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上有這麼一個報導,說是家住江西農村的婆婆從外地趕來兒子家過年,兒媳婦跟婆婆囑咐說寶寶對雞蛋和蝦過敏,這兩樣是不能吃的。但婆婆卻認為寶寶太嬌氣,哪裡有什麼過敏,而且雞蛋和蝦是多麼有營養的食物,於是就偷偷地給孩子吃了蝦仁蒸蛋,結果寶寶發生了嚴重過敏,幸好發現的及時,被送去醫院搶救。這事本應該是婆婆的錯,但是她卻怪兒媳婦沒說清楚,孩子出了事還要兒媳婦償命,甚至逼得小兩口要鬧離婚。網友看到報導後很氣憤,紛紛評論:明明是你要餵寶寶吃的,你也能怪到兒媳婦身上,你咋不怪你自己呢?
這樣的事其實數見不鮮了,許多婆婆都認為是孩子嬌氣,認為過敏不過就是小事,為此許多媽媽和寶寶卻遭了不少罪。其實啊,造成過敏的因素有很多種,嚴重起來甚至對生命都有威脅,這可絕對不是一句嬌氣就能說得過去的。那麼寶寶過敏到底與什麼因素有關呢?
1.家族遺傳因素
一般來說的話,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史的話,寶寶過敏的概率就會非常的高。而如果是一方有過敏史雖然會降低過敏的機率,但也是會有過敏的機率發生的。即便是那些父母沒有過敏史的家族,孩子也是會有概率發生過敏,只是這個機率偏低而已。
2.生活環境的改變
目前我國的工業發展十分迅猛,經濟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對而言帶來的問題也比較嚴重。比如說環境汙染,汽車尾氣造成的大氣汙染。汽車尾氣中有大量的氮化物,二氧化硫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寶寶的呼吸道是很脆弱的,如果長期在這種環境下會造成寶寶的抵抗力下降,可能會誘發呼吸道過敏,增添呼吸道過敏的機率。
3.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
寶寶的免疫系統不比成人,各種功能發育並不完善。一般來說人的免疫系統有免疫保護和易過敏的保護兩個方向。但是由於寶寶嬰幼兒的免疫系統發育並不完善,如果嬰幼兒受到大分子異性食物蛋白,他自身的免疫系統就會失去原有的平衡,所以會往過敏方向傾斜,進而導致許多嬰幼兒在遭受大分子異性食物蛋白的刺激時會發生過敏反應,比如牛奶和雞蛋等。
4.腸道屏障功能發育不完善
腸黏膜是人體身體內抵抗外來物質侵害的天然屏障,正常的成年人的成熟的腸黏膜上的細胞排列比較緊密,可以有效地阻擋外來物質的侵害。但一般來說嬰幼兒的腸黏膜上皮細胞較少,由於發育不成熟,排列的也會比較鬆散,因此一些有害物質會通過腸黏膜的細胞空隙侵入血液,從而引起過敏症狀。
為什麼許多婆婆會質疑過敏這件事情呢?因為他們覺得過敏不過就是一件普通的小事而已,不過就是媽媽平常在家太過於寵孩子,讓孩子太過嬌氣了。可看完這篇文章你還會那麼想嗎?寶寶的過敏可並不是嬌氣,裡面可是蘊藏著很大的玄機的。在不同的時間段寶寶可能會遭受不同的過敏,家長們必須重視起過敏這件看似不經意的「小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