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院醫療公共場所設置自動心臟除顫儀

2021-01-09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家庭醫生在線醫院動態  廣州訊為進一步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心源性 猝死發生率,合理利用醫療資源,結合 中山三院科室分布,合理布局,中山三院在院內配置了13臺自動心臟除顫儀(AED),以便患者出現危險時能得到最及時、高效的救治。這項舉動開創了全國的先河,是切實維護患者利益、推進醫療安全的新舉措。

 

研究表明,75%的猝死為心源性,其中80%為心室顫動(VF)。早期電除顫是治療VF唯一有效的方法。黃金搶救時間是5分鐘。1分鐘內除顫,生存率可達70%。除顫每延遲1分鐘,生存率就降低7--10%。及時除顫,對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至關重要。

AED最大特點是治療有效、操作非常簡便,非醫務人員都可以僅根據儀器錄音提示安放貼片即可完成心電圖自動分析、除顫的全過程。在美國、西歐等一些工業發達國家,在公共場所均安裝了AED。反觀在醫院內非監護、急救、 心臟病房及門診等處發生的 心臟驟停,患者發病後,需要等待心臟專科急救組攜除顫器趕到現場,這一般需要數分鐘或更久,容易造成黃金搶救時間的延誤。經過深入調研和精準分析,以確保每個病區3-5分鐘內拿到AED為原則,每3層樓共用一臺AED,將重症患者多、使用頻率高的科室作為放置地點,並安置在安 全通道,確保各個科室都能獲得最優行動路線,儘快將AED拿到急救地點,既保證了效率又控制了成本。為了確保醫護人員能正確熟練的使用、維護和保養AED,質管科協同工程師共同進行了多場培訓,並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希望使用科室愛護醫院財物,使AED的效用發揮到最大。

據家庭醫生在線了解,9月底,13臺AED終於在中山三院順利安家了!該舉措彌補了非危急重症科室的臨床需求,保證了搶救心臟驟停的及時性,利於患者健康,利於醫療安全,它充分體現了中山三院「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是醫院用實際行動,帶給患者的貼「心」關懷!

