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後第8天,韓國瑜全力拼市政,被問「政治議題」,他這麼回

2020-12-16 海峽導報

高雄市長韓國瑜選後第8天回到市府上班,多日來除了既定會議外,幾乎公開行程都提早到達,20日上午在社會局安排多位獨居長輩關懷行程外,下午將前往鳳山慰問清潔隊,不過最近檯面上相當紛擾的政治議題,甚至有民眾持汽油到市府陳抗皆無表示意見,僅簡短回答「謝謝」後就離去。

20日一早,韓國瑜8點就步出家門,在社會局安排下前往各處關懷獨居老人,致贈棉被、保暖衣物及年菜,公益大使甄珍當場捐贈社會局10萬元新臺幣,希望社會局能關懷更多獨居長輩,不過就在8點20分左右,「臺灣維新黨」第二選區「立委」落選人李柏融帶著汽油前往鳳山市府抗議水利局在茄萣大排加蓋,當場被駐衛警及警方架走,並未釀成自焚意外,不過韓仍不對此回應。

據了解,韓國瑜選後銷假上班,公開行程大多一反過去遲到罵名,幾乎場場提早到達,上班時間也在早上8點多就步出家門前往市府,面對黨內檢討聲量、黨主席之爭,或是面對排山倒海的罷韓行動,韓國瑜皆低調不回應,不若過去大炮性格,甚至媒體聯訪場次也減少非常多。

