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MTI考研經驗|翻碩考研

2021-02-15 日語職翻聯盟

今天推送一位成功考上北外MTI的學妹。

文章大概有7千多字,寫的很詳細。

北外初試應該是不公布排名的,所以我們當時內部進行了一下統計,發現這位學妹排名靠後,當時她本人可能感覺希望不大了。

但是生活中誰也無法預料會發生什麼,尤其是考試。我們只能拿出自己最佳的努力狀態,這樣才能儘可能地帶來更好的結果。

另外,《再見,黑鳥》的獲獎名單推送在今天的第2圖文。

大家好,我是2019年考上北外日語MTI的考生。

看到別的經驗帖都是說自己第幾第幾名什麼的都好厲害啊,我都不太好意思說自己是最後一名了。(據作者最新的信息透露,在她的名次之後,北外又補錄了2名學生)

我初試總分376,政治65,翻碩日語82,日語翻譯基礎122,百科知識與漢語寫作107,初試排名第十。

複試面試成績很低,75。筆試還好,87,總成績78.67,排名14。

不過除了排第一遙遙領先的大佬之外,後面的分數基本上都是在零點幾分到一分之內的差距遞減,競爭激烈。

其實我在得知自己被錄取之後也沒有多高興,更多的是覺得慶幸,感恩,感激。

考研要上岸,實力與運氣都缺一不可。這一路磕磕絆絆,我看得到自己的成長,也認清了自己的不足。我感覺我是有實力的,不然也考不上,同時我也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在哪兒。

謹以此帖梳理回顧自己的備考過程,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作為反面教材寫出來給大家參考,但願你們的考研之路能走得穩當些。

本科是雙非一本院校日專。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毫不猶豫地選了北外,因為這是我一直都憧憬著的學校。大三曾有機會到北外訪學,更加堅定了我考北外的決心。

這個學校的知名度,師資力量,地理位置等等各個方面在我看來都是無可挑剔的,學費也相對比較便宜。(日語MTI的話, 北外是4萬/2年;上外10萬/2.5年;廣外7萬/2年;北二外2.7萬/2年;北大口譯8萬/2年,筆譯5萬/2年;etc.)

我把我了解到近四年的全部數據整理成表格供大家參考。(數據來源:北外研究生院官網,北外日語學院官網,研招網北外招生問答etc.)


點擊圖片可以放大

今年是擴招了,如果按照擬招人數為8來看的話,我可能複試都進不了(因為推免已經錄取了4人)。出了初試成績之後就一直很忐忑地在等複試線,只求能踩線過就好,沒想到出來還高了十分。考研真的很看時運。

政治(65/100)

用到的資料有:

①肖大大全套

②徐濤八套題(沒做完)

③網易雲腿姐陪練音頻(最後一周吃飯&路上在聽)

對於政治,我一貫的態度就是過線就行,因為考不上北外我也沒打算走調劑。最後結果65分,不好不壞,我覺得可以了。

我的備考是從政治開始學起的,七月中旬開始每天看厚厚的《精講精練》,每天看一章,一開始看得好痛苦,一章基本上得看一個早上。按照肖大大說的,看一章《精講精練》做一章《1000題》的選擇題來鞏固知識點。

只有哲學部分看了視頻講解,其他都是埋頭看書。差不多到九月中旬過完一輪之後花了幾天時間考慮論文開題的事情,然後接著開始過一遍歷年真題。十月份開始用《知識點提要》作二輪複習,也是看完一章就做一章《1000題》。十二月開始看《形勢與政策》,考前只背了肖四,因為專業課還有很多沒準備好,沒時間背肖八就放棄了。

總結:

①最好不要像我這樣從頭到尾看精講精練吧,畢竟要花很多時間,效率不夠高,容易懈怠。舍友有跟著徐濤的,感覺效果也不錯。

②我刷了兩遍《1000題》,最後肖四肖八的選擇題正確率也挺高的,但是考場上還是有很多不確定,甚至第一題就有點傻眼。我覺得肖大大出的題都偏基礎,徐濤的題有些角度比較偏。

