國家數學學報的編委,同時也是匈牙利,義大利及美國等多本國外數學期刊的編委,在推動亞洲地區的數學發展方面,做出了不少貢獻。他是一位很努力工作的人,在推動數學的發展及學術交流方面,能實實在在地工作,不遺餘力培育後進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岑嘉評在香港組織舉辦了第35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之後,在他的大力推動下,亞洲許多國家和地區也紛紛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臺灣、韓國、印度、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更在香港之後舉辦了競賽。因此在推動數學的普及方面,他也發揮了影響作用。岑嘉評在香港及內地,舉辦了不少國際會議,在他的倡議下,亞洲數學會議1990年在香港首次召開,以後每五年舉辦一次。通過這些國際會議,國家、地區之間的合作交流越來越密切,促進了數學學科的發展。他為促進祖國與世界各地的數學交流及合作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岑嘉評目前是國內外十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也曾擔任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研究教授,得到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雲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印度加爾各答數學會千禧年Cullis代數講座榮銜及東南亞數學會傑出服務獎。1993年,他榮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的嘉許獎狀,以表彰他對香港高等教育界的服務。對於自己取得的成就,他說他最感謝魯斯教授,因為魯斯教授破例錄取他念數學碩士學位,把他從一位平凡的中學教員變成一位可以作獨立研究的數學家,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與際遇。由於他是數學會的會長及多本國際數學期刊的編委,他常常有機會被同行邀前往世界各地講學,開闊了他的視野。除了在中國內地,他在印度、巴基斯坦、伊朗、日本、韓國、俄羅斯、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亦頗有名聲。

在中文大學服務三十多年,目前,岑教授已近退休之年。他說退休後,仍會從事數學研究工作,也會閱讀歷史故事和古詩詞。他很喜歡毛主席的詩詞。少年時代,他就將文天祥的《正氣歌》和嶽飛的《滿江紅》背得滾瓜爛熟。他常說背《正氣歌》會使人增添幾分正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他將以學養心作為自己的人生支柱。對中國數學界的未來,他有著無比的信心。他認為年青人,如果能擯棄門戶之見,互相砥礪,以國人的聰明才智,中國很快會成為數學大國,中華民族也將會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崛起,重振輝煌。

「神州高奏東方紅,長徵火箭越碧空。

四海群倫齊奮發,八方賢士立動功。

敢抗霸王分庭禮,豈任胡兒舞劍鋒。

長江浪滾騰龍處,正我中華數學風。」

數年前,岑嘉評寫下了這樣一首詩。作為學者,岑嘉評是一位具有劍膽琴心的人。他的心願就是要為祖國的數學事業,盡己所能,多作貢獻。依託於自身的崗位,他兢兢業業,為數學研究的發展付出了巨大心血。世間萬物生生不息,綿綿不絕,無不顯現為無休止的拼搏奮鬥,古今中外無數先賢也以自己的人生經歷說明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多年來,岑嘉評教授依靠自身堅持不懈的努力,在代數學領域取得了巨大成績。格物致知,窮通數學妙理,成為岑嘉評教授畢生為之奮鬥的目標所在。在實施科教興國、科技強國的今天,數學基礎學科的研究和發展至關重要。岑嘉評教授用自身的實踐向我們證明一位熱愛祖國的科研工作者為了實現科教興國、科技強國的信念和精神,依他為榜樣,中華民族必將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不敗!

