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家庭醫生在線醫院動態 廣州訊為進一步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心源性 猝死發生率,合理利用醫療資源,結合 中山三院科室分布,合理布局,中山三院在院內配置了13臺自動心臟除顫儀(AED),以便患者出現危險時能得到最及時、高效的救治。這項舉動開創了全國的先河,是切實維護患者利益、推進醫療安全的新舉措。
研究表明,75%的猝死為心源性,其中80%為心室顫動(VF)。早期電除顫是治療VF唯一有效的方法。黃金搶救時間是5分鐘。1分鐘內除顫,生存率可達70%。除顫每延遲1分鐘,生存率就降低7--10%。及時除顫,對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至關重要。
AED最大特點是治療有效、操作非常簡便,非醫務人員都可以僅根據儀器錄音提示安放貼片即可完成心電圖自動分析、除顫的全過程。在美國、西歐等一些工業發達國家,在公共場所均安裝了AED。反觀在醫院內非監護、急救、 心臟病房及門診等處發生的 心臟驟停,患者發病後,需要等待心臟專科急救組攜除顫器趕到現場,這一般需要數分鐘或更久,容易造成黃金搶救時間的延誤。經過深入調研和精準分析,以確保每個病區3-5分鐘內拿到AED為原則,每3層樓共用一臺AED,將重症患者多、使用頻率高的科室作為放置地點,並安置在安 全通道,確保各個科室都能獲得最優行動路線,儘快將AED拿到急救地點,既保證了效率又控制了成本。為了確保醫護人員能正確熟練的使用、維護和保養AED,質管科協同工程師共同進行了多場培訓,並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希望使用科室愛護醫院財物,使AED的效用發揮到最大。
據家庭醫生在線了解,9月底,13臺AED終於在中山三院順利安家了!該舉措彌補了非危急重症科室的臨床需求,保證了搶救心臟驟停的及時性,利於患者健康,利於醫療安全,它充分體現了中山三院「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是醫院用實際行動,帶給患者的貼「心」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