③大題感覺自己背得還行,上到考場卻還是憑感覺,沒法完全照著答案來寫。沒背熟其實挺浪費時間的,而且寫得不夠準確有可能老師會不給分(我猜)。

翻譯碩士日語(82/100)

題型就是30道選擇題+閱讀題+作文(要求800-1000字)。

北外是從今年開始改革的,之前沒考過翻碩日語,一開始不知道題型和難度,感覺沒底,但是一直沒能勻出時間照顧這一門。只在考前刷了一遍《日語專八考試(敬語語法篇)》(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的語法選擇題。

自認基礎還是比較紮實的,考過兩回N1語法詞彙部分都是60分。這次的卷子不怎麼難,但是考到不少我的盲點,有好些個題目不是很確定,最後結果82分,這個成績我覺得比較低了。

題目不難,但是很講究基礎、細節,比如形式名詞,時態等等很細微的,平時可能會忽略的地方。選擇題的類型挺寬泛的,有近義詞語辨析,敬語,被動使役等各種語法點,還有俗語諺語等等。不過這一門考試中涉及的諺語都很簡單很常見。

閱讀的文章不長,題目比N1簡單多了,提問的部分還給加粗,很貼心啊。題量不是很多,沒記錯的話是三篇閱讀吧。我記得有選擇題,也有問答題(限定字數的)。

作文題目是:機械翻訳と翻訳者の共存社會はありうるか。800-1000字。

唯斯老師講大作文的時候給我們強調要列提綱,我發現不止漢語作文,日語作文也應該列提綱,列了的話思路會清晰很多。

我沒練過日語的作文就上考場了,之前一直很擔心寫不出來,不過還好這個類型的話題在大作文裡面唯斯老師引導我們思考過,所以這次寫起來還挺順手,洋洋灑灑寫了兩個版面。

日語翻譯基礎(122/150)

備考時用到的資料有:

①「日語Catti」公眾號整理好的資料包裡面的「人民網週間時事用語」&中央文獻術語

②《中國關鍵詞(一帶一路篇)》

③《日語口譯實務(3級)》

④優譯學院衝刺班的作業(每周一次中譯日&日譯中)

⑤《日語口譯實務(2級)》(只學了詞彙和「星級訓練」的部分)

⑥人民網日文版的對譯(只看了一點)

⑦「MTI&CATTI 日語考試」公眾號的「政經」以及「文學」的部分

翻譯基礎這一門是重中之重。我準備得也不好,一開始覺得《三口實務》很難啃,而且感覺自己分辨譯文好壞的能力尚且不足,於是從七月中旬到九月末一直都在看高寧老師的《日漢翻譯教程》,而且看得賊慢,只看到了第九章。後來才幡然醒悟,這樣下去不行,我的翻譯水平得不到實際提高。

於是十月開始看《三口實務》,本來應該自己動筆練習的,但是我感覺時間不夠了,就都是做視譯,腦內想一想怎麼翻然後對照書上的譯文分析總結。到十一月中旬結束三口實務,開始看二口實務,感覺時間不夠,我沒有看文章,只把每個單元的「語彙」、「訳しにくい言葉」&「星數えの通訳訓練」這三部分看了,記了很多內容在本子上(在十二月上旬結束了二口的部分)。《中國語翻訳者への道》這本也是應該看完的,但是來不及。

十月底,優譯學院的衝刺班開課了,我開始每個星期跟著唯斯老師和大左老師學習,每一次的作業都非常認真地對待,我想這應該是我水平提高最快的一個時期。在12月8日進行了一次模擬考,真的很感激優譯學院,感謝唯斯老師以及各位老師,舉行一次模擬考太不容易了。我的模擬考成績是119 ,一直以來對自己的水平很沒底,當時最大的感受就是自信了很多,馬上要上考場也沒那麼怵了。

熱詞我也是十月份開始看的,太晚開始,太多要背,非常後悔!應該早點開始背熱詞的,至少要在七八月份開始,不至於那麼手忙腳亂。我之前記得前輩的經驗帖裡面提到過會考二口實務裡面的詞,但是我考前沒來得及複習,就算看過一次,寫過一次也還是有好多忘了。

