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28臺「救命神器」投放公共場所操作指南get起來

2020-12-09 東方財富網

11月25日,阿根廷球星馬拉度納因心臟驟停去世,享年60歲,再次引發公眾對院外急救措施的強烈關注。

有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55萬人因心臟驟停而猝死,搶救成功率不足3%。這也意味著,幾乎每分鐘都有猝死事件發生。近年來,面向市民的心肺復甦等急救培訓日益受到重視,但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在公共場所的配置不能滿足急救的需求。

昨日,惠州市發布AED急救網點地圖。全市在惠陽區、惠州機場已經布點8臺AED的基礎上,再增20臺AED。市民通過搜索「惠州AED」,進入微信小程序就可查找附近的AED、導航到AED放置位置。

代表委員重視在公眾場所安裝AED

心臟驟停是院前急救死亡率最高的一個疾病。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負責人介紹,對於心臟驟停患者的施救,第一時間對患者實施心肺復甦十分重要,同時就是對於心臟的除顫。心臟驟停搶救的黃金時間是3~4分鐘,所以第一時間就要靠公眾的自救互救,同時在周邊有能快速獲得的AED。

據了解,為普及搶救心臟猝死的現代科技手段與理念,提升心源性猝死的救治率,惠州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多次提出在公眾場所安裝體外自動除顫儀的議案、提案。

「研究表明,對室顫導致的心臟驟停進行院外3分鐘內除顫,可以使患者生存率達到50%。」惠州市政協委員武彤彤非常關注公共場所配置AED這一問題,她在《在公共場所設置自動除顫儀(AED),促進我市醫療急救體系建設》提案中建議,強化政府調控作用,將配置AED納入城市公共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和院前醫療急救布局規劃。

惠州市人大代表李文容在今年兩會期間也提交了《建設健康惠州,推廣AED使用的建議》,建議由政府主導定義AED覆蓋要求,分期分批、分不同階段完成包括資金規劃、配置數量、培訓體系、認證體系等工作。

全市統一規劃合理布點28臺AED

惠州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民革惠州市委員會提出《關於在我市公共場所設置自動體外除顫儀(AED)裝備的建議》,市政協將該項提案列為今年的一項重點提案。該提案由市衛生健康局主辦,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承辦。今年5月20日,市120急救指揮中心開始籌備辦理AED的相關工作。

惠州市衛生健康局將AED配置納入城市公共衛生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和院前醫療急救布局規劃的重要舉措。該局根據人口密度、急救半徑、心搏驟停發生率、地理位置,統一規劃合理布點,並形成統一標識和AED地圖,方便群眾快速查找、使用。

據介紹,全市在惠陽區、惠州機場已經布點8臺AED的基礎上,再增20臺AED.28臺AED具體分布為:市直及惠城區共12臺,分別設置在市行政中心西門和東南門各1臺、惠州體育館1臺、奧林匹克體育館1臺、市老幹部活動中心1臺、惠州西湖景區2臺、紅花湖景區1臺、濱江公園特警執勤室1臺、惠州機場2臺、市汽車客運站1臺;五個縣區共16臺,分別設置在東江幹部學院2臺、惠陽區6臺、惠東縣1臺、博羅縣2臺、大亞灣區2臺、仲愷高新區2臺、龍門縣1臺。

惠州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按照有關流程做好各站點的人員培訓和相關的提示警示,並分期對公眾進行免費培訓,推進急救知識「五進」(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活動,將實施心肺復甦術和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CPR+AED)列入培訓必備內容。

◎聲音

建議立法明確救人者免責獎勵及AED維護管理細則

惠州體育館內,剛剛安裝的AED設備受到前來鍛鍊市民的關注。

「這項舉措非常好,是一項真正的民生實事工程。希望相關部門進一步普及使用知識,加大培訓力度,讓廣大市民都了解和掌握AED使用方法。」市民陳先生表示。

廣東通用律師事務所李志國律師建議我市儘快通過立法的方式,進一步明確救人者的免責、獎勵以及AED的維護管理等細則,從而避免在實踐中出現「投放難、推廣難、管理難」「不願用、不會用、不敢用」等問題。

◎名詞解釋

AED是一種可攜式醫療設備,全稱是自動體外除顫器(英文: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可以自動分析傷患心跳、心電圖,並在需要除顫時給予電擊,被稱為心臟驟停急救中不可或缺的「傻瓜式神器」。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