來源:ETtoday新聞雲

相關焦點

  • 458位老闆高雄尋商機 韓國瑜帶頭拼經濟 蔡英文還在拼政治!
    高雄市長韓國瑜親自出席,南部各縣市也派代表與會,韓國瑜重申,企業界已嗅出高、屏、南、嘉嘉正百花齊放,政治讓臺北去搞,南方崛起全力拼經濟。報導稱,「九合一」選舉後,「韓流」崛起證明主流民意期盼拼經濟,然而蔡英文從元旦至今談話仍以「拼政治」為號召,有意為明年「大選」鞏固基本盤,與崛起的主流民意落差很大。
  • 韓國瑜帶臺灣回大禮,蔡英文「隔海追殺」!臺媒:民進黨執政無能
    也許正因為如此,這些天在綠營政治人物中掀起了「隔海追殺」韓國瑜的熱潮,除了輪番上陣斥責韓國瑜「賣臺」之外,臺灣主管兩岸事務的陸委會更是宣稱韓國瑜此行「涉及極其敏感的政治行為」,可能對韓國瑜「處以50萬元罰款」。「出去賺錢的要罰50萬,出去當『凱子』撒人民血汗錢的要罰多少!」島內網友這樣嘲笑。
  • 剛當選連任,蔡英文就開始「政治追殺」韓國瑜了
    由此可推估,罷免韓國瑜投票通過門檻約為57萬票。從此次「大選」高雄有109萬人票投蔡英文,而韓國瑜僅拿到61萬票來看,韓國瑜的處境不可謂不險。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暐瀚認為,罷免韓國瑜很可能會過關,高雄人對韓國瑜最主要的不滿,就在於他剛做了市長又要去選臺灣地區領導人。
  • 韓國瑜「政治豪賭」,攤牌了
    王金平說,自己不會回深耕過的高雄,至於要給韓什麼建議,王說韓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也正在努力做他該做的事,並沒有要給他任何建議。身為國民黨黨員,自己當然希望韓國瑜可以在高雄做好、做滿。老王出牌,很多時候難以捉摸。在如此關鍵時刻,放出這些風,到底是在切割,還是挺韓,或是準備自己東山再起?話少信息量大。他的表態,語焉不詳,留下猜測與聯想的空間。
  • 維基精選:【韓國瑜】
    韓國瑜回憶稱,他與臺北市長柯文哲的第一次接觸,是柯文哲上任市長首次視察果菜市場時,但柯文哲連看都不看他一眼,讓他感覺有點受傷。柯文哲對他改觀,全是北農有好成績,柯文哲因此不再仇視他,反而喜歡他,甚至要求其他事業機構向韓國瑜學習。柯文哲夫婦曾親自到雲林看韓國瑜,延攬他先在臺北市政府擔任顧問,早上當市政顧問、下午回北農當總經理;但考量與民進黨關係緊張,才三天就辭去市政顧問。
  • 同樣是密集出訪,蔡英文與韓國瑜打著不同的算盤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1日將出訪南太平洋「友邦」8天「拼外交」,一天之後,高雄市長韓國瑜將在22日登陸「拼外銷」,兩人都在28日返臺。蔡英文和韓國瑜「隔著太平洋比聲勢」,被島內視為2020年「大選」第一仗,誰勝誰負備受關注。繼出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後,韓國瑜22日起將赴香港、澳門、深圳及廈門,全力為高雄爭取訂單。
  • 贏如猛虎添翅 輸則海闊天空——高雄市長韓國瑜會被罷免嗎?
    到了今年2月中旬,罷韓聯署已突破32萬份,超過第2階段聯署法定所需的22.8萬份;進入3月份,罷韓聯署更超過40萬份。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投票將在6月6日進行,按照當局規定,投票結果只要同意票超過不同意票,且同意票超過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4,約58萬票左右,罷免即通過。顯然,韓國瑜兇多吉少,高雄市民將會如何處置他呢?
  • 「罷免韓國瑜」又過一關?或將於6月投票,韓要求「停止執行」
    不過,陳水扁之子陳致中認為,不能小看韓國瑜這招。他或因「停止執行」而過關。 延伸閱讀:綠營罷韓聯署突破30萬門檻!臺網友:對韓國瑜政治追殺好玩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月16日報導,罷韓第二階段聯署在18天內達成30萬份聯署目標。
  • 國民黨青壯派「立委」江啟臣力挺韓國瑜搭配朱立倫選2020
    韓國瑜、朱立倫中國臺灣網8月29日訊 國民黨青壯派「立委」江啟臣昨天(28日)在臉譜網(Facebook)上傳自己與高雄市長韓國瑜、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合體的選舉廣告牌,並詢問大家對這樣組合的看法,獲得藍營不少政治人物以及網友迴響。
  • 高雄市政府:罷免韓國瑜要花8000多萬,經費從哪裡來?
    也就是說,萬一罷韓成案,高雄市長韓國瑜要動用一般所謂的「市長私房錢」第二預備來辦理罷免自己的投票和之後的補選!「我們全力衝市政,希望市民看到我們的努力,讓罷韓案不成立!」李樑堅及市府相關局處積極投入各項市政工作,希望市民看到韓國瑜團隊為高雄市政的付出。
  • 韓國瑜第一天回高雄上班:久別抱歉,沒規劃選黨主席