今年考到的日譯漢詞條:EC、IOC、喘息、土臺、得意先、養子縁組、仮想通貨、精進料理、水掛け論、エコタウン、ゆとり教育、口も八丁手も八丁、この父にしてこの子あり。

漢譯日詞條:脫貧、吉祥物、經銷商、跨國公司、小微企業、光伏電板、偷稅漏稅、貿易順差、山珍海味、相向而行、有生之年、豆腐渣工程、單位GDP能源消耗、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敢說每一個詞條我都見過,但是我有好多記不清楚,好氣!

我養成了記生詞的習慣,但是沒有養成複習的習慣。而且當時時間緊張,我雖然清楚複習的重要性,卻一心只想要多看一點新的東西。

詞彙互譯的部分我最多能得21分,最少17分,有些答案不知老師給沒給我分。比如 「口も八丁手も八丁」表示「能說能做,說和做都很出色」,我寫的是:「機靈聰明」,算是沾點邊,不知給沒給分。

北外的翻譯題我覺得不是很難,好像從來沒考過文學類的,都是社論政經類型的。


今年的題目具體請看下面這個帖子。

北京外國語大學2019年日語翻譯碩士翻譯卷|翻碩考研

主要是我犯了好些個低級錯誤。第一篇我把一個日語的數字換算成人民幣時算錯了,後來想起來要改卻來不及了,真的好笨,那麼簡單的算術我也能算錯;還有第二篇我感覺我好像有一句話的邏輯搞錯了,考試的時候就覺得怪怪的,回頭一看試題回憶的帖子,才發現原來是這個意思,原來我理解錯了。於是感覺很絕望,那麼多高手大神,哪裡輪得到我這個渣渣(當時還以為只招4個人)。

最後這一門我是122分,成績出來真的驚喜,我以為我涼透了的,沒想到還不錯。是這一門的成績讓我有了複試的入場券。

總結:

①早點開始背熱詞&學習翻譯,越早越好,畢竟都是需要長期積累的,早點開始才能更加從容不迫;

②很多資料和書都很好,宋協毅、劉麗華老師的書也非常推薦,還有《翻訳必攜》系列都很好。重要的是學過之後要總結,否則會一直原地踏步;

③複習很重要!一定要保證複習的時間。

百科知識與漢語寫作(107/150)

備考時用到的資料有:

①在師姐那裡買的詞條資料包

②優譯學院衝刺班的作業(大作文的部分,練了幾篇)

③武漢大學出版社的《百科知識與漢語寫作》(這本不推薦買,我初期對照著上面列出的名詞自己找百科組織答案,太費時間)

④光明日報出版社的《百科知識考點精編與真題解析》(這本其實沒有真題)

⑤復旦大學出版社的《應用文寫作》(只是草草看了基本文體的格式和例文)

⑥聖才出版的《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主要看的是應用文&作文素材部分)

⑦網易雲電臺:「365讀書」&「名家散文」etc.(平時吃飯走路,不是在聽NHK就是在聽文學作品)

這一門我準備得很辛苦,但是效果卻很糟糕。在八月的時候我整理了北外歷年的真題,總結過出題方向,如下圖所示。

點擊圖片可以放大(不過作者提供的圖片像素較低)

一開始買了師姐的詞條資料包,但還是花很多時間自己對照著武漢大學出版社的那本大部頭來整理詞條,後來感覺這個過程太過費時費力,遂放棄。十一月買了一本光明日報出版社的《百科知識考點精編與真題解析》,結合著師姐的詞條資料一塊背,說是背,其實光看完一遍就費不少時間,到後期都來不及背,上考場之前非常慌,因為好多沒背熟。

今年考到的詞條:

一帶一路、關稅壁壘、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荷馬史詩》、凱薩琳、

波士頓、《戰爭和和平》、形聲字、韓柳、晴雯、春秋、

文景之治的文景、安史之亂的安史、陸王心學的陸王、

乾嘉之學的乾嘉、四大皆空的四大、《三國志》、

明治維新三傑(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

艾略特、青蒿素、穆斯林「五工」( 認、禮、齋、課、朝)、

基督教派三大宗派、好望角、寶萊塢,2018年諾貝爾XX獎的兩位科學家的名字(什麼獎我忘了)

考這一門讓我感覺自己好沒文化,好受打擊[苦笑.jpg]。

因為真的很慌,所以我在進考場前一秒還在看資料。進考場前看的一個宋末名將的人名「陸秀夫」,結果在考試的時候考了「陸王心學」的「陸王」,我就死活想不起來「陸」是哪個人物,滿腦子都是陸秀夫陸秀夫陸秀夫!急得想哭,好氣,虧我還是文科生呢,高中學過的根本不應該忘記的陸九淵啊!我這是活脫脫的反面教材,太緊張了反而原本記得住的東西都想不起來了。

我考前還整理列印了四大名著的主要人物,可惜沒來得及看,「晴雯」不怎麼寫得出來。還有2018年諾獎的資料也是列印出來看過一遍,本來想著看到人名我多少會記得他們的研究成果能寫點東西出來,但是名字有些太長、外國人名又難記我就沒管,沒想到這次就考了名字。

總而言之,北外百科的出題方向就是偏向人文、歷史、地理、宗教的。一定要先吃透真題,真題考過的以及和真題相關的都應該掌握,因為就算不出一模一樣的詞條也會出相關的相近的,比如2018年考了「會意字」,今年考了「形聲字」。2018年考了「屠呦呦」,今年考了「青蒿素」。

考完之後我反思為什麼花了那麼多時間卻沒準備好呢。

我覺得主要是我自己很倔,總想著要盡善盡美。明明買了師姐的詞條資料了,但是感覺有些不完善不完整就非要自己補充整理。這樣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很多時間。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老實背就對了,內容那麼多,範圍那麼廣,要背熟也很花時間。

應用文今年考得比較簡單,也是往年出過的廣告類型。

大作文題目是「築牢心理的堤防」,第一眼就感覺有點懵,慢慢構思立意,寫得還算順暢,就是不知道老師怎麼評的,最後分數107 ,感覺作文應該也不太高。

建議應用文和作文也早點開始準備,其實什麼都是早點開始準備準沒錯的。尤其是大作文早點開始整理素材,按照唯斯老師說的方法,儘量做到一個素材可以多個用途。還有就是考前最好多定時練筆。

推薦唯斯老師的文章

翻譯碩士考研—漢語大作文最後的提分大總結(需要動筆去練)

(這是一個多麼良心的公眾號啊!想要哪方面的經驗技巧都能找得到,再次感謝唯斯老師!)

初試結束後感覺無望,緊張地準備論文開題報告,然後是期末考以及寫期末要交的論文。本想著在年前把論文寫完,結果拖拖拉拉一直到三月初才寫完初稿。

後來又試著去找工作……過了個年之後,整個人鬆懈下來,知道成績之後感覺要快點準備複試了。但是一旦卸了力就很難再度繃緊,只能慢慢來,讓自己重新進入備考狀態。

三月的複習主要是用二口實務作為素材的,也報了優譯學院的複試班,不過說實話我沒指望複試班能有多大提升作用,只是買了求個心安。而複試班和衝刺班比起來,也確實是衝刺班性價比更高,內容更充實,大家一起努力的氛圍更好。

之前北外官網的通知說初試科目改革,複試要加試二外英語。北外的二外英語題很多,詞彙語法完型閱讀翻譯作文,難度也比六級大,準備起來也很費心神。一直到3月20號日語學院出了複試方案,打電話過去確認才知道不考二外英語。但是增加了原本已經取消了兩年的筆試。行吧,北外複試就是年年都變,簡直是磨人的小妖精= =。

今年複試安排就是專業筆試(兩段中譯日,兩段日譯中,2h)+ 專業面試(複述,聽譯,視譯,自我介紹,老師提問,20分鐘)。

周六早上是筆試,我這個白痴,看到四段文章不是很長,掃了一下感覺不是很難,就開始打草稿,沒有完全寫下來也是花了好長時間。我以為抄到答題紙上不用很久,結果還是影響到了後面的日譯漢。