相關焦點

  • 寧波已在公共場所投放108臺「救命神器」AED
    (陳敏 攝)  昨日,記者從市紅十字會了解到,我市已在機場、火車站、地鐵站等公共場所投放108臺「救命神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全市有7萬多人學會了如何運用AED施行現場急救。  近年來,在公共場所發生心源性猝死的報導屢見報端。猝死的主要表現為心搏驟停和呼吸停止。
  • 「救命神器」AED投放太原地鐵
    12月15日,23臺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投放在太原地鐵2號線的23個站點,每個站點1臺,實現所有站點全覆蓋。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是用於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被稱為「救命神器」。2020年,山西省人民政府首次把在人流密集公共場所配置急救設備AED列為年度10件民生實事項目之一。
  • 合肥115臺救命「神器」自動體外除顫器已投用
    11月28日,記者從合肥市紅十字會獲悉,合肥目前已在火車站、高校、地鐵等公共場所投放了115臺AED。這些設備智能化程度高,簡單易操作,可在關鍵時刻救命。現場工作人員正馬不停蹄地驗收AED最近幾天,合肥市紅十字會綜合部部長孫偉和他的幾名同事都在忙一件事。昨日下午1點,匆忙吃完午餐的他們又趕往下一個地點。
  • 能救命!1100臺「神器」投放昆明,趕緊學習怎麼用→
    日前昆明的機場、地鐵站、超市景區等公共場所內增添了一種新型急救設備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觀看在沃爾瑪超市入口安裝的自動體外除顫儀。這種機器就是自動體外除顫器(以下簡稱「AED」),素有「救命神器」之稱,用於患者心跳驟停後的早期除顫,可幫助患者恢復心臟跳動。
  • 大朗投放6臺「救命神器」AED,就在這些地方!→
    記者近日從大朗鎮公共服務辦公室獲悉,該鎮完成6臺AED的配置安裝工作,加上去年東莞紅十字會在大朗鎮政務服務中心安裝的一臺AED,目前大朗擁有AED為7臺。近日,大朗鎮公共服務辦公室舉行AED投放活動,並邀請AED生產廠家的技術指導老師為工作人員現場講解設備的功能原理、使用方法等。
  • 救在你身邊,大朗投放6臺AED「急救神器」
    ■大朗在全鎮投放6臺AED急救神器 通訊員 陳慧敏 攝■技術顧問現場講解AED使用方法通訊員 陳慧敏 攝當有人出現心臟驟停,在「黃金四分鐘」內使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儀)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甦,是最有效的搶救辦法
  • 首批「救命神器」全部「到崗」!
    截至目前,我市向人員密集公共場所陸續投放的60餘臺AED設備已全部按計劃配置到位,這是我市首次在公共場所批量投放AED。自動體外除顫器(簡稱AED),是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重要儀器,有「救命神器」之稱。從今年9月起,淄博市紅十字會聯合市衛健委向人員密集公共場所陸續投放了60餘臺AED設備。
  • 深圳公共場所已裝3500臺AED,快來get救命神器使用方法!
    據深圳市急救中心,截至目前,深圳公共場所已裝3500臺AED。AED全稱自動體外除顫器,是一種可攜式、易於操作,稍加培訓既能熟練使用,專為現場急救設計的急救設備。截至目前,深圳市政府採購的一、二、三期3500臺AED已經全部安裝完畢。深圳地鐵、機場、高校、體育館、寄宿制高中、會展中心、社康等公共場所都可以看到AED的「身影」。未來5~10年內,深圳力爭達到每10萬服務人口配備100臺AED的國際建議標準。那麼AED如何使用,你知道嗎?快收下這份指南~
  • 太原23個地鐵站點全部有了「救命神器」
    山西晚報訊(記者 薛琳 薛建英 通訊員 王小雨 張夏華 馬佳斌)12月15日,23臺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投放在太原地鐵2號線的23個站點,實現所有站點全覆蓋,其配置率走在了國內地鐵行業前列。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是用於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被稱為「救命神器」。2020年,山西省人民政府首次把在人流密集公共場所配置急救設備AED列為年度10件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在人流密集公共場所配置AED不僅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證,更是提升城市防範能力和綜合能力的指標。」