相關焦點

  • 香港科技大學數學家獲頒晨興數學金獎
    人民網香港7月16日電(記者 尹世昌)香港科技大學數學系何旭華副教授日前在臺北舉行的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上獲頒晨興數學金獎,是今年唯一一位香港院校的教授膺此殊榮。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每三年舉行一次,1998年設立的晨興數學金獎,表彰45歲或以下在基礎數學和應用數學取得傑出成就的華人數學家。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公開回應任正非:華為是數學家還是數學工程師?
    世界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公開回應任正非:華為是數學家還是數學工程師?此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多次在媒體面前表示,華為有700多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而華為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成就,跟這些領域專家也是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國際有名的數學家丘成桐卻不認可,他說華為大多數學家只能算是應用數學的工程師,並不能稱為真正的數學家!
  • 數學是一種文化 積久而成學 | 專訪理學院數學系郭秀雲教授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數學系郭秀雲教授講述的上大故事。郭秀雲,中共黨員,本科畢業於山西大學,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正是他在有限群的正規補子群的存在、飽和群系和對偶飽和群系、以及有限群的冪自同構等方面的研究,他分別受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德國 Justus-Liebig 大學、西班牙Valencia理工、德國Friedrch-Schiller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等10多所國際著名院校的邀請進行科研合作,並多次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大會報告
  • 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與華附學子「聊數學」
    今天下午,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在「華附講壇」第156期開講,與廣東中學生暢談「數學之美」,交流數學和基礎科學在應用科學中的重要性。 丘成桐先生在現場表達了對華附學子的期待,希望通過同學們的努力,實現數學和基礎科學的深度結合和不同學科的共享合作,讓量子人工智慧與量子深度學習變成實用工具,為我國前沿科技做出自己的貢獻。 接著,丘成桐先生又為同學們分享了數學基礎學科的20多種應用,如數學生命科學、控制理論、信息與通信科學等。丘成桐先生表示,作為青少年,我們要看到數學學科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指向的無限可能。
  • 著名華裔數學家張益唐教授在東南大學精彩演講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30日訊(記者 胡曉萌 通訊員 林釗宇)8月27日晚,應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和數學學院的邀請,著名華裔數學家、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數學系終身教授張益唐先生做客東南大學「吳院大講堂」,為東南大學學子帶來了「我對數學的追求」的專題講座。
  • 當代十大著名華人數學家
    ~現在)國際著名數學家,20世紀國際著名華人數學家陳省身老先生的學生,現擔任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義大利Lincei 科學院外籍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印度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哈佛大學數學系教授、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浙江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等職務,榮獲1982年度最高數學獎菲爾茲獎,是第一位獲得這項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由於諾貝爾獎中沒有數學獎
  • 中國數學家破解了著名數學難題
    八月15日從浙江大學獲悉,世界著名數學難題「法伯相交數猜想」被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劉克峰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徐浩成功證明,著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日前在浙大向他們表示祝賀。 「浙大數學中心解決了這個著名世界難題,我非常興奮,祝賀你們!浙大的學生是世界一 流的!這個難題哈佛沒能證明,你們卻證明了!」
  • 著名統計學家唐納德·魯賓教授加盟清華數學中心
    著名統計學家唐納德·魯賓教授加盟清華數學中心首講《實驗設計》課程清華新聞網9月21日電 世界知名統計學家、美國哈佛大學統計系前系主任唐納德·魯賓(Donald B. Rubin)教授入職清華大學,全時加盟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9月19日晚,魯賓教授在第一教室樓首次面向全校師生講了一場公開課。
  • 著名數學家有哪些?極客數學幫盤點二戰前後的數學家們
    著名數學家有哪些?今天極客數學幫來為大家盤點幾位二戰前後的數學家。這些數學家們在戰亂的年代能夠潛心研究數學,為推動時代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其中三位數學家。柯朗理查·科朗特 (Richard Courant),德國裔美國籍數學家。出生於1888年1月8日。出生在普魯士帝國西裡西亞省的Lublinitz。1933年遷居美國。
  • 著名數學家潘承洞先生銅像在山東大學落成
    中國網訊 2013年1月3日,著名數學家、教育家,山東大學原校長潘承洞先生銅像揭幕儀式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知新樓舉行,以紀念潘承洞先生為我國乃至國際數學研究、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為山東大學的建設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 [思維拓展]中國當代著名數學家介紹
    2.享有國際盛譽的大數學家,新中國數學事業發展的重要奠基人,華羅庚  華羅庚是一位人生經歷傳奇的數學家,早年輟學,1930年因在《科學》上發表了關於代數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熊慶來的重視,被邀到清華大學學習和工作,在楊武之指引下,開始了數論的研究。1936年,作為訪問學者去英國劍橋大學工作。1938年回國,受聘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
  • 香港科大教授汪揚:一位數學家眼中的區塊鏈技術
    本期嘉賓介紹汪揚教授本科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畢業後在哈佛大學菲爾茲獎得主David Mumford教授的指導下研究計算機視覺理論,並於1990年獲得哈佛大學數學博士學位。汪揚教授曾任喬治亞理工學院教授,密西根州立大學系主任。
  • 著名數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張壽武,這樣評價華中師大!
    9月3日,華中師範大學第165期「華大論壇」在數學與統計學學院6401報告廳舉辦。國際著名數學家、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張壽武教授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題為「從正整數的冪和談起」的精彩報告。副校長夏立新教授,數統學院負責人、教師代表和100多名研究生參加。
  • 世界著名數學家吳寶珠受聘為哈工大講席教授
    圖片由哈工大提供 本報訊(劉培香梁英爽記者衣春翔)日前,世界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吳寶珠教授從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周玉手中接過聘書,正式受聘成為哈工大講席教授。他將助力我省和哈工大數學學科開拓新的研究方向,助力龍江、哈工大建成國際高水平數學研究中心。
  • 丘成桐:華人數學家的領袖
    陳省身慧眼識珠丘成桐1949年4月出生在廣東汕頭,不久就隨父定居香港。父親丘鎮英是哲學教授。14歲時。父親突然去世,丘成桐的生活陷入困境,初二時他便開始做家教,為自己掙學費。逆境中他更加努力,高中時,他已開始閱讀華羅庚等數學家的書。
  • 中國近現代六大著名數學家,為祖國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世界著名數學家,人民的數學家。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複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8歲時患傷寒腿造成右腿殘疾。1930年在清華大學任教。1938年任西南聯大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國,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1950年回國,任清華大學教授。全國數學競賽委員會主任。
  • 邱勇校長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兩校合作等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香港中文大學授予邱勇榮譽博士學位。11月29日,在香港中文大學邵逸夫堂隆重舉行的第86屆頒授學位典禮上,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香港中文大學校監林鄭月娥為邱勇頒授榮譽理學博士學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主持頒授儀式。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主席梁乃鵬,清華大學前校長顧秉林,副校長、教務長楊斌,校長助理、教務處處長彭剛,校友代表、香港中文大學師生代表及各界嘉賓約1500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 知無涯者:關於數學和數學家的電影
    中文譯名:死亡密碼英文名稱:π別名:3.14159265358(USA)發行時間:1998年科幻驚慄手法描寫一名天才數學家觸目驚心的經歷。才華蓋世的數學家馬斯在過去十年來,發現股票市場在混亂波動背後原來由一套數學模式操控,於是致力研究尋出該數學模式。
  • 華羅庚是如何從一個初中畢業生成為著名數學家、科學院院士的?
    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曾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榮譽博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85年4月,在全國政協六屆三次會議上,被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 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學(CUHK)理學院碩士項目介紹
    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簡稱港中大(CUHK),是一所亞洲頂尖、享譽國際的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在中國研究、生物醫學科學、信息科學、經濟與金融、地球信息與地球科學等領域堪稱世界級學術重鎮,也是香港唯一有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及圖靈獎得主任教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