而且考場的鐘是慢了的,我以為剩五分鐘,結果老師說剩一分鐘……唉,感覺自己無論考了多少次的試,只要一放鬆警惕,就很容易把握不好節奏,蠢死了。筆試考的也是和初試差不多的類型,中譯日是社論政經類的,日譯中有一篇討論心理方面的問題,一篇是類似傳記的感覺,以第一人稱講述英國經濟蕭條相關的歷史。沒有難詞生詞。

最後筆試得分87,看來我的完成度還不錯。但面試就糟糕多了,抽籤抽到了一號,很緊張。之後被帶到了準備室,約莫有二十分鐘的準備時間(可能因為我是第一個,我的準備時間我覺得沒有二十分鐘), 拿到了兩張紙,上面寫著複述、聽譯、視譯的流程。其中聽譯給出了主題(ぜいたく品の処理)和兩個關鍵詞(バーバリー巴寶莉etc.),視譯的文章是一張A4紙的大小,主題是「星巴克貓爪杯」,沒有看人民網公眾號的我非常悔恨了。

分開了兩個考場,我所在的考場有五位老師,進去之後先問了我名字,然後就開始播放錄音。我太緊張了,緊張到做不了筆記,錄音播放之後也感覺聽不進去,而且錄音似乎有點小聲。複述是「歌舞伎音樂」相關的,一開始聽到「ななうた」都沒反應過來,其實是「長唄(ながうた)」,聽譯是NHK的新聞。複述以及聽譯的前半部分都很尬,到後面才好點,總算說得稍微順暢些了。然後視譯的部分怕說錯,就語速比較慢,結果還剩一句話沒翻完,老師說時間到,我有點懵,事先不知道是有計時的。

視譯結束後老師就讓我自我介紹,還好準備了,之前聽前輩們的經驗都說不用的。我的自我介紹長度在一分鐘左右,因為主要大意是說自己想做口譯員,所以之後老師的問題也是圍繞這方面來問的。我被問到了:大學有沒有口譯筆譯課程/有沒有口譯的實踐經歷/有沒有留學經歷/想成為口譯員的契機/人工智慧與譯員的關係/英語六級多少分/N1多少分/哪裡人?(讓我用普通話來回答,可能因為我是南方人的緣故吧= =)。

最後的面試只有75分,太低了,還好我初試成績和複試的筆試成績還行,不然真的要和北外拜拜了。我們老師安慰我說第一個比較吃虧,評分會比較嚴,不過我也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事後想想那真的只是個小場面,有實力的話根本不用怕,我還是太弱了,嫩得很,需要多多鍛鍊,不能像這樣怯場。

其實初試結束之後保持練習是最好的,但是我沒做到。建議大家準備初試的時候,也最好能每天練習影子跟讀、複述、記筆記等等,就算不為複試,當作為CATTI準備也是好的。保持持續努力是一種可貴的能力。

①健康最重要

保證睡眠,注意勞逸結合,一日三餐營養均衡。睡得好、吃得好才能效率高,「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備考期間我胃脹特別嚴重,後期因為久坐肩頸後背疼得厲害。身體不舒服也容易導致情緒不夠穩定,我覺得我已經非常注意健康養生了,還是照顧不好自己。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不要像我這樣。

②時間很寶貴 

考研再一次讓我深刻感受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很多時候就是一整天過去了,可是我完成的任務才這麼點,心裡那個急啊。我雖然說不上是個慢性子,但是大多數時候都喜歡慢慢來,而且前期太悠哉,沒有找對方向,導致後期太繃緊,有太多的「來不及」。過程頗多遺憾,幸好結局還算圓滿。

③堅持就是勝利

每年考研的人那麼多,今年也創了新高,但是一路上放棄的人也不少。只要堅持到最後,你就能打敗很多人。千萬不要考了一門感覺涼了,剩下的都不考了,每年都有這樣的人,其實堅持到最後可能就會有轉機。考研能不能上岸,真的很看時運,這個三言兩語講不清楚。總之,不要輕言放棄,自己投降才最令人絕望。