  • 「救命神器」AED成「熟面孔」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危急一旦發生,身邊若有「救命神器」AED,就能在「黃金四分鐘」裡大概率救人一命。就像過去家喻戶曉的傻瓜相機一樣,全名「自動體外除顫儀」的AED,便攜、易操作,專供非專業人士使用,只需開機按照語音提示執行即可,號稱「傻瓜式急救神器」。這個「神器」,救起命來,神到什麼程度?
  • 伊金霍洛旗在公共場所配備了「救命神器」!瞅瞅是啥→
    近日,伊金霍洛旗紅十字會在部分公共場所增設了AED急救設備,為生命保駕護航。在鄂爾多斯國際機場,記者看到,離港大廳 、安檢通道後方 、行李提取大廳出口處共增設了3臺AED急救設備,設備上張貼著使用說明,方便使用者按照流程使用。
  • 學校配「救命神器」兼具急救和科普意義
    在校園的某個地方,突然多出來許多神秘的小綠盒子,裡面裝的是救命神器AED。原來,去年深圳市急救中心與深圳市教育局合作,準備分批次將AED安裝在市內寄宿制高中,因為疫情,首批次AED安裝配置工作不得不由開學之初延遲到了放暑假之前。這批次AED於7月18日全面安裝完工,205臺AED順利入駐深圳69家寄宿制高中校園。
  • 公共場所的急救標配,關於「救命神器」AED你還需要知道這些……
    呂傳柱表示,猝死的預防,一方面需要每個人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適量的體育鍛鍊,另一方面則需要相關部門保障心肺復甦知識技能的公眾普及以及公眾場所AED的投放。 那麼,什麼是AED?它的作用是什麼?配備狀況如何?近日,記者就這些問題展開調查。
  • 5臺「救命神器」(AED)在清溪投放使用
    按照市的統一部署,近日,清溪慈善基金會與鎮公共服務辦、衛生健康局在我鎮設置安裝了5臺心臟復甦急救設備(自動體外除顫器,簡稱AED)。這些先進設備的安裝,將進一步提高我鎮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提升群眾心源性猝死的自救水平。
  • 每分鐘就有1人心臟性猝死 救命神器AED能搶回「黃金4分鐘」嗎?
    AED作為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救命神器,應該像滅火器一樣得到重視和廣泛配置。據《中國AED布局與投放專家共識(2020)》,目前,高度自動化的AED操作便捷,非專業人員接受培訓後使用,極少發生差錯,能解決醫務人員無法在第一時間對院外心臟驟停患者進行有效救治的難題。全國各地AED配置情況如何?
  • 救命神器駕到 你會操作嗎?
    緊接著問題來了,「救命神器」到位了,你真的會用嗎?今天就請120北京急救中心的急救專家手把手教你掌握AED的技能,關鍵時刻救人一命。    心源性猝死 救援抓住「黃金4分鐘」    在了解AED前,我們首先要了解心臟驟停。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導致重要器官如腦嚴重缺血、缺氧而死亡。這種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我們又稱猝死。
  • 「救命神器」來啦!企石這5個公共場所配置AED,分布在...
    在心跳驟停時只有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4分鐘」內利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甦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辦法好消息是「救命神器為全面提升公共衛生安全設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12月11日,企石鎮公共服務辦牽頭,在企石政務服務中心、敬老院、體育長廊、黃大仙公園、圖書館等五個人員密集公共場所,配置了5臺心臟復甦急救設備——自動體外除顫器(簡稱AED
  • 抓住黃金搶救時間 紹興「救命神器」在哪?咋用?
    AED是一種供非醫務人員使用的「傻瓜式」心臟除顫設備,被譽為「救命神器」。2018年,紹興市就將公共場所配置AED項目列入政府民生實事,制訂了「三年行動計劃」。截至目前,全市已配置AED241臺。而根據《健康紹興2030實施計劃》,到2020年,紹興市將實現重點區域AED全覆蓋,到2030年實現每萬人口配置1~2臺。
  • 洪梅添5臺「救命神器」AED,就裝這些地方!→
    12月18日,記者從洪梅鎮公共服務辦了解到,按照市的統一部署,洪梅鎮安裝完成並啟用了5臺(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配置這些「救命神器」,將進一步提高洪梅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提升群眾心源性猝死的自救水平。
  • 福州臺江萬達附近寫字樓內 首裝「救命神器」
    章薇/文林丹/圖)在福州臺江萬達附近的宇洋中央金座寫字樓內,新進了一臺「會說話」的「救命神器」,它叫自動體外除顫器(英文簡稱AED),這是在福州公共場所安裝的第一臺。而今年省兩會,省政協委員、省立醫院院長朱鵬立,就提出《關於建立福建省城市公共場所心臟驟停體外自動除顫(AED)救治網絡體系的建議》。本報曾對此進行呼籲報導。