相關焦點

  • 如東縣安裝首批AED自動體外除顫儀
    如東縣安裝首批AED自動體外除顫儀 來源:如東縣 發布時間:2020-12-11 字體:[ 大 中 小 ]
  • 南城這些公共場所新增5套自動體外除顫儀(AED)
    東莞陽光網訊(全媒體記者 何錫民)今天(12月18日)下午,南城街道舉行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投放儀式,新投放5套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到公共場所,目前南城公共場所投放發放儀式上,南城公共服務辦向南城檔案館、南城群眾文化藝術館、南城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翠松墓園、南城慈善超市發放了自動體外除顫儀(AED)。隨後,工作人員上門為這5家單位進行安裝和使用培訓。
  • 2017「救命神器」進駐廣州 廣州哪裡有自動體外除顫儀?
    「微型應急站」內設AED自動體外除顫儀一臺,急救箱一個。信息時報記者 蔣雋 攝  為提高市民自救互救能力,充分發揮自動體外電除顫儀(簡稱AED)對心跳驟停患者搶救的作用,及時開展現場應急救護,昨日,第一批試點推行的「微型應急站」在廣州塔旅遊信息諮詢中心正式啟動。
  • ...AED 陷「不會用、不敢用」困境 自動體外除顫儀如何正確使用?
    央廣網北京12月12日消息(記者李行健 劉禕辰 傅聞捷)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來,「AED」的名字頻頻出現在新聞報導中,它的中文名叫「自動體外除顫儀」,如果有心臟病人突發意外,它可以提供高能量電流,進行電擊除顫而完成搶救,幫助發生惡性心律的病人恢復心律,是搶救呼吸
  • 惠州28臺「救命神器」投放公共場所操作指南get起來
    近年來,面向市民的心肺復甦等急救培訓日益受到重視,但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在公共場所的配置不能滿足急救的需求。昨日,惠州市發布AED急救網點地圖。全市在惠陽區、惠州機場已經布點8臺AED的基礎上,再增20臺AED。市民通過搜索「惠州AED」,進入微信小程序就可查找附近的AED、導航到AED放置位置。
  • 【聚焦市南】呂富傑:城市公共場所應設置心臟電擊器
    在青島,每年有5000人死於心臟性猝死。日前,青島市南區兩會正在進行,市南區人大代表、青島市衛計委醫政醫管處處長呂富傑就對此提出議案,建議在城市公共場所設置體外自動除顫器(一種急救設備,俗稱自動電擊器),並對公共場所工作人員進行設備使用培訓,以提高心臟驟停病人的搶救成功率。
  • 深圳公交車投放50臺AED自動體外除顫儀(附地址)
    AED是一種可攜式的醫療設備,能夠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通過電擊除顫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  如何使用AED除顫儀?  第一步:迅速撥打120並尋求周圍的人幫忙拿來附近的AED;  第二步:在AED到來之前,要不間斷心臟按壓;  第三步:在AED到來後,根據聲音提示使用AED。
  • 長沙高鐵南站配備「心臟滅火器」 成功救治1例急症患者
    在長沙高鐵南站配備的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紅網時刻10月26日訊(通訊員 文桂花)10月25日上午,一位在長沙高鐵南站候車的男性旅客突發急診暈倒,所幸通過廣播尋醫,及時找到醫務人員,運用高鐵站內設置的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成功將其救治。上午8:20分左右,長沙高鐵南站A18候車區域突然傳來急救信號,一位男性旅客在疾跑之後突發暈倒,車站迅速通過廣播尋找醫生進行救治。
  • 廣梅開發區醫院由中山三院託管
    2014年10月,中山大學安排中山三院託管梅縣粵東醫院,短短三年多時間,粵東醫院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去年底順利通過了「三甲」預評審。 陳春聲對梅州各級各部門大力支持中山三院託管基層醫院表示感謝。他表示,中山大學、中山三院將在人才培養輸送、學科建設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努力把廣梅開發區醫院管理好、運營好。
  • 太原地鐵2號線配置"急救利器" 23個站點每站一臺自動體外除顫儀
    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是省政府2020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12月15日,省、市紅十字會在即將開通的太原軌道交通地鐵2號線(一期)沿線站點配置AED這一「急救利器」工作全面完成,實現了23個地鐵軌道交通站點全覆蓋。
  • 中山三院:齊心勠力築抗疫「紅色防線」
    代表醫院領取這一榮譽的中山三院院長戎利民表示,這次獲得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屬於中山三院每一個人,這是對中山三院人日夜堅守、科學防疫的最高獎賞,是「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中山醫精神結出的又一豐碩成果,也是中大人家國情懷的最生動寫照。
  • 中山三院更新掛號系統
    中山三院門診醫療服務區辦卡中心:由於新掛號系統不能讀取舊信息卡的信息,所以持舊卡掛號的街坊需要補辦新卡,舊卡裡的信息也將會錄入新卡裡。至於補辦新卡的流程和通知,已在各掛號窗口貼出告示。中山三院黨委辦公室:2元的押金是按照新卡系統的工本費收取。新掛號系統新增了住院情況的信息錄入功能,成本增加了,醫院也因此多收1元押金,新信息卡退還時可退回。
  • 清華學子寢室心臟驟停,室友黃金時間內搶救!這個東西再立大功
    北醫三院接力急救實施亞低溫治療10分鐘後,急救車到達北醫三院急診科,搶救生命的接力棒傳到北醫三院急診科醫護人員的手中,趙峰立刻被推入搶救室。此時,趙峰雖然恢復了呼吸和心跳,但仍然昏迷不醒。目前,趙峰已轉至北醫三院心血管內科,查找病因,接受進一步治療。急救、接力完美銜接AED再次立大功第一棒起跑不俗,第二棒完美交接,第三棒實力衝刺。趙峰幸運度過這場生死浩劫,與他的同學、120急救人員及北醫三院急診科團隊之間的完美銜接密不可分。
  • 魚躍醫療響應國家號召,推進AED全覆蓋
    自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工作後,內地38個開通地鐵的城市裡至少有20城在地鐵站設置了AED。地鐵作為人流量最為密集的公共場所之一,著手構建急救體系是對《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的極大推動。按照中國人口密度及面積,未來AED每年將有百萬臺的市場容量。
  • 戎利民:粵東春已來——梅州戰「疫」中的中山三院
    這其中,作為國家隊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直接受益者,粵東醫院不僅3年便成功創建為三級甲等醫院,且在本次戰疫中表現出色。3月12日,中山三院粵東醫院救治的最後1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出院時,患者對該院醫護人員豎起大拇指。至此,梅州市確診患者清零。
  • 伊金霍洛旗在公共場所配備了「救命神器」!瞅瞅是啥→
    近日,伊金霍洛旗紅十字會在部分公共場所增設了AED急救設備,為生命保駕護航。在鄂爾多斯國際機場,記者看到,離港大廳 、安檢通道後方 、行李提取大廳出口處共增設了3臺AED急救設備,設備上張貼著使用說明,方便使用者按照流程使用。
  • 臺公車設置心臟除顫器 急救突發心臟疾病患者
    北市衛生局提供    人民網7月22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根據去年統計臺灣十大死亡原因排名,心臟疾病名列亞軍,為了把握好搶救生命的黃金5分鐘,臺北市衛生局結合大南汽車公司及新光關係機構,為北投區公車路線安裝
  • 「最具影響力」可穿戴設備居然是一款除顫儀
    點擊查看 美國醫療資訊網站MedCity News近日評出了醫療保健市場最具影響力的可穿戴設備:Life Vest除顫器。MedCity News上月底曾評出16款將對醫療保健市場帶來巨大影響的可穿戴計算設備。
  • 中山三院持刀傷醫事件最新情況
    被刺傷的一位是廣州中山三院精神心理科的副主任醫師陶炯,另一位是醫院的工作人員何顯平。 廣州中山三院工會的通知顯示,陶炯教授的腹、胸腔手術已經結束,情況平穩;另一位傷者也已經平安完成手術轉至icu病區,病情平穩。 傷醫者是誰?
  •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行業專題報告:撐起生命的藍海市場
    美國是最早對公共場所設置 AED 進行立 法的國家之一,美國政府每年提供 3000 萬美元專項資金用於實施 AED 計劃,急救車 5 分鐘內無法到達的公共場所全部依法設置 AED,目前社 會保有量超過 100 萬臺,平均每 10 萬人 317 臺。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