④情緒管理

因為信息不對稱以及各種不確定因素陷入焦慮之中,而且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焦慮。一開始沒有真題不能評估自己的水平和北外差多遠(甚至找不到真題還在懷疑是不是自己搜索信息的能力不行)。初試備考的過程中,一路忐忐忑忑,都是自己開導自己,還有看唯斯老師每天發的「雞湯」補充能量。

也不是沒想過找個人談一談,但是往往會發現有些困境,有些情緒根本無人可說,說了也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解決方法。大多數時候我都是寫下來,或者出去走走,看看圖書館門前的花,下午去吃飯時看看夕陽晚霞,早上早起時抬頭看看初升的旭日和雲朵,這些時刻總會覺得心很靜,會想這樣全心全意為某個目標奮鬥的日子可能以後都不會再有,應該心懷感激。

初試結束後等成績(北外不會給出排名),等國家線,等校線院線,等複試方案,等複試結果,真的非常磨練心性。我覺得考研這個過程,不僅僅讓我的專業技能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我整個人變得更有韌性,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緒。

就到這兒吧,囉裡吧嗦寫了這麼多,希望對你們有幫助。踏實努力會有好結果的,加油!衝啊!


歡迎加入QQ社群

(有入群費,且只能通過QQ支付)

主界面輸入以下關鍵詞

①回復「答疑」,發送本人受CATTI考評中心邀請進行的CATTI備考答疑匯總~
②回復「考研」,給你看學長和學姐們的翻碩考研經驗~
③回復「推薦」,獲取往期部分內容~
④回復「考研真題」,獲取日語MTI考研資料(資料逐漸更新)
⑤回復「指定教材」,獲取翻譯資格考試官方指定教材電子版(建議購買正版)
⑥回復「微博」,關注唯斯的微博帳號~
⑦回復「唯斯」,獲取唯斯原創內容合輯~