    韓國瑜落敗。但他的老本行是市政。13號,他回任高雄市長,強調將全力拼市政,對於支持者鼓動他參選國民黨主席,韓國瑜表示,目前沒有這個規劃,希望支持者理性。韓國瑜回高雄向市民說的第一句話是:「很抱歉!整整將近三個月的時間離開高雄,對市民朋友非常的抱歉,沒有好好陪大家」。不過韓國瑜強調,市府團隊在這三個月,該做的工作,並沒有停下來,「今天是銷假上班的第一天,市府團隊一樣會上緊發條」。
  • 「慢點·觀察」韓國瑜能「逃過一劫」嗎?
    仍然擁有百萬韓粉的韓國瑜,能不能保住高雄市長的位置?罷韓來勢洶洶,民進黨合力「圍剿」,韓國瑜能「逃過一劫」嗎?一月「大選」慘敗後,當初的意氣風發、金句頻出的韓國瑜,為何一反常態地變「安靜」了?罷免市長的投票,在島內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政治過招,刀刀見骨。島內藍綠纏鬥,誰更有高招?
  • 高雄大辯論,韓國瑜陳其邁「直球對決」吸引全臺目光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高雄市長選舉唯一一場辯論19日晚登場,兩黨候選人韓國瑜與陳其邁在造勢拼場後又正式進行「直球對決」,這也是島內六大「直轄市」選戰中「唯一一場只有藍綠兩大陣營市長候選人一對一的電視辯論」。由於距「九合一」選舉投票只剩5天,兩人的表現成為選前可能影響選民投票意願的關鍵一戰,自然備受關注。
  • 蔡英文籤"罷韓聲明"搞政治追殺 韓國瑜:接受市民決定
    蔡英文籤"罷韓聲明"搞政治追殺 韓國瑜:接受市民決定 2020-06-05 09:51:37,韓國瑜:以平靜的心接受市民決定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罷韓明日投票,蔡英文通過「罷韓聲明」呼籲高雄市民踴躍行使公民權,令罷韓行動走向藍綠對決。
  • 清晨5點視察魚市,被問愛吃什麼海產?韓國瑜:韓國魚
    有記者追問韓喜歡吃什麼海產,他說:「韓國魚(瑜)!」韓氏幽默還在。前鎮漁市場是高雄最大魚市,清晨5點不到即開始交易魚貨,現場人聲鼎沸。韓國瑜一行5點10分左右扺達,加上媒體大陣仗進入漁市,將走道塞得水洩不通。
  • 韓國瑜贏得初選後打電話給馬英九,郭臺銘會脫黨嗎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在國民黨贏得初選後,第一時間找了朱立倫,也拜訪了連戰,後來他也打電話給馬英九。資深媒體人黃敬平爆料兩人的通話內容,當時韓國瑜打電話給馬說:「報告,我贏得初選了。」馬英九則回說:「加油!」
  • 韓國瑜下戰帖要和蔡英文辯論,結果最不爽的人竟然是他!
    距離2020選戰投票日已不到三個月,藍綠主帥對決將在這一周拉開序幕。韓國瑜的政策顧問團日前公布了「兩岸政策白皮書」,並邀請蔡英文就施政議題和政策做理性辯論交流。韓陣營政策顧問團發言人黃曼昕12日表示,時間地點都隨民進黨挑選,越快越好。
  • 蔡英文籤「罷韓聲明」搞政治追殺 韓國瑜:接受市民決定
    蔡英文籤「罷韓聲明」搞政治追殺,韓國瑜:以平靜的心接受市民決定【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罷韓明日投票,蔡英文通過「罷韓聲明」呼籲高雄市民踴躍行使公民權,令罷韓行動走向藍綠對決。據臺灣《聯合報》4日報導,在3日民進黨中常會上,中常委沈發惠提案鼓勵民眾投票罷韓,中常委陳茂松則擔心該聲明等同政治介入。不過,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等人都主張通過聲明,蔡英文最後決定通過,原本沒有籤署同意的人不得不趕緊補籤。高雄市長韓國瑜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沉默了幾秒後以平靜語氣說,他用所有體力、精力拼市政,這原則一直沒變,「以平靜的心接受市民的決定」。
  • 韓國瑜蔡英文要「隔著太平洋比聲勢」,第一仗誰勝誰負備受關注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1日將出訪南太平洋「友邦」8天「拼外交」,一天之後,高雄市長韓國瑜將在22日登陸「拼外銷」,兩人都在28日返臺。蔡英文和韓國瑜「隔著太平洋比聲勢」,被島內視為2020年「大選」第一仗,誰勝誰負備受關注。繼出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後,韓國瑜22日起將赴香港、澳門、深圳及廈門,全力為高雄爭取訂單。
  • 臺政治人物網絡聲量排名:韓國瑜穩居寶座 郭臺銘升至第4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5月26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藍綠2020初選競爭激烈,在網絡聲量排名部分,高雄市長韓國瑜仍維持第1名,蔡英文上升到第2名,臺北市長柯文哲下降1名至第3名,上個月還在第19名的鴻海董事長郭臺銘,躥升到第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