⑧回復「筆譯真題」,獲取CATTI筆譯真題整理

⑨回復「口譯真題」,獲取CATTI口譯真題整理

相關焦點

  • 2018年全國部分院校日語專業考研經驗帖匯總(乾貨收藏版含連結)
    【考研專欄】2018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學碩考試回顧【考研專欄】北二外學碩經驗分享3北京語言大學(共4篇)【考研專欄】2018年北京語言大學日語語言文學考研經驗>【考研專欄】天津外國語大學日語同聲傳譯與日語口譯複試比較【考研專欄】2018年天津外國語大學日語考研經驗帖【考研專欄】湖南師範大學、天外日語筆譯真題及答案~【考研資訊】2018天津外國語大學日語語言學考研真題與經驗
  • 19年南開大學日語MTI口譯方向經驗|翻碩考研
    初試情況政治/62政治真的是讓我覺得付出和回報最不成正比的一科,也是最讓我一言難盡的一科,因為我高中時是理科,所以一直都很害怕政治,從八月準備考研開始就一直在看政治,每天最少兩三個小時,結果才考了這麼點分,我真的沒什麼成功經驗,倒是有很多失敗教訓可以跟大家說說,希望能幫助大家避雷。
  • 【考研經驗】南開大學MTI日語口譯專業考研經驗分享
    1、基本情況介紹南開口譯專業17年開始招應屆生,之前都是招的非應屆,但是南開日語競爭激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每年都有很多的在職人員想考的,所以大家選擇的時候也要考慮到這一點。統考19考研是要11人,報考44人,進複試11人,最後錄取11個人。20考研是要6人,報考90人。可想而知21考研競爭將會更加的激烈。
  • 2021年西北大學MTI英語筆譯專業考研必看成功上岸前輩複習經驗分享
    現將學校概況和自己的經驗介紹如下: 一、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考研概況 西北大學是211、雙一流大學,QS排名56。外國語學院英語筆譯專業是三年制,學費為12000,今年複試比是1:1.3。今年筆譯錄取情況和往年不大相同,往年是過了國家線就能進複試,今年出題風格發生變化,高分比較多,因此分數線比較高,為383分。
  • 大連外國語大學日語學碩考研經驗貼
    今天仍然為大家送上一篇大連外國語大學的經驗帖,真的是名副其實的高人氣~這篇經驗帖出自一位報考大外學碩的小姐姐,其中詳細地介紹了各科的備考書單、備考經驗,以及複試心得,接下來具體看看吧~2018年是大外日語學碩題型改革的第一年。往年日語學碩的考試科目是:專業課一日語語言理論;專業課二日本文學。
  • 附送口語練習心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日語MTI上岸經驗|20年翻碩考研
    翻譯碩士日語選擇題30個+閱讀3篇+日語作文1篇2020年的題我個人覺得要比往年簡單一些,閱讀基本是N1水平的閱讀題,語法的話基本8成都在藍皮書裡可以找到。我在這門課上花費的時間比較少,但這是一門只要複習好就很好拿分的科目,希望大家千萬不要忽視。
  • 【2020西外日語口譯MTI】夢想是光 照亮前行的路 西安外國語大學日語口譯初試及複試經驗
    我的本科並不是很好,高考的時候以為人生就這樣了,但是有幸遇到了一位老校長幫我報志願得以在大學選到了喜歡的專業,也通過日語學習實現了很多小小的夢想,我一直想考研之後回饋那些幫助我的人,也想讓家人自豪一次。當然我將來也想從事日語相關工作,但是自認為目前的日語水平還不夠,想鍛鍊口語也想繼續深造,所以在擇校的時候根據自己的水平考慮了幾個外國語院校,最終因為師資地域和綜合情況選擇了西外。
  • 桃太郎的2018年天津外國語大學日語考研經驗帖
    大家好,我叫桃太郎~今年報考了天津外國語大學日語研究生,初試政治離分數線差一分,因此僅提供初試經驗。考完後發現自己其實浪費了太多時間,走了太多彎路,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考研經驗,希望大家能少走一些彎路。對我來說天外沒那麼難考,難考的是政治,請大家千萬不要輕視政治!
  • 22考研必看:北京交通大學MTI英語筆譯考研初複試備考經驗分享、擇校指導
    一、考研擇校與專業選擇   選擇考研學校無非就是三看,一看地理位置;二看學校水平;三看自身水平。我在擇校的時候,選擇北京這個城市是毫不動搖的(因為像MTI這種專業在一線城市機會和前景比較好,而我本身就非常喜歡北京),這樣學校範圍就進一步縮小,北京的高校選擇我把它們劃分為三檔,結合學校難度和自身水平進行選擇。
  • 天津外國語大學日語語言文學專業考研經驗
    我報考的學校是天津外國語大學的日語語言文學專業,因為我本科就是日語專業,也想繼續研究和自己專業相關的,所以就報考了語言類的高校。但是為啥要是天津外國語呢,原因不外乎兩個。一:地緣。我老家是河北,距離天津非常近,平時回家很方便。以後你就是畢了業在找工作,離家也不會太遠,父母也不會太擔心。二:專業排名。天外的日語專業排名很靠前,天外的日語專業的老師整體水平很高。
  • 2019年北京大學日語MTI考研經驗分享
    備考的時候曾無數次看別人的經驗貼吸取力量,幻想著自己也能考上給別人力量就好了。如今寫這篇經驗貼頗有還願的意味,也真誠地希望能對看到的人有所幫助。我原本是沒有想過要考研的,大三在日本交換留學了一年,打算大四通過校招直接工作。結果大四回國的時候意外得到了保研名額,想著得到了就去試試唄。
  • 2021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智慧財產權法專業考研經驗參考
    然後再與院校考研要求對比,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就我個人而言,因為想留在北京讀研,而且很想繼續專攻智慧財產權法,在研招網的系統裡找設置智慧財產權法學位點的院校,再篩出來北京地區的,這樣就有了一個報考範圍。北外於2001 年成立法律系,2006 年成立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簡稱「北外法學院」或BFSULAW)。北外法學院於2006年獲批國際法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批法學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招生方向為國際法、民商法、智慧財產權法、國際司法與執法合作及國際與區域安全學),2012年入選首批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培養基地。
  • 【經驗分享】2021年浙江工商大學日語筆譯考研經驗+真題回憶
    擇校方面的話,因為我是杭州本地的,自身原因不想離家太遠,而浙工商一和我本科學校有合作,也有上了岸的前輩在;二它在日語mti方面的教學質量和實力在省內也算佳,所以就選了。而且浙工商的自命題在所有mti中的難度,特別是和外語院校相比真的算是中偏低的。
  • 21MTI院校情報局 | 北京外國語大學
    萌新不能盲目選擇名校綜合多方面經驗和資料才能選擇到一所合適滿意的目標院校這裡就是給你提供充足資料選擇的地方· 本期院校 ·北京外國語大學🚄 地理位置學制都是兩年學費:口譯3萬/年,筆譯2萬/年,MA 8000每年,學制三年。三個學院的初試試卷都是一樣的,翻譯基礎由各個院的老師自行批改(好像英院和專英是一起改的),百科由中文學院統一批改,所以北外mti初試準備都是一樣的。複試就不同了,高翻是視譯、複述加面試;英院是視譯和面試,但是今年加了筆試;專英是視譯和面試。所以複試難度:高翻>英院>專英。
  • 2020年考研,翻譯碩士MTI學校排名,哪個學校好考?
    最近總是會在不同的場景下,看到很多考研er這樣發問:「翻碩學校排名有麼?」、「翻碩哪個學校好考啊,×××學校咋樣啊?」、「×××學校翻碩資質有競爭力麼?」……其實這些問題,哪是一兩句話能說清的,不過還是有一些小依據可以參考的。
  • 2018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語言文學考研經驗分享
    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可以稱得上是國內外語類大學中的殿堂級學府了,對於日研中心,很多朋友的印象是對跨考生也很友好,而對於上外,大家就會覺得推免生特別多,是不是考上外特別難。今天的這篇經驗貼就來源於一位考上上外學碩的同學。
  • 2021北京外國語大學智慧財產權法專業考研經驗複習指導
    北京外國語大學智慧財產權法專業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一、你為什麼考研?然後再與院校考研要求對比,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就我個人而言,因為想留在北京讀研,而且很想繼續專攻智慧財產權法,在研招網的系統裡找設置智慧財產權法學位點的院校,再篩出來北京地區的,這樣就有了一個報考範圍。
  • 【考研專欄】2019天津外國語大學日語MTI經驗貼
    天外初試一共考四科:政治、翻譯碩士日語、日語翻譯基礎、百科。我是從7月暑假正式開始的。下面我就分科目分享一下我的複習經驗吧~~~政治:政治緊跟肖大大,沒錯的!7月:開始複習政治,看一章精講精練,做一章1000題,因為8月份參加了一個夏令營,整整一個月什麼都沒看(抱緊狗頭)。
  • 2021新祥旭考研遼寧大學翻譯碩士(MTI)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關於考研,擇校尤為重要,首先需要給自己定位,本科是一本二本還是三本,當然這裡就不說985和211院校了,畢竟我們都想提升學歷,考一個比本科學校好一點的學校,而遼寧大學是一所211綜合院校,算是比較末位的211院校,考研難度相比其它211院校略低。其次,關於翻碩,定位自己的外語水平,專四專八拿到了?還是跨專業?其實在這裡我想說不管你是專四專八未拿到還是但是跨考過來,都沒有關係。
  • 北京外國語大學對外漢語碩士考研經驗分享
    摘要:考研過程中就一直想要分享一下考研經驗,一路戰戰兢兢通過了初試,再經歷了如雲霄飛車一般的複試,等得到複試通過消息的時候愣了好長時間。吃吃喝喝玩玩,完全墮落,也沒了當初信誓旦旦要給大家分享的決心,直到前兩天被學生會邀請給學弟學妹們做一個考研說明會,才又有了寫考